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東晉竺曇無蘭譯。又作四大泥犁經。收於大正藏第二冊。泥梨,即地獄。內容敘說提舍、瞿波離、諦婆達兜、末法梨等四人墮於四大泥梨中,受大火焰之苦相。本經與增一阿含卷五十禮三寶品第五經為同本異譯,四人之名略有出入。[出三藏記集卷四、法經錄卷四] p1713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指生、老、病、死、王法牢獄。又作五天使者、五天使。系閻羅王之使者,即發自自然之業道而警誡於世者。[佛說閻羅王...為七種生死之一。謂第十法雲地之菩薩,未斷最後一品之無明,故尚有一次之變易生死,稱為有後生死。[翻譯名義集卷六...小乘經的總名,華譯為法歸,是萬法歸趣於此而無漏的意思。又譯作無比法,即無可相比之法。共分為四部,即增一阿含、...(地名)Andhra,南印度國名。首府曰瓶耆羅城。陳那在此國造因明論。又此地東南之馱那羯磔迦國,亦名大案達羅國。...(雜語)反被袈裟也。寄歸傳二曰:屏私執務隨意反抄。...(書名)一卷,賢首著。為答唐則天武后之問:借庭前之金獅子為喻,以顯華嚴之教觀者。初明法界緣起,次論五教,最後...(雜語)薄拘羅經曰:薄拘羅作是說:諸賢!我結跏趺坐,於八十年未曾倚壁倚樹。...【樂聞】 p1307 集異門論十卷十頁云:樂聞者:謂所發語,軟滑調順;是名樂聞。...【還離】 p1404 瑜伽八十三卷十一頁云:還離者:謂誤犯已;卽能如法而悔除故。...攝大乘論釋雲五後得智:後得智者,菩薩行滿化他之智也。謂菩薩起行度生,分別顯示,而能覺了通達諸法,憶持不失,建...(術語)業道為各自依業因而成之諸種鬼類。冥祇者,幽冥之神祇也。一髻尊陀羅尼經曰:啟白一切諸佛般若菩薩金剛諸天...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質多羅樹下,與無量大比丘眾...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峯山中...最上乘論 第五祖弘忍禪師述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取見。願善知識如有寫者。用心無令...
清朝的雍正皇帝在歷代的皇帝中是非常了不起地一位,參禪有悟,正知正見。自古以來有很多皇帝也都接觸過佛法、修學佛...
從前,有一位工匠為國王做事,由於工作非常繁重,身心非常疲憊,日復一日的辛勞工作,讓他苦不堪言。 有一天,他終...
處眾能伏說,遠離二雜染,無護無忘失,攝御眾歸禮。 這講到佛陀調御眾生的方法。 那麼佛陀是怎麼樣來統理大眾呢?統...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這個地方是講到你離開極樂世界以後,你未來的果報是...今人研究佛法,多多皆欲作一通家。擬於一切大眾前,清談高論,令人悅服。少有為了生死特學佛法者。閣下若欲作第一等...
善意的微笑是禪,熱情的幫助是禪,無私的奉獻是禪,誠實的勞動是禪,正確的進取是禪,正當的追求是禪 今天的人不是...
出坡,你不要走,你要參加這個勞動,這叫普請,掛了牌,中午有人設齋供養,你不要走唉,供養你,結你緣嘛,你走了你...
天如惟則(1286-1354),是元朝臨濟宗禪師。禪師幼年於禾山剃度,在未遇明師前曾有一段盲修瞎練的過程, 後來遊歷天...
四泥梨經
【佛光大辭典】
上篇:四板頭 | 下篇:四河 |
【無逸能超大海】 p1077 瑜伽十八卷五頁云:云何無逸能超大海?謂於彼定終不愛味;乃至亦無堅著安住。唯除為證諸漏...
五大使者
有後生死
阿含
案達羅
反抄
華嚴金獅子章
薄拘羅不偃臥
樂聞
還離
五後得智
業道冥祇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大藏經】最上乘論

雍正皇帝著書破邪護正法

詐稱眼瞎喻

佛陀是如何來統理大眾的

到了極樂世界後,絕不可能再墮三惡道
此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

今天的人不是太傻,而是太聰明。

半碗稀飯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