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故事告訴您錢從哪裡來

錢,當然是絕大多數人都喜歡的,但是應該如何獲得財富?這個問題,學者們在探討,金融專家在研究,普通百姓也在琢磨,但沒有哪個方法能絕對有效。錢財究竟從何而來?讓我們來看看佛法是如何解答這個問題的。

佛教主張三世因果——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輪迴是無始無終的。如果我們在過去世很吝嗇,未曾佈施,那麼即便今世得到了億萬遺產,也未必有福享用;如果我們在過去世多行佈施、廣結善緣,那麼即便今世出生於貧困之家,長大成人後,也依然能福報具足。給大家講四個小故事吧。

黃金烙餅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人曾在前世積累了大量福報,於是今生投生為尊貴的太子。而另一個人在前世慳貪吝嗇,於是今世成為赤貧的乞丐。太子由於多生積累的善習,從小就慷慨大方,廣行佈施,甚至把國庫裡的寶物全都佈施給了窮苦百姓。國王對此完全不能接受,一氣之下將太子趕出了王宮。太子流落街頭,無衣無食,只能以乞討為生。後來遇到了那個乞丐,兩人成了好朋友,結伴而行,去四方流浪。

在一個鄰近的國家,國王猝然去世了,沒有留下繼承王位的兒子,大臣們非常焦急,開始四處尋找,想找一位福德具足的人來繼任國王、管理國家。這一天,太子和乞丐流浪到這個國家,太子走累了,躺在一棵大樹下休息,乞丐則出去乞討了。

這時,幾位大臣正巧路過這裡,他們看到了在樹蔭下熟睡的太子,併發現一個奇景:太陽雖然一如既往地換換移動,而大樹的影子卻一直沒有離開過太子,始終在為他遮擋陽光。大臣們欣喜萬分,認定太子是有大福德的人,於是把他叫醒,迎請他做了國王。

太子當上國王后,心裡一直惦記著乞丐,想讓他也過上富足的生活,可一時又找不到他,於是太子想了個辦法:他烙了幾張餅,在其中一張裡暗暗加進了黃金,派一位屬下拿著這些餅去尋找乞丐朋友,把餅送給他。屬下四處尋找,終於找到了乞丐,把那些烙餅送給了他。乞丐拿過幾張餅,一張一張掂量,發現其中一張份量很重,他不知道裡面夾著黃金,反而認為那張餅沒熟,是夾生的,於是就把這張餅還給了屬下:「這張送給你了。」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福報是由三世因果決定的。就像這位太子,他雖然失去了自己國家的王位繼承權,卻當上了鄰國的國王,就是因為他前世福報具足的緣故。而乞丐呢,由於前世沒有積福,今生即使拿到了黃金也無福享用。

每個人都有自己應得的錢財,這些都是由前世種下的「因」決定的。因此,倘若我們福報足夠,即使不爭不奪,錢財也不會匱乏;倘若福報欠缺,即使強爭暗奪,錢財也未必能到手。

第二個故事是《佛說波斯匿王善光緣經》裡的故事。

波斯匿王有個女兒,叫善光公主,是波斯匿王的掌上明珠。一天,波斯匿王對公主說:「女兒呀!你生長在帝王之家,如此榮華富貴,應該感謝我才是。」但善光公主信奉佛法,認為罪福乃自作自受,因此回答父王說:「我之所以生為公主,並不是托父親之福,而是因為我自己前世積累的福報。」波斯匿王聽了很生氣,為了要證明善光公主的觀點不對,便將她嫁給了一個年輕的乞丐。可是,善光公主與乞丐結婚後,卻在乞丐的破屋下面發現了大量寶藏,後來的榮華富貴一點也不亞於波斯匿王。

釋迦牟尼佛前世的故事

第三個故事是釋迦牟尼佛前世的故事。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薩道時,經歷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歷程。曾有一世轉生為一位太子,名為智美根登。智美根登從小就喜歡佈施,不僅把所有金銀珠寶都佈施給了窮人,還把他父王視如生命的珍寶——普天之下獨一無二的如意寶,佈施給了鄰國。國王發現以後,龍顏大怒,立刻把智美根登和他的妻子、兒女都流放了。

