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式講淨土要義。淨土三要就是信願行,也是往生極樂的三種資糧。譬如說,或者我們坐飛機到美國,第一需要飛機票,第二腰裡再帶點錢,第三需要綠卡。我們要是往生極樂世界,第一需要有深信心,第二有切願的心,第三有篤行的心,才能往生極樂世界。
先講信,當年我初信佛不太久,就感覺祖師的語錄,或者印光大師《文鈔》,那太好太好了。有人讚嘆《印光法師文鈔》說,印光大師這一支筆,度了多少的眾生,也可以說度盡了天下的蒼生。以後我讀佛學院,有同學也對我說,他說看印光大師文鈔那個文章言詞,就像不加思索從自性中流出來的。高僧大德說法,看那語錄,大多是這樣的,隨機,就像鐘鼓一樣,一打馬上是打鐘,是鐘的聲;打鼓,是鼓的聲,太好了。祖師說法怎麼那麼方便善巧,不加思索,自性中流露出來的。
以後我想,祖師如此,祖師是跟佛學的,或者是祖師是佛示現的,永明延壽大師都說是阿彌陀佛示現的,佛說的更好。佛說法四十九年,在這四十九年中,講經三百餘會。我們齋戒會辦了能有二十五年,講經有多少會?最多每天上午這一會,或者下午老師還有一會,合起來也沒有三百餘會。佛說法三百餘會,佛說法的時候並沒有佛學大辭典,也沒有參考書、註解,自己也沒有個編輯室。
阿難尊者、舍利弗、目犍連並不是編輯員。都是佛自己,也是自性中流露出來的。說得怎麼那麼好呢?比祖師還高。維摩經諸大菩薩、大阿羅漢,和維摩居士就這麼一問一答、一問一答,說到最後,文殊菩薩和維摩居士兩人,一問一答,問答到極處了,兩人默然無語,就是不可思議那個境界了。不可思—不可心裡思惟;不可議—默然無語,這是佛法。《金剛經》說到第十四分,須菩提痛哭流淚而白佛言,就感動得那樣。一本經,幾百個人研究,幾百個人的註解,還研究不透,還不能包括全部。佛說經就這麼方便善巧,自性中流露出來的。經中,普賢菩薩說十大願王;或者是《普門品》,觀音菩薩出來說;地藏經,地藏菩薩往劫的事蹟,那太好太好了。
還有,當代一位信佛的老居士,姓居,名字叫正,叫居正,當年是江蘇省民政廳長。他對他手下的蘇州縣長鄧翔海老居士說:你們蘇州有一位聖人,你去要拜見拜見。咦!我們但知道山東有聖人,還不知道蘇州有聖人。蘇州哪兒有聖人?叫什麼名字呢?居正老居士說就是印光大師,在你們蘇州報國寺掛單,在那兒住,你趕快要去看一看。這個話是鄧翔海老居士親自對我說的。
那時候我說,我沒有參學過印光大師,當代高僧我參學的很少,我要間接參學。別人參學過的,我請問他。這時候,有一位居士是立法委員,老人家是個小老頭,聽我說了之後,我再到台北打佛七的時候,他又找了一個小老頭來。兩個小老頭個兒差不多高,穿長袍,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家,去見我。見我一進門就說,這就是您老人家說的,參學過印光大師的這位居士,叫鄧翔海。他的公子在三十年前做過台灣省的水利局長,這是他的父親,叫鄧翔海。
他對我說,當年居正老居士告訴他,蘇州有聖人,你去看一看。他聽了命,這頂頭上司說的,那一定是唯恭唯敬的,是!去!遵命!必照辦。回了蘇州,得了時間,就派他的屬下通知蘇州報國寺,縣長要來拜佛,來參觀參觀,實在是鄧翔海要見印光大師。這時候寺裡一聽,方丈和尚、大家內外打掃清淨,要歡迎本地的縣長,縣裡的主人。都歡迎,顯著恭敬一點好。可是鄧翔海老居士說他去是拜佛,這時各處找印光大師沒找到。以後他找到了,在寮房裡頭,有一位拜佛的老和尚,可能就是他,也不出來。他在門口走,也不睬他。鄧翔海老居士就:「哼!」咳嗽一下。「我等下拜佛」,又說了一句話給他聽聽。老和尚還拜佛,也不睬他。
他弄得很尷尬,實在無可奈何,他說:「老和尚!你在幹什麼?」印光大師也不回頭,拜起來了:「拜佛!」縣長一聽不是滋味,連回頭都不回頭。我問他幹什麼,他就在那兒:拜佛。想一想,又拜了幾拜,縣長就說:「你拜佛,祂靈嗎?」那個意思,你傻傻地拜,佛祖有靈感嗎?這回印光大師站起來了,回頭說:「不靈!」接著又拜。這下子鄧翔海老居士就不曉得了,張惶失措。不靈,他怎麼這麼拜?同時,我問的也不客氣,「你拜佛,祂靈嗎?」他答的也不客氣,「不靈」。再等拜了幾拜,鄧翔海老居士就說:「你拜佛不靈,你拜祂幹什麼?」印光大師這一拜起來了,回頭說: 「我心靈!」這下縣長沒話說了,就停在那兒。這時候就過去請問了,心怎麼就靈?我們心,靈在哪地方呢?你拜佛,佛靈嗎?你心靈和佛靈是兩碼事情?你的心靈,和佛的心靈,是一碼事情嗎?這印光大師開始就用儒家的道理、四書五經的道理答對他,當下就皈依了。在蘇州,鄧翔海老居士找到聖人了,縣長就變了老居士了。
居正是1932年~1948年國民政府的司法院長,司法院長也不是隨便人就能做的。司法院長的師父,就是印光大師。印光大師的皈依弟子,就是司法院長。要講五院,我聽說戴傳賢居士也信佛,做過考試院長。印光大師專修淨土法門,居正老居士也跟著他老師父學修淨土法門。印光大師寫出來文鈔,那支筆寫出來那個文章,你們看得懂、看不大懂?石頭掉井——不懂。那個文章我們都看不懂,他老人家信淨土法門。蓮池大師、蕅益大師,連初祖慧遠大師,是當時東晉的名學者,一看佛經,出家了。以至於說,老莊孔孟要是比佛,那都差得遠。佛法是飯菜裡最精華的,精彩的飯菜。而孔孟、老莊要是比佛,那都是糟糠,差得遠,就這麼讚歎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