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阿毗達磨辭典 > 正文
(一)二十五方便之略稱。天台止觀修習之遠方便有二十五種,稱為二十五方便,分為五科,即:(一)具五緣,(二)訶五欲,...亦名:閻浮、贍部 資持記·釋結界篇:「剡浮、閻浮、贍部,皆音轉也。方誌釋為輪王居處。以四輪王咸居此故。金輪統...【不善行】 p0319 瑜伽八十一卷七頁云:不善行者:謂三種惡行。...因明用語。因明喻支(譬喻)之一。乃「異法喻」之對稱。又作同法、同喻、同品。喻,比況、譬喻之意。法,總括能立與...(雜名)寺之別譯。與言紺園、紺宇、紺殿等同。大周新翻三藏聖教序曰:可謂緇俗之綱維,紺坊之龍象。...【無瞋】 p1041 顯揚一卷五頁云:無瞋者:謂於諸有情,心無損害,慈愍為體。能斷瞋障為業。如前乃至增長無瞋為業。...亦名:遇得處坐 資持記釋云:「隨坐,謂但無人處即坐,不必樹下露地。解脫道論,名遇得處坐;解雲,不樂人所貪,不...(一)位於山西五台山中台之清涼谷。北魏孝文帝(471~499)所創建。著「華嚴論」一○○卷之靈辨(477~522)曾來此祈...【名身】 p0586 瑜伽五十二卷十二頁云:復次云何名身?謂依諸法自性施設,自相施設。由遍分別,為隨言說唯建立...梵名 Yaksinī。意譯勇健神。為女藥叉,俱吠羅之妻;又為不動明王之使者。其身呈青色,有四手、三眼,頂戴髑髏,頸...【惑雜染】 惑即煩惱,生死相續的因果,是惑、業、苦,由惑造諸惡業,由業招生死苦,唯識家稱此三者為三『三雜染』...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積經卷第四 大寶積經卷第五 大寶積經卷第六 大寶積經卷第七 大寶...浴佛功德經 大唐沙門釋義淨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復有無量無邊大菩...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問: 不想念佛,煩躁不安,身口意各方面都守不住,怎麼辦? 大安法師答: 就是念佛中途會退轉,退轉得佛號都不想念...
有人認為:既然念阿彌陀佛就可以把以前所錄的犯戒的影像洗掉,這樣我就放心犯戒也沒關係啊!衹要再念佛洗掉就可以了...
【原文】 人初未嘗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體上得之。何則?以神之來而托於此,其形由是而長,故謂之生。以神之去而...新春期間,親朋好友見面總互道恭禧發財。而佛門中人,互道的則是恭禧發七聖財。此財非彼財。有了佛法之七聖財,不只...佛教有一種修持方法叫做隨喜功德,意思是看到別人比我有辦法,比我有輝煌成就,不但沒有嫉妒、憤恨的心理,反而能夠...
《感應鈔》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江西有個姓舒的教書先生,到湖南一帶去教書,兩年後回來過年。路上碰到一個婦人,在哭...他父親是位大莊園主。 七歲之前,他過著鐘鳴鼎食的生活。上世紀六十年代,他所生活的那個島國,突然掀起一場革命,...
在我們這個世間,有很多比丘往生者是屬於中品往生的,我們來舉一個,宋代有位比丘叫法持,他相信淨土法門,修淨土懺...
修所斷
【阿毗達磨辭典】
云何修所斷?幾是修所斷?為何義故觀修所斷耶?謂得見道後,見所斷相違諸有漏法,是修所斷義。見所斷相違者,謂除分別所起染污見等,餘有漏法,有漏法言亦攝隨順抉擇分善,粗重所隨故,一切一分是修所斷。一分者,除見所斷及無漏法,為舍執著修圓滿我故,觀察修所斷。
上篇:行界 | 下篇:心差別通 |
指不能以言語說明的特殊靈力之秘密語。乃祈願時所唱誦之秘密章句。又作神咒、禁咒、密咒、真言。咒原作祝,係向神明...
五方便
剡浮
不善行
同法喻
紺坊
無瞋
隨坐
清涼寺
名身
藥廁抳
惑雜染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不想念佛,煩躁不安該怎麼辦

念佛能洗掉犯戒過失,是否就可以放心犯戒呢

淨土法門不可不修
如何大發「七聖財」
五個指頭的爭論

發心大的人,福德就厚重
改變自己命運的簡單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