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公案名。謂世尊升於說法之座,未嘗演說一句。叢林中每以此一公案表示第一義諦乃不立文字、言語道斷者。碧岩錄第九十二則(大四八·二一六中):「世尊一日昇座,文殊白槌云:『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或謂「世尊陞座」與「拈花微笑」二公案均不見於初期禪籍,疑係禪門宗匠為機緣而設者。[從容錄第一則、五燈會元卷一、宗門統要續集卷一] p1523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是金剛界現圖曼荼羅也。東方為正面,第一會置中央,自東面右旋,而置八會,合為九會。 第一會乃說大日如來以五...(雜語)謂佛紫磨金色之身,有忍辱柔軟之相。忍辱者,為有情非情所被,堪忍痛惱,不起瞋恚忿怒也。...(人名)宋沙門契嵩於永安山之精舍作正宗記。見五燈會元十五。...禪林用語。瞎,謂盲目;屢,通「婁」,謂愚昧;生,指人。原指目盲愚癡之人,引喻為對法無見識者。又作瞎驢、瞎漢、...亦名:治法七種九種 子題:更增罪治 資持記·釋僧網篇:「治法中,總列九種。所以後二在七外者,以前七藥病互不相通...【一切自體諸行皆悉無常】 p0018 瑜伽八十六卷十一頁云:復次由五因緣,當知一切自體諸行,皆悉無常。謂一切自...(譬喻)法苑珠林曰:未見鑽火得冰,種豆得麥。喻因果不能相反也。...(術語)學道修行也。又道德之行也。維摩經囑累品曰:如說修行,當知是為久修道行。淨影大經疏上曰:內心求道,備有...(術語)言語為詮義理者也。...比喻不理解真實而追求幻想。為首楞嚴經卷四所載之譬喻,室羅城有一狂人演若達多,不見其頭而於鏡中認其頭中之眉目。...全一卷。南宋曇秀撰。乃依內典及儒、老之外籍等,編集學道之須知、修行之龜鑒等佳言秀句數百條,於理宗紹定年間(1...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積經卷第四 大寶積經卷第五 大寶積經卷第六 大寶積經卷第七 大寶...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無邊大菩...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
《法苑珠林》記載著一個故事。 說在唐朝武德年間,在大寧的地方,有一個叫賀永興的人,因為鄰家的牛踐踏了他田裡的...有兩個孩子從家中偷了一些水果和奶製品,跑到野外去玩。那時還沒有保存食物的方法,看著吃剩的食物在陽光下壞掉,他...問: 如果佛弟子轉修地藏法門或其他法門,也迴向功德往生淨土發願往生,臨終的時候是等地藏王菩薩出現才跟著走,還...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廚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勞動、聞法、聽法壓根就沒他的份。六祖那個時候還沒有出家,是個在...問: 請問法師,臨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但我沒見過佛,怎麼知道是阿彌陀佛來了呢?如果是別的佛來我認錯了怎麼辦呢...阿來是個16歲男孩,暑假快到的時候,他對父親說:爸爸,我不想暑假每天呆在家裡,零花錢都向你伸手要,我要找個工作...
仁者,以財發身。就是懂得人道的人,懂得仁義禮智信的人,悟了大道的人,他善於運用財富,就可以發展一生,能夠擴展...
所謂補處上蓮台,這才叫成佛、覺悟。佛是什麼?醒來了,智慧嘛!有智慧就看明白人生了嘛!人生的假相不要住著,人生...
世尊陞座
【佛光大辭典】
上篇:世尊指地 | 下篇:世智 |
【果圓滿轉】 p0811 攝論三卷十三頁云:四、果圓滿轉。謂永無障,一切相不顯現。最清淨真實顯現;於一切相,得...
九會曼荼羅
紫磨忍辱
永安
瞎屢生
治法九種之後二與前七
一切自體諸行皆悉無常
鑽火得冰
道行
言詮
迷頭認影
人天寶鑒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牛舌與啞巴
世界冰王的財富故事
轉修地藏法門,臨終是等地藏菩薩還是等阿彌陀佛
夢參老和尚:狂心頓歇即菩提
臨終時怎麼知道來的是阿彌陀佛
運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成功

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