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解縛之要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向比丘們開示:「過去,諸天曾與阿修羅戰,釋提桓因告訴忉利天的天子說:‘各位與阿修羅戰鬥,如果最後阿修羅戰敗,我們得勝,你們就將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的兩手、兩足及頸五處綁縛起來,捉到這裡來。’此時,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也告訴所有阿修羅說:‘今日我們與忉利天戰鬥,假使獲得勝利,便將釋提桓因綁縛捉到這裡來。’」

「當時忉利天與阿修羅的戰爭,天人最後得到勝利,便將阿修羅王的頭、兩手、兩腳五處捆綁,帶到釋提桓因的天宮門外。」

「這時,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心想:‘忉利天的法是正法,阿修羅所行之法是非法,從今以後,我不再樂於當阿修羅了,希望能夠住到忉利天天宮中。’於是便說:‘忉利天的法是正法,阿修羅的法不是正法,我希望能住在此處的天宮。’當這麼說時,阿修羅王便發現自己身上已無繫縛,而且五欲自在。倘若這時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心中想:‘忉利天的法是非法,阿修羅的法才是正法,我不要留在忉利天這裡,我要返回阿修羅的宮殿。’這時,阿修羅王身上五處又被綁縛,五欲自在之樂馬上消失。」

「比丘們你們應當要知道,纏縛之快速,莫過此事;被煩惱魔所束縛,又甚於此。當知被煩惱魔所繫縛,皆是由起心動念而來,唯有心不妄動才不會被煩惱魔所繫縛。因此,諸比丘!應當勤修種種方便法門,令心不被繫縛,要樂處於閑靜之處。所以說,煩惱即是魔境界。」

「倘若有比丘在煩惱境界中,終究無法從生、老、病、死、愁、憂、苦、惱中解脫,這就是繫縛之苦。倘若比丘心不妄動,不住著於煩惱之中,便能脫離生、老、病、死、愁、憂、苦、惱等繫縛之苦。因此,心中沒有煩惱,就能超越諸魔境界。比丘們!應當如是學習」。

諸比丘聽聞佛所說,皆歡喜奉行 。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六·等見品第三十四(八)》

省思:

《六祖壇經》云:「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修行就是要在起心動念處修,一念回光,轉迷成悟,當下就能解脫煩惱的纏縛,直趣菩提。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只起善念、不起惡念,透過禪修靜坐、聽經聞法,定心、淨心,進一步能夠安住本心,保持覺性存在,清楚、明白、作主。如是在心地上用功,堅住正念,隨順覺性,逢苦不憂,遇樂不喜,不被境轉,做自己心中的主人,定能出離苦海,達到真正的解脫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