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軌範·抽脫〉云:「古云:入廁用籌分觸淨,出時脫履忌縱橫。」

《行事鈔·二衣總別篇》云:「《五百問》云:『淨潔靴鞋履,得著禮拜。』《四分》:「聽為護身、護衣、護臥具故,在寺內著一重革屣。」

《歸敬儀》云:「此土群臣朝謁之儀,皆在殿庭,故履屣不脫。有時上殿,則劍履皆舍,此古法也。天竺國中,地多濕熱,以革為屣,制令服之。如見上尊,即令脫卻。自餘寒國,隨有履之,行事之時,既脫足已,可踐土地,應在坐具。」

《群談采餘》云:「履、屨、舄:履者,禮也,飾足以為禮;屨,拘也,所以拘足也。草履曰扉,單底曰履,復底曰舄。麻履謂之不借,言賤者易有,不相假借也。舄,以木置履下,言幹臘不畏泥濕也。黃帝臣於則作扉屨。魯國孔氏尚有仲尼車輿冠履。〈狼跋〉美周公曰赤舄幾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