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十卷十九頁云:然相分等、依識變現;非如識性、依他中實。不爾;唯識理應不成。許識內境,俱實有故。或識相見,等從緣生,俱依他起。虛實如識。唯言遣外,不遮內境。不爾;真如亦應非實。內境與識,既幷非虛;如何但言唯識非境?識唯內有,境亦通外。恐濫外故;但言唯識。或諸愚夫、迷執於境,起煩惱業,生死沉淪;不解觀心,勤求出離。哀愍彼故;說唯識言。令自觀心,解脫生死。非謂內境如外都無。或相分等,皆識為性。由熏習力,似多分生。真如亦是識之實性。故除識性,無別有法。此中識言,亦說心所。心與心所,定相應故。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超於色界諸結】 p1171 瑜伽十八卷七頁云:云何超於色界諸結?謂於色繫上分諸結,已斷已知。...(譬喻)如來藏譬之海。秘藏寶鑰下曰:藏海息七轉之波,蘊落斷六賊之害。吽字義曰:藏海常住,七波推轉。...Fahuaxunyi 佛教論著。全稱《妙法蓮華經玄義》。與《法華文句》、《摩訶止觀》合稱天台三大部。天台宗基本理論...我執和法執。我執又名人我執,即執著人有一個實在的我體;法執又名法我執,即執著一切法都有其實在的體用。...【見甘露】 p0639 瑜伽九十三卷九頁云:緣於涅槃,如實覺故;名見甘露。...(術語)因明立量三支之第一支,由二句而成。又名曰宗體所立。其二句有五種之異名:一前句雲自性,後句雲差別。二前...又作上僧。原指開悟且德高望重之僧,後轉指於齋堂上座所安置之聖僧像而言。一般小乘寺院安置賓頭盧,大乘寺院則安置...(名數)色界初禪天中有梵眾梵輔大梵之三天,謂之三梵。仁王經上曰:三光三梵。...(地名)Vṛji,毘舍離國Vaisāli之地名。佛滅後百年此地比丘行十事。...屬日本真言宗御室派。位於京都市。又作梅尾。曾為華嚴宗道場,應仁之亂,遭戰火燒燬,其後,豐臣秀吉加以重建,移自...子題:具戒頓受唯許僧中不開尼眾、式叉以十戒為體、式叉六法滿淨 濟緣記釋云:「受有缺者,即缺行也。諸下,總判。...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偈讚佛,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遍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p)如...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長者...六度集經卷第一 吳康居國沙門康僧會譯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舍國鷂山中。時,與五百應...問: 佛能預知我們的未來嗎? 衍慈法師答: 你問的是佛能否知道我們的未來。其實佛陀悉知悉見,不但對我們的過去與...說到普陀山的境界真是不可思議! 山上有前寺後寺,前寺的圓通寶殿,你看起來就是那麼大,大概一千人就裝滿了。可是...一、舍小智小仁小勇 大家都知道佛法難聞、難遇,聞到佛法能修行也很難。在無數人中,諸位總算有幸聞到佛法,也有信...問: 因果觀念、六道輪迴是道德建設的必要前提,那麼這僅僅是理論假設呢,還是真有其事?聖人為什麼要以神道設教呢...【爾時。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即為法藏比丘而說經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得其妙...在佛教經典記載中,原是十六羅漢,羅漢即阿羅漢的簡稱,又稱十六尊者。據經典說,有十六位佛的弟子受了佛的囑付,不...若因味生,識自為味,同於舌根,應不自嘗,云何識知是味非味? 說是舌識我們舌頭能夠了別酸甜苦辣,是外面有味道而...兩個同時進公司的新人,經歷了三個月的試用期後,一個由生手變成了熟手,另一個卻因為表現不好而被辭退了。 說起來...
唯識非境
【法相辭典】
【唯識非境】 p1008
上篇:唯識教意 | 下篇:惛耄 |
(術語)欲界之有情無定心,定心限於色界無色界之有情,故以彼雲定地而名欲界為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