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開示 | 柔忍
各位大德比丘、各位尼師、諸位優婆塞、優婆夷,還有來寺院拜佛的信眾、遊客,大家上午吉祥!
這是大年初一了,兔年。初一講的話都是講吉祥的話,恭喜發財的話,那我們到寺院也要發財,可能不是發錢財,而是發「法財」了。所以我們今天跟大家來介紹一下,今年寫的一個新年題詞「柔忍」。我們每年都會寫一個題詞,那都會根據當年的十二生肖的哪個生肖的特點,隨機地做一個聯想。那今年是兔年,白兔它是吉祥的,在佛門裡面常常講「兔角龜毛」——兔子沒有角,烏龜也不長毛,表明世間絕對不存在的事情。
但實際上不存在的事情往往被我們的妄心變化成一個諸法——所有的法我們都認為是真實的,其實從本質上來說都是兔角龜毛,那是從徹底的萬法唯識的層面去談,那就比較深邃了。那從世間上來說,兔沒有角,說明它不鬥爭,它在叢林規則當中怎麼生存呢?它就機靈,逃避。所以它的耳朵很長,聽覺非常靈敏,一遇到有威脅的時候,它就跑得很快,嘩——!而且逃跑的速度非常驚人,所以它的前腳比較短,後腳比較長,又跑又跳的,一下子就不見兔子影子了。所以一般寫文章都說這個人跑得比兔子還要快,兔子跑得快。
而且兔子它不跟其它動物去鬥爭,它要迴避,這叫「狡兔三窟」——一個窟被其它的動物佔了,它自己再找有第二窟,甚至第三個窟,甚至多個窟。所以兔子代表一種「無爭」,這個無爭就比較「柔」,柔弱、柔順、柔和。
那在我們佛門當中常常講一個釋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釋迦牟尼佛因地不僅示現成人道的種種眾生修行,他也示現畜生道,有一世他是做兔王了,做兔王帶著一群兔子也在修四無量心。在山裡就有一個仙人在那裡修道,那個仙人也在誦經,聲音非常和雅,誦的經的義理也非常的契機,所以這個兔王帶著兔子就很歡喜,聽這個仙人誦經,日常也會提供一些供養——花果、水的供養。
但是到了冬天了,樹林的果子越來越少了,水也結冰了,那生存就發生危機了。這個仙人就跟這些兔子說,我暫時得要下山了,我還有這個四大的身體,還得要保護一下,就準備下山。這個兔王就懇求他不要下山,因為他求法,法味很歡喜,這個仙人一離開就聞不到法了。所以這個兔王說我們就盡量給你提供生存的供養,那實際上是很困難的。那這個兔王竟然就是在仙人一堆篝火當中,這個兔王就跳到火裡面去,拿自己的身體來做供養。
那這個仙人也是非常感動,這個兔王捨身供養的當下,他的神識就生到了兜率天。那這個仙人一看,他也就不下山了,他也就斷食,當然也不會去吃那個被火焚燒的兔子了。斷食過了一段時間,這個仙人也圓寂了,也生到了兜率天,神識。那這個故事最後的角色,這個兔王,佛說,這就是我的前身,那個仙人就是定光佛。所以說忉利天王被這個兔王獻身就很感動,就把這個兔王就放到了月宮裡面,所以我們從遠看,月宮裡面有隻兔子,白兔,所以一般講這個「兔月」,太陽是「金烏」,是這麼一個表達。(公案出自《生經》卷第四之《佛說兔王經第三十一》·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那大家看這個「柔忍」。
菩薩有十種忍,第一種是音響忍,第二是柔順忍,第三是無生法忍,以後還有如幻忍,如焰忍,如夢忍這些。那在這裡我們是沒有寫三個字,寫了兩個字,這個「柔」就包含著順在裡面,柔就是身心柔軟,隨順法性,這個「忍」是從智慧信解,安忍,認可,安住在這個柔順當中,如果從菩薩的證位來說,《華嚴經》在談十地品之後,就談十忍品,十定品,十通品,那就是等覺菩薩之後的那個忍。如果從初地菩薩來說,這個柔順忍大概屬於二地、三地、四地這樣的水平。所以這個「柔忍」在佛門裡面是非常重視的。
在淨土法門當中,阿彌陀佛發願,如果他方世界眾生能信願稱名,他就身心柔軟,他就能得到天人的禮敬,乃至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能聽到極樂世界種種的音聲說法。比如百鳥在說法,寶樹在說法,寶網在說法,八功德水在說法,佛的菩提樹在說法,聽到這些法,當下就能夠得到三種忍,其中就包括柔順忍。
在《法華經》裡面談一個弘揚《法華經》的法師一定要有三種素養:第一是坐如來座;第二是入慈悲室;第三是披如來衣。坐如來座就是對諸法空性的悟證;入如來室就是要有大慈悲心;披如來衣,這個如來衣就是忍辱柔和之衣。一定要柔順,你有柔順,他就不會有瞋恚之心,他就能忍。所以你能夠柔和忍辱,就像一件衣服,披上就能抵制嚴寒的侵襲,也就是說能夠不被瞋恨的煩惱所控制。
這裡我們下面援引了《道德經》。其實柔忍一看就是很有佛教特質的兩個字,但儒道釋三家是有他的共同之處,所以就進一步用《道德經》來說。大家知道老子的《道德經》是一部非常深邃的、智慧的經典,它的語言非常的簡潔,甚至古奧,它所傳達的文化那是上古文明傳下來的。老子是周代的管理圖書資料的官吏,所以他接觸了很多中國的上古文獻。《道德經》很多的話語實際上是老子述而不作——傳承下來的。所以它有很多觀念是跟「道」——宇宙、人生、法界的道只有一個。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真正的終極文化,它一定有很多的共同點,所以《道德經》自始至終都強調、貫穿這個「道」。
這個道,它的體現形式,它推崇柔弱,推崇無為,推崇虛靜,避免剛強。這是把《周易》坤卦的內涵展示出來。所以中國的儒家和道家——儒家比較強調乾卦的一面、陽剛的一面、積極有為的一面;道家比較強調坤卦的一面,虛靜的一面,無為的一面,柔弱的一面。這兩者正好可以相輔相成。那老子《道德經》以柔弱為貴,他是貫穿著上篇、下篇的始終的,那柔弱裡面它是有內涵的。「沖氣以為和」,它裡面有虛、有和,有內在的韌性的,有內在的生命力的。
世間人一看無為——無為太消極了,好像就躺平,什麼都不幹。其實,老子的無為是有它內在的積極性的,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了。他有一段話是「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那你想,他為什麼會有「無為無不為」?如果什麼都不幹,到了「無為」就畫句號了。實際上「無為」是道之體,「無不為」是道之用——你只有得到了無為的體性,你才能真正有所作為,有大的作為。無為,似乎他無用,但無用之用是大用。
比如水,你看它是比較柔弱的。水就是《周易》的坎卦表明,這個坎卦,你看它的三爻卦,上下是陰爻,中間一個陽爻。它的表現形態隨方就圓,很無我,你放在方的容器,它是方的;放在圓的容器,它是圓的;如果什麼時候把這個水擋住,它會繞著走。但是它裡面有一個剛——有個陽爻,說明它有它的剛性,有它的力量。所以你說一塊巨大的石頭,水在那裡滴滴滴穿的它就能把它穿出孔出來。
「老子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強大處下,柔弱處上。」《道德經》分為八十一章,這段話出於第七十六章。由於文字比較多,選了一部分來說,中間打了一個省略號,省略了一些句子。這裡它是用比喻的手法來說明這個柔弱,或者說,柔脆、柔和、柔軟它內在的力量感和它的價值。
他第一個比喻是用人來比喻——人的一生。人,他剛出生的時候。他赤子之心了,混沌,天真未濁。他的精氣神非常完整的時候。「沖氣以為和」,就是那個和氣非常好的時候,你看他的四肢百節,就很柔弱。小孩子都很柔弱的,很綿軟。正因為他很柔弱,他才有生命力啊。他摔幾跤沒有問題啊!但是到了你老年了。你的那種先天的「和」,太和之氣也慢慢的竭盡了,精氣神也衰弱了,你四肢百骸它就堅硬了。所以到了年老(的)人,不要摔跤,一摔跤一骨折可能要很長時間恢復。他硬,他堅,堅強。所以,正好表明這種堅強是生命力衰退的表現。那你柔弱,是你的正氣、陽氣、神明存在得很好的狀態。這是第一個用人來比喻。
第二個用草木來比喻。「萬物草木,其生也柔脆。」你看春天來了,各種樹木花卉開始它欣欣向榮的舒展。這時候它也得天氣之正氣,陽氣,它在生髮的時候,它是非常柔的,柔脆。正是它具有內在生命力的時候。到了秋天,這樹木花卉,它的正氣、陽氣慢慢消失的時候,那樹木花卉在枯萎,它的樹根、樹枝、枝條就堅強,它就支撐不了那個叶和花果了,所以一一都是凋零,這就是枯槁,枯竭了。所以,堅強的東西恰恰是趨向於死亡的,柔弱的人和物,恰恰是生機勃發的象徵。所以你在這裡體會這個「柔」的這種價值。
