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四分律宗所說。四分律之本位雖為小乘,然有一分通於大乘。求其義於本律,凡有五處。以此五處之義,知分通於大乘,稱為五義分通。即:(一)沓婆厭無學,四分律卷三載,有沓婆羅子阿羅漢,思惟此身無常,生滅而不堅固,欲求牢固之法,欲以己力供養於僧。即厭無常生滅之三乘身,求菩薩之法,迴心於大乘,修利他之行。(二)施生成佛道,四分僧戒本有迴向文(大二二·一○三○下):「我今說戒經,所說諸功德,施一切眾生,皆共成佛道。」由「皆共成佛道」一語,知非小乘。(三)相召為佛子,四分律卷一序中有「如是諸佛子」、「佛子亦如是」等語,小乘戒中常稱僧眾為比丘,梵網經卷下所說之大乘戒中乃稱佛子。今以佛子之稱呼召,故知其意在大乘之佛道。(四)舍財用非重,此於懺悔舍墮罪時,先向僧眾舍出其所犯之財體(如贓物等),而後行懺悔之法,僧眾一旦沒收其財物,懺悔之後,復以之還於本人。四分律宗雖不還於本人,而於僧中用之,亦僅結突吉羅之輕罪,不成偷盜之重罪。此因懺悔之人既已誠心舍出,則彼之財物即非彼之所有,是為以意業為主之大乘義。(五)塵境非根境,謂色聲等之塵境為眼識等之所識知,而非眼根等之所曉了。四分律卷十一釋小妄語戒中,有「見者眼識能見,聞者耳識能聞,觸者三識能觸,鼻識、舌識、身識,知者意識能知」等語,非同小乘有部之以根見為正義,乃為大乘識見之義。[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卷三下、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三之一、濟緣記卷三下] p1169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為密教降伏鬼神之法。即以左右二手急作拳,按左右二腿上,又急以上唇嚙下唇,怒目而視,是為阿吒婆拘降伏大魔鬼神印...為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九所說之八種譬喻之一。於解釋事理時,若取現在之事實以作譬喻,稱為現喻。如說眾生之心性猶...(術語)彌陀如來四十八願中,第三十六願也。與常修梵行願同。...謂演說闡明義理。又作宣揚。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大九·三五中):「演暢實相義,開闡一乘法,廣導諸眾生,令速成菩提...(人名)Balakṛti,比丘名。譯曰鬥力。見玄應音義二十三。...【方便善巧四種】 p0376 雜集論十四卷十七頁云:方便善巧者、略有四種。一、成熟有情善巧。二、圓滿佛法善巧。三、...指順福分善(梵 punya-bhāgīya)、順解脫分善(梵 moksa-bhāgīya)、順抉擇分善(梵 nirvedha-bhāgīya)。順...【無障】 p1042 瑜伽二十五卷十頁云:云何無障?謂此無障,略有二種。一者、依內,二者、依外。我當先說依內外障。...【越渡疑】 p1186 瑜伽八十三卷十四頁云:越渡疑者:謂於他所證。...指禪林僧堂中坐於後堂首座之分手位者。即位於後堂首座之左右,併排向內或向外。立僧,指分派職位之僧,即會下僧眾中...(傳說)除阿耨達池之龍王外,其他一切龍屬有三熱之苦。...最上乘論 第五祖弘忍禪師述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取見。願善知識如有寫者。用心無令...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附梁錄 夫修善福臻,為惡禍徵,明理晈然,而信寤者鮮。既共生此...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婆藪槃豆菩薩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願生...痛苦在生活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生有生苦,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母親痛,孩子苦;老有老苦,昨日還朝氣蓬勃,轉眼...盡虛空界元同體,極一微塵總是真 阿彌陀佛為什麼能夠隨機應現?衹要有眾生的地方,他都能去呢?阿彌陀佛所證到的體...在整個《楞嚴經》當中就是稱性起修、全修在性,依一念心性而修行,整個修行還是在莊嚴一念心性。這個地方我們把這次...近年來有些提倡重視休閑生活的人士認為,不要因過度認真、全神貫注於工作,就像用生命去換取金錢,因此而失掉了身心...問: 最近全國各地流行的《苦行頭陀墓林僧筆記本》一書(以下簡稱《筆記本》),許多居士奉若至寶,不知此書值得流通...印祖當年還請許止淨居士,專門編了一本《觀世音菩薩本跡感應頌》,很厚的一本,大家可以讀一讀。 我記得裡面有這麼...問: 師父,最近幾年生意不好做,我想著改變,但又不知道從何下手,求師父指點一下,感恩。 慧廣法師答: 有一個人...諸佛菩薩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胸懷救度一切眾生。我出家80年來始終以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悲願行化於...
五義分通
【佛光大辭典】
上篇:五當召 | 下篇:五義平等 |
【毘缽舍那】 梵語 vipacyana,是『觀』之義;即以寂靜之慧,觀察六根、六塵內外諸法,使三昧成就而進趣菩提之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