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於福建福清縣城西十七公里處。又稱南山。以盛產黃檗(其樹皮可作藥用與染料用)而得名。唐貞元五年(789),正幹禪師開山建寺,名般若堂。其後大辟堂宇,歷時八年,改稱建福寺。旋有希運禪師住山,黃檗之名頓顯,該寺遂成為我國禪宗臨濟派之大道場,宋時頗為興盛。其後,歷經興衰。明神宗曾賜以萬福禪寺之額。至崇禎十四年(1641),隱元始重興。後隱元東渡日本,開創宇治大和山,即取其規模,並取名為黃檗山萬福禪寺。[景德傳燈錄卷九、宋高僧傳卷二十、釋氏稽古略卷三、黃檗山誌](參閱「萬福寺」5545)
(二)位於江西宜豐縣西五十七公里處。又稱鷲峰山。唐末,希運禪師至此開山。以其出家於福州黃檗山,故世稱此山為黃檗山,寺名黃檗寺,又稱靈鷲寺。不久,四方學者望風雲集,往來常有千餘人。唐宣宗曾幸此山,與希運同觀瀑布,並相對賦詩,從此黃檗宗風盛於江南。又希運之後,有法濟、志因、惟初、惟勝、道全、永泰等相繼住此,山名益著。南宋紹興九年(1139),高宗曾賜名「報恩光孝禪寺」,以為追念其父徽宗之所。至明中葉曾廢毀,然明思宗時,常愚、照通等曾復興之。[黃檗禪師傳心法要序、隆興佛教編年通論卷二十六、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三]
(三)位於江西餘幹東南四十六公里。又稱小廬山。
(四)為日本黃檗宗之大本山萬福寺之山號。(參閱「萬福寺」5545) p5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