我們從身心來看。當自己心情比較愉快,比較有仁愛心,有同情心,有慚愧心,有謙卑心的時候,是不是我們的心比較柔和呢?當你有這個柔和的心的時候,馬上覺得這個整個身體都比較舒展,你身心都很柔和的時候,這恰好是你健康的表現。你的氣血就能夠通暢。你內在的生命力就是先天的生命力,跟後天的這種環境,就會讓你有一個比較正常的、快樂的身心狀態,這就是柔。特別是你念佛的時候,你一天到晚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它有無量光,這句佛號能夠讓我們身心柔和,這句佛號不會讓我們剛硬了。
你念佛念得很相應的時候,看到一個沒飯吃的人,你同情心會很深厚,很有點慈悲心的。但如果我們剛硬的時候——剛硬是來自什麼呢?來自於身見我執,來自於自私自利,來自於人我,人和他人,人和自然的堅強的對立——這種對立一出來,你就會斗諍,就會競爭,就會浮躁,就會有瞋恨心,這時候心就越來越硬了,無毒不丈夫了,以血還血,以牙還牙了,好勇鬥狠了。當你這個心越來越堅強的時候,剛強的時候,你是不是感覺你的日子也過得越來越暗淡,身體馬上也出問題了?你肯定五臟六腑就沒有和暢的、協調的那種狀態。
你這種瞋恨,你那種斗諍,你那種人我對待的、很強烈的勝負意識,首先先傷害自己,然後你把這種負面的情緒發泄出來一定是傷害他人。所以我們這個世間人的問題就是剛強難化。他的自我意識很強,他什麼都不信,他只強調他要達到的成功,最大限度的利益化,不管他人的死活。這種人遲早他沒有好的結果的,因為他不了解人不是單獨存在的,人和他人是同體的。不僅人和人之間是同體的,人和一切萬物、草木都是同體的。既然是同體的,你一定要有柔和的心,至少先做到不傷害他人和萬物,然後甚至就是佈施,給他人和萬物以慈悲的滋育。這樣,我們的個體的生命才在宇宙的生命當中天人合一了,與天道相應了。包括我們現在遇到的種種災難,都是我們剛強、對立、瞋恨……種種的惡業導致的,不柔和,不柔順。
所以,最後一句話,「強大處下,柔弱處上。」這是用一個樹木的一個現象來比喻什麼呢?你看一根樹木,它強大的就是它的樹幹,樹樁子,樹樁子它很粗大,你看是不是很強大?很粗大的東西它只能處在下邊,柔弱的那個枝、條、葉在上面。想想草木給我們提示的人生的一個啟迪,用在人物上面——一個有慈悲心的人,一個謙卑的人,往往他能夠處在上位,他可以做領導;一個很堅強的人、很剛愎自用的人、很自私自利的人,他不能坐在上位,一在上位那就麻煩了。
所以柔順的人,跟自然、天道合一的人,他有福報,他的身體也會好。仁者壽,有仁愛心的人——仁愛心就是柔的一面,就是儒家講的「恕道」。曾子說他對於孔夫子的道——「吾道一以貫之」,他的體會就是體現在「恕道」,這個「恕道」就是移情性的這種同情,同情心,就體現在八個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自己不想接受的這種待遇,你不能強加給別人,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移情性地體會。只有柔順的人他才會有這樣的一種時刻考慮到別人的感受,時刻恆順眾生的需求,把好的東西給眾生、給他人。「己欲立則立人,己欲達則達人」——自己想得到的東西趕緊給他人,自己很討厭的東西你不要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所以我們中國的文化,這種柔順、恕道的精神是非常深厚的。這在人類的處理人和人、人和環境的關係當中,我們的儒道釋三家確實是這個地球文明當中最高級的文明。一定要把人和人、人和環境在同體當中去思維——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體,以及佛教講的為什麼要大慈悲心?佛教如果你說一個核心,就是「以慈悲為主義」。一般的凡夫是沒有慈悲心的,他最多對他的家親眷屬有點慈悲,他人的疾苦跟我有什麼關係啊?他是隔開了的。
當人和人隔開、人和環境隔開的時候,他就處在不正常的狀態,一定要出問題的。所以我們佛教第一條戒——不殺生戒,不殺生戒就是要告訴我們,你要柔忍。你要對不僅人不殺害,對一切蜎飛蝡動的眾生你都不能傷害。不僅不傷害,你作為萬物之靈的人,你要保護它。一切處在一種同體的和諧當中。
佛所證到的最高的境界,叫「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那這個在《涅槃經》有一個術語,就是佛證到了「極愛一子地」。就是這種「愛」不是一般的愛情的狹隘的愛,他完全是從空性當中生髮的一種大愛。而「大愛」,你說一個「大」還有一個「小」跟它對待,還超越了大愛就叫「極愛」。同體的、不二的、空性的、無條件的這種慈悲,就用「極愛」來表達。「極愛」具體到對眾生的對待的態度來說,叫「一子地」,你把眾生看成是自己唯一的兒子。
一個人如果他只有一個兒子,你說他愛不愛?肯定愛!但一般是愛自己的子女,他人的子女怎麼樣是沒有什麼感覺了。但佛是把一切眾生看成是自己唯一的兒子,如羅睺羅,就像釋迦牟尼佛對待他唯一的兒子羅睺羅一樣的。那能夠把一切眾生看成自己的唯一的兒子如羅睺羅,說明你的慈悲心到家了——波羅蜜了,你就到了佛的境界了。
那凡夫的境界都是有分別的,你跟我什麼關係?你跟我生疏,我不認識你,甚至於我們還有仇怨,我看到冤家對頭我還要利益你嗎,我恨不得你遭很多的殃禍才開心——你活得不好,我很高興,你活得太好了,我還不平衡,我很痛苦。眾生這種嫉妒、不平等、分別、瞋恨,是導致我們個體和人類的巨大災難的這個要素,所以我們還真得要發揮儒道釋三家的這種「柔」的文化,「謙卑」的文化。
這個「柔」在道家就是「以謙自守,以卑自牧」。《周易》當中的「謙卦」,它是「六爻皆吉」啊——「謙謙君子,用涉大川。」一個謙虛的人,他就比較柔,他能守住自己的本性,一個傲慢的人,有的人沒有什麼本事還傲慢,固然大家不以為然,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一傲慢,也幹不成大事。那我們與生俱來的是有這種傲慢的劣根性,所以我們常常要以卑自牧,就是自己要謙卑,用這個謙卑來把自己傲慢的心給它降服下去,你只有謙卑,你的心才會「下」。
《道德經》為什麼推崇水的品質啊?那人都是向上游的,都往上攀的,唯有水是往下流的,而且流到低窪的地方,處眾人所惡(所討厭的),所以一般的地方都是人往高處走的,水往低處流。而且水低處流,在那個坑窪裡面,那個坑窪還不平整,它一定要把它這個低窪給它填平了,它才往前走,他有平等的這個特點。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而不居功,所以老子讚歎水「幾於道」——跟這個道比較接近。我們跟水的品質恰好相反,你就離道越來越遠。
離道越來越遠的人生,會出問題的。首先自己的身心就不和,你跟環境也處在對立的狀態。我們很多的疾病就是不尊重自然環境造成的,包括不尊重生物的多樣性。比如你為了追求口腹之樂,你什麼都敢吃,這很麻煩。人類工業化以來,使我們的生物鏈減少了很多的物種,那生物鏈是環環相扣的,相輔相成的,你是沒有智慧給它(判定)哪個是害蟲,哪個是益蟲,你是看不明白的。但是既然它出現在生物鏈裡面,你得尊重它,它有一份生存的權利。
你如果以你的剛硬的自我,一定要消滅哪個物種,或者自覺地消滅,或者不自覺地消滅,都會成問題的。這都是危害性很大的事情,不尊重生命的事情,那這些反彈過來,對人肯定是有不好的結果的,所以一定要跟生物鏈和平相處。包括很多病毒,在其他的生物身上,它已經是相安無事了,如果你把那個生物給它滅絕了,那就會出現問題了。
所以這個「柔」,包括「和」,一種「和」的文化才是健康的文明。所以我們《周易》講「三和」——太和,中和,保和。故宮裡面三大殿就是用這「三和」來(命名)——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當我們能把這種《周易》的「和」的文化,把《道德經》所張揚的「柔」的文化,能夠體現在我們個體的生命、群體生命的實踐當中,我們就能夠避免很多的災難,我們就會締造一個快樂幸福的人生。
最後就用九華山一個肉身菩薩——大興和尚的一句話供養給大家。這位大興和尚活了九十多歲,一輩子他會醫術,常常給老百姓治病,坐缸之後三年肉身不壞,現在在九華山後山有一個寺院供著他的肉身。他的一生就是說一句話:「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
南無阿彌陀佛!
