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五十八卷十九頁云:當知遍起、復有三種。一者、位遍。依一切受、差別轉故。謂由五門、喜和合故,喜不離故,喜不合故,喜乖離故,常隨自身而藏愛故。二者、時遍。謂緣去來今三世境故。三者、境遍。謂緣現法後法內身而起,亦緣已得未得境界而起。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原為二十四卷,今僅存七卷。北周僧慧影撰。本書卷十四、卷二十一,收於卍續藏第七十四冊;卷一、卷六、卷十五、卷十...(術語)Pravārana,又作缽和羅,缽和蘭。玄應師之說,安居竟謂為自恣日。即七月十五日也。此日供養三寶之飯食,謂...凡四十卷。北涼曇無讖譯。即大般涅槃經。略稱涅槃經。宣說佛身常在,及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等大乘思想。為與南本涅槃經...(天名)金剛界四執金剛神之一。能造之四大中,司地大者,女形,白色,三昧耶形為蓮。一說為堅牢地神。十二天之一。...為大品般若經所舉十喻之一。化,梵語 nirmita,又作變化、變化事、等變化。舉凡神仙之通力、天龍之業力,及以禁咒、...即殊妙圓滿之意;亦即真實絕對之相。景德傳燈錄卷三菩提達磨章(大五一·二一九上):「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凡夫心行,雖千差萬別,溯其本根,不外一愛二見。有情業力,雖千差萬別,究其實際,不外一惡二善三定。眾生種類,雖...(術語)三世間之一。國土為眾生所依之境界。既有能依之身,則必有所依之土,十界之所依,各各差別。是名國土世間。...法相宗所立,就八識而有五重唯識觀之法。即觀萬法唯識之理,由淺至深之五重觀想。(參閱「五重唯識」1123) p316...(術語)正法能遮防非法,故名曰城,又涅槃之妙果,是安身之處,故名曰城,又名一切之經法以能守護正法故也。無量壽...(圖像)有九個頭面之觀世音菩薩像也。大佛頂首楞嚴經說觀音之圓通,而現眾多之妙容,有一首二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
今天才正月初十,大多數人都還在享受新年的歡樂,你們卻從杭州跑到大佛寺來看我,要我給你們說說法,這是非常難得的...義工是菩薩行者。義工沒有一定的什麼事,一定的什麼時間才去做。義工是哪個地方需要人,就到哪個地方去;義工是救急...
趙州禪師(778897)是唐代著名高僧,法號從諗。他幼年出家,後得法於南泉普願禪師。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已八十...帶孩子到國父紀念館的湖邊散步,我們看見在西邊有一個行色倉皇的婦人,身邊放一個水桶,正用網子從水池中撈取一些東...
餘四十年前,在蘇州胥門外小日暉礄放生池(靈岩山下院)閉門研讀《法華玄義釋簽》,曾向他處借得《玄簽證釋》,一開...輪迴之路絕非坦途,我們會遇上順境,也會遇上逆境,要學會在面對挫折時,把它當成一種讓自己克服挫折的磨練,這種磨...
地藏菩薩誓願宏深,悲心至切。曾無數次發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若能懺悔業障,身心清淨,行...
不可思議,略有五意: 一、橫超三界,不俟斷惑; 二、即西方橫具四土,非由漸證; 三、但持名號,不假禪觀諸方便;...
貪愛遍起有三種
【法相辭典】
【貪愛遍起有三種】 p0979
上篇:貪之異名 | 下篇:貪慾業道有三種 |
【摩羅伽隸】 此雲碼瑙,此寶色如馬之腦,因以為名。赤白色,琢成器,有文如纏絲焉。梵名謨薩羅揭婆。謨薩羅,...
大智度論疏
缽和羅
北本涅槃經
地天
如化
妙圓
三界
國土世間
八識五重
法城
九面觀音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慈悲道場懺法

一心念佛,切忌三心二意
聖嚴法師《義工是菩薩行者》

無處青山不道場
孤獨的放生者

顯光老和尚:略述天台宗六即佛義
在逆境挫折中磨練成長

受持讀誦《地藏經》的殊勝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