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三昧經》云:「大力菩薩言:‘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禪?’佛言:‘存三者,存三解脫。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來禪者,理觀心如,入如是地,即入實際。’」
《華嚴經》頌云:「佛子住於此,念念入三昧,一一三昧門,闡明諸佛境。」
《禪經》序云:「質微則勢重,質重則勢微。如地質重故,勢不如水。水性重故,力不如火。火不如風,風不如心。心無形故,力最無上。神通變化,八不思議,心之力也。」
又,能所融通,自他一體,即四攝法。不得身口意,常隨智慧行,即十八不共法等。畢至得果受記,皆不離一心。如《海龍王經》云:「心淨無垢,則為受訣。」乃至佛語龍王:「其心意識無所住立,則為受決。諸法如是,以無因緣諸法本諦,覺了諸法平等無異,則成無上正真之道。究竟求本,無有受決及成佛道。若受決者,若受決已。所以者何?諸法無形,本末悉斷,皆無有主,一切諸法從因緣轉。」乃至「諸法無二,用本一故。諸法本一,離若干故。」乃至無量無邊教海行門,皆是自心發現、自心引出,終無一法一行從外而成。若起念外求,隨他勝境,悉是魔事。故經云:「作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故知心正事正,心邪事邪。若未達一心,觸途皆偽,正行亦成邪行,佛門變作魔門。若入宗鏡之中,無往不利,苦行亦成妙行,邪宗即是正宗。只如五熱炙身外道一法,若了之,則勝熱為無分別智焰之門。若昧之,則尼乾作大我見嚴熾之解。是以法無邪正,道在變通。
如西天尼乾子,五熱炙身,生大邪見。佛弟子謂之言曰:「善男子!如世人駕牛車於路,欲速有所至。打牛即是?打車即是?」尼乾聞之,勃然作色。佛弟子曰:「善男子!牛喻於心,車喻於身。何得苦身而不修心?不用炙身,應當炙心。」
《華嚴經》云:「復有十千緊那羅王,於虛空中唱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羅門五熱炙身時,我等所住宮殿,諸多羅樹、諸寶鈴網、諸寶繒帶、諸音樂樹、諸妙寶樹、及諸樂器,自然而出佛聲、法聲及不退轉菩薩僧聲、願求無上菩提之聲,云:某方某國有某菩薩發菩提心;某方某國有某菩薩修行苦行,難捨能捨,乃至清淨一切智行;某方某國有某菩薩往詣道場;乃至某方某國有某如來,作佛事已,而般涅槃。
「善男子!假使有人,以閻浮提一切草木,粖為微塵,此微塵數,可知邊際,我宮殿中寶多羅樹,乃至樂器,所說菩薩名、如來名,所發大願,所修行等,無有能知其邊際。
「善男子!我等以聞佛聲、法聲、菩薩僧聲,生大歡喜,來詣其所。時婆羅門,即為我等如應說法,令我及餘無量眾生,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是以於一心正觀之中,最為樞要,少用心力,成大菩提。故《華嚴私記》云:「此經中,總是法身,作多種名字。如人天十善、五戒為身,聲聞四諦、緣覺十二因緣、菩薩六度、佛種智為身。」身是聚義,於法身中,隨行位功德聚處名身。若有情身相,皆是法身所起。若無情國土,盡從佛智所現。終無纖毫,於宗鏡外,別有異體,而能建立。故經云:「若一法是有非無,摩訶衍不能勝出。」若更有一法,則不得稱獨尊、獨勝,為萬有之所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