正月初二開示 | 蓮池大師古語四頌
各位大德比丘、各位尼師、諸位居士:
今天上午給大家來分享一下蓮池大師的「古語四頌」。同時大家看前面的是弘一大師的真跡,這是浙江湖州朱居士把他珍藏的弘一大師的墨寶捐贈給寺院,有四幅,今天我們展出兩幅。
這個古語四頌是蓮池大師在《山房雜錄》裡面寫的,「四頌」是選用了老子《道德經》的文句。第一是「大音希聲」,第二是「大器晚成」,第三句是「大智若愚」,第四句是「大巧若拙」,那我們今天分享第一句和第四句。
我們中國的祖師大德高僧都是對儒道釋三家非常精通的,而且能夠圓融無礙的。蓮池大師是我們淨土宗第八代祖師,他通宗通教,給我們留下的《彌陀疏鈔》可以說是淨土宗的「小百科全書」,用華嚴的理念加以詮釋,又有著禪宗、法相、天台的諸宗的理念。那從蓮池大師的古語四頌來看,他對於老莊思想也是非常了解,而且會給予一種佛法的詮釋。
憨山大師有一本《道德經註》,在他序言當中說到,他從小就愛讀《老莊》,只是文句太簡古,義理太深邃,他不是很懂,也看到諸家的註解,也是搞不大明白。所以他出家之後,利用修禪之暇又斷斷續續地研討《道德經》,他用了十五年的時間研討,終於給我們留下了一本珍貴的註解——《道德經註》。在憨山大師序言當中,他對於儒道釋三家的同異,給出了他精闢的比較,他說「愚意孔老,即佛之化身也。」就是他通過研究儒道釋三家的義理,「愚意」就是很謙虛的說愚人,愚下之意,說孔子和老子就是佛的化身。那憨山大師何許人也?那是了不起的高僧,開悟的高僧,他的肉身(現在)還在南華寺,那是禪淨都是雙修的。所以我們現代人沒有深入經教,不要亂發言。
蓮池大師仍然很看重《道德經》的義理,用長行,用偈頌,來幫助我們理解。確實《道德經》現代人如看天書,以憨山大師那樣的智慧,他都用了十五年。那蓮池大師也是了不起的人物的,也是宗門教下都是通達的,叫做宗通說通的大祖師,我們來看蓮池大師是如何理解的。包括弘一大師,他是我們近代大家非常景仰的一代高僧,在世間時就是大才子,出家之後,把多才多藝全都放下,就剩下用書法來結法緣。那弘一大師竟然選蓮池大師的偈頌作為他書寫的材料,說明他是認可的。
大家看弘一大師的書法別具一格,出家之後,經過自己的修行,也有印光大師的指導,他在五十歲之後就開始形成了自己的書法的獨有的風格,稱為「弘體」。字為心聲,那我們看弘一大師這個書法的落款是庚午七月,庚午年是1930年,弘一大師出生在1880年,1918年出家,1930年的時候正是五十歲、五十一歲的時候,就是他書法的風格在轉向的轉捩點。所以看這兩幅書法也能夠看到他原來那個魏碑的書法的一點痕跡,但是逐步轉向以後的那種謙謙君子、沒有火氣的那樣的狀態。所以大家可以看看,這可是弘一大師的真跡了。
我們是形式和內容統一,一方面欣賞弘一大師的精湛的書法,一方面看看蓮池大師從他修行的實踐當中,結合《道德經》的深邃的理念,給我們一些佛法的義理、修行上的指導。
大家來看「大音希聲」。
大音,這個「大」就是其大無外的大,實際上這個「大」就表明我們現前一念的心性,那從心性當中的那個「音」表現在形態上,好像你是,好像沒有音聲。那這個「大音希聲」是用音聲的一種比喻來闡述我們的心性,以及從這個心性當中,我們修行的行為該怎麼去做。老子《道德經》他是以虛無自然作為妙道的,所以他整個的《道德經》都貫穿著這麼一個線索。那對於大音希聲,蓮池大師有一段長行來幫助我們理解。大家看看:
「空谷悠然也。一呼而響應十方。雷霆寂然也。一鼓而震驚百里。若夫春禽晝啼。秋蟲夜鳴。繁其聲者。小音而已矣。故世尊默然良久。而外道謂開我迷雲。空生宴坐不言。而帝釋雲善說般若。大音希聲。非此之謂乎。頌曰。」
頌曰就是下面的偈頌,先看這段。我們這幾代人中國文化的底蘊都很淺薄,看這些如看天書,還幸好蓮池大師解釋了一下,就這個解釋的句子,它裡面有些典故可能我們也不明白。那麼我們順著這個文句來說,這個「大音」,有個比喻——空谷傳響,山谷空空如也,幽然寂靜,但你對這個山谷發出一種聲波,它馬上就有迴響,這叫「一呼而響應十方」。你對那個寂靜的、幽然的空谷,你呼,它馬上有迴響,這個迴響它會放大,傳遍十方。有時候你到山裡的寺院去住一住,那如果寺院有狗,它狗吠一下,你覺得聲音很響,它那個山谷傳響。
那第二個比喻,「雷霆寂然」,就是打雷之前,它是寂然無聲的,但是這個雷霆、電光因緣湊起來一鼓,那這個雷霆震驚百里啊,特別是春雷。二十四節氣有個「驚蟄」,冬眠的這些昆蟲,那春天的一聲驚雷把蟄伏的昆蟲全都喚醒,它起來了。「震驚百里」,從這裡理解大音,它是從寂然的空性裡面出來的。那跟大音相對比的就是小音,一般的音聲。那春天來了,百鳥都在白晝去鳴叫。春鶯、杜鵑、燕子、麻雀,春天的禽鳥,白天的啼聲,還有秋天的夜晚,蟬蟲的夜鳴,這種聲音很繁多、很繁鬧,它也給人一種盎然的感覺,但是它沒有震驚時空和人心的力量。這就是小小的音聲而已。
所以大音希聲。大的音聲,好像你聽不到聲,但裡面具有很強的力量,生命力。就像釋迦牟尼佛說法,說法不一定是把聲音傳達出來的說法,有時候他默然說,默然,他也在說。世尊拈花微笑,那拈花微笑就在說法,百萬天人惘然,不明白,莫名其妙,唯有摩訶迦葉破顏一笑,以心印心。佛有時候對一些外道——外道會提很多問題。外道心外求法,他都在世間的四句裡面:有、無——不是執有,就是執無。非有非無,既有既無。常常對外道的這些戲論、無意義的世間的這些東西,佛是用置答,默然。但這種置答裡面是有內涵的,所以外道常常見到世尊默然良久,哎,他開悟了——「開我迷雲」。為什麼佛會默然?那外道總是在四句裡面,超越四句去反觀,他可能就開悟了。因為外道他也在修道,他也有相當的定力,點撥一下他就過來了。
再就是「空生」,空生就是解空第一的須菩提,《金剛經》的當機者。「宴坐」,他在那裡打坐,宴坐不言。帝釋天就是忉利天王,就是這種宴坐,對空性的那種證悟就能感得帝釋來供養。那帝釋供養當下就請法,請求須菩提尊者講般若妙法。那須菩提還是默然。帝釋就讚歎「善說般若」,天花供養。那須菩提說我未說——我並沒有說。帝釋天說,尊者無說,我乃無聞,乃真說般若也,(堪)受供養。著名的維摩詰居士默然,文殊師利菩薩讚歎:「乃是真說不二法門也」。不僅語言文字——文殊師利還是用語言文字來破二的對待,闡述不二。那維摩詰連語言文字都不要,默然。默然,才叫真正善說不二法門,因為不二的那種絕待的真理不是語言文字所能表達的。所以「大音希聲」要從這個地方去體會。
那這個偈頌就是對長行的高度提煉。看看偈頌:
不音之音,名曰至音。
沈沈寂寂,吼動乾坤。
無叩而鳴,古人所箴。
學道之士,默以養真。
大家看這個書法,你看弘一大師用他的書法體,也在表達這麼一個非常形而上的玄妙的道理。
「不音之音」,這個不音就是抵達我們的自性本源,他的法性層面是離開一切音聲之相、語言之相、分別之相的,這叫不音,這是我們的心性的體。由這個體能夠生起它的妙用,隨順一種緣,它能產生一種音,所以「不音之音」這是談心性的體用關係。那你從心性的體用去把握,這個音就叫「至音」,就不是世間法裡面的音聲了,有時候我們會說這是劫外之音、玄妙之音。為什麼說知音難得呢?言外之意,這個音聲之外的那種意思,就像彈琴,這個琴聲不一定人能聽得懂的,所以就叫對牛彈琴,牛是不懂這個琴音表達心性的東西。連伯牙,他就是一個知音鐘子期,鐘子期去世之後,他就覺得在這個世間彈琴無意義,沒有一個知音,乾脆把琴摔碎了。這叫知音難得。
