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七巻二十二頁云:現緣攝受者:謂於現法中、無倒說法,無倒受持,如理修行法隨法行。當知界增長、由先世因,現在成熟。現緣攝受、由現在因,現在成熟。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即梵福與聖福。前者乃大梵天王之福德,後者為三乘聖果之福德。[法華文句卷十] p220...(1575~1630)明代曹洞宗僧。龍舒(安徽舒城)人,俗姓沙。又稱大艤,字無異。世稱博山禪師。十五歲禮拜五台山,參...非寺名,乃統稱一向專習大乘而不學小乘之寺。於顯戒論卷上所引大唐西域記之載,錄有當時之印度及西域,專習大乘而不...凡四卷。清代周夢顏著。收於卍續藏第二冊。本書明示念佛往生法門,勸化世人皆歸往西方淨土,故書名為西歸直指。卷首...【疾病所作變異】 p0945 瑜伽三十四卷七頁云:云何觀察內事疾病所作變異無常之性?謂由觀見或自或他、先無疾病...梵語 purusendriya,巴利語 purisindriya。即男子之生殖器。二根之一,二十二根之一。諸有情分別為男女二類,又有形...(經名)出於無量壽經上卷。法藏比丘詣世自在王佛所讚佛德之偈文曰:光顏巍巍,威神無極,如是焰明,無與等者,日月...【諸行是心果】 p1350 顯揚十四卷十五頁云:云何應知諸行是心果耶?頌曰:心熏習增上,定轉變自在, 影像生道理,及...指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根,與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等五力。[法華經譬喻品](參閱「五力...(術語)有二種之大中小:一、一增(人壽自十歲,百年增一,而至八萬四千歲者)又一減(人壽自八萬四千歲,百年減一...(修法)以不空罥索觀音為本尊而修之密法。...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
我們再看看無漏的情況。 不動地前才舍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這是玄奘大師《八識規...
素食並不必然成為健康飲食。吃素同樣有營養平衡問題,如果搭配不當,不僅不能得到足夠的營養,也不一定會降低疾病的...
第十五條:【若佛子。自佛弟子及外道人。六親。一切善知識。應一一教受持大乘經律。應教解義理。使發菩提心。】 那...一般人對人生的追求,大多從物質、精神、永恆三個方向著手。物質是人類生活的先決條件,包括自己的身體以及生活環境...
念佛要有真實信心,第一要深信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也就是在本體上我、眾生和佛沒有兩樣。佛有如來覺性,我也如此...
別人講我們不好,不用生氣難過。說我們好也不用高興,這不好中有好,好中有壞,就看你會不會用。 好譽而惡毀,人之...
能海上師曾經講過一個故事,是講到父母的恩德。同樣也是講到一個屠戶要殺一頭牛,這頭牛剛生了小牛不長時間,主人就...
參禪要有絕對、不動搖的信心,這對我們的修行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當然,決定的信心不是憑空產生的,也要有因緣。...
現緣攝受
【法相辭典】
【現緣攝受】 p0953
上篇:現前供養 | 下篇:現在言依 |
(雜語)冥然而往他處也。即謂死。唯識樞要上本曰:機感未符,杳從冥往。...
二福
元來
一向大乘寺
西歸直指
疾病所作變異
男根
嘆佛偈
諸行是心果
根力
大中小劫
不空罥索法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第八識轉變的兩個關鍵點

【推薦】吃得不得法,素食不一定能帶來好處

佛法與外道的區別在哪
聖嚴法師《無常就是永恆》

我是彌陀心內之眾生,彌陀是我心中之佛

人言我好壞,不生喜怒心

小牛救母口吞殺刀 孝心打動屠戶養牛到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