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三卷二頁云:云何菩薩難行靜慮?謂此靜慮、略有三種。若諸菩薩、已能安住廣大殊勝極善成熟多所引發諸靜慮住;隨自欲樂,舍彼最勝諸靜慮樂;愍有情故;等觀無量利有情事,為諸有情義利成熟,故意思擇,還生欲界。當知是名菩薩第一難行靜慮。若諸菩薩、依止靜慮,能發種種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所行境界菩薩等持;當知是名菩薩第二難行靜慮。若諸菩薩、依止靜慮,速證無上正等菩提;當知是名菩薩第三難行靜慮。
佛弟子文庫 > 法相辭典 > 正文
指遠離煩惱過非之善法。「有漏善」之對稱。為「見道」以上之聖者所生起之善。在小乘指四向三果之聖者所起之有學善、...明代正德、嘉靖年間(1506~1566)之民間宗教首領。祖孫數代均在山西、四川等地傳教,參與白蓮教之起事活動,更因而...(流派)又曰真言密宗。真言秘密之宗教也。所謂真言宗是。...凡二十卷。隋代淨影寺慧遠撰。收於卍續藏第五十五冊、五十六冊。本書系北本涅槃經之註疏,其內容初揭聲聞、菩薩與頓...(名數)一、現報,依現在之業受於現在之果報。二、生報,依此生之業受於次生之果報。三後報,由作業之生隔二生以上...(一)晉代僧。又稱慈欽。投於廬山慧遠門下,博通經典,善持戒行,並修禪業,智觀通達,善於開化愚蒙迷昧之輩。義熙年...(譬喻)喻諸法無我之語。五蘊之諸法,皆為假和合者,決非如凡夫之思惟有實體者。此其喻也。成實家之用語。...(術語)方等之經典也,方者方正,等者平等,說方正平等之理之經典也。為大乘經之總稱。觀無量壽經曰:讀誦大乘方等...【光明變異無常之性】 p0629 瑜伽三十四卷十頁云:云何觀察光明變異無常之性?謂由觀見種種明暗生滅變異。見此...為教化利益眾生,觀世音菩薩變現七種之身。即:千手觀音、馬頭觀音、十一面觀音、聖觀音、如意輪觀音、準胝觀音、不...(物名)禪林,僧堂中,聖僧龕之左右為出入板。以分前後堂。前堂首座領前堂之大眾。後堂首座領後堂之大眾。見象器箋...佛說當來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五百及諸菩薩。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經常上火的人,請看看以下降火的幾種食療方法: 胃火熾盛則痘痘長、牙齦腫、口角爛;肝火熾盛則頭痛頭暈、睡眠不穩...問: 如果自己暴斃身亡或惡報現前,且無任何善知識幫助,我怎麼擺脫障礙順利往生呢? 大安法師答: 眾生的業力千差...從前,有一位大師,充滿智慧,遠近聞名。 這位大師講道十分精彩,一個村子就請他去講道。他接受了邀請。到村子時,...
爸媽: 願二老展信歡喜! 您二老已皈依多年,可謂是老資格的居上了。可你們真的皈依佛了嗎?真的信佛了嗎?皈依不只...
蓮花生大士說:當修持佛法時,有二十一種徒勞: 若你不放棄傷害眾生,那生起菩提心就是徒勞的。 若你不持守三昧耶,...
問: 《阿彌陀經》有言: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那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在吾人...
【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這是講到聲聞跟菩薩以外的天人眾,這個地方是講到釋提桓因、還有諸天、還有大...
送終是大事,一切眾生都迷惑這件事情。所以地藏菩薩就在這個法會上,就對著佛以及與會的天龍八部,人非人等,來勸說...
難行靜慮
【法相辭典】
【難行靜慮】 p1444
上篇:邊際第四靜慮 | 下篇:係有四種 |
又名九相,即對人的尸體作九種的觀想,以便去除人們對幻軀的留戀,以及覺知人身的不淨,為觀禪中之不淨觀。 一、新...
無漏善
李福達
真言秘宗
涅槃經義記
三報
法安
瓶體無實
方典
光明變異無常之性
七觀音
出入板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降內「火」的幾種美味食療
暴斃身亡無善知識幫助,如何能順利往生
知道與不知道

勸父母念佛書

修持佛法的21種徒勞

阿彌陀佛是在自心之內,還是在自心之外

持戒跟智慧是缺一不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