「至音」,是法界當中至妙的音聲。在《無量壽經》裡面就表達為法音,八種特質——清、暢、哀、亮、微、妙、和、雅。那這個至音是怎麼發聲的?第三句「沈沈寂寂」,寂而無聲,離一切相,絕一切造作施為。這就是我們心真如門裡面不生不滅的那樣的一種體性,「沈沈寂寂」。如果用淨土法門來說,就是對無量壽的一種描述。古人會說「沈沈寂寂絕施為」——在這個沈沈寂寂的體性當中,杜絕一切的作為、施設,它是絕待的無為。
但是「吼動乾坤」,這就表明從這個無為的、無相的、不音的體性當中,能夠隨著一種因緣顯現它的音聲,這叫「不音之音」。古人就說,「沈沈寂寂絕施為,觸著無端吼似雷。」你像「咣」那樣子,跟它接觸到了,相應了,那這個沈沈寂寂好像什麼看不見摸不著的體性當中——無端就是無始無終,來無所來,去無所去——你找不到它的始和終,也不知道它來去的方向。無端,但是它顯示雷霆般的響聲,像雷震一樣的吼,它的力量感非常大,是由於它跟沈沈寂寂的心體相應,所以就吼動乾坤,整個天地都是動起來,六種震動,乃至十八種震動。這吼那比世間的獅子吼還要震撼、嘹亮百千萬億倍——吼動乾坤。我們是有這樣的體用的,每個人都有。
那由這個大音希聲,來看看我們在現世的修行當中怎麼得到一種啟迪呢?先看一種負面的勸諫——「無叩而鳴,古人所箴」。我們的心性就像洪鐘,已然成就的洪鐘,你有叩,你去叩它才會響,你沒去叩它,它(卻)忽然響了。「所箴」就是規勸,你不能這樣,甚至帶一種責備的語言。由此,學道之士,就是修行妙道的人,「默以養真」,首先你得要做到大音,它是沈沈寂寂的,它是默然的,在默然當中來涵養自己的真心、真性。
如果你不是這樣,你就會一天到晚地向(外)去說,「無叩而鳴」。佛門當中弘法利生,不是說你自己很主動的——哎呀,我學了很多經論的,我滿腹經綸了,你們要不要講法呀?我跟你們講一講。這就是無叩而鳴了。佛門(應該)是龍天推出啊,你就一輩子做好自己修行啊,你先不要打講經說法的妄想。等你在默以養真的過程當中,諸佛菩薩、護法善神都在關照世間的修道之士的,你真正到了那個份上,自利到了相當程度,有利他的資本,那自然就有因緣龍天推出。而且,最好要三請,辭不赴請,你才出來,這叫應這個「勢」,這個是應運而出來。所以從開始你得要默以養真。「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先完成一個自利的過程,「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不要人家沒有來請你,你要說我來說法啊,這叫「無叩而鳴」,這是不正常的,也是效果不佳的。所以這個「大音希聲」,它有這麼深邃的內涵。
下面我們看第四個「大巧若拙」。先看這段長行:
「騏驥負千里之能而跡濫駑駘。栴檀值大千之價而形同枯木。若夫振螳臂於齊輪。呈驢技於黔虎。售其巧者。小巧而已矣。故馬師具大機大用。而初守鈍於磨磚。香岩能答十答百。而終甘心乎學圃。大巧若拙。非此之謂乎。頌曰。」
先看這一段。對這個大巧,是把這個大巧解釋為「不巧之巧」,也是談自性的。自性大道,這個「巧」,就帶有一點謀劃了,策略、造作、技巧。但是大道無術,(得)離開這個巧。所以,一個真正的懷道之士,他(的)表現形態反而覺得有點拙,拙樸。拙樸又比較誠實,有點這個感覺,不會去作秀的。你看這也用幾個比喻。騏驥就是駿馬,良馬。它負千里之能,就是騏驥是千里馬,能夠一天跑一千里。但是看它的樣子「跡濫」。從事相上、從它的樣子來看,跟那個劣馬也差不多。但是,你真的是牽這個馬去試它的能力,它馬上脫穎而出。平時你看不出它有這種能耐,這叫「騏驥負千里之能而跡濫駑駘」。
「栴檀值大千之價而形同枯木」,栴檀香,高貴的香木。優填王選高貴的香木,就是用栴檀木來雕佛像。那旃檀香木很難成材的,數量很少,尤其是牛頭旃檀。所以它價值三千大千世界,但是它從形狀上來看跟枯木也差不多。世間人都看形態,但唯有真懂的人,就看他的品質。所以千里馬非得要遇到一個伯樂才能(被)識別。要麼這個千里馬也就一般地去背負鹽車了,去拉鹽車去了。那栴檀也是價值量很高,但是看過去像枯木。由這個大巧來看看相應的一些小巧。小巧,它就容易張揚,容易表現自己,好像自己很了不起。但是往往都會貽笑於人。
這裡就提出兩個公案:
螳臂當車,「若夫振螳臂於齊輪」,就是春秋時候,齊莊公帶著朝廷百官和武士去打獵,那都浩浩蕩蕩,那齊莊王的那個車輪都是很高大——駿馬拉的。你看那個螳螂呢,雖然它覺得自己:我的手臂很長,我要把它擋住。螳螂當車,那齊莊王看得都好笑啊,他就問御車的人,這是什麼蟲啊?敢這麼來擋我的車。那御者說,這種蟲叫不自量力,知進而不知退,不量自己的力量輕易地來搗亂。(這是)螳臂當車一個公案。
再就是「黔驢技窮」,這也是一句成語。黔是貴州省的一個名稱,黔。貴州那個地方——黔地,並沒有驢,有好事者就用船運了一頭驢到貴州去。但運過去之後也沒有什麼作用,就把它放生在山下。那貴州有很多老虎,老虎一看,都沒看過龐然大物,很害怕它,嚇一跳,哎,這麼大的動物來,好像像神一樣的,開始老虎很害怕。尤其那個驢,一見到老虎就叫,這一叫老虎就更害怕,趕緊跑得很遠。開始老虎很怕驢,但是慢慢地它觀察這是一個什麼動物啊?它就左右、遠近觀察,觀察來觀察去,好像也沒什麼本事啊,就慢慢接近接近,接近它,還蹦到前面,蹦到後面試試它。那這個驢最多用蹄子踢一踢,除了蹄子踢一踢什麼招都沒有。這個老虎終於明白了:你就不是這麼一點本事嗎?慢慢地就把它的喉嚨咬斷了,把它的肉吃完了,「黔驢技窮」。這就是「售其巧者。小巧而已」。好像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就是一點小本事,不自量力,小巧而已。其實我們沒有涵養的人,常常會這個樣子。自己很傲慢的,自己一點小本事,好像自己就是天下第一,他不了解高人裡面還有高人,實際上他也不是高人。他就不謙虛,他就小巧,就沒有涵養。所以修道之人,他要守拙。即便自己有大巧,他的表現形態好像他是很「拙」,很沒有本事,很平常,深藏不露。
所以這就舉出佛門裡面兩位禪宗的祖師。「馬師」就是馬祖道一。馬祖道一他出生的樣子都是大人之相,這叫「牛行虎視」,那是具有大機大用的人,那是第二十七代禪宗祖師(般若多羅尊者)給達摩祖師授記,(也)都對於馬祖道一有授記的。所以他具大機大用,是一個大的法器,具有著續佛慧命,大的作用的人。但是他開初的時候,「守鈍於磨磚」——這是禪宗的一個著名的公案,磨磚。馬祖在坐禪,南嶽懷讓禪師,知道這是一個法器。就問他,你在這裡坐禪圖什麼?他說,圖作佛,我在坐禪是為了作佛。於是,懷讓禪師就在他不遠的地方拿塊磚在石頭上磨磚。馬祖就問,你磨磚,幹什麼?就是磨石頭幹什麼?磨石頭,是要磨磚能成鏡的。那磨磚豈能成鏡?那懷讓禪師就說坐禪豈能作佛?你在這兒坐禪怎麼能做佛呢?這裡面就有一些機鋒轉語,實際上馬祖他是大機大用的。但是他開始守拙,還要用磨磚來啟發他。這是第一個公案。
第二個公案是香嚴智閑禪師,他在溈山靈佑禪師座下。香嚴禪師根機很利,叫做「答十答百」——就是問一答十,問十答百,根機大利。那靈佑禪師看到這個樣子,也知道他是值得培養的法器,就有一次跟他說,我也不管你答十答百,父母未生之前的本來面目,你道一句。這一下就把他問住了,他答不上來。然後他就找了很多禪書公案,也找不到答案,於是讓靈佑禪師跟他說,靈佑禪師說,我不跟你說破,說破了你以後會罵我,你自己去參。這香嚴禪師就發了狠心,把原來的那些書都不看了,寧可一輩子做一個閑漢,一定要把這個問題搞清楚。所以他以後就在另外一個道場,「甘心學圃」,就是種菜。他有一天在鋤地種菜的時候,有一塊石頭,他把那個石頭就一拋,正好就——「擊竹」啊——擊中一個毛竹上,那鏗的一聲,一聲響,一下子開悟了,這就是「擊竹開悟」的公案,「一擊忘所知」,這個公案。
