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用語。指因明論式中,缺乏因(理由)之第二相(同品定有性)或第三相(異品遍無性)所致之過失。計有六種,即:(一)共,(二)不共,(三)同品一分轉異品遍轉,(四)異品一分轉同品遍轉,(五)俱品一分轉,(六)相違決定。不定因之前五種,或出於同品定有性之未能完成,或出於異品遍無性之未能完成。依因後二相之要求,能立法必須為若干宗同品(與宗相同之品類;宗為命題之意)所有,同時又必須為一切宗異品(與宗別異之品類)所無。必須二者同時具足,而後所證之宗方能決定正智。今若能立法雖為宗同品所有,同時亦為宗異品所有,或雖為宗異品所不有,同時亦為宗同品所無,則既不能證明其所欲證明之宗,亦不能證明其相反之宗。如此之因,不能決定證明一宗,故稱之為不定因。第六種相違決定,與前五種過失有別,非出於同品定有性之未能完成,亦非出於異品遍無性之未能完成。乃立(立論者)敵(問難者)各用一正因(具足因之三相),證明兩個相反之宗,旗鼓相當,不分勝負,誰是誰非,無可決定,故亦歸入不定因中。[因明入正理論、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參閱「六不定過」1253、「因明」2276) p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