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息止惑障所修之五種觀法。又作五觀、五念、五停心、五度觀門、五度門、五門禪。即:(一)不淨觀(梵 a?ubhā-smrti),乃多貪之眾生觀想自他色身之不淨而息止貪慾之心。如觀想死尸青瘀等相以對治顯色貪,觀想鳥獸啖食死尸以對治形色貪,觀想死尸腐爛生蟲蛆之相以對治妙觸貪,觀想死尸之不動以對治供奉貪,及觀想白骨之骨鎖觀以對治以上之四貪。(二)慈悲觀(梵 maitrī-smrti),又作慈心觀、慈愍觀。乃多瞋之眾生觀想由與樂拔苦而得之真正快樂,以對治瞋恚煩惱。(三)緣起觀(梵 idajpratyayatā-pratītyasamutpāda-smrti),又作因緣觀、觀緣觀。乃觀想順逆之十二緣起,以對治愚癡煩惱。(四)界分別觀(梵 dhātu-prabheda-smrti),又作界方便觀、析界觀、分析觀、無我觀。乃觀想十八界之諸法悉由地、水、火、風、空、識所和合,以對治我執之障。外道於身心常執為我而起我執,故於地、水、火、風、空、識六界起因緣假和合之分別,若觀無我,則能對治我執。此觀為聖道之方便,故稱界方便觀。(五)數息觀(梵 ānāpāna-smrti),又作安那般那觀、持息念。即計數自己之出息、入息,以對治散亂之尋伺,而令心念止持於一境,為散亂之眾生所修者。此外,五門禪經要用法中以念佛觀(梵 buddhānusmrti)取代界分別觀,而與其他四觀合稱為五門禪。所謂念佛觀,即念應身、報身、法身等三佛身,以次第對治昏沉暗塞障、惡念思惟障、境界逼迫障等三種障害。[菩薩地持經卷三力種性品、俱舍論卷二十二、卷二十九、大毗婆沙論卷四十、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六、順正理論卷五十九、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一、大乘義章卷十二、摩訶止觀卷七之二] p1144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華嚴經疏雲二般若: 一、實相般若 實相般若者,謂本覺之理,非寂非照,離虛妄相,名為實相,即一切種智也。 ...(600~677)唐代牛頭宗僧。江蘇曲阿人,俗姓華。智勇過人,身材魁梧。隋大業年間(605~616)為郎將,頻立戰功。四...(術語)謂胎藏界之曼陀羅,第一中台八葉院也。是八葉之蓮華藏世界,九佛現於其上,是即吾人心蓮之標示。秘藏記鈔六...(術語)北斗七星中,當於其人生年之星曰本命星。二十七宿(唐用二十八宿西國除牛宿),中當於其人生年之星曰本命宿...即向右轉。禪林中,大眾排班歸寮房,或經行、繞行之時,若須轉身,須以左肩向右而轉,稱為順轉。入眾日用(卍續一一...又作薩末鞬國。西域之古國名。為現今俄屬土耳其斯坦(Russian Turkestan)之南部,布卡拉(Bokhara)之北,奧克薩斯...【一切初新者性】 p0009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一頁云:復次由五種相,當知一切初新者性。一、由晚出家故,二、由幼...(術語)或言:棺木裡瞠眼。死中得活之意。謂至道者非識之所識,此道之不現,實由於此識。一旦心識喪盡了,即有大活...【無為相由九種相觀】 p1089 瑜伽八十卷十頁云:此由九種相,當觀無為相。一者、不行世故。二者、非如在滅盡定;言...【法位】 真如之異名。真如為諸法安住之位,故名法位。《法華經·方便品》曰:『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宗鏡...【愛味等至有三相】 p1205 瑜伽六十二卷五頁云:復次略由三相,修等至者、愛味等至。謂或證得等至、出已,計為清淨...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來諸...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護法等菩薩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今略標所以。謂此三十頌中,...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有摩訶比丘僧萬二千人,皆...兒女們不久你們就要畢業、走上工作崗位了。這是一個漫長歲月,將近四十年的職業生涯。作為父輩、一個經歷了多年職業...佛說《楞嚴經》,其因緣為阿難被摩登伽女用邪咒所迷,在阿難的戒體快要被毀壞時,佛陀令文殊菩薩持楞嚴咒前往救護阿...我們學習淨土教法,你必須要了解佛為娑婆世界眾生所設的學修教法次第是怎樣的,心裡面對次第修證得有個輪廓。 比如...我們的所作所為,無不是由我們的心來指揮。我們的心性是什麼樣的,就會有什麼樣的作為。這些作為有虛偽造作的,有習...一、阿賴耶定義 梵語阿賴耶,華譯為藏,有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三義。 1、能藏:謂此識能含藏染、淨、善、惡、無記...【糞掃衣】,就是到垃圾堆去撿破爛的布料,然後呢拼湊而成糞掃衣。有的呢是到埋死人的地方,死人或者爛了,把那個衣...參禪人,有一坐三十年鐵志,可以辦道。 此一法無長遠心,無耐煩心,無向上心,無堅固心,不能參禪。 何以故?如人鑽...富蘭克林,美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偉人之一。年輕時他就胸懷大志,想要做一番事業來,但他發現自己也像不少年輕人一...
五停心觀
【佛光大辭典】
上篇:五停心位 | 下篇:五停四念 |
為佛所具足的三種德相之一。如來乘大願力而救度眾生,故對眾生有大恩德。[大日經卷六、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八](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