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Uttara-kuru,巴利語同。又作北拘盧洲、北洲、北單越、郁單越、北郁單越、郁多羅究留、嗢怛羅句嚧。意譯勝處、勝生、高上。乃須彌四洲之一。據俱舍論卷十一、大樓炭經卷一郁單曰品等所載,北俱盧洲位於須彌山北之鹹海中,洲形正方,每邊各長二千由旬,狀如盒蓋,由七金山與大鐵圍山所圍繞,黃金為地,晝夜常明。其地具有平等、寂靜、淨潔、無刺等四德。彼洲人民面形正方,如北洲地形,人人面色皆相同,身高皆一丈四尺。生活平等安樂,無所繫屬。此洲有種種佳妙之山林、河水、浴池、遊園、樹果等,器物多為金銀、琉璃、水晶所成,物皆共有,無有我所之計執,亦無盜賊、惡人、斗諍等事。其人民居止於林樹之下,男女異處而居,無有婚姻,若起淫慾,共相娛樂。女子懷妊,七八日即產子,置之道路,四方來者皆共育養,予以指頭吮之,乳汁自出。七日之後即長大,如閻浮提人之二十歲,壽足千年。命終之後,即生忉利天或他化自在天,於四洲中果報最殊勝。又此洲有二中洲附屬之,一為矩拉婆洲(勝邊),另一為憍拉婆洲(有勝邊),二者亦皆有五百小洲附屬之。又於四大洲中,其餘三大洲均有地獄,唯獨此洲無之。諸經論有關此洲之記載極多,所載者不盡一致,然皆以此洲為四洲之最勝處。據今日一般學者之研究,印度雅利安人於太古時代居於中亞一帶,後南下入印度五河地方,又漸移居印度內地。各經典所描繪之郁單越,顯然為一片和平安穩之樂土,此樂土恐系雅利安人之後代追慕祖先鄉土之理想化。蓋梵語之 uttara(郁多羅)乃「北方」之義,經中所述北俱盧洲之方位恰好與之相符。此外,於佛教經典之前,如梵書時代、羅摩耶那(梵 Rāmāyana)、摩訶婆羅多(梵 Mahābhārata)等之時代,均有此類象徵印度民族共同憧憬之地上理想鄉之記載或傳說。[長阿含經卷十八、卷二十、起世經卷一、大法鼓經卷下、立世阿毗曇論卷二、慧苑音義卷上] p1585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二乘或三乘之一,凡是聞佛音聲和修四諦法門而悟道的人,總稱為聲聞乘。聲聞乘修四諦法,自凡夫至阿羅漢,論時間,速...為天台大師智顗所著談論止觀之四本書。止,即止息諸妄想;觀,觀照對像之意。止與觀為修習佛道之重要法門,與「戒」...(1069~1129)宋代臨濟宗黃龍派僧。世稱法輪應端。南昌(位於江西)人,俗姓徐。幼年即依化度寺善月出家,精通華嚴...子題:滅惡門、生善門 資持記·釋集僧篇:「問:『一切羯磨,生善滅惡二門統收,如何分之?』答:『如諸悔罪治擯滅...【修念住有二種作意】 p0906 顯揚十九卷十八頁云:又於修念住、有二種作意。謂不緩作意,不染作意。經言熾盛者...羯磨疏·集法緣成篇:「(一,前二十八人)(一、二十二人體不足)(一、尼等四人)文中若為比丘作法,以尼等四人足...即指在佛教中,師父與弟子之關係。最初聽聞佛陀說法的憍陳如等五人,成為佛陀之弟子,此即佛教中最早的師弟關係。後...(名數)正法念經十六舉三十六種曰:一,鑊身餓鬼。二,針口餓鬼。三,食吐鬼,四,食糞鬼。五,無食鬼。六,食氣鬼...梵名 Tejorā?i。為具有如來無見頂相功德之「五佛頂」之一。意譯作火聚佛頂、光聚佛頂、放光佛頂、火光佛頂,於「秘...【超一切色想】 p1171 集異門論十七卷八頁云:超一切色想者:謂超一切眼識身相應想。...【懷忿不舍戒】 p1447 瑜伽四十一卷十頁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他懷忿相續堅持,生已不舍;是名有犯;...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羅什法師譯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重,動有劫數受諸苦惱,唯佛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一天,佛陀與五百位大比丘來到阿耨泉水邊,除了阿難以外,其他人都是具足六神通的大阿羅漢。這時,佛陀向舍利弗說:...
一向專志是有成就的菩薩之修行秘訣。大乘經典講阿鞞跋致不退轉菩薩,他有個特點就是常行一法,就是恆常地修行一種法...問: 在家居士做《三時繫念》給別人超薦亡人,如法嗎? 大安法師答: 《三時繫念》盡管標明是中峰禪師所作的,但印...很多人對殺生的內涵不能正確理解,或是認為,牛馬豬羊這些動物生來就是給人吃的,所以吃這些根本是天經地義,沒有任...
問: 一念、十念可決定往生,為何要一日三萬、五萬? 大安法師答: 好,這個佛法的道理、法義,我們一定要圓融的去...
常懷敬畏心 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總不出行住坐臥。禪堂的外面寫的是止語,希望大家不要散心講話,在禪堂裡沒有必要...只有懂得感恩和珍惜的人,才能獲得人生最大的收穫快樂和幸福!學會忘記,讓身心輕鬆;懂得舍得,讓生活變得更加和諧...
【念佛調養生息】:一聲佛號,調養生息,心平氣和,平日的煩憂,頓時化解。佛號加持,難事易解,利己利人,越念越精...
北俱盧洲
【佛光大辭典】
上篇:北度 | 下篇:北傳佛教 |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如律文中,皆自誓受者;多論文雲,聽五眾受。兩俱得也。故俱舍論必從他受,如後說也。」濟緣...
聲聞乘
四本止觀
應端
羯磨生善滅惡二門統收
修念住有二種作意
不足數四分三十二人
師弟
三十六鬼
諦殊羅施
超一切色想
懷忿不舍戒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佛陀背痛的因緣

修行之秘訣--一向專志
在家居士做三時繫念超薦亡人如法嗎
不殺生的內涵

一念十念可往生,為何還要三萬五萬

好好參一參腿疼的是誰
忘記是風度,舍得是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