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揚十四卷十頁云:論曰:應知蘊等善巧差別、復有二十三種。謂異攝論善巧、聞所生智善巧、思所生智善巧、德所生智善巧、順抉擇分智善巧、見道智善巧、修道智善巧、究竟道智善巧、練根智善巧、發神通智善巧、不善清淨世俗智善巧、善清淨世俗智善巧、勝義智善巧、不善清淨相有分別智善巧、善清淨相有分別智善巧、善清淨相無分別智善巧、成所作前行智善巧、成所作智善巧、成所作後智善巧、聲聞智善巧、獨覺智善巧、菩薩智善巧、最極清淨智善巧。如彼卷十頁至十二頁廣釋。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集法忍】 集,即招集之義。謂觀欲界集諦,見、思之惑,真如理顯,生無漏法忍,是名集法忍。見惑者,謂意根對法塵...(儀式)以散杖灑加持水於信者之頭也。見真俗佛事編一。...行事鈔·導俗化方篇:「若入外道眾,不得形訾雲,邪見無慚愧,說其過惡。應譽實事雲,汝等能出家,解繫縛,舍於俗服...亦名:拾遺處治法、遺落物處治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僧祇,若見遺衣物者,當唱令之;無主者,懸高顯處,令人見。...【世出世行差別】 p0513 雜集論十卷十六頁云:問:於諸諦中,有十六行,皆通世間及出世間。世出世行,有何差別?答...一、胎生,是在母胎內成體之後才出生的,如人、牛、羊、馬等是; 二、卵生,是在卵殼內成體之後才出生的,如雞...即大乘之教體。據攝大乘論卷一載,即:(一)所知依殊勝殊勝語,阿賴耶識為所知之本體,故稱所知依。(二)所知相殊勝殊...菩薩地持經卷八、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等,將陀羅尼分為法、義、咒術、忍等四種,稱為四陀羅尼。又作四種總持、四總持...(術語)身受業與心受業也。身受業者欲界之惡業,由眼耳鼻等五根而生感覺相應之異熟苦果。心受業者,色界中間定至有...(術語)如來之身色如真金也。法華經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嚴甚微妙。如淨琉璃中,內現真金像。...乃古代印度十三種外道之一。主張過去之初有本際,從此而衍生萬物。本際,即最初之邊際。[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 p1...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舍濟含識,相好光明以自嚴,眾等至心皈命禮。 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西有沙門蕅益智旭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於一...佛說八大人覺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問: 為什麼原諒他人過失是善法呢。請一開示一下。 方海權答: 做為凡夫俗人,有時難免會有過失,能於悔過即是為善...
如何達到正念真如,在《楞嚴經》提出了兩個法門:第一個破除外境的執取,這個是比較粗分的;第二個是達妄本空,知真...
復明通諸經者,與諸大乘經意義相通。如《淨名》《法華》等,旁通如是。乃知此經,義理所該,深邃廣遠。不應視同淺近...
俗世喧囂,紅塵擾攘,我們在其中摸爬滾打,難免會讓靈魂蒙塵。蒙塵的靈魂,就像一面蒙塵的鏡子,讓你看不清自己,迷...
在寧波天童寺講法華經上堂法語 (師拈拄杖雲。)光照東方萬八千。何曾有意落言詮。文殊彌勒空□唱。好似眉毛 分兩邊...
有人問,阿彌陀佛的國土為什麼在西邊?這樣的問題回答起來沒什麼意思。如果阿彌陀佛法的國土在東邊,他又會問為什麼...
所謂困境,指的往往不是艱困的情境,而是你的心被情境困住。 三聖禪師問:用網也網不住的金鱗,應該用什麼為餌? 雪...
問: 破邪顯正要如何避免犯說四眾過戒? 淨界法師答: 要如何避免說四眾過戒,這當然每一個人不說四眾過的因緣不同...
蘊等善巧差別有二十三種
【法相辭典】
【蘊等善巧差別有二十三種】 p1454
上篇:觸界 | 下篇:攝受 |
【毗耶離】 亦名維耶離,鞞舍隸,吠舍離。此雲廣嚴。西域記云:吠舍釐國,舊訛曰毘舍離。什師云:毗言稻,土之...
集法忍
散杖加持
入外道眾法
捉寶戒拾遺處治法
世出世行差別
九類生
十殊勝語
四陀羅尼
身心受業
真金像
本際外道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阿彌陀經要解
【大藏經】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什麼原諒他人過失是善法

人生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果

《阿彌陀經》與諸大乘經意義相通

為靈魂沐浴

諦閑法師法語集

極樂世界為什麼不在東邊

放出自己被困住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