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Mahāvastu,乃 Mahāvastu-avadāna 之略。凡三篇。系以梵文寫就,記述佛陀生平事蹟之傳記。所謂 Mahāvastu,意譯作大事,即指佛陀之出世;avadāna,即傳記、故事之意。全書計分三篇:第一篇記述釋尊之前生,第二篇鈙述上生兜率至樹下成道之事蹟,第三篇為初轉法輪與諸大弟子等之本生。 本書現無漢譯,亦無西藏譯本。部分學者以本書與佛本行集經為同類書之異本,然此二書內容差異甚大,故不可混同。大抵而言,本書之編輯,雜亂而不統一,每每糅入多數之本生、譬喻故事,及十地、觀世等經,致使全書鈙述中斷。據奧地利學者溫特爾尼玆(M. Winternitz)研究,本書約完成於四世紀之後,然其骨架應於二世紀左右已形成。法國學者斯納爾(É. Senart)於一八八二年至一八九七年出版其梵文原本。此外,日本學者萩原雲來、久野芳隆則進行有關本書之和漢研究。另有平川彰之「律藏研究」、幹潟龍祥之「本生經類思想史之研究」等,均為研究本書與律藏、本生譚關係之參考書。至於研究其原典者,則有:F. Edgerton: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ctionary, 1953 與 H. Günther:Die Sprache des Mahāvastu 1942 等二種著作。[R. Mitra: Sanskrit Buddhist Literature of Nepal; M. Winternitz: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Literatur, Bd. II; C. Bendall:Catalogue of the Buddhist Sanscrit Manuscripts) p795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梵語 vandhyā 或 bandhyā,巴利語 vajhā。舊譯石女,新譯虛女。即女之無子,不能為淫者。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五...顯教十重禁戒之一。即禁製誹謗佛、法、僧三寶之戒。又作譭謗三寶戒、助謗三寶戒、謗亂正法戒、誹謗戒、謗菩薩法戒、...【釋女被戮處】 p1455 西域記六卷六頁云:還軍之側、有窣堵波,是釋女被戮處。毗盧釋迦王誅釋克勝,簡五百女、充實...(雜語)叢林之隱語。雲雞也。東坡志林曰:僧謂酒為般若湯,魚為水梭花,雞為鑽籬菜。...俱肥羅,梵名 Kuvera,或 Kubera,意譯為不好身。又作鳩鞞羅天、俱尼羅天、俱尾羅天。四天王之一毗沙門天之本名,或...(界名)三途之一。畜生道之異名。畜生為人驅逼屠殺殘害,故曰刀途。止觀一曰:若其心念念欲得名聞,四遠八方稱揚欽...又作華嚴五週因果。據華嚴經疏卷三、卷四將華嚴一經(八十華嚴)所詮之義理,分為五週之因果,即:(一)所信因果,謂...【真如】 指遍於宇宙間真實的本體;為一切萬有的根源,是本然的真實之意。此為遍布於宇宙間真實的本體,也即是事物...(術語)師為法師,雨為雨安居,即夏臘也,謂某師之夏臘若干也。玄應音義二十五曰:師雨,謂雨安居也,言師若干夏臘...(術語)善財童子,南行至名聞國,於自在主善知識所,習算沙法門。自在主言曰:我先於文殊師利,習學書算字印等法門...(名數)對於正教不得正解,則生五過:一不正信,二退勇猛,三誑人,四謗法,五輕聖法。見成實論,歸敬儀通真記中。...餓鬼報應經 失譯附東晉錄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鬼甚多,受罪不同。見尊者目連,皆起...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問: 法師說,給亡者開示時,不要死板地每隔兩個小時開示一次,那助念人員怎麼掌握開示時間呢?難道就在剛斷氣時開...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前面是修行的因地,我們透過無常,透過無我,觀照生滅法。外調,對外境...經常有人會問,出家人可不可以贍養在家的父母?尤其是近些年來,年輕人多是獨生子女,自己出家了,父母沒人贍養照顧...睡眠不定就成為夢。佛典善見律說夢的來源有四種,大智度論、毗婆娑論說有五種,內容所講大同小異。 今用毗婆娑論的...一、奇異果 可謂水果的營養之王,富含胡蘿蔔素、維他命C、精氨酸,除了卓越的抵抗衰老的本領,既抗輻射、氧化和自由...佛要教化的眾生是什麼呢?是剛強眾生。我們這些眾生都是剛強啊,如生牛皮,憍慢,剛愎自用,自己愚癡透頂還以為自己...十善業道就好比大地一樣,能夠出生一切,沒有大地能有樹木花草嗎?同樣,沒有十善業道,也不會有禪定、解脫,或者往...三十二相是佛陀所具有的莊嚴德相,由長劫修習善行而感得,其他修行人可具有某些莊嚴特徵,但只有佛陀及真正意義上的...
大事
【佛光大辭典】
上篇:大足石窟 | 下篇:大依 |
東晉時期佛教般若學六家七宗之首。本無之說,廣義言之,幾可為般若學之別名。魏晉以來,持之者多,各出異義,多為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