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佛法之微妙幽玄。蓋佛法道理之微妙幽玄乃獨立無倚而無任何其他可堪比對之絕待關係。碧岩錄第十六則(大四八·一五七上):「不見香嚴道,子啐母啄,子覺無殼,子母俱忘,應緣不錯,同道唱和,妙玄獨腳。」 p2844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亦名:與持杖者說法戒開緣、持杖人說法戒開緣 含注戒本·百眾學法:「不犯者,或時有病,或為王及大臣者。」(含注...(術語)曠者久也懸也,劫者梵語劫波之略,謂長時期。極言過去時之長,謂之曠劫,未來時之長,謂之永劫。止觀五下曰...指雲遊四方之僧人。又作行腳僧、遊方頭陀、遊方僧、雲水僧。亦即步行參禪求道之僧人。據釋氏要覽卷下引毗奈耶律載,...指離穢土之行,即為往生淨土而修之各種行持;或指以往生淨土為目的之實踐行為。去,即行。善導將眾生往生諸佛淨土之...(名數)釋華嚴經自十方面者:一教起因緣,二藏教所攝,三義理分齊,四教所被機,五教體淺深,六宗趣通局,七部類品...禪林用語。謂乍看之下,雖甚相似,然實則並非原本之物。此語常用來貶指學人裝模作樣之動作、語句等,或形容禪徒未能...又叫馬頭大士、馬頭明王。六觀音之一。...【攝受因】 唯識宗所立十因之一。三界惑業繫縛之法及不繫縛之法,都為真實見所攝受,故稱為攝受因。參閱『十因』條...【信差別有三種】 p0870 成唯識論六卷一頁云:然信差別、略有三種。一、信實有。謂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忍故。...(書名)五十卷,唐義淨譯。薩婆多部比丘之根本大律藏。梵Māla-sarvāstivāda-vinaya。...(668~723)唐代僧。泗州(江蘇)人,俗姓徐。十九歲受具足戒,二十三歲投慧沼門下,精研法相奧義,得慈恩宗嫡傳。...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ye) 南(nan)無(mo)達(da)摩(mo)耶(ye) 南(nan)無(mo)僧(seng)伽...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諧偶者,有衰耗不...佛說罪福報應經 宋于闐國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齋一時...無相禪師行腳時,口渴尋水,這時看到一個青年在池塘裡打水車,禪師便向青年要了杯水喝。 青年以一種羨慕的口吻說:...問: 佛教說是無神論者,但是有因果,受人天果報,那不也是有神論了嗎? 成剛法師答: 佛說六道。天道是天人,欲界...
● 天災、人禍,相繼而至。當令家人,同念觀音,以為預防也。(文鈔續編復寧德晉居士書) ● 普令一切老幼男女,日...有一對年輕夫婦同在一所小學裡教書,雖然待遇不高,但是每天夫唱婦隨地上下班,倒也愉快。隔壁的大樓裡住了一位董事...
稱情愛戀,違意憎嫌,此不淨心,未足除罪。 這是說明在修懺的時候,有一些錯誤的心態,會使拜懺失敗。 稱情愛戀, ...佛教故事中,當動物之間為了生存而爭鬥的時候,佛不惜割肉飼鷹、舍身餵虎,以犧牲自己來保全動物的生命,從而平息爭...
我們一路看來,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這十地就不講了,這些還沒有入真實聖道的階位,為什麼沒有把福報放進去?...
這世上,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從來沒生過氣的人,卻能很容易地就找到一個為了一點小事就心懷怨恨、大動肝火的人。然而,...
妙玄獨腳
【佛光大辭典】
上篇:妙手無多子 | 下篇:妙用 |
亦名:戒經為上最 子題:律、眾律、四尊、緣起、辨相開遮、法聚 含注戒本·戒經序:「一切眾律中,戒經為上最。」(...
為執杖不恭敬者說法戒開緣
曠劫
遊方僧
去行
華嚴釋經十門
似則似是則未是
馬頭觀音
攝受因
信差別有三種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
智周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出世與入世
鬼神的福報也各不相同

面對災難切記勤念觀音
把煩惱送給他

以這種心態來拜懺,是不能滅罪的
佛眼看戰爭

為何不以福報來判斷個人的修行階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