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因明用語。又作似量。三量之一。指似現量與似比量。為錯誤的覺知與推論。似,似是而非之意;現量,即直覺知識;比量...【見道】 為修行之階位。與修道、無學道合稱為三道。即指以無漏智現觀四諦,見照其理的修行階位。見道以前者為凡夫...(書名)二卷,日本僧含虛叟編。對於虛堂智愚之頌古,折衷諸家之評唱,以資禪學士之參考者。...凡十四卷。印度勝友撰,唐代義淨譯。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又稱根本薩婆多部律攝、有部律攝。本書解釋有部之戒本,...亦名:三衣長度、袈裟長度、衣長、衣量 子題:衣身、踝、葉相、度身、三衣三品、服長衣三過 隨機羯磨·衣藥受淨篇:...(術語)觀經所說十六觀之第一。日沒向西方觀想日輪之法也。觀無量壽經曰:佛告韋提希: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亂相亂體】 p1253 世親釋四卷六頁云:亂相、亂體、如其次第,許為色識、及非色識。此中亂相、卽是亂因,色識為體...禪林用語。又作隔靴搔癢、隔靴爬癢。即隔著靴而抓足之癢,意謂不能確實把握某事之意。續傳燈錄卷十二南京寧陵安福子...(雜語)俗謂僧道沿門索食為打齋飯。夷堅志云:將打回齋飯歸家,是宋時已有此語,今或訛為打盞飯。則以其每至人家取...梵語 asajjā。指全無想念之狀態。或指入滅盡定,證得無想果者。或為無想天之略稱。(參閱「無想天」5123、「無想果...十善戒經說受持八戒齋的人有八種特殊的功德,即不墮地獄、不墮餓鬼、不墮畜生、不墮阿修羅、常生人中正見出家得涅槃...般舟三昧經卷上(一名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問事品第一 佛在羅閱祇摩訶桓迦憐,摩訶比丘僧...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八百萬...問: 初學佛者看什麼書?請教尊敬的法師,初學佛者應先從什麼書開始學習?請推薦幾本可以嗎? 宏海法師答: 阿彌陀...正月初一開示 | 柔忍 各位大德比丘、各位尼師、諸位優婆塞、優婆夷,還有來寺院拜佛的信眾、遊客,大家上午吉祥! ...我們雖然一品煩惱都沒有斷,但衹要到了極樂世界,我們就具有像佛一樣的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具有像佛一樣的紫磨真...如果為眾生難度而煩惱,把煩惱歸結在眾生身上,那煩惱就是外在的,我又何故煩惱?當知眾生難度,那是因為我們缺少了...不論是不是佛教徒,慈善是不分宗教、不分信仰的。但也有很多人對慈善有很多的誤解,以為慈善就是捐錢,在得與失之間...第一願:修菩薩道願 世尊。我願於爾時修菩薩道。修諸苦行持戒布施多聞精進忍辱愛語福德智慧。種種助道悉令具足。 第...如果人生而沒有目的,生活便顯得十分空虛。如果生命欠缺意義,便會像行尸走肉一般,何必要生活著受苦。假使生存而沒...菩薩為何稱名普賢? 梵語輸跋陀,或三曼跋陀,漢譯普賢。菩薩因何名為普賢?《悲華經》說:我行應當勝諸菩薩。寶藏...
計我論
【法相辭典】
【計我論】 p0867 謂外道等、作如是計:有我、薩埵、命者、生者、有養育者、數取趣者,如是等、諦實常住。彼如是思:由二種因,應知有我。一、先不思覺,率爾而得有薩埵覺故。二、先已思覺,得有作故。彼如是思:若無我者;見於五事,不應起於五有我覺。一、見色形已;唯應起於色形之覺。不應起於薩埵之覺。二、見順苦樂行已;唯應起於受覺。不應起於勝劣薩埵之覺。三、見已立名者,名相應行已;唯應起於想覺。不應起於剎帝利、婆羅門、吠舍、戍陀羅、佛授、德友等、薩埵之覺。四、見作淨不淨相應行已;唯應起於行覺。不應起於愚者智者薩埵之覺。五、見於境界識隨轉已;唯應起於心覺。不應起於我能見等薩埵之覺。由如是先不思覺,於此五事,唯起五種薩埵之覺;非諸行覺。是故先不思覺,見已率爾而起有薩埵覺故;如是決定知有實我。又彼如是思:若無我者;不應於諸行中,先起思覺,得有所作。謂我、以眼、當見諸色,正見諸色,已見諸色。或復起心,我不當見。如是等用,皆由我覺行為先導。如於眼見,如是於耳鼻舌身意,應知亦爾。又於善業造作,善業止息;不善業造作,不善業止息;如是等事,皆由思覺為先,方得作用;應不可得。如是等用,唯於諸行,不應道理。由如是思,故說有我。如瑜伽六卷八頁至十五頁、廣為釋破。
上篇:界差別有十二種 | 下篇:計常論 |
【六種無知】 p0299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頁云:無知者:於不現見。無見者:於現見現前。無現觀者:於如實證,不由他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