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修清規·聖節》云:「維那轉身爐前,揖住持上香。」
舊說曰:「僧家言揖者,即問訊是也。若叉手著胸,是在家所謂揖也。」
忠曰:「如揖班、揖坐、揖香、揖湯茶,皆問訊名揖也。但祖忌真前之揖湯、揖茶,及觸禮之後相揖,正是叉手低頭,故僧家亦非無此法。」
《智度論》云:「有下、中、上禮,下者揖,中者跪,上者稽首。」詳〈禮拜〉處。
《釋氏要覽》云:「揖,即《周禮·第九肅拜也,又是內法下品禮也。《書》云:『揖如磬折,若仰首直身,叉手不謹,即慢甚也。』故孔子曰:『為禮不敬,吾何以觀之?』」
〈日用軌範》云:「聞遍食椎,看上下肩,以面相朝揖食,不得正面以手搖曳兩邊。」
《經國大典註解》云:「揖,下官於上官,隔等則舉手齊眼下致敬,差等則舉手齊口下致敬。上官於下官,隔等則無答,差等則舉手齊心答禮,相等者各舉手齊心下致敬。」
《居家必用》載王虛中訓蒙法云:「凡揖人時,則稍闊其足,其立則穩。揖時須是曲其身,以眼看自己鞋頭,威儀方美觀。揖時亦須直其膝,不得曲了,當低其頭,使手至膝畔,又不入膝內,則手隨時起而叉於胸前。揖時須全出手,不得只出一指,謂之鮮禮。揖尊位則手過膝下,亦以手隨身起,叉手於胸前也。」
《困學紀聞》云:「鄭司農注,肅拜但俯下手,今時揖是也。項氏云:『古之拜,如今之揖,折腰而已。介胄之士不拜,故以肅為禮,以其不可折腰也。其儀特斂手向身,微作曲勢,此正今時婦人揖禮也。漢時婦人之拜,不過如此。』」
周祈《名義考》云:「手與胸平為揖。詩詁:『推手曰揖,引手曰厭。』推手,手與胸離也,厭則著手於胸。」
《正字通》云:「揖,手著胸也。《六書故》:『拱手上下左右之以相禮也。』《周禮·秋官》:『詔王儀南鄉見諸侯,土揖庶姓,時揖異姓,天揖同姓。』註:鄭氏曰:『土揖,推手小下之也。時揖,平推手也。天揖,推手小舉之也。』」
《小補韻會》云:「《儀禮》註:推手曰揖,引手曰厭。今詳上手當曰厭,謂手厭於胸。引手當曰揖,揖而左,揖而右。」又見〈頓首〉處。
程大昌《演繁露》云:「《公羊?僖二年》:『晉謀伐郭,荀息進,獻公揖而進之。』註:以手通指曰揖。」
《史記·周本紀》云:「武王乃揖諸侯。」
《湖海新聞》云:「宋徽宗宣和元年,降手詔曰:『寺院改為宮觀,自今設禮,合掌、和南、不審,並改作擎拳稽首。』」
長揖附《前漢書·高帝紀》云:「酈生不拜,長揖曰:『足下必欲誅無道秦,不宜踞見長者。』」註:師古曰:「長揖者,手自上而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