所以香嚴智閑禪師也是具有大機大用的人,但是他最終——就是他以後表現形式(是)在學菜農的過程當中開悟的。這些都是「大巧若拙」的含義了。
下面看這個偈頌:
不巧之巧,名曰極巧。
一事無能,萬法俱了。
露才揚己,古人所少。
學道之士,朴以自保。
這個「不巧之巧」,也是體用關係。道家講「損之」,損之法門,「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在無為的狀態當中,是離開一切技巧的,離開一切術的。但是無為,又無不為,你得到無為的體性,應機緣,能夠無不為,這時候的巧就叫極巧。所以前面用「至」,這裡用「極」,這個至和極,都是超越世間二的對待的那種絕待心性裡面顯現的作用,就叫極巧。
「一事無能,萬法俱了。「真正修道之士,你不要說表現自己多才多藝,很有能力,我什麼都能幹,其實一事無能。君子不器,因為他是無為的,你不要在事相上顯示你很有能力,抵達那個自然虛靜的體性,好像自己什麼能力都沒有,無事於天下。事無事,為無為。所以一個真正的修道人,叫閑人,叫無事之人,至少你先做到心裡無事,在跡象上你可以做事,但心裡一定要無事。在世間、出世間可能你大有作為,但是你心性當中絕對是無為。這裡面比較微妙了。
「一事無能,萬法俱了。」當你用無為、無事的心態去對待這個世間的萬法的時候,你要看到這個萬法的因緣法的緣起的空性,當你照見了它的空性的時候,不在事相上去糾纏,你就了達萬法。用心如鏡。這個心就像一面鏡子,這面鏡子是空空洞洞的,但這面鏡子又能夠胡來胡現,漢來漢現。那這個胡人漢人一離開,它又是空空如也。
所以要了達萬法從它的本質來看就是夢幻泡影,從它的事相上來看,你應事而了,空空如也。要有這麼一種心態,一事無能,萬法俱了。
「露才揚己,古人所少。」你可能有點才能,能夠做種種的事,很有能力,但是你很張揚,很認為自己很了不起,看什麼事情我都能夠拿得起,露才,就顯露自己,炫耀自己,還有免不了有勝負心和虛榮心在裡面,這種露才揚己,古代的修道人是很少的,也是要避免的。世間法你露才揚己,往往不是追求名就是追求利,但是這個名利是世間人都願意追求的,你才能很高,你得到了,你沒有想到謗隨名高,你的知名度越高,誹謗跟著而來。道隱無名,大道隱在無名狀態,不要顯露自己。
孔子為什麼講君子不器,君子你不要把他認為你是一個專門人才,像一條船一樣只能在水裡浮,像車子那樣只能在路上走,這是器,都有某個特定能力。但是君子不器,你沒有特定的能力,但是他又無不器,他是一個通才,它有智慧的能量,隨緣可以成就任何的事業,但是因緣不到,卷而懷之,和光同塵,守拙。
這樣「學道之士,朴以自保」。學大道的人,「朴」就是那個沒有散開的,那個原始的,質樸的狀態,要保持質樸、淳樸、朴素、渾然、不分別。保持這種狀態來自保,保什麼呢?保住自己那顆赤子之心,那個純淨的心,那個無分別的心,那個仁愛之心,智慧之心。這就是內在的涵養,在學道,在悟道,在養道,在證道。這些全過程都要用朴,朴就是保持你本有的、本真的狀態。不要去作秀,不要做表面文章,不要欺世盜名,不要露才揚己,不要去擺什麼大架子。這樣就是道法自然了,保持自己天然的,先天的,我們亙古亙新的那顆淳樸的心,那就是聖人之心,那就是真如之心。
你看,這些道理。蓮池大師古語四頌,把這個大音希聲,大巧若拙作為古語,實際上是上古中國的大智慧的人留給我們的真實的法語,我們要按這種我們古人留下的智慧來作為我們修道的指南,才不會走錯路,才能夠抵達我們道業的寶所。
南無阿彌陀佛!
正月初三開示 | 印光大師《嘉言錄》題詞(節選)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尼師、諸位居士:
請看書法——淨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師《嘉言錄》題詞:「淨土大法門,其大無有外,如天以普覆,似地以普載。等覺欲成佛,尚復作依賴,逆惡將墮獄,十念登蓮界。」好,先看這個。
今天討論分享印光大師的《嘉言錄》題詞,首先了解《嘉言錄》問世的緣起。印光大師是我們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也就是我們近代民國年間出現的一位了不起的大祖師了。他一生的德業平實而信仰堅固,深入經藏,契理契機的弘揚淨法門,給我們留下了三編近百萬字的《印光法師文鈔》智慧的開示,乃是我等淨業行人修行的指南,末法長夜當中智慧的明燈。印光大師主要是以文字般若廣結法緣,他21歲出家,主要是韜光斂跡,潛修閱藏,在普陀山法雨寺,閱藏閉關住閑寮30多年,直到1912年,就是民國初年,高鶴年居士去拜訪他,請了他幾篇文稿在上海的《佛學從報》登載出來,世間人才知道有一位具有這樣正知見的,佛法造詣如此精深的高僧。但那個時候大家還不知道他真實的名字,他的署名是「常慚愧僧」,「常慚」。徐蔚如居士,還有永嘉的周孟由居士,到處打聽這個「常慚」是誰,終於知道了他的真實的姓名。說明印光大師這種低調,韜光斂跡到了何等程度,潛修30多年不跟外界接觸,外界也不大道他的名字。那也是龍天推出,不得已而出來教化眾生,所以印祖的應運出(而)生,跟《印光法師文鈔》的問世,一下子引起了教內外極大的關注,聲譽日增。所以早期的高鶴年居士、徐蔚如居士、周孟由居士這些人就是印祖的大護法。
那《印光法師文鈔正編》也有兩大厚冊了,對於一般的人來說也不一定能夠讀完。所以在民國7年的時候有李圓淨居士,他也是一個文化知識人,學佛之後也發心很大,要註解大乘經典。印祖都跟他講你不要那麼早的註解,你先去好好把念佛的修持提上來,他不聽,不聽,自己註解很用心,結果就生病,生病他才發現印祖對他的開導非常重要,就開始念佛,才開始比較靜下心來讀《印光法師文鈔》。等他一讀,發現這裡面義理非常精深,文句非常精湛,非常好,所以他就發心在文鈔裡分門別類,摘錄重要的法義,分成十門編成了一冊,這就是《印光法師嘉言錄》的問世,這是在1918年民國7年的時候。
這個《嘉言錄》只有一冊,把重要的法義給它挑起來分門別類就有助於大家閱讀,你看《文鈔》裡面是印祖隨著很多信眾的來信所問一一回答,這些回答又免不了有很多重複之處,那這個《嘉言錄》就不至於重複了,言簡意賅,所以這個《嘉言錄》一問世也是大受歡迎。再就是《嘉言錄》還有一本續編,這個續編以後又有《印光法師文鈔》的續編出來,那個續編出來之後,那又有必要把續篇的重要的法義編輯出來。那是印光法師往生之後——三年之後,又有廣覺法師,還有徐志一居士編那個《嘉言錄》的續編,這是由德森法師來鑒定的。所以我們看到市面上流通的《嘉言錄》有正編,有續編,那正編是經過印光法師本人來鑒定的。在《嘉言錄》印行出版的時候,印光大師有一個題詞,就是這段題詞,題詞全文是比較長,中間還談了一下自己出家的緣起這些。
那大家看到,這是傳印長老的一個墨寶。傳印長老是2020年春節期間,也就(是)三年前的春節寫的,它的背景正是新冠疫情開始的時候。那傳印長老住在淨土苑法主院,但是他時時刻刻在護念加持著祖庭和淨土苑的一切,所以這是他給本人寫的,所以他有「東林祖庭大安法師慧鑒」這個文句,這也說明他通過寫這個墨寶,要我們僧團無論遇到什麼情況,一定要不忘記念佛。那這個題詞,語言非常的暢達,也沒有深奧的名相概念,但確實把淨一法門的要點要義給它點示出來,這裡就有五個偈頌,剛才念了兩個偈頌,第一個偈頌就是讚歎淨土法門的廣大,用天地來比喻。
