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律僧。雲南祿豐人,俗姓王。字靜觀。通儒學,然發絕塵之志,從翠峰西林寺心田出家,通達內典,遍游諸方。明崇禎十七年(1644)至金陵,值三昧寂光之報恩寺開戒壇,因以得戒,感塔頂有紫焰飛騰之瑞,遂稱五道獅子兒。嘗依止寶華山,纂修律部,援助寂光之徒見月讀體弘戒,或任教授,或司羯磨,遂受附囑僧伽黎衣。清康熙年中,嘗建律堂,受淮郡淨土禪林之迎請,啟建戒壇,求戒者接踵而至,王公卿相慕其道風,亦多隨從。至年七十專事著作,有隨機羯磨疏鈔六卷、毗尼甘露擇要十卷、律學日雲要本等書傳世。師不僅專精律藏,亦博通禪學,曾於定中游天台,見阿羅漢逞奇。據傳羯磨疏鈔完成之際,嘗夢禮道宣之塔,遂有「智者之後身、南山之再來」之稱。寂年與壽享均不詳。[滇釋紀卷三、新續高僧傳卷二十九] p4126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集諦有三】 p1180 成唯識論八卷二十二頁云:集諦三者:一、習氣集。謂遍計所執自性執習氣。執彼習氣,假立彼名。...(雜名)業鍜冶者之稱。涅槃經二十六曰:我昔住於波羅奈國時,舍利弗教二弟子,一觀白骨,二數息。經歷多年,各不得...我國天津一帶風俗,為父母者懼其子女多病或夭殤,乃往廟中禱祝,求僧人為其子起一名,稱為寄僧名。[中華全國風俗志...謂聞阿彌陀佛之名號而生信。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二中):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天名)天者梵語提婆,諸天神之通名。帝釋者,天主之別名。...(雜語)猶言逐一也。首楞嚴經曰:現一一形,誦一一咒。觀無量壽經曰:一一指端有八萬四千畫,猶如印文,一一畫有八...【我執皆緣五取蘊起】 p0650 成唯識論一卷五頁云:如是所說一切我執,自心外蘊,或有或無;自心內蘊,一切皆有...五根堅固發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是信根增長,能破諸邪信;精進力是精進根增長...【見取】 四取之一。即執著邪心分別之見為真實。亦即執取五見中之身、邊、邪、取等四見,再配於三界的四諦,計有三...(術語)說法明眼論曰:若供養佛菩薩像,以開眼為始。若讚歎法寶,以神分為初。神分者。於法事之初,對於五類諸天兩...三藏法數卷二十七引律典載,佛陀為使比丘避於譏嫌,規定比丘不得使非親之女、非親之比丘尼浣洗故衣,故有父六親、母...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國獼猴林中青蓮池精舍。與大比丘...十善業道經 大唐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慈悲道場懺法傳 此懺者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也。郗氏崩後數月。帝常追悼之。晝則忽忽不樂。宵乃耿耿不寐。居寢殿聞外...2008年9月18日下午四時許,一位83歲高壽的優婆夷在東林寺安詳往生,這位有大福報的老菩薩,便是廬山東林寺代住持大...
關於佛力加持的神奇感應,我說一個真實的故事,是發生在我父親身上的。他老人家得了腸癌,後來轉移成了肝癌。這是五...有這樣一則小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很是貧窮,半間草房,一處冷炕。冬寒夏炎的,日子過得淒惶。一天,有一個外地商人路...
從上古人出家,本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為開示此事而已。非於生死外別有佛法,非於佛法外別有生死,所謂迷之...勇於舍棄並且敢於放下人生舶種種包袱,才能夠輕裝前行,生活才會更加充實與輕鬆。 人生的諸多煩惱追根溯源就是沒有...
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國,聞佛法。 這裡我等也就印祖說把自己跟融明大師放在同水平上,並沒有說好像傲慢的以師尊的角...針對我們這些遭苦的眾生,佛是用什麼態度來對待的呢?佛在這種同體的心性當中,跟一切眾生,無論是有情和無情都是同...
無災無害地過這一生,平平安安,吉祥如意,這個誰都得不到。你怎麼樣無災無害地過一生?得靠你的善根,你能把過去的...
書禎
【佛光大辭典】
上篇:書記 | 下篇:書寫 |
天台宗別教所立菩薩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中,初地以上十二階位斷盡無明,故稱十...
集諦有三
金師
寄僧名
聞信
帝釋天
一一
我執皆緣五取蘊起
五力
見取
神分
父六親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慈悲道場懺法
大安法師談母親念佛及往生

癌症父親得觀音菩薩加持的故事
懶惰讓你跟財富無緣

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息
有煩惱是因為沒有學會放下

凡夫的障怎麼就這麼重呢
佛以什麼態度來對待受苦眾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