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安法師大戒序雲。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二者禪定。三者智惠。斯三者至道之由戶。泥洹之關要也。戒者斷三惡之幹將也。禪者絕分散之利器也。惠者齊藥病之妙醫也。
佛弟子文庫 > 釋氏要覽 > 正文
(名數)外道十八明處中有八論:一、肩亡婆論,簡釋諸法之是非者。二、那邪毗薩多論,明諸法之道理者。三、伊底呵婆...【善法欲】 p1138 瑜伽二十一卷六頁云:云何善法欲?謂如有一、或從佛所,或弟子所,聞正法已;獲得淨信。得淨信已...為四正勤之一。謂已起之惡法,斷除之後復生,則愈加精進修行,不使其生起;斷而復斷,故稱斷斷。四正勤為三十七道品...(雜語)貪愛之情能吸引物,又滋長惡法如水。楞嚴經八曰: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多求,同名貪水。菩薩見貪,如避瘴海...(書名)大日經疏二十卷中,入真言門住心品之疏,謂之口疏。入漫荼羅具緣品已下之疏,謂之奧疏。此住心品,為真言之...梵語 purusadamyasārathi,巴利語 purisadamma-sārathi。音譯富樓沙曇藐娑羅提。佛十號之一。意指可化導一切丈夫...(一)梵語 sijha,巴利語 sīha。又作獅子。獅子為百獸之王,故諸經論中每以獅子比喻佛之無畏與偉大。又如佛之座席稱...子題:僧事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善見雲,癩癬二病,不問赤白黑,下至如爪;若在露處,增長不增,俱不得度。屏處...梵語摩訶衍,譯作大乘。大,簡小之稱。乘,運載之義。灰身滅智,求空寂之涅槃之教為小乘,開一切智之教曰大乘。...(術語)幻師之法術。幻化之法門。...人生於此世,其容貌、思想、行為、夭壽、貧富等果報之過去因。釋氏要覽卷下述,生於人道,所受業報不同,如富貴或貧...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蘊結大夏,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實。然則修促共盡,小大同期,而金字絲編、緗...佛說九橫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命未盡便橫死。一者為不...
昔日,佛接受頻婆娑羅王供養,住於杖林塔,為頻婆娑羅王演說法要。 世尊問頻婆娑羅王:你觀察色法是常?非常?頻婆...
半年前,小區裡開了素食店,引起了我的好奇,一方面是由於素食與我的信仰有關,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鬧市區開素食店,在...
《了凡四訓》中記載,袁了凡先生歷次應試時,每見寒士將達,必有一段謙光可掬。比如袁了凡先生丁丑年在北京應試時,...
做供養要具足三個要點:第一,福田清淨;第二,意樂清淨;第三,供品清淨。 第一、福田清淨。 佛和菩薩具有圓滿的智...唐朝時,西域天竺國有位戒賢法師,德高望重,名震四天竺國。某一年身患惡病,痛苦極為慘烈,無法忍受,正想自殺以求...昔日蕭衍帝(即梁武帝)心中樂善好愛修行,禮拜志公和尚為國師。惟有郗氏皇后,心不信善,造業深重,死後墮落,作一...
佛陀出世以後,先講生死流轉的果報。我們前面講人天乘的時候,佛陀對人天安樂的果報,並沒有加以否定,我們可以看得...問: 如何分別布施的物品? 答: 應布施眾生所需物品,功德為大。若眾生缺米和油,應施米油。若眾生缺藥,應施藥或...
出家三法
【釋氏要覽】
什雲。出家凡有三法。一持戒。二禪定。三智慧。持戒能折伏煩惱。令其勢微。禪定能遮煩惱。如右山斷流。智慧能滅煩惱。畢竟無餘
上篇:城門上天王 | 下篇:持蓋 |
天台宗所說空、假、中三諦中之假諦的別名。...
八論
善法欲
斷斷
貪水
口疏
調御丈夫
師子
癩病
大乘
幻法
人因
【大藏經】妙法蓮華經
【大藏經】正法念處經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善惡業因 果報自召

我身邊的素食店

謙恭,富貴將至的表現

做供養要具備這三個條件
重報輕受
梁武帝問志公禪師因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