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釋大方便品第六十九之餘(卷八十三)

聖者龍樹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經】

「世尊!是門,利根菩薩摩訶薩所入。」

佛言:

「鈍根菩薩亦可入是門,中根菩薩、散心菩薩亦可入是門;是門無礙,若菩薩摩訶薩一心學者皆入是門。

「懈怠、少精進、妄憶念、亂心者所不能入;精進、不懈怠、正憶念、攝心者能入。

「欲住阿鞞跋致地、欲逮一切種智者能入。

「是菩薩摩訶薩如般若波羅蜜所說當學,乃至如檀波羅蜜所說當學;是菩薩摩訶薩當得一切智。

「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所有魔事欲起即滅。以是故,菩薩摩訶薩欲得方便力,當行般若波羅蜜。

「若菩薩摩訶薩如是行、如是習、如是修般若波羅蜜,是時,無量阿僧祇國土中現在諸佛念是行般若波羅蜜菩薩。何以故?是般若波羅蜜中生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故。以是故,菩薩摩訶薩應如是思惟:『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得法,我亦當得。』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習般若波羅蜜!

「若如是習般若波羅蜜,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摩訶薩常應不遠離薩婆若念。

「若菩薩摩訶薩如是行般若波羅蜜,乃至彈指頃,是菩薩福德甚多。

「若有人教三千大千世界中眾生自恣佈施,教令持戒、禪定、智慧,教令得解脫、解脫知見,教令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辟支佛道,不如是菩薩修般若波羅蜜乃至彈指頃。何以故?是般若波羅蜜中生佈施、持戒、禪定、智慧,須陀洹果乃至辟支佛道;十方現在諸佛亦從般若波羅蜜中生,過去、未來諸佛亦從般若波羅蜜中生故。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薩婆若念,行般若波羅蜜,若須臾時、若半日、若一日、若一月、若百日、若一歲、若百歲、若一劫、若百劫,乃至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是菩薩修是般若波羅蜜福德甚多;勝於教十方恆河沙等世界中眾生佈施、持戒、禪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教令得須陀洹果乃至辟支佛道。何以故?諸佛從般若波羅蜜中生,說是佈施、持戒、禪定、智慧、解脫、解脫知見,須陀洹果乃至辟支佛道。

「若有菩薩摩訶薩如般若波羅蜜所說住,當知是菩薩摩訶薩是阿鞞跋致,為諸佛所念。如是方便力成就;當知是菩薩親近、供養無量千萬億諸佛,種善根,與善知識相隨,久行六波羅蜜,久修十八空、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佛十力乃至一切種智;當知是菩薩住法王子地,滿足諸願,常不離諸佛,不離諸善根,從一佛國至一佛國;當知是菩薩辯才無盡,具足得陀羅尼,身色具足、受記具足故,為眾生受身。

「當知是菩薩善知字門,善知非字門;善於言,善於不言;善於一言,善於二言,善於多言;善知女語,善知男語;善知色乃至識;善知世間性,善知涅槃性;善知法相,善知有為相,善知無為相;善知有法,善知無法;善知自性,善知他性;善知合法,善知散法;善知相應法,善知不相應法,善知相應不相應法;善知如,善知不如;善知法性,善知法位;善知緣,善知無緣;善知陰,善知界,善知入;善知諦,善知十二因緣;善知禪,善知無量心,善知無色定;善知六波羅蜜,善知四念處,乃至善知一切種智;善知有為性,善知無為性;善知有性,善知無性;善知色觀,善知受、想、行、識觀,乃至善知一切種智觀;善知色、色相空,善知受、想、行、識、識相空,乃至善知菩提、菩提相空;善知捨道,善知不捨道;善知生,善知滅,善知住異;善知欲,善知瞋,善知癡;善知不欲,善知不瞋,善知不癡;善知見,善知不見;善知邪見,善知正見,善知一切見;善知名,善知色,善知名色;善知因緣,善知次第緣,善知緣緣,善知增上緣;善知行相;善知苦,善知集,善知滅,善知道;善知地獄,善知餓鬼,善知畜生,善知人,善知天;善知地獄趣,善知餓鬼趣,善知畜生趣,善知人趣,善知天趣;善知須陀洹,善知須陀洹果,善知須陀洹道;善知斯陀含,善知斯陀含果,善知斯陀含道;善知阿那含,善知阿那含果,善知阿那含道;善知阿羅漢,善知阿羅漢果,善知阿羅漢道;善知辟支佛,善知辟支佛果,善知辟支佛道;善知佛,善知一切智,善知一切智道;善知諸根,善知諸根具足;善知慧,善知疾慧,善知有力慧,善知利慧,善知出慧,善知達慧,善知廣慧,善知深慧,善知大慧,善知無等慧,善知寶慧;善知過去世,善知未來世,善知現在世;善知方便;善知待眾生;善知心,善知深心;善知義,善知語;善知分別三乘。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生般若波羅蜜、修般若波羅蜜,得如是等利益。」

