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財慳與法慳。慳者,吝之義。據地持經卷四載,吝惜財物,無憐憫心,見貧窮困苦,而不能惠施,稱為財慳;慳惜佛法,心懷妒嫉,唯恐他人優勝於己,不肯教導於人,稱為法慳。 p219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術語)又名最後生,最後有,或後身菩薩。即住於生死身最後之生之菩薩也。俱舍論十八曰:住最後有,名最後生。俱舍...乃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三十七願,出自無量壽經。此願名依論、釋之不同,又作令成尊德願、聞名修行得他敬益願、聞名...(術語)剎那相對望而立三世,現在之一剎那曰現在,前剎那曰過去,後剎那曰未來。...(雜名)通達四方四維之道路也。法華經譬喻品曰:有八交道,黃金為繩以界其側。...(物名)摩此翻雲月。按第四分云:佛在此國人間遊行,彼國有一信樂陶師,佛一一指授,教令作缽。彼如教隨作即成,特...【遮文茶】 舊云嫉妒女。又曰怒神,即役使鬼也。...梵語 daridra-purusa。為法華經七喻之一。三界生死之眾生譬如無功德法財之窮子(如須菩提等聲聞),佛譬如大富長者...【不喜足】 p0317 俱舍論二十二卷十二頁云:於所已得,不妙不多,悵望不歡;名不喜足。...【八識二執】 二執為我執與法執,此在八識中並不相同。前五識與第八識,一向無執;第六識與第七識,二執俱有,同時...(術語)真言宗之事相行法,有此二途。運心者,假令身向任何一方,而我謂前方為東方也。隨方者,隨於東西南北之四方...【常居回露】 p1012 瑜伽二十五卷二十頁云:云何名為常居迥露?謂常期願、住於迥露,無覆障處。如是名為常居迥露。...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心意識了名之差別。此中...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
一、印光大師勸人要通達淨土教理(除了老年人最好一心念佛外): 善導和尚說,若論學解,一切法門,都應當學。(淨業...求財之人,有六種事不當做:一是種種戲,就是賭博;二是非時行,就是不顧時節因緣去強求;三是飲酒放逸;四是親近惡...
天地之間,凡有血氣者,莫不自愛身命,是故世間有種種防衛身命之方法,究其結果,終屬徒勞。除不負命債者,若負命債...
人生世間,險難甚多,淫慾、邪見,是其大宗。汝家道頗豐,上無父兄,若不極力勉勵,難免不墜淫慾之萬丈深坑。一墜其...一、唯識的中心是改造心地 唯識是講什麼的?唯識的中心思想是改造心地。《華嚴經》講: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一對年輕的夫婦正在所租的小套房裡為著添購新傢具的事情而鬧彆扭,女的口才犀利,男的剛毅木訥。過沒多久,作老公的...
分別真妄、返妄歸真、修學位次,講到這個地方,其實首楞嚴王三昧全部講完了,《楞嚴經》的修學講完了。蕅益大師說後...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
二慳
【佛光大辭典】
上篇:二領 | 下篇:二德 |
(術語)觀佛三昧之異名。一心稱佛之名號曰口稱三昧。觀念淨土之依正二報,曰觀佛三昧,或定心三昧。觀佛之目,對於...
最後身菩薩
人天致敬願
剎那三世
八交道
蘇摩國缽
遮文茶
窮子
不喜足
八識二執
運心隨方
常居回露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淨土行人要通達淨土的教理
六件損財消福的事

保護自命之第一良方

人生世間,險難甚多,淫慾邪見是其大宗
惟賢長老《學習唯識對淨土宗念佛之人的現實指導意義》
看似贏了,但卻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