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對方吃素,人們通常都會忍不住問一句:「雞蛋算不算素菜?」現在有很多好吃素的人都會認為,蛋雞所產的蛋,因為沒有受精,不能孵出小雞,所以也算是「素食」。實際上,雞蛋的形成與受沒受精沒關係,它是動物性食品,是因為它確實含有母雞排出的生殖細胞。
極少數情況下,未受精雞蛋甚至也可以發育成一隻小公雞,只要它內部僅存的一條性染色體Z能複製為完整的雄性染色體ZZ。當然這屬於極其特殊的孤雄生殖現象。但這種可能性至少證明,雞蛋絕對是「葷的」。
雞蛋的形成:受不受精都一樣
和人一樣,母雞生來就有兩枚卵巢,只是在生長過程中右側那枚會逐漸退化,其原因通常被認為是方便產下較大的硬殼卵。而母雞醞釀一個雞蛋的過程,就如同人類排卵。在佈滿大小卵泡的卵巢裡,卵黃物質慢慢在卵母細胞周圍沉積,一層層地將卵母細胞包裹起來,形成一個初級卵母細胞,這個細胞會進行一次分裂,產生一個極體和一個次級卵母細胞。(初級卵母細胞分裂時,是不均等分裂,大的叫次級卵母細胞,小的就叫第一極體。)然後,受到激素和神經信號的作用,卵泡平滑肌收縮破裂,並將這個充滿卵黃的次級卵母細胞排出,使其進入輸卵管。
此時,如果有公雞事先和母雞交配,那麼卵黃將下行至輸卵管的漏斗部與上行的公雞精子結合,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形成受精卵和第二極體。受精卵繼續下行,在輸卵管的膨大部被濃蛋白和稀蛋白包裹,形成我們所說的蛋清。接著,它離開膨大部進入峽部,形成內外蛋殼膜。下一個目的地就是子宮。子宮液的滲入使蛋的重量增加,形狀變圓。接著,鈣質被沉積到蛋殼膜上,形成蛋殼,並在蛋殼外面敷上薄薄的角質層保護膜。至此,一個完整的雞蛋終於宣告完工。
沒有經過受精的卵母細胞,也不會在輸卵管內被銷毀。對下游的「生產線」來說,它和受精蛋是無差別的刺激物,也要被包裝成完整的雞蛋,這類似於所謂的「蚌病生珠」。
未受精也產蛋是「生物習性」
在自然界中,禽類生出未受精蛋的現象比較少見,這是因為它們會及時找到雄性來交配,使卵細胞受精,保證種族的繁衍。
我們通常在市場買回來的雞蛋,大多數都是未受精的。那是因為它們多來自於現代的公雞和母雞分欄飼養的蛋雞場。
母雞為什麼明知不能受精,還要不惜浪費營養物質和鈣質,堅持不懈地將一個個卵細胞轉化為蛋呢?這事不由它做主。雞形目(如雞、鵪鶉)、雁形目(如鴨、雁)等種類的禽類,並不能確定自己產下的蛋是否受精,但它們卻有種生物學範疇的習性叫「不定數產卵」。斑鳩、鴿子、家燕等禽類,每窩都能產出固定數目的蛋,然後開始孵化。當窩中的蛋被移走一部分時,它們會在孵化之前向巢內補產一些,以達到正常的數目。因此它們的排卵活動會長時間處於興奮狀態。蛋用家雞、家鴨就是利用這個習性培育出來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能養好一隻不定數產卵的野生禽類,比如啄木鳥,到了它的產卵期,你每天拿走它的一隻蛋,它也會像家雞那樣一隻接一隻地繼續生蛋!
在現代蛋雞飼養中,人們會利用育種技術、飼養管理等手段來提高母雞的產蛋能力和蛋的品質。「優秀」的蛋雞才能享受到自然交配。這種「優秀」表現在母雞達到25周齡或它的蛋重達到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