在流放的路途中,智美根登繼續佈施,不僅佈施了妻子,甚至把兒女也佈施了。獨自一人住在深山。後來,又有人來索要他的眼球,智美根登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眼球也佈施了。智美根登太子真誠勇猛的佈施行為感動了天神。天神現身在他面前,問他有什麼願望,天神可以幫他滿足。智美根登太子回答說:「我只有一個願望——願一切眾生,悉皆度脫生死苦海。」

天神極為感動,在天神的願力之下,智美根登不僅恢復了視力,還具有了天眼通,他的妻子、兒女,還有如意寶也都被陸續歸還了。父王得知這些情況後,既感動又高興,於是迎請太子回國,繼承了王位。

所以,如果我們能像智美根登一樣,懂得放下,願意真誠佈施、一心利他,福報不僅會失而復得,而且會變得更多更大,同時還會感動和影響無數有緣人。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由於我們凡夫惡習深重,所以很難立刻做到廣行佈施。也許由於一時的衝動,我們不慎陷入了財產糾紛,做下了惡業,但如果能及時懺悔,努力改過從善,惡業也能轉化為善因。

密勒日巴尊者的故事

第四個是在藏地有一個廣為流傳的關於財產糾紛的故事——白教祖師密勒日巴尊者的人生經歷。

尊者的父親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家境殷實,財產眾多。尊者小時候與父母、妹妹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在尊者童年時,他的父親不幸患上重病,臨終之前,他留下了一封遺書,把財產委託給尊者的伯父和姑母代管,並要求他們在尊者成人以後,將財產全部交還給尊者。

尊者的伯父和姑母表面上答應了,但在後來,他們不但沒有按照遺囑去做,反而還把屬於尊者以及他媽媽和妹妹的財產私分了,並把尊者一家三口趕到破舊的小屋,強迫他們從早到晚不停勞作。他們幹的是牛馬的活,吃的是狗吃的飯,飽經折磨,備受欺凌。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尊者的母親一心想要報復,於是用最後一點財產送尊者離開家鄉,去遠方學習誅法。

尊者歷盡艱辛,終於學會了誅法。這一天,伯父的兒子娶親,伯父宴請了許多賓客,過去欺辱過尊者一家的人都來了。當婚禮正在進行之時,密勒日巴尊者按照母親的囑咐,施展誅法,令整個房子轟然倒塌,當場壓死了35個人。後來,尊者又施放降雹術,令村民的麥子顆粒無收。

做完這些惡事以後,密勒日巴尊者趕緊逃離了家鄉。雖然大仇已報,但尊者的內心卻充滿了懊悔,非常懼怕因果報應。於是,幾經周折,尊者依止了大成就者瑪爾巴大師,痛心懺悔殺人惡行,以苦行消除罪業。後來,在瑪爾巴大師的引導下,尊者獨居山洞,無衣無食,在常人完全無法忍受的惡劣環境中,歷盡磨難,精進苦修。密勒日巴尊者在成就以後,不僅超度了母親、妹妹,還超度了當年他用誅法殺害的仇人。

從這個故事看,如果沒有尊者與伯父、姑母的財產糾紛,尊者就不會去學誅法,也就不會殺害那麼多人,更不會產生懺悔心,生起尋找一位上師的強烈願望,當然最終也就不會即身成佛了。可見,尊者的無上成就,真的是來自那些傷害過他的人。所以,即使我們一時不慎,陷入了財產糾紛,只要能改惡從善,惡因也能成為善業的緣起。

讀了這四個故事,我們要對錢財建立起一個正確的觀念。對錢財不必過度貪執,更不能為了錢財而喪失道德。錢財與道德相比,道德更重要,因為道德是錢財的根本,利他是福報的源泉。如果我們能孝順父母、寬厚待人,凡事多為別人著想,把利他當做為人處事的原則,我們一定能獲得巨大的福報、成就偉大的事業。

進一步說,如果我們的心能與佛法相應,必能獲得三寶的加持、天龍護法的護佑,周圍的人也都會支持我們。這樣,我們的未來一定會像菩薩一樣快樂而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