看第一個偈頌:
淨土大法門,其大無有外。
如天以普覆,似地以普載。
淨土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這個法門,是大乘的圓頓的法門,也是阿彌陀佛以法界心發法界願,建法界至為莊嚴的淨土,接引法界一切眾生往生成佛的一個法門,所以這個「大」,其大無有外。一般這個語言都是表達心性的,我們現前一念的心性其大無外,含裹虛空法界,包羅萬象,那就用這個「大」來表明阿彌陀佛的願心他是其大無外,他是證到了實相的這樣的一種大菩提的願心,要普度一切法界以他的光明無量、壽命無量作為這個「大」的一個核心。
就像昨天講的大音無聲,音聲之大你好像聽不到聲,阿彌陀佛的大願心之大好像我們感覺不到,無形無相,雖然無形無相,無相才能包含一切有相,其大無外,一切眾生都在阿彌陀佛的大願心裡面受庇護。這種被庇護的感覺就像天和地,「天」在我們《周易》用乾卦來表達,自強不息,生育萬物資始,生育一切萬物的創造的功能,所以天空覆蓋了大地的一切,以它的陽光、雨露、空氣來滋養著一切。這個「天」,天地之心以好生為德,它用無言的大愛來護佑著蒼天的百姓。就像大地,大地表明《周易》的坤卦,厚德載物,大地用它博大的胸懷來平等普載一切萬物、樹木、花卉、水陸空行的一切眾生,它在用大地來哺育萬物。
天地給我們眾生的恩德極為巨大,離開天的普覆和地的普載,我們是沒有能力存在的。但是天地給眾生的恩德能夠大得讓你感覺不到,就好像這個空氣的氧氣,你離開氧氣可能立馬就活不下去,但天空用它的氧氣滋養我們,讓你感覺不到。它的陽光雨露,你看它天地的旋轉,朝南住的人,你就感覺到這個天、這個陽光太奇妙了,冬天它就直接射過來,非常溫暖;夏天它陽光不進來,讓你很清涼,它好像很了解人的需求。你不細細地體會,以為這個陽光是一個純客觀的東西,它完全根據人性的需求——什麼時候照,什麼時候不照,這些。
用「如天普覆,似地普載」來表明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心,一切九法界的眾生沒有一個眾生出於阿彌陀佛的大悲心之外,所有的眾生都在這個大願裡面,哪怕是不信佛的人,對佛法一點都不了解的人,他的一切言語造作,一切住世的這種能力來來自於什麼?也來自他本有的無量光壽的能力。但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啊,就好像我們每天得到天地的恩德,但是我們不知道,不知恩、不感恩。所以,佛法的偉大,諸佛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實際上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只能用一個比喻的形式,用我們能夠感知到的天地的恩德——天地的這種博大和深廣來比喻一下,淨土法門的廣大亦復如是。所以淨士法門難信,就在於淨土法門這個道太大了,而它的表現形態又非常平易近人,讓什麼人都能去修都能去修,都能去念,你只要念這個名號,就跟這個其大無外的阿彌陀佛的那種超然的能量場,就產生了一種互動溝通,就能得到彌陀光明的注照和加被。
好,再看第二個偈頌:
等覺欲成佛,尚復作依賴。
逆惡將墮獄,十念登蓮界。
這是表達淨土法門的阿彌陀佛願心的大平等,這平等普度。在阿彌陀佛所發願拯救的眾生裡面,是針對九法界眾生髮願的,那九法界眾生最好的狀態是等覺菩薩,最苦難的狀態是阿鼻地獄,這兩種眾生的跨度非常懸遠,都在阿彌陀佛的其大無外的願心當中平等攝受。這叫「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了。那「等覺」就是等覺菩薩,一個(人)到了等覺菩薩,如果從通途大乘來說,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乃至無量劫的修行,才能到達等覺菩薩的位次。那這裡,從大乘圓教來看,你從十信位,十信滿心,發菩提心,到圓教初住,才能得到不退轉位。那十信位都要修行一萬劫,才能夠真正發出菩提心,就是直心、深心、大悲心。到了圓教初住,上面有三十個賢位——十住、十行、十迴向,三賢位再上面就是十地菩薩——從初地歡喜地,到第十地的法雲地,法雲地再上面是等覺,等覺菩薩再最後破一分生相無明,才能到達妙覺,就是成佛。
那到了等覺菩薩位次,到成佛只有一步之遙,但這個一步之遙,但這個一步之遙怎麼跨過去?極樂世界啊,阿彌陀佛啊,淨土法門是等覺菩薩成就大乘圓教佛果的一個最好的橋樑。這個沒有《華嚴經》作為印證,一般這個話很難說啊。《華嚴經》以善財童子作為一個示現,示現一生成佛的歷程,善財童子在文殊師利菩薩座下,以十信滿心發了菩提心。發菩提心,這就開根本智了,那文殊菩薩為了讓他得方便智,就是後得智,指導他去參訪善知識,所以善財童子南尋一百一十城,參訪五十三位大善知識。
首先參訪的第一位是德雲比丘,德雲比丘住在哪裡呢?勝樂國妙峰山。德雲比丘給他講什麼法門呢?就是講念佛法門。以二十一種念佛法門來啟導善財童子,當下善財童子證得了圓教初住位。所以,德雲比丘寄位,就是寄初住位,善財童子一參就得初住。所以我們比丘念佛堂為什麼叫「勝樂」念佛堂啊,是提醒我們《華嚴》的念佛的開示。善財童子次第地參,像海雲比丘,善住比丘,參到最後就到了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已經是等覺菩薩了,所以當善財童子參到普賢菩薩座下,善財童子已然是等覺菩薩了。
那普賢菩薩為善財童子廣說毗盧遮那的功德,那有相好光明、智慧、善巧、神通說了很多,甚至有很多偈頌,很長的偈頌,最後有四句「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系,無能盡說佛功德。」你想想,就是以普賢菩薩這樣的一個證量和辯才去說,去稱揚讚歎佛的功德是什麼情況呢?
「剎塵心念可數知」,「剎塵」就是十不可說不可說的佛剎,一一佛剎的土地,把它碎成微塵,那這個微塵你能算得清楚嗎?很難算清楚它的數量。那用一種,推到極致,尚且,可以,就算你能算清楚,這叫「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那八萬四千由旬的大海,你能把那個水喝盡嗎,肯定喝不盡,尚且你能喝盡。「虛空可量」,這個虛空你能量它的長度嗎?面積嗎?那肯定很難量,無邊,無涯,尚且虛空你可以測量;「風可系」,這個風吹過來你把它繫住,肯定很難繫住,很難做的事情尚且你能做得到,用這幾個比喻。你就是前面很難做到的,就算你能做到,你還沒有辦法做到一件事「無能盡說佛功德」,你沒有可能說盡佛果地上的無量無邊無盡的功德。
當我們讀到這個偈頌的時候,我們會不會覺得很慚愧呀?這些佛的功德我等眾生自心本具的,現在我們一點都顯發不出來了。第一,生起極大的慚愧心;第二,生起極大的生命的尊重心,原來我們都有這樣的「無能說盡佛功德」的無量的功德,我們只要按照佛法修行,也能夠像毗盧遮那如來一樣,像阿彌陀佛一樣。我們是不是這一念菩提心能夠激發出來了?
