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素食店

半年前,小區裡開了素食店,引起了我的好奇,一方面是由於素食與我的信仰有關,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鬧市區開素食店,在我所居住的城市鮮有成功的範例,再者它離我的住處不遠,有同參道友來訪,用餐也很方便。

我們居住的小區位於市中心繁華地段,周圍有很多大牌的餐館,每到用餐時間,很是熱鬧。在這樣的地段經營素食店,能競爭得過那些大排檔麼?前幾年,我曾見過在市中心一家泰國華僑開的素食店,門面十分壯觀,室內陳設也不同凡響,但僅僅開了三個月便關門大吉了。以我所在的城市而言,幾百萬人口的規模,各類酒店餐館林立,素食店卻屈指可數,生意也較為清淡。因此,我斷定這家素食店恐怕也難逃倒閉的命運。

這家素食店讓我萌生了一個新奇的想法,我想看看在這個人人講享受,個個比排場的時代,人們到底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接受素食。才開始時,我會有意無意地散步去看看,偶爾會有幾個客人在裡邊用餐,並不熱鬧。看來青睞素食店的人並不多,照這樣下去,經營者能掙夠房租就不錯了,恐怕真維持不了多久。

直到有一天路過素食店,看見裡面人頭攢動,不斷有人往裡走,感覺似乎與前段時間不同了。一位鄰居和我聊天,說起她和幾個朋友曾在素食店吃了一頓飯,對素食店很是讚賞。

「吃飯的人可真不少,樓上樓下都擠滿了,去晚了就吃不上。」鄰居說,「9元錢,10個菜,又新鮮味道又好,隨便吃,真的很方便。」真有那麼好嗎?我聽得有些心動,打算改日去體驗一下。

半月後的一天,一個外地的佛友偕家人來訪,我正好借此機會請他們到這家「靜心素食店」用餐。

進到店內一看,來吃飯的客人絡繹不絕,樓上樓下已沒有空位,我們等了一會兒,才「搶」到一張桌子,接下來就是取碗筷,各自到餐盆裡取菜,回到桌子就餐,一切都「有序進行」。

素食店每餐供應10個菜,蘑菇,卷心菜,黃瓜,蘿蔔,炸豆腐,土豆絲,涼拌粉條……,色香味俱佳,看著就想吃!還有湯啊,羹啊,粥之類的,的確很豐富。

吃了幾口飯菜,感覺清爽可口,朋友也說味道不錯。這時我才打量起四週,只見店內整潔乾淨,牆上掛的幾幅字畫平添幾分清雅。樓梯口處有一個小小的書架,

放著一些教化人心,倡導素食的小冊子供人閱覽,總台旁邊的牆壁上掛了一台大電視,正在播放法師講經的光盤,電視的音量調得很小,不至於影響客人們談話交流,看上去整個用餐環境寧靜舒適。我注意到,用餐者很少出聲,即使講話也是低聲細語,怕打擾別人,更不要說喧嘩。每一位客人用完餐後,都會主動把餐具順便拾掇一下,送到樓梯口的一個大桶裡,這顯然是為了方便服務員收拾。這種情景,彷彿大家受過統一的訓練似的,在其他餐館從未見過。

我發現來用餐的客人中,有一部分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憑直覺判斷她們多半是吃齋念佛的老居士。但更多的還是年輕人和中年人,似乎是公司職員之類,還有結伴而來的夫妻或情侶。小店裡雖然有些迫窄,但人們相互之間很謙和,取食、用餐都輕拿輕放,彬彬有禮,感覺彷彿是在參加一次高規格的盛宴。而實際上,這只是一種自覺的行為,在小店已蔚然成風。再看大家用過的餐具,都沒有剩飯剩菜,雖然社會揮霍成風,浪費現象隨處可見,但提倡節儉,珍惜福報之風依然在小店中留存。在當今人心浮躁、自私盛行的社會環境下,這樣一種祥和的用餐環境實屬不易。

