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結、四處、六損財法,合為十四種垢惡業。四結為殺生、盜竊、淫逸、妄語;四處為欲處、恚處、怖處、癡處;六損財法為耽湎於酒、博戲、放蕩、迷於伎樂、惡友相得、懈墮。飲酒有六失,即:生病、失財、斗諍、惡名流布、恚怒暴生、智慧日損。博戲有六失,即:財產日耗、雖勝生怨、智者所責、人不敬信、為人疏外、生盜竊心。放蕩有六失,即:不自護身、不護財貨、不護子孫、常自驚懼、諸苦惡法常自纏身、喜生虛妄。迷於伎樂有六失,即:求歌、求舞、求琴瑟、波內早(故事)、多羅槃(手鈴)、首呵那(大鼓)。惡友相得復有六失,即:方便生欺、好喜屏處、誘他家人、圖謀他物、財利自向、好髮他過。懈墮有六失,即:富樂不肯作務,貧窮不肯勤修,寒時、熱時、時早、時晚皆不肯勤修。若富豪人家有六損財業者,則其家財業日日損減。[長阿含經卷十一、大乘義章卷十五] p412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梵名 Kokālika,巴利名同。又作瞿伽離、俱迦梨、拘迦利。意譯為惡時者、牛主。為提婆達多之弟子,常妨礙佛之化導,...顛倒,梵語 viparyāsa。指四種顛倒妄見。略稱四倒。可分為二:(一)有為之四顛倒,指凡夫對於生死有為法所執之四種...(流派)我國禪宗分派之概稱。自初祖達磨五傳而至五祖弘忍,忍之下,分北宗神秀,與南宗慧能二派。北宗行於北地,後...亦名:出家弟子憂道不憂貧 子題:義食坊 行事鈔·僧網大綱篇:「今俗中有 義食坊 ,猶足供一切,自旦至夕,行人往反...禪林用語。(一)系用於學人雖欲表現一己之所得,然窮盡言語而無法表達時;或為表示佛法真理是難以言語表達時之用語。...子題:僧尼二律下三眾通結吉羅、沙彌威儀進止律制同僧唯罪結一品、大小持戒犍度、雜犍度 行事鈔·沙彌別行篇:「四...(術語)真實不虛之義,言真實之道理不虛妄也。如俗事虛妄之道理,名為俗諦,涅槃寂靜之道理,名為真諦。見此諦理者...(譬喻)正法能渡生死海之人,故譬之於橋。大集經五十六曰:正法橋破壞,法足不復行。...【三摩地善巧與三摩缽底善巧四句分別】 p0227 顯揚十九卷八頁云:又此依止,有二種善巧;應知。一、三摩地善巧。二...七使者: 一、欲愛 欲界之貪慾也。 五、無明 癡惑也。 二、恚 瞋恚也。 六、見 ...指改變定業、化導無緣眾生及救度所有眾生等三種不可能之事。此乃唐代禪宗北宗僧元圭禪師之語。即:(一)不能免定業,...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偈讚佛,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遍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p)如...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隋洋川郡守瞿曇法智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長者...六度集經卷第一 吳康居國沙門康僧會譯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舍國鷂山中。時,與五百應...
當你發現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時你會想要出離,心會變得無動於衷並會尋求出離之道。出離心是來自於發現事物的本質,如...
智者依據《涅槃經》將佛說的一切經典在內容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即是三藏教,簡稱藏教。依據《四教儀》中說,三藏...
【淨土起信一:淨土之說,多見於日用之間。而其餘功,乃見於身後。不知者,止以為身後之事而已。殊不知其大有益於生...
往生一「往」不退,「生」活在清淨快樂的佛世界 我們常常說要往生極樂,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往生」的意義,所以嘴...
宋儒竊取佛經心性奧義,以宏闡儒道。深恐後人學佛,以致儒教門庭冷落,遂以得於人者,反謂人不我若。乃曲為闢駁,謂...我們常說的五行為五元運行之意。指水、火、木、金、土。以此五數於天地間運行不息,稱為五行;其為萬物化育生成要素...
禪堂裡是講心地法門,沒有什麼好講的,扯來扯去是消磨時光,悟道就在一剎那,一下子就開悟了,扯這麼多幹嘛?扯來扯...
佛陀在詮釋逼迫的時候,他是分成三個次第來詮釋。就是應該怎麼來修這個逼迫性呢?首先佛陀指示逼迫的相狀,叫示相轉...
十四垢業
【佛光大辭典】
上篇:十四忍 | 下篇:十四根 |
【慧波羅蜜多】 p1320 如瑜伽四十三卷五頁至九頁說。 二解 顯揚三卷四頁云:第六慧波羅蜜多。謂或因對治煩惱,或因...
俱迦利
四顛倒
五家
出家道眾如法通食
啞
沙彌大僧持奉行同
諦
正法橋
三摩地善巧與三摩缽底善巧四句分別
七使
三不能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大藏經】六度集經

當心碰到外塵時,才是真正修行的開始

天台八教丨三藏教

淨土法門不僅利益身後且益生前

「往生」與「枉死」

關於宋儒闢駁因果輪迴
佛教中的「五行」有哪些含義

一切不離自性,自己的心就是真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