《普賢菩薩行願品》講,不僅是我作為菩薩不能說盡佛功德,就是諸佛來說佛的功德也說不盡,就是果地上的佛來也說不盡。這樣原來佛的功德這麼富貴,那引發了成佛的心,菩提心。你發了成佛的心,你就得修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乃至第十普皆迴向。我們每天早課都要念的,但念念念,念多了都是油口滑過,有口無心,真正裡面的內涵太深廣了。
這個十大願王我們要修,但是我們也知道我們沒有辦法修圓滿,所以普賢菩薩大智慧的引導,讓善財童子以十大願王的修行功德肯定是不能圓滿,但是你修了少分和多分,用這個功德來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勸進華藏海會的一切法身大士,以善財童子為代表——善財童子已然是等覺菩薩,一起以十大願王的功德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我們就會有個結論,善財童子一生成佛,到哪成佛呢?是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他在此土和他方世界參了五十三位大善知識,最後他要參的一位大善知識就是阿彌陀佛。到那裡參了之後就不要再跑了,就在那裡成像阿彌陀佛那樣的,那種法王的,佛中第一的佛。
好,你看這個,等覺要成就佛果,尚且是以阿彌陀佛作依賴,以西方極樂世界作依托,你看,淨土法門多麼了不起!我們宗門教下,大小乘的法門,沒有一個不尊重《華嚴經》的,大乘全圓的一個法門,就像皇冠一樣的高貴,殊不知皇冠上還有一顆明珠,就是念佛法門。念佛法門是皇冠上的那個明珠。所以藹益大師為什麼讚歎,這個念佛一法,是「圓頓中至極圓頓」,大乘圓頓法裡面的至極圓頓的一個法。這是上能攝受等覺菩薩,連善財童子,甚至普賢、文殊,都要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西天東土歷代祖師,都是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像馬鳴、龍樹、天親,我們此土的像慧遠大師、善導大師、智者大師、清涼國師,這些都是我們這個世間的大祖師,都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下面就是,對於業障深重的眾生,逆呀,惡呀,就是造作五逆十惡的重罪的眾生,他即將要墮到阿鼻地獄了,那阿彌陀把這個五逆十惡的眾生也看成等同一子啊,悲心更切,要施設一個法門,讓他不要墮到阿鼻地獄去,不僅不進阿鼻地獄,而且當下可以頓然超越九法界,直接到蓮華佛國。他的方法不複雜,你只要以猛利的心、懺悔的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定會來救我,你能夠十聲去念,乃至一聲念,感通彌陀願力,就能夠徑登西方極樂世界。還有比這個更奇妙的法門嗎?你看《觀經》的下三品,尤其是「下品中生」,那地獄猛火頓然出現了,地獄境界都已經現了,刀山劍樹,火床火狗,都已經來了。他平時可能我什麼都不信,我怕什麼啊,這時他就害怕了。但由於有一個修淨土法門的善知識,跟他講這個時候你只有念阿彌陀佛了,這個罪惡的人恐懼之餘,只有一心靠倒阿彌陀佛。在這種情況下,一念迴心,馬上地獄猛火,他只要一念,心性上的轉變,願力的轉變,阿彌陀佛的巨大加持力,地獄猛火變成清涼風,清涼風吹來朵朵蓮華,一一蓮華有佛菩薩,慈悲接引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看,十念念佛轉阿鼻地獄的境界為極示世界的境界,這種巨大的轉換力,只能用不可思議的慈悲願力所致。在這個時候是沒有任何法門是可以救的,那念佛一法,起死回生,靈丹妙藥啊。
下面:
普被九界機,咸皆勤頂戴。
暢佛度生心,唯一了無再。
這是淨一法門大暢諸佛度生之本懷(的特質),所以這個「如天普覆,似地普載」的念佛法門,它能夠普遍平等地加被攝受九法界眾生的根機。這在大小乘的法門當中,是沒有這個用一法來普攝九法界眾生的根機。因為一般的,就像治病,對症下藥,一個藥方治一個病,或者一個藥方治幾種病。但是念佛法門,一個名號,阿伽陀藥,治所有的病,就萬病總持,你說還有一個這樣的藥,一個藥方治所有的病,你說說,這不是很奇特嗎?這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你信願稱名,你九法界眾生都被這個萬德洪名所攝受。所以九法界眾生聽到這句萬德洪名,法界的音聲,都能夠生起慇勤尊重,頂戴受持之心,這句名號能夠覺動我們的信願的善種。這個念佛法門,大暢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普度眾生,出離生死苦海,圓成佛道的悲心。諸佛示現在世間的唯一目標,就是要讓眾生了生死,出輪迴,成佛道的。
阿彌陀佛因地作法藏比丘的時候,就已然把這個平等普度的悲心,凝聚在他的四十八願裡面了,這四十八願就是來針對十方九法界眾生來發的,來拯救的。所以大願圓滿的時候,為什麼大地震動啊,天雨散華呀,虛空作證呢?十方諸佛伸出廣長舌相來稱揚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淨土的功德。因為他直接表達著十方諸佛的願心,所以十方諸佛就把阿彌陀佛推到前台,自己來做輔翼,所以十方諸佛都在自己成佛的剎土來宣揚、弘揚淨土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法門。所以這個法門是「唯一」,沒有第二個這樣的法門。它完全靠著佛力來解決輪迴問題。一切大小乘的佛法,你要自力修行,你要斷惑證真,那你要解決生死輪迴問題,第一是分段生死問題,你一定要把見思惑斷盡了。這是難行道啊,難哪。
那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他就是信願稱名,讓你橫超三界,不是豎出,可以帶業往生。你見思惑沒有斷沒問題,你只要具足信願,阿彌陀佛能夠帶你的業,讓你到極樂世界去,一到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大光明藏、大冶熔爐就把你的業障消掉了。這是十方三世一些諸佛剎士當中唯一的、獨特的、不二的、不共的,勝異方便。所以要了解這個「唯一」,你只要了解這個唯一才能老實。你如果還有個:可能還有第二個法門可以修,第三個法門可以修,甚至還有比這法門更好的法門……你要把這個截斷,歷代的祖師大德,大智慧者,十方諸佛已經給我們做了選擇,這是唯一的。進一步說「了無再」。「了」就是決定沒有另外的一個法門比念佛信願稱名,帶業往生法門更勝妙的。大家理解這個「唯一了無再」。有不有這個信心呢?(大眾:有。)好,請看下面:
心願勤念佛,求登九品蓮。
臨終佛來接,有若月印川。
當你在知見上信解這個法門是唯一的、獨特的、不共的。那馬上把這種見地落實在自己的信願行裡面,所以信願勤念佛,這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三資糧。深信切願、執持名號。「勤」,就是盡形壽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一門深入,莫換題目。那念佛你要建立一個願景。念佛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要願求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登上九品的蓮華。
那九品蓮是《觀經》裡面講的,一切淨業行人信願念佛隨你的發心的大小,功夫的勤惰,善根的厚薄,他自然會有九品往生。那上三品是要發大菩提心了,中三品則要有持戒念佛了,下三品還主要是對造惡的眾生。《無量壽經》有三輩往生,三輩九品都是根據眾生的根機來施設的。所以我們末法的眾生哪怕是下品下生能往生那也是圓滿了。就怕你這輛末班車上不去呀,就麻煩了,只要能上去,哪怕沒有座位,站在那裡,邊地疑城,我也到了那邊去了,是吧。
往生不是靠自己的能力往生,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阿彌陀佛考慮得很周到。這是第十九願,只要一切信願稱名的眾生,阿彌陀佛與西方聖眾都現在這個念佛人的面前來慈悲攝受,我們每天念的:「願我臨欲命終時,阿彌陀佛遠相迎,觀音甘露灑吾頭,勢至金台安我足。」就是西方三聖前來接引的情況,也是阿彌陀佛願力的顯現。有佛來接引,我們就安心了。
因為佛一接引,這個蓮華就在你腳下,登上蓮華,你就解決問題了,不需要你還有辨別方向,西方是哪邊啊?你搞錯了就往東邊走了。不需要你辨別方向,就好像你登上了這架飛機,飛行員他知道航路,而且這個飛機也不是你製造的。所以佛來接引,佛的大悲船,我們為什麼萬修萬人去,就來自於佛,從一開始全過程都在用佛力來護佑,來加持。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信願稱名,其他的你都不要管,阿彌陀佛都給我們安排好了。
那這種阿彌陀佛前來接引,在我們的生命的歷程當中,這是非常奇妙的一樁事情,沒有善根的人是不相信的。那這種佛來接引,就是感應道交難思議的一種情形。「有若」,這就比喻為「若月映川」,月可以印在江河湖泊的水中。一切眾生念佛,阿彌陀佛一一來接引,就好像天上的一輪月亮,只要有水的地方,那月亮都能顯現。你不要用我們凡夫的知見說,一個月亮只能印在一個地方。於是他就想,這麼多人念佛,阿彌陀佛都能接引,阿彌陀佛忙得過來嗎?
