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四卷十頁云:云何觀察資具變異無常之性?謂觀見彼、未造已造,成滿破壞,前後變異。見此事已;便作是念:如是諸行,其性無常。餘如前說。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謂證得滅諦與道諦所斷之六煩惱緣無漏法。為「有漏緣」之對稱。在九十八隨眠中,與滅、道二諦所斷之邪見、疑相應之無...(術語)謂本體上之姿。此相自天地未成以前至崩壞以後,猶存續無始無終者。雖至於聖境亦無得。雖往於凡夫,亦不失底...禪林用語。為「到即不點」之相對語。僧眾集會時,缺席者其名之上即被記以一點,稱點即不到;到席者之名上則不作記號...(人名)新羅人。唐總章二年,游中國,至長安終南山,隨智儼,學華嚴經。時吉藏亦同學。交遊研鑽,深入玄微。歸國闡...【變化身非卽自性身】 p1466 攝論三卷二十二頁云:何因變化身非卽自性身?由八因故。謂諸菩薩、從久遠來,得不退定...指遠離煩惱過非之善法。「有漏善」之對稱。為「見道」以上之聖者所生起之善。在小乘指四向三果之聖者所起之有學善、...亦名:修道增自恣 子題:忍位、忍有二義、待時解脫、羅漢有二種、時解脫、不時解脫 羯磨疏·集法緣成篇:「修道增自...(雜名)阿修羅王與帝釋天戰鬥之場也。...粗思為覺,細思為觀。二者皆為妨礙第二禪以上之定心者。據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四載,修禪定者有三種覺觀發相,即:...印度稱哲學為「見解」(梵 dar?ana),其特色是不受自然科學所限,以探究一切萬物普遍之根本真理為主,且具有極濃厚...安置佛、菩薩像之堂宇。又作佛殿、大雄寶殿、大殿等。印度稱佛堂為健陀俱胝(梵 gandhakutī),意即香室、香台、香...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峰山頂,於最清淨甚深法界,諸佛之境,如來所居。...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說,章安記為十卷;二曰漸次止觀,在瓦官寺說,弟子法慎記,本...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愚人食鹽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頭喻 婦詐語稱死喻 渴見...生活方式中,損傷身體的方式有很多,針對現代人的普遍存在的問題,總結損傷元氣的三大主要方式為: 1.最直接的方式...
為什麼說諸菩薩不受福德呢?要知道,諸菩薩眾是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覺悟者。他已經在內是深達我空而不執著於我,所...
無災無害地過這一生,平平安安,吉祥如意,這個誰都得不到。你怎麼樣無災無害地過一生?得靠你的善根,你能把過去的...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種善因,不要種惡因,為什麼呢?就好像我們的釋迦佛多生多世被提婆達多所害,但是釋迦佛卻一直...
千萬不可怕死,怕死則仍不能不死,反致了無生西之分矣。以自心與佛相違反故,佛雖具大慈悲,亦無奈不依佛教之眾生何...
作為五戒之一的酒,被俗稱為穿腸毒藥,這種提法,不是沒有科學道理。酒,首先傷害的是人體的肝臟,體內攝入大量的酒...
過中不食為齋,取其防邪、少欲為義。多食多貪,淫慾心就重,所謂飽暖思淫慾。晚上不吃,對於守戒、修禪定都有很大的...
禪堂的居士身上穿的禪褂上都有止觀兩個字,在我們修行方面,止觀很重要,念佛也好,參禪也好,打坐用功都離不開止觀...
資具變異無常之性
【法相辭典】
【資具變異無常之性】 p1245
上篇:資糧道 | 下篇:感財富行 |
指亡靈所住之幽冥世界。焰羅王供行法次第(大二一·三七六上):「謹以香潔飲食及錢財幣帛等,先奉獻十方諸佛,(中...
無漏緣
一段事
點即不到
義湘
變化身非卽自性身
無漏善
自恣延後待時解脫
修羅場
覺觀三種發相
印度哲學
佛堂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大藏經】百喻經
彭鑫博士:損傷元氣的三個方式

天天都在等福報,那你永遠是苦難者

越是你困難的時候、越要這樣去發心

為什麼提婆達多總想加害佛陀

欲生淨土不得怕死

穿腸毒藥---酒

過午不食有哪些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