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宗用以證明第八阿賴耶識存在之五教證及十理證。大乘主張有第八阿賴耶識,而一切小乘經論則唯說六識,不明八識,故大乘舉出五教十理以證明其存在。五教者,謂於經中有五處說及第八阿賴耶識,即大乘阿毗達磨經二處,解深密經、入楞伽經各一處,及大眾部阿笈摩。十理者,即:(一)契經說雜染清淨諸法種子之所集起,故名為心,若無此識,彼持種心不應有。(二)契經說有異熟心,善惡業感,若無此識,彼異熟心不應有。(三)契經說有情流轉五趣四生,若無此識,彼趣生體不應有。(四)契經說有色根身是有執受,若無此識,彼能執受不應有。(五)契經說壽、暖、識三者更互依持,得相續住,若無此識,能持壽暖令久住識不應有。(六)契經說諸有情類受生命終必住散心,非無心定,若無此識,生死時心不應有。(七)契經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若無此識,彼識自體不應有。(八)契經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若無此識,彼識食體不應有。(九)契經說住滅定者,身語心行無不皆滅,而壽不滅,亦不離暖,根無變壞,識不離身,若無此識,住滅定者不離身識不應有。(十)契經說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若無此識,彼染淨心不應有。[成唯識論卷三、卷四] p1148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1、是進退無礙的意思。 2、指吾人的心完全脫離了煩惱的繫縛而通達無礙。...亦名:乞衣戒犯緣 戒本疏·三十舍墮法:「六緣成犯:一、三衣具足。二、無因緣。三、非親居士。四、為己乞應量衣。...(雜語)金光明最勝王經四天王護國品曰:爾時四天王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此金光...(雜語)稱婆羅門淨行者。法華經序品曰:最後天中天,號曰然燈佛,諸仙之導師。...【三身功德有別無別】 p0218 佛地經論七卷十七頁云:如是三身,為有各別諸功德不?如來法身,清淨真如轉依為相。真...【出佛身血】 p0482 俱舍論十八卷四頁云:若於佛所,噁心出血;一切皆得無間罪耶?要以殺心,方成逆罪。打心出血,...行者若修禪時,脫有患生,應當善知因起。前述四大五藏二種病,通因內外發動。 一、因外發動 若外傷寒冷風熱,...【業識為伴能感三種苦果】 p1221 瑜伽十卷四頁云:由業與識為助伴故;能感當來三種苦果。謂根初起所攝苦果,根圓滿...(雜名)藥師如來也,藥師又云醫王,善逝者,諸佛十號之一,如言如來。...指色界四禪天中之未至定、中間定、四根本定,以及四無色定中之下三無色定(不包括有頂天)等九地。此九地雖皆屬有漏...(術語)胎藏界曼茶羅十三大院第八院之名。安悲愍菩薩之九尊。...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下,與無量大比丘眾...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最上乘論 第五祖弘忍禪師述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取見。願善知識如有寫者。用心無令...【原文】 曇鸞,初自陶隱居得仙經十卷。鸞欣然自得,以為神仙必可致也。後遇僧菩提留支,問曰:佛道有長生乎?能卻...第一節 禪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傳 禪學是佛教根本教義的一個中心論點,它是佛說一切教法之中的一大總相法門。這正...參禪貴實踐,要真參實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謂真參,就是要在不落言詮、尋思、擬議處用功;所謂實悟,必須悟在無所得...金錢這個東西,所具有的是工具性的價值,手段的價值,而不是目的性的價值。當然,窮人在掙活命錢的時候,企業家在做...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一日,帶領比丘們進城化緣乞食,到一巷弄中,碰見一個婆羅門,他以指劃地為界,不讓大...一 世間上的富貴、幸福與快樂是假的, 好像花兒一樣,今天開了,明天又謝了。 佛法浩如煙海,一般人常說佛法無邊,...釋尊八十歲時在拘尸那迦入滅,這是歷史的事實。然而關於釋尊的壽量,諸宗的認識卻不盡相同。 大眾部認為,在拘尸那...也許是離家的日了久了,回到冢中,發覺與相距七歲的弟弟,有不同代人的溝通上的困難,那種雞同鴨講的溝通,常考驗著...
五教十理
【佛光大辭典】
上篇:五教十宗 | 下篇:五教佛身 |
(人名)三十二祖傳曰:行森號茆溪,又號慈翁。博羅人,俗姓黎氏。參大覺普濟能仁國師,玉琳秀,洞明心要。秀令分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