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說:一、《僧史略》為寺主、上座、維那;二、《名義集》為上座、維那、典座;又舊說為寺主、知事、維那。
《僧史略》云:「寺之設也,三綱立焉。若網罟之巨綱,提之則正,故曰也。梵語摩摩帝、悉?那、羯磨那陀,華言言寺主、上座、悅眾也。」
《求法高僧傳》云:「那爛陀寺,但以最老上座而為尊主,不論其德。諸有門鑰,每宵封印,將付上座,更無別置寺主、維那。但造寺之人,名為寺主,梵雲毗訶羅莎弭。若作番直,典掌寺門及和僧白事者,名毗訶羅波羅,譯為護寺。若鳴犍稚及監食者,名為羯磨陀那,譯為授事。言維那者,略也。眾僧有事,集眾平章,令其護寺,巡行告白一一人前,皆須合掌各伸其事。若一人不許,則事不得成,全無眾前打槌秉白之法。若見不許,以理喻之,未有挾強便加壓伏。」
《翻譯名義集》云:「《音義指歸》云:僧如網,假有德之人為綱繩也。隋智琳,潤州刺史李海游命琳為斷事綱維。爾後寺立三綱:上座、維那、典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