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術語)是最勝王經所說。合真開應之三身也。開應者。於應身之中別應與化。即最勝王經分別三身品曰:一切如來有三種...(雜語)Vande,又作漫提。譯曰禮拜。觀自在如意輪瑜伽法要曰:行人面於西,漫提自在王,次禮餘方佛。一本作滿泥。...(譬喻)邪見之多如林也。行事鈔下四之二曰:相似道,相似善,難知難學多入邪林。...即記載每日禮拜之佛菩薩及亡者名之簿冊。又稱過去帳、靈名簿、靈會簿、著鬼簿、鬼簿、常樂記、奠香錄。初唐戒禪師奉...(名數)增一阿含經十八曰:有四不可思議事,非小乘所能知。云何為四?世界不可思議,眾生不可思議,龍不可思議,佛...【摩由邏】 此雲孔雀,又孔雀綷羽而翱翔。俱舍云:於一孔雀倫,一切種因相,非餘智境界,唯一切智知。證真釋雲...【顯識】 此為《顯識論》所立二種識之一,為阿賴耶識之異名,另一種識為分別識,即指意識(染污意,即末那識)。《...(術語)所住之三昧,無垢清淨,離一切之繫縛而自在,名曰清淨解脫三昧。無量壽經上曰: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乃由彌陀願心所生之眾生世間清淨莊嚴。此係天親淨土論所示淨土二十九種莊嚴中,菩薩四種功德莊嚴之一。淨土論(大二...【端身正願】 p1297 瑜伽三十卷七頁云:端身正願者:云何端身?謂策舉身,令其端直。云何正願?謂令其心離諂離詐,...(術語)就相言,曰本覺。就體言,曰真如。又本覺為能證之智,真如為所證之理。此理智二者,法身如來之全體也。...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ye) 南(nan)無(mo)達(da)摩(mo)耶(ye) 南(nan)無(mo)僧(seng)伽...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諧偶者,有衰耗不...佛說罪福報應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齋一時...
佛學千經萬論,莫非論心、行、業、果。人的一切動作無不由心起,心可以帶來社會的和樂;也可以造成社會的戾氣。人與...
智者大師把整個成佛之道簡單地判作兩個階位:一個是般若道,一個是方便道。 什麼叫般若道呢?就是你從凡夫到大乘的...
文殊菩薩問佛:云何是外道六師? 世尊曰:如來滅後,多有波旬(魔道子孫)入我法中,住我寺院,剃頭披褐,稱佛弟子...
昨天有位同學對我訴苦說,在做事當中很煩惱,想出去一段時間。我對她說:你為什麼會煩惱呢?因為你每天都是在為我著...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願求生故,如子憶母,無時暫忘。此未達理性,而但依...
蓮宗助念法語大觀 覺光居士 輯錄 序 死生乃人生一大事也。我等眾生,曠劫以來,虛生浪死,於三界夢宅中,無緣出離...一般人所了解的競爭,就是要把別人擁有而自己沒有的東西搶奪過來,讓它變成自己的,但這是「動物性的競爭」。人類的...
在非洲的一個偏僻山溝裡,有一個小村子,四週全是高山峻嶺。雖然群山為這裡的居民擋住了寒風的侵襲,但行路難,村民...
住自性界
【法相辭典】
【住自性界】 p0660 瑜伽九十六卷一頁云:住自性界者:謂十八界墮自相續各各決定差別種子。
上篇:住異合立 | 下篇:住觀於坐 |
凡二十五卷,另有目錄二卷。明代費隱通容、百癡行元合撰。收於卍續藏第一三九冊。目錄卷首附有序文、凡例、碑文、塔...
法應化三身
滿泥
邪林
靈簿
四種不可思議
摩由邏
顯識
清淨解脫三昧
一切世界讚歎諸佛莊嚴
端身正願
本覺真如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隔世之果和隔世之因往往使人無法理解

成佛之道的兩個階位

佛說末法時代的六種外道

會修行的人走到哪裡都能修

雖悟理而仍不廢事,方為真修

蓮宗助念法語大觀
聖嚴法師《競爭與較量大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