他就會提出這樣的疑問。實際上你要忙幹嘛呀?一輪月亮(都能夠)顯現無量的月亮。那阿彌陀佛成就的法身、成就的報身,應眾生的這種心、這種願顯現,那是分身散影,無量無邊,但是法身如如不動。所以就用天上的這輪月亮比喻阿彌陀佛已然成就的願力——十九願。那這個月,映川,川是代表你地下的水,你得要有水,你沒有水,這個月亮顯現不出來啊,是不是這個道理啊?所以這個川,這個江河之水代表眾生信願持名的功德。你只要信願持名就你有水了。你有水,當下月亮就影現出來了,於是阿彌陀佛臨命終時來接引,法爾自然,無作妙用。
但這裡特別談到為什麼要講臨終這個概念,阿彌陀佛是發願我們臨命終時,佛來接引,不是發願說你隨時願意走,隨時就走,那就會破壞世間法。上次一個小朋友他善根很深厚,只有6歲,「哦,念佛很好,那我現在走行嗎?」我說:「你爸爸都在旁邊,你說你現在走,你爸爸還不願意呢。」他肯定是臨命終時。這個事情,沒有淨土善根的人他會不相信,說你講迷信,但自古以來,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種種瑞相,見花、見光、聞香,這個種種瑞相表明,包括音樂的聲音,都是阿彌陀佛這一願真實不虛的。所以相信了這一願我們就放心了,往生這個情況是阿彌陀佛一定會來接的,我們的能力很有限,我們哪能知道什麼時候走呢?什麼樣的死亡狀態呢?我們一概不知道,但是阿彌陀佛知道,他有六種神通,他知道我們眾生的業力,有幾個能夠壽終正寢呢?那就是只要你能信願念佛,哪怕你在災難狀態當中,阿彌陀佛也會讓你安穩的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定要有這種信心,乃至「如睡夢去」也能往生,不是說非得要清清楚楚,我才能往生。你只要有信願稱名,你在睡眠狀態當中你都能往生。
最後一個偈頌:
直下往西方,永出生死淵。
見佛悟無生,漸致福慧圓。
這是往生的利益了。臨命終時,西方三聖前來接引,如月亮印在水裡,水中月,感應道交,這時候臨命終中時看到西方三聖前來接引,心生歡喜,如入禪定,意不顛倒,所以這些意不顛倒,如入禪定,心生歡喜。都不是說我們有多少修行的功夫,都是阿彌陀佛現前,佛光注照,我們才能出現這種意不顛倒的情況。要麼一般的眾生沒有佛力加持,他的神識都是顛倒的,都是昏迷的,現在你看眾生死亡的狀況都很可憐啊,很痛苦啊。他為什麼會有一個所謂的安樂死啊?他受不了這個痛苦,我乾脆安樂死吧。安樂死,從實質上來說,你是選擇了一條自殺的道路,這是不可取的。所以淨土法門,往生一法,給眾生多大的利益,多大的光明,多大的安慰。
當下阿彌陀佛接引,直下往西方,你看這個直下,不隔時,當下你就可以走,這種娑婆世界的業報身比喻成「印壞」,極樂世界的往生的「文成」,馬上就有一個身心的轉換。這時候直下,直下,說明不需要經過中陰身,如果我們在這個世間你不往生,你肯定神識出來要經過中陰身階段,少則七天,多則四十九天,甚至更長的時間。在中陰身階段,你很不能做主的,然後可能死亡狀態,慢慢的你還要進入到閻羅殿去接受審問,然後根據你的業力再來決定你投生到哪裡去了。他有一個死亡的過程的,那淨土法門你看多麼超越,離開這個輪迴的世間,當中死亡的全過程,跟你沒有關係。阿彌陀佛另外一個通道拿著蓮華,你直接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極樂世界跟我們對應的也像是我們生命誕生的一種環境,到七寶池、八功德水裡面去。這蓮華在七寶池,也是溫暖的水。那在蓮華里面,或者當下蓮華開放,或者你業障重慢慢來,七日、四十九日、半劫、六劫,乃至下品下生,最長的十二大劫。你只要去了,遲早他能夠華開見佛。所以你只要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永出生死淵」啊,就永遠地離開了三界的、輪迴的深淵!我們在這個三界輪迴動經無量劫,苦不堪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我們每一生死亡的骨頭堆起來比須彌山還高,我們每一生的痛苦的眼淚多於四大海啊。很苦啊!
而且它像深淵,黑暗啊,深邃啊,我們爬不出來啊。所以阿彌陀佛為什麼要伸出接引的手啊?你的生死淵、深淵有多深,阿彌陀佛慈悲的手就有多長啊。把我們從生死深淵拔出來啊!這個「永出」說明就是不再……你說小乘修法,好不容易斷個見惑你還不能出輪迴,初果聖人還要七次往返天上人間,二果聖人還得一次過來。所以淨土法門哪怕是見惑沒有斷,但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永遠不會過來,不會再到這個牢獄裡面來。如果以後再來就不是囚犯的身份了,你是菩薩的身份來救度眾生的人過來,他完全換了身份。
所以這個生死淵包括分段生死,包括變易生死,這兩種生死都離開,這就是頓超九法界。因為六道輪迴是分段生死,聲聞、緣覺、菩薩是變易生死。他都是要永遠超出的。永遠超出就在七寶池蓮華當中華開見佛,這時候蓮華開了,你就心生歡喜,就見到阿彌陀佛了。大家看《西方淨土變》常常是從蓮華出來就要上岸了,在那個池岸當中又有菩薩在那裡迎接他,「終於你回家了」。那兩個菩薩引導到阿彌陀佛座下,哎呀,感激涕零啊,念了一輩子阿彌陀佛終於見到你老人家了。那阿彌陀佛也很歡喜啊,跟他摩頂授記啊、說法啊,當下悟證無生法忍!無生法忍至少是圓教初住,甚至深的就是八地菩薩的水平,見佛悟無生。這時不是說開佛知見了,是悟證同時了。當下,就是阿鞞跋致菩薩,不退轉的菩薩,以不退轉的菩薩身份在極樂世界繼續修行。
那極樂世界是修行的好環境。我們每天念「法門無量誓願學」,我在這裡能學什麼法門啊?一個法門都學不好。極樂世界你看聞法的機緣那到處都是啊,有佛菩薩跟我們說法,有鳥在說法,百鳥諧鳴在說法,有八功德水在說法,有寶網鈴鐸的聲音在說法……一一都在說法。《普賢十大願王》第三願就是供養諸佛,我們沒有機會供養佛,但到了極樂世界每天都有機會去供佛。不僅是供本土的阿彌陀佛,還能夠分身散影,各以清旦,以諸妙華分身散影到十方無量無邊的剎土去供養他方世界無量諸佛。供養完了之後再聽法,再(被)授記得種種陀羅尼,再回到極樂本土。
極樂世界同參道友很多,都是跟諸上善人聚會一處,觀音勢至把手同行,那都是同參道友,來個相互切磋,切磋佛法。在那裡可以在菩提樹面前見聞覺知六根都能夠產生巨大的法益,你在菩提樹下一坐,就能得音響忍、柔順忍,乃至無生法忍。哇,那個極樂世界修行環境太好了,再加上壽命無量,永遠不會死亡,永葆青春,不會衰老。拄個拐棍啊,那裡沒有,是吧。
所以,在極樂世界也在那裡修大乘的六度,「漸至福慧圓」。你在極樂世界修自利化他的德業,漸漸地也能到達福慧……福慧就是指六波羅蜜,乃至十波羅蜜,福德和智慧。六波羅蜜前五度都屬於福德的範圍,般若波羅蜜屬於智慧的範圍,這是大乘修行的車子的兩個輪子,這就是福慧雙修。當你的福德和智慧圓滿的時候,你就是阿彌陀佛了。
印光大師用他的智慧、悲心,給我們寫了這麼一個《嘉言錄》的題詞,把淨土法門的核心點給我們點示出來,傳印長老又特別地來加以書寫。而且,臘月二十四我去給老和尚拜年,老和尚很慈悲地給了很多的開示,最後兩句話也供養給大家分享。老和尚說:「萬法如夢,唯有阿彌陀佛能救我們!」
好,希望大家珍重,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