現在的人一走進飯店、餐廳,都抱著「我是來享受的」心態,我只能被服務,哪能去服務別人。吃完飯幫著服務員收盤子,這不是顧客該做的事情。但當我看到素食店的顧客自覺有序地取食,互相禮讓,珍惜糧食,就像做自己份內的事一般,我就想「素」與「葷」這兩種食物,這兩種用餐環境何以能夠如此影響到人們的言行舉止,莫非素食者與肉食者在心性上就存在著某種差異?這的確是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小小素食店不僅讓人們享受到素食之美,還讓人體驗到一種文明的氛圍,人們在這裡學習到了中國先賢們所倡導的「和」的精神。門庭若市的情況說明,現代人不僅能夠接受素食,而且需要素食,更需要安全、融洽、和睦的環境。

一個星期天,我來這家素食店吃飯時認識了金師傅。

「您喜歡素食,吃素有多長時間了?」我問。

「十六年了。」

這讓我吃驚不小,普通人能長期吃素的並不多。

金師傅跟我講了他吃素的因緣。

「年輕時在電力部門工作,常年在外施工,每到一個單位,人家都會大魚大肉招待。因為工作辛苦,心想吃好點也是理所當然。誰知幾年下來胃也吃壞了,腰椎也累壞了,高血壓,高血糖,落下了一身的病痛。」金師傅說:「去醫院看了好多次,吃藥也不管用,身體一年比一年差」

不堪病痛折磨的金師傅一次無意間走進一所寺廟,向一位法師請問有何辦法可以減輕病痛。法師告訴他,你以前吃肉太多了,今後少吃,若能吃素就最好了。回來後他便開始吃素。一個月後,他感到身體在發生變化,似乎從來沒有過的輕鬆,去醫院一檢查,血壓血糖正常,連醫生也覺得奇怪。從此,金師傅就開始吃素了。

老伴和兒女看到他的變化,也傚彷起來。現在,女兒,女婿,還有六歲的小孫子,全家都吃素了。

金師傅並不是佛教徒,只是偶然接觸到素食的受益者,但我認為,素食的「益處」絕不僅僅是讓人身體健康,它還能影響人的性格,具有著啟發覺性,淨化心靈,陶冶性情的意義。

中國佛教很重視素食,相對於各種各樣的素食主義者而言,唯有佛教賦予了素食最為豐富的內涵和最圓滿的詮釋。吃素的人性格相對平和,心胸更加寬廣,不易暴躁,素食店裡的顧客並不全是佛教徒,但當他們跨進店門,就不由自主地遵守秩序,節約糧食,小聲談話,自發收拾餐具……就是因為素食店本身具有素食的內涵:善良、謙虛、慈愛、利他、和諧……人們受到感染,心態也就改變了。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心態賦予人們更多理性的思考,面對問題不致衝動偏激,從容應對生活中的煩惱。

生命在本質上都是平等的,善待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善待他人,善待眾生。食素戒殺是佛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思想在實際生活中最生動的體現,也是佛教對「尊重生命」、「眾生平等」理念的最直接的實踐。佛教有「吃素就是放生」的說法,其實這不僅僅是保護其他的生命,放「它」的生,也是放「自己」的生!沒有哪一類生命生來就該被吃,這不符合邏輯,是自私的表現!對其他生命尊重,我們也才會得到他們的尊重,這是自然界的規律。現在自然環境的惡化已經充分說明了這點,許多吃出來的病和瘟疫,也提醒人們,把鮮活的生命當做美食是要付出代價的!也許你不相信因果規律,但這就是體現。

素食店雖然小,但它的作用不小。它不只是一家餐廳,更是一個精神糧倉。每用一次餐,就是享受一次放鬆身心,學習與人相處、善待生命,接受聖者們的飲食理念,啟發人生。在城市各種酒肉熏天的酒店、餐廳中,素食店帶給人們的不僅是素食的四溢香氣,還有慈悲節儉、謙和有序、環保健康的芬芳,這是最美的菜餚,是對社會乃至世界都有益的一縷「清香」。我們期待更多的素食店為城市帶來清涼,有更多的人加入素食的行列。

作者:悟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