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 dharmānusārin。十八有學之一,二十七賢聖之一。為「隨信行」之對稱。又作法行。於俱舍宗,指聲聞乘「見道」之利根聖者,能自以智力依法修行而趨於聖道。即於見道之階段中,利根者能自披閱經典,善作抉擇思惟,於法能作思惟,而如理修行。於成實宗,指見道以前之人,居於暖、頂、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位。[雜阿含經卷三十三、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經、俱舍論卷二十三、成實論卷一分別賢聖品](參閱「十八有學」351、「隨信行」6349) p6349
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 正文
【於所作事成就軌則】 p0752 瑜伽二十二卷三頁云:云何名為於所作事成就軌則隨順世間不越世間隨順毗奈耶不越毗...禪林用語。意即自己本來面目原本具足,何必向外四處尋問師家。碧岩錄第二十一則(大四八·一六二中):「江北江南問...(人名)蓮宗九祖之第九祖也。名實賢,字思齊。常熟時氏子。既出家,叩靈鷲和尚,參念佛者是誰,得悟。後於鳳山梵天...(名數)一舍戒,二不淨,三殺生,四盜,五不食殘食。六妄語,七群黨,八惡言,九狐疑,十恐懼,十一受餘師及受胞胎...亦名:七日長藥戒犯緣、長藥戒犯緣 戒本疏·三十舍墮法:「五緣成犯:一、是七日藥體,若不口受,亦無長罪;二、明...(傳說)如來十號之一。梵語曰舍多提婆摩菟舍喃Devamanuṣyaśāstṛ,為天與人之教師,故名天人師。智度論二曰:復...(術語)五體投地以吾頂禮尊者之足也。歸敬儀下曰:經律文中,多雲頭面禮足,或云頂禮佛足者,我所貴者頂也。彼所卑...(經名)一卷,西晉竺法護譯。一夙夜不學,二老不止淫,三得財不施,四不受佛言。此四法害身,是名四自侵。...全一卷。南朝梁武帝撰。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二冊弘明集卷九。系駁斥范縝之神滅說;因當時宜都太守范縝作「神滅論」一文...推算日月星辰之運行,用以定歲時節氣之方法,稱為歷。一般分為太陰曆與太陽曆。印度自西元前一世紀頃,因季節之運行...共不共業者: 一、若業能令諸器世間種種差別,謂之共業。 二、能令有情世間種種差別,謂之不共業。 由...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佛國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毘耶離菴羅樹園,與大比丘...(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薩言: 一、十種三業 佛子,菩薩云何得無過失身語意業?云何得不...佛說法滅盡經 僧祐錄中失譯經人名今附宋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及諸菩薩。 無央數...財富必須被善加利用,以便增進你和他人的福利。假如一個人終其一生依戀財富,不對國家、朋友和信仰盡義務,他的生活...禪宗公案中有一則牛過窗櫺的著名典故。五祖法演禪師說:如水牯牛過窗櫺,頭角四蹄全過,不知何故尾巴過不得。這就是...人就是這麼不同,相似的遭遇,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能有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前些時,我在台灣的一位朋友辛苦存了好幾年...現在來看第三依智不依識。 依智不依識,是說我們要依三乘的智慧,不能依心意識的妄想分別。 三乘佛法講智,聲聞、緣...問: 愛不重不生娑婆,愛慾妨礙修行,兒孫之愛更是難舍,請法師慈悲開示,如何防治愛慾? 大安法師答: 是啊,我們...我的一個朋友,這麼多年來,一直生活在憤怒、沮喪、仇恨和痛苦之中。其實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朋友和他的同學一起大...佛教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會遇到各種煩惱和痛苦,是因為人都有貪、嗔、癡三毒之心。在三者之中,貪心居於首位。一個人...一日,佛陀帶了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兩位侍者一同行腳,近中午時分,一行人感到有些口渴,便在路邊的大樹下休息。佛陀...
隨法行
【佛光大辭典】
上篇:隨念智 | 下篇:隨舍利 |
(經名)具名,佛說大乘觀想曼拏羅淨諸惡趣經,二卷,趙宋法賢譯。備說理觀之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