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阿毗達磨辭典 > 正文
【戒賢智光判教之爭】 戒賢、是唯識宗十大論師中心人物護法的弟子 ,同時也是玄奘三藏在印度求學時的老師。智光,是...(物名)欲使永知死人之功績,以其事蹟或讚辭等刻於石等,建之於眾人共見之處者。...【鴿伽藍】 p1406 西域記九卷二十三頁云:因陀羅勢羅窶訶山東北行百五六十里,至迦布德迦(唐言鴿)伽藍。僧徒二百...(雜名)即三界。為一切迷惑眾生之住處。...【三種尸羅性】 p0197 顯揚七卷四頁云:復次此中,薄伽梵顯三種尸羅性。一、受尸羅性。二、出離尸羅性。三、修習尸...指華嚴經之本尊。即證得大方廣理之佛。大,包含之義;方,軌範之義;廣,謂體極用周;佛,謂果圓覺滿。[華嚴經探玄...(術語)佛濟度眾生,應其機類而現諸種之身,滿虛空身,丈六身等不定。...(術語)與自爾,法然,天然,自然同。不假他之造作其法自然也。如火之熱水之濕也。宗圓記四曰:法爾者,爾此也。謂...【無色界受】 p1063 法蘊足論九卷十一頁云:云何無色界受?謂無色界作意相應諸受,乃至受所攝;是名無色界受。...凡三十卷。又作永覺和尚廣錄。明代僧元賢(1578~1657)所譔,為霖道霈重編。清順治十四年(1657)刊行。收於卍續藏...為十牛圖之第七圖所表示之境界。十牛圖乃宋代廓庵師遠藉「牧牛」之十階段表示修行過程之十種次第,並附上序、頌以評...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一灋,廣生眾教,含義不貲,故曰無量。 夫三界群生,隨業而轉;...
人生在世,有貴賤之分,窮富之分,也有境界高下之分。有的人,終其一生為錢謀,為權謀,自以為做人很成功,但實際上...
善導大師的重要著作《答往生念佛文》開示了念佛人如何才能保證往生西方淨土,尤其對病時及臨命終時應注意的事項,講...
苦與樂是沒有一定分界線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何謂苦,何謂樂呢?這些無不都是依據每個人所養成的習氣,對身心感...
一、父夢憨山,友成兒郎 截流大師(公元16261680年),諱行策,俗姓蔣,清初順康間人。父親名叫全昌,乃宜興老儒,...如果你想走出常規,放鬆心情,以積極的心態開始每一天,那就很有必要以自問的方式開始一天,這些問題會給我們帶來力...
千華寺繼任主持見月老人自述 弘一律師 批註 後學大光 校正 弘一律師題記 見月(注1)尊師,一生待人接物做事,態度...
憨山大師在《示馬居士》法語中,以學道之人的五種心來開示馬居士。憨山大師所講的學道人的五種心主要為以下五種:第...人有四種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階段;二是職業、仕途、名譽、地位;三是文化、藝術、哲學;四是宗教。只...
滅諦
【阿毗達磨辭典】
云何滅諦?謂相故、甚深故、世俗故,勝義故、不圓滿故、圓滿故、無莊嚴故、有莊嚴故、有餘故、無餘故、最勝故、差別故,分別滅諦。
上篇:能殺生者 | 下篇:明行圓滿 |
(譬喻)佛於拘尸那城Kusinagara娑羅Śāla雙樹間入滅時,東西南北各有雙樹,每面雙樹,一榮一枯,故曰四枯四榮,此...
戒賢智光判教之爭
碑
鴿伽藍
有漏世界
三種尸羅性
大方廣佛
隨類不定
法爾
無色界受
永覺元賢禪師廣錄
忘牛存人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藏經】無量義經

人生四個等級的境界

善導大師《答往生念佛文》

障礙我們學佛修道的五住煩惱

蓮宗十祖截流大師畫傳
每天問自己的十個問題

見月老人《一夢漫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