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四卷。明末清初僧行海(1609~1683)撰。又稱金山龍游禪寺志略、金山誌略。收於中國佛寺史志匯刊第一輯。金山位於江蘇鎮江城西,唐代以來,即為南北水陸交通之要樞。金山之西麓有寺,據傳創建於東晉元帝或明帝之時,初稱澤心寺。後有僧唐裴重建於水際,聲名大噪。歷代高僧建置疊興,遂為京口(鎮江)十剎之首,而成為江南名勝。宋真宗賜改澤心為「龍游禪寺」,又賜大藏經一部。其後雖有興廢,然宗風不絕,為海內之名剎。清順治(1644~1661)年間始,行海住持三十餘年,禪餘之暇,手輯志略,以歷代宗乘法脈及名賢達士高風逸韻,集於一編,分門有山圖、形勝、建置、祖堂法系、記、紀游、碑、賦、敕書、高僧、紀跡、詩等十餘目。康熙二十五年(1686),龍游禪寺更名為江天寺。民國二十五年(1936),金山江天寺以南京國學圖書館藏本、北平圖書館藏本及焦山滌心和尚藏本補缺影印行世,稱「行海金山誌」,以別於他志。 p2559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指能生善福、如意滿足所願之瓶。賢,善之義。以瓶中能出心所欲求之物,故引喻能生善福。又作善瓶、德瓶、滿瓶、賢德...【不聽聲聞乘教戒】 p0339 瑜伽四十一卷十二頁云: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聽聲...(術語)通稱道高臘長之比丘。如長老舍利弗,長老須菩提等。漢書外戚傳曰:近世之事,語尚在長老之耳。增一阿含經曰...指天台宗之三權止觀與一實止觀。三權止觀,即佛於法華時之前所說之四時三教之三藏觀、通觀、別觀等之偏止觀;一實止...【品分差別】 p0889 瑜伽一百卷十五頁云:云何建立品分差別?當知建立所治能治二品差別。謂染、不染法,下劣、...眾生生滅因果,不出二義,所謂因緣相續是也。正因助緣,使現生起,是為因緣。因果次第,不相斷絕,是為相續。 ...乃指過去七佛通戒之偈頌。迄今仍為佛教徒所傳誦。此偈之義,依增一阿含經卷一序品(大二·五五一上):「四阿含義,...亦名:以戒為師 行事鈔·標宗顯德篇:「如般泥洹經,明佛垂滅度,世間無師,阿難啟請。佛言,比丘若能奉戒者,是汝...寶幢,梵名 Ratna-ketu,音譯囉怛曩計睹。又稱寶幢佛、寶星佛。位於密教胎藏界曼荼羅中台八葉院東方之佛。此尊主菩...(名數)八正道也。世間之輪,有輻轂輞,互相資助,以成輪體,八支之正道,互相資助,以成正道,故譬之為輪。名義集...十法界中有權有實,佛界是實(真實),九界是權(方便)。...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ye) 南(nan)無(mo)達(da)摩(mo)耶(ye) 南(nan)無(mo)僧(seng)伽...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諧偶者,有衰耗不...佛說罪福報應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齋一時...
在理和事的圓融方面,真正要了解,一定要到達心佛雙忘的時候,才會會得那個真實義,這叫會須心佛雙忘後,日照山川處...現在社會上很多人在做善事、做好事,這代表著我們的社會充滿愛心和溫暖。但是,慈悲必須和智慧配合起來,否則,雖存...
諸君!問諸君:為什麼進學校?我想人人都會眾口一詞的答道:為的是求學問。再問:你為什麼要求學問?你想學些什麼?...三災有「大三災」,指水、火、風之災,以及「小三災」,即饑饉、疾疫、刀兵之災; 八難就是王難、賊難、火難、水難...
我們正式講淨土要義。淨土三要就是信願行,也是往生極樂的三種資糧。譬如說,或者我們坐飛機到美國,第一需要飛機票...問: 師父好!前面幾個月,心情都很平靜,諸事比較順利。最近,又開始煩躁。今天還和家人大吵了一架。我真的是忍不...
問: 我常常有這麼一種恐懼心理,就是怕自己被冤親債主干擾,有時候會做像鬼壓床這樣的夢,突然心跳很快,就像爆發...
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裡面說,無量的諸菩薩眾,在修菩薩道的過程當中,動經恆河沙劫,來修六度萬行,都很難滿足。...
行海金山誌略
【佛光大辭典】
上篇:行海 | 下篇:行茶 |
其義有二:(一)指叢林齋粥之後,將洗滌缽、盂、匙、箸等器之水棄之。(二) 指洗滌缽、盂等之水。又稱棄缽水。折,即...
賢瓶
不聽聲聞乘教戒
長老
權實止觀
品分差別
因緣相續
七佛通戒偈
佛滅度後以戒為師
寶幢如來
八輪
十界權實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到達心佛雙忘時,才會會得真實義
聖嚴法師《做事要用智慧加上慈悲》

梁啟超談治學與做人
三災八難

佛靈和心靈是兩碼事嗎
婚姻過得很痛苦該怎麼辦

常有恐懼心理,應如何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