【論】

釋曰:

須菩提意以四種門雖安隱,以甚深故,利根者乃得入。

佛答:

「無不入」者,須菩提明智慧利根者能入,佛意:「但一心精進欲學者可入。」

譬如熱時,清涼池,有目有足皆可入;雖近,不欲入者則不入。「四門」、「般若波羅蜜」池亦如是,四方眾生無有遮者。

「不懈怠」者是正精進;「不妄念」者是正念;「不亂心」者是正定;「如」等四門是正見;正見等安住是戒行——此八聖道能得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小乘智短故,但說利根者能入;佛大乘大智故,說雖中根、鈍根,八法和合故,能入是四門。

佛此中以大悲氣故,說:「中根、鈍根皆可得入。」

若菩薩能如般若所說六波羅蜜學,不久當得薩婆若。

如聲聞法中,不但以正見得道,以八分合行故;大乘法亦如是,不但學般若故得薩婆若,與五波羅蜜合故得。

是故說:「菩薩如所說般若波羅蜜,當學得一切智。」

問曰:

上說「但般若能至一切種智」,今何以言「與五波羅蜜合故得至」?

答曰:

常說與六波羅蜜合故得至;或時有清淨佛國,但聞實相得至薩婆若,不用次第行諸波羅蜜。

此中說菩薩得薩婆若,則般若功報已足;今但讚行般若人力勢。如《經》中說:是菩薩行般若,所有魔事起即滅。

從上「諸佛所念」來至此,皆是讚菩薩行般若功德,乃至「分別善知三乘」。

「善知字門」者,如文字陀羅尼中說。

「非字」,名如、法性、實際,此中無文字。

略說義,是菩薩無量福德力故,善知二法——世間及涅槃。若厭世苦,則念涅槃;若欲沒涅槃,還念世間。

集諸福德道故,善知字;破福德中顛倒故,善知無字。

語、不語,亦如是。

「一語」者,以是一語能分別多少淨語、不淨語。一語、二語、多語,男語、女語等,音聲各異。菩薩善知是事故能伏諸邪道及諸豪勝。

善知色乃至識二種相,若常、若無常,如先說。

「善知捨道」者,菩薩從一地至一地,舍下地不憂,得上地不貪。

「不捨道」者,住是地中。

邪見;次世間正見;「一切見」:學、無學等諸見。

「行」者,十六行。

「善知須陀洹」者,人也;「須陀洹道」者,見諦道也;「須陀洹果」,第十六心、心數法,及無漏戒等諸法。

乃至佛亦如是。

「善知諸根」者,善分別二十二根。

有人言:觀可度眾生根有利鈍,具足者可度,不具足者未可度。

又菩薩亦自知善根具足、不具足;如鳥子自知毛羽具足,爾乃可飛。

「慧」者,一切智慧總相。

「疾慧」者,速知諸法。

有人雖疾而智力不強,如馬雖疾而力弱;有人雖有強智力而不利,譬如鈍斧雖有大力,不能破物。

「出慧」者,於種種難中能自拔出,亦能於諸煩惱中自拔出三界入涅槃。

「達慧」者,究盡通達,於佛法中乃至漏盡、得涅槃,破壞諸法到法性中。

「廣慧」者,道俗種種經書論議,於佛法中有無,無不悉知。

「深慧」者,觀一切法無量、無相、不可思議。世間深智慧者,能知久遠事,利中有衰、衰中有利。

「大慧」者,總具上諸慧名為「大」。又復一切眾生中佛為大,諸法中般若為大;知佛、信法,與大法和合,故名為「大」。

「無等慧」者,於般若中不著般若,能如是深入,更無異法可喻。復次,菩薩漸漸行道,到不可思議性中,無有與等者,故名「無等」。

「寶慧」者,如如意寶,自無定色,隨前物而變;般若亦如是,自無定相,隨諸法行。

又如如意珠,隨願皆得;般若亦如是,有人行者能得佛願,何況餘者!

過去已滅,未來未起,不得言有,不得言無,於是中能行實相,是名「善知」。

現在法念念生滅故不可知,而能通達,是名「善知現在世」。

「方便」名欲成辦其事,能具足因緣多少得所,於中不令有失。如菩薩雖行空,不證實際;雖行福德,亦復不著。

「待眾生」者,如估客、大將雖乘駃馬能疾到所止,故待眾人;菩薩亦如是,乘智慧駃馬,雖能疾入涅槃,亦待眾生故不入。

善知眾生種種善恶心。「深心」者,現在雖惡,其本則好;如父母撾子,外惡內善。如佛度鴦崛魔羅,知其淺心雖惡,深心實善。菩薩觀眾生信等五善根,從深心中來,是時可度。

「義」者有二,亦「法」、亦「名」;「語」者語言,以「名字」名物。

得「義無礙」、「法無礙」故,名「善知義」;「辭無礙」、「樂說無礙」故,名「善知語」。菩薩住是二善知中,能以三乘度眾生,是名「善知分別三乘」。

如是難解故解說,易解者不說。

問曰:

何以故先說「善知色乃至識」,後說「知眾、界、入」?

