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曰:「天竺皆用籌,支那僧依竺法。又有間用紙者,今引用紙數證。」
《唐高僧傳·惠寬傳》云:「綿竹宋尉云:『我不信佛,唯信周孔。』寬聞之,致書曉喻。宋曰:『此道人征異者,當試有靈不?』取書名處用拭大便,當即糞門裂,腳起不得,自唱我死。即召寬來,雖悔過,造經像,盈月便卒。」
《東坡問答錄》云:「東坡與佛印最厚,往來不常。一日,去訪佛印,語言酬答,不覺坐久,東坡倉皇登廁,有一行者會意,便隨後送些茅紙與之。東坡喜其會事,次日以一本度牒舍與披剃。一寺僧行駭然,才知其因送茅紙之有功也。」
《真臘風土記》元周達觀撰。述真臘國人風俗云:「凡登溷既畢,必入池洗淨,止用左手,右手留以拿飯。見唐人登廁用紙揩拭者,笑之,甚至不欲其登門。婦女亦有立而溺者。可笑!可笑!」
宋濂《護法錄·桐江大公行業碑銘序》云:「嘗患滯下疾,拭淨不忍用廁紙,摘菽葉充之。其刻苦蓋人之所不能堪。」
胡應麟《甲乙剩言》云:「有客謂餘曰:『嘗客安平,其俗如廁,男女皆用瓦礫代紙,殊為嘔穢。』餘笑曰:『安平,晉唐間為博陵縣。鶯鶯,縣人也,為柰何?』客曰:『彼大家閨秀,當必與俗自異。』餘復笑曰:『請為君盡廁中二事:北齊文宣帝如廁,令楊愔執廁籌,是帝皇之尊,用廁籌而不用紙也;三藏律部宣律師上廁法,亦用廁籌,是比丘之淨,用廁籌而不用紙。觀此廁籌、瓦礫均也,不能不為鶯鶯要處掩鼻耳。』客為噴飯滿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