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悉檀之一。又作斷惡悉檀。指佛隨應眾生之心病,而以法藥對治眾生各自之煩惱惡業。亦即應病與藥,如為破貪慾而說不淨觀,為破瞋恚而說慈悲觀,為破常見而說空教,為破斷見而說有門,此等皆為對治眾生之妄執與煩惱而說種種法,以成就破執滅惡之利益。[大智度論卷一](參閱「四悉檀」1758) p5794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又作夾侍、挾侍、脅侍、脅立。指侍立於本尊兩側之侍聖。士者,大士之意,為菩薩之異譯。然脅侍一般不限於菩薩,童子...【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俱轉轉相】 p0784 瑜伽五十一卷六頁云:云何建立阿賴耶識與轉識等俱轉轉相?謂阿賴耶識,或...【無學道】 又作無學位、無學地。為佛教修行階位之一。與見道、修道合稱為三道。系盡證真諦之理,解脫一切煩惱,學...【隨說因】 p1366 瑜伽五卷九頁云:謂依語因依處,施設隨說因。所以者何?由於欲界系法,色無色界系法,及不系法,...(術語)漏失戒律而不守持也。即破戒。大集經九曰:若無淨持戒,漏戒比丘以為無上。若無漏戒,剃除鬚髮,身著袈裟,...謂開除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之權執,以顯示一乘(佛乘)之實義。系天台宗對於法華經所作判釋之語。法華經前半部...(術語)非自己之妻妾而淫之曰邪淫。五戒之一。...僧侶之職稱。即從事有關寺院、法會以及僧侶之管理等事之職務,如:三綱、講師、讀師、五師、十師、內供奉十禪師、護...子題:界分深根、深根、群迷、界分、超凡趣聖功由羯磨 行事鈔·通辨羯磨篇:「僧為秉御之人。所統其唯羯磨。方能拔...【不死】 p0317 雜集論八卷十六頁云:何故此滅,復名不死?永無生故。諸無生者,必不死故。...(雜名)三沙彌之一。正應沙彌之年齡者。即自十四歲至十九之沙彌也。行事鈔資持記下四之二曰:應法者,正合沙彌位也...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當知食以節度,受而...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僧肇法師所作《宗本》《物不遷》等四論。但末代弘經,允屬四依...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
縱遇善知識,但以耳為目,遇而不識,當面錯過。 這個也沒辦法。這些都是我們業障的顯現,我們自己沒有發起很好的菩...
在我們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有三種力量是特別殊勝廣大而不可思議: 一、我們內在心靈的力量。 在起信論上說,我們眾...
這一點當然古人講了很多,就是說,要往生你必須感應道交。我們是怎麼跟佛陀感應道交?當然是心。你嘴巴那句佛號是心...
一、道高益安,勢高益危 道德愈高尚則愈安全,權勢愈高則愈是危險。 追求權勢地位,高處不勝寒,爬得越高,摔得越重...修學念佛法門可分兩種層次,第一種是求感應;第二種是不求感應。但是,若不從第一種開始,而直接修學第二種方法的話...
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大寶積經》中,佛陀對彌勒佛說:應當觀察喜歡睡覺的人的二十種過失: 彌勒,云何名為,樂於睡眠,二十種過: 一者...
參禪人,首知瞋怒,為傷身害命之淵府,並不費大事。見人與我不利,聞人與我有害,即惡言一句,眼珠一翻,大臉一紅,...
對治悉檀
【佛光大辭典】
上篇:對治助開 | 下篇:對治離 |
(術語)謂一切諸法發生所親依者。唯識論規定諸心心所為有所依之法,舉三種所依,此即其中之一也。對於增上緣依及等...
脅士
阿賴耶識與諸轉識俱轉轉相
無學道
隨說因
漏戒
開三顯一
邪淫
僧職
羯磨功能
不死
應法沙彌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大藏經】肇論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縱遇善知識,遇而不識,當面錯過

三種修行中特別殊勝廣大而不可思議力量

往生的關鍵在你的心理素質

人生醒世妙語15句
聖嚴法師《念佛法門的層次》

【推薦】何為般若智與波羅蜜
樂於睡眠的二十種過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