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Abhidharma-vijñāna-kāya-pāda。凡十六卷。印度提婆設摩(梵 Deva?arman,意譯天寂、賢寂)造,唐玄奘譯。又作說一切有部識身足論。略稱識身足論。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六冊。乃阿毗達磨六足論之一。本論說明識心與肉身相應具足,應如法修行。有七千頌,分為六品,即:目乾連蘊、補特伽羅蘊、因緣蘊、所緣緣蘊、雜蘊、成就蘊。初品論破目乾連之過去無體現在有體說,建立說一切有部之教義;第二品論破補特伽羅論者之有我說;第三品以下敘述教義,顯明我空法有之說。[大唐內典錄卷五、開元釋教錄卷八、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九] p3649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為上座部所立九心輪之一。有,意即有情眾生之迷妄生存,即指涵蓋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眾生之所有迷妄生存,或轉而...【無惱害福】 p1061 瑜伽三十五卷十五頁云:二者、初發菩提心已;卽能攝受無惱害福。由此菩薩,成就如是無惱害福,...閣,指寺院之殿堂;閣主,係指管理大寺院七堂伽藍以外重要建築物之職稱,受維那之監督。禪苑清規卷三維那條(卍續一...亦名:寺護、悅眾、婆邏 行事鈔·訃請設則篇:「十誦,為知請故,須立維那。出要律儀,翻為寺護;又云悅眾,本正音...(地名)(溫或濕之誤)Asvakarṇa,山名。譯曰馬耳。山狀似彼。見名義集三。...即無餘記與有餘記二者。(一)佛現前授記某甲眾生,於某劫中作佛,號某如來,如是有國土眷屬等,稱為無餘記。(二)若言...(術語)離生死也。三乘之人,入於見道,而見諦理斷見惑,永離三界之生,是雲正性離生。俱舍論十三曰:得世第一法,...(術語)形容煩惱者。煩惱非心性固有之物,為迷理而起者,故名之為客。為污心性者,故名之為塵。維摩經問疾品曰:菩...法界次第雲百八三昧: 一、首楞嚴三昧 首楞嚴三昧者,首楞嚴秦言健相,分別知諸三昧行相多少深淺,如大將知諸...(經名)舍衛國王十夢經之略名,又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之略名,又國王不梨先泥十夢經之略名。...又名五惡道,或五道,即地獄、餓鬼、畜生、人、天。...右繞佛塔功德經 大周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等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餘無量...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一心三觀,它第一個,回歸到一念心性,這是第一個思想。就是找到生命的原始點,站在本來沒有業力的角度,站在本來沒...明朝萬曆年間的蓮池大師,淨土宗的第八祖。蓮池大師還沒出家的時候,是姓沈,在家時就有學佛、念佛。 有一日,他的...經云:若以諍止諍,至竟不見止;唯忍能止諍,是法可尊貴!除了維護教譽,一切爭執,均宜以忍來平息! △ 莫大之禍,...佛說經咒甚多,誰能一一遍持。古人擇其要者列為日課,早則《楞嚴》、《大悲》、《十小咒》、《心經》,念畢,則念佛...己三、示畜生趣 畜生是什麼意思呢?他內心愚癡,而不能夠自己獨立的生活,要仰賴眾生的畜養,叫做畜生,另外有一個...是日已過,命亦隨減。隨著時光的流逝,此時我終於感受到了人生的短暫。如白居易的《花非花》中所說:夜半來,天明去...有人就問,我們都是業力凡夫,具足見惑思惑了,常常起現行,那麼怎麼能說到了極樂世界就能得到不退轉呢?意思就是說...你能夠沒有妒嫉心、沒有障礙心,你就不會有煩惱了;能夠不起嗔恨心,你已經從中得到很多,已經逐漸地往成道的方向走...
阿毗達磨識身足論
【佛光大辭典】
上篇: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 | 下篇:阿毗曇八犍度論 |
(人名)Gunavarman,比丘名。譯曰功德鎧,罽賓國之王種也。年二十,出家受戒,深達三藏。年三十,國王薨,無繼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