何以先說「善知緣」?後說「因、次第、緣、增上」?

答曰:

先廣說,後略說。

復有人言:先五眾有三種:善、不善、無記。戒眾等五,亦名為「五眾」。

「緣」,先略說,後廣說。

大智度論釋三惠品第七十

【經】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云何行般若波羅蜜?云何生般若波羅蜜?云何修般若波羅蜜?」

佛言:「色寂滅故;色空故,色虛誑故,色不堅實故,應行般若波羅蜜。受、想、行、識亦如是。

「如汝所問:『云何生般若波羅蜜?』如虛空生故,應生般若波羅蜜。

「如汝所問:『云何修般若波羅蜜?』修諸法破壞故,應修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言:「世尊!行般若波羅蜜,生般若波羅蜜,修般若波羅蜜,應幾時?」

佛言:「從初發意乃至坐道場,應行、應生、應修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次第心應行般若波羅蜜?」

佛言:「常不捨薩婆若心,不令餘念得入,為行般若波羅蜜、為生般若波羅蜜、為修般若波羅蜜。若心、心數法不行故,為行般若波羅蜜、為生般若波羅蜜、為修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修般若波羅蜜,當得薩婆若不?」

佛言:「不。」

「世尊!不修般若波羅蜜,得薩婆若不?」

佛言:「不。」

「世尊!修不修,得薩婆若不?」

佛言:「不。」

「世尊!非修非不修,得薩婆若不?」

佛言:「不。」

「世尊!若不爾,云何當得薩婆若?」

佛言:「菩薩摩訶薩得薩婆若,如如相。」

「世尊!云何如如相?」

「如實際。」

「云何如實際?」

「如法性。」

「云何如法性?」

「如我性、眾生性、壽命性。」

「世尊!云何我性、眾生性、壽命性?」

佛告須菩提:「於汝意云何?我、眾生、壽命法可得不?」

須菩提言:「不可得。」

佛言:「若我、眾生、壽命不可得,云何當說有我性、眾生性、壽命性?

「若般若波羅蜜中不說有一切法,當得一切種智。」

須菩提言:「世尊!但般若波羅蜜是不可說?禪波羅蜜,乃至檀波羅蜜亦不可說?」

佛告須菩提:「般若波羅蜜不可說,檀波羅蜜乃至一切法——若有為、若無為,若聲聞法、若辟支佛法、若菩薩法、若佛法,亦不可說。」

「世尊!若一切法不可說,云何說是地獄、是畜生、是餓鬼、是人、是天?是須陀洹、是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是諸佛?」

佛告須菩提:「於汝意云何?是眾生名字實可得不?」

「世尊!不可得。」

佛言:「若眾生不可得,云何當說有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須陀洹乃至佛?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當學一切法不可說。」

須菩提言:「世尊!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時,應學色、受、想、行、識,乃至應學一切種智?」

佛告須菩提:「是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時,應學色不增不減,乃至應學一切種智不增不減。」

須菩提言:「世尊!云何色不增不減學?乃至一切種智不增不減學?」

佛言:「不生不滅故學。」

「世尊!云何名不生不滅學?」

佛言:「不起不作諸行業——若有、若無故。」

「世尊!云何不起不作諸行業——若有、若無?」

佛言:「觀諸法自相空故。」

「世尊!云何應觀諸法自相空?」

佛言:「應觀色、色相空,應觀受、想、行、識、識相空;應觀眼、眼相空,乃至意;色乃至法,眼識界乃至意識界、意識界相空;應觀內空、內空相空,乃至應觀自相空、自相空相空;應觀四禪、四禪相空,乃至滅受想定、滅受想定相空;應觀四念處、四念處相空,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空。如是,須菩提!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行諸法自相空。」

「世尊!若色、色相空,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空,云何菩薩摩訶薩應行般若波羅蜜?」

佛言:「不行,是名行般若波羅蜜。」

「世尊!云何不行是行般若波羅蜜?」

佛言:「般若波羅蜜不可得故,菩薩不可得,行亦不可得;行者、行法、行處亦不可得故,是名菩薩摩訶薩行不行般若波羅蜜,一切諸戲論不可得故。」

「世尊!若不行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從初發意菩薩,云何行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菩薩從初發意已來,應學空無所得法。是菩薩用無所得法故,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以無所得法故,修智慧;乃至一切種智,亦如是。」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名有所得?云何名無所得?」

佛告須菩提:「諸有二者,是有所得;無有二者,是無所得。」

「世尊!何等是二有所得?何等是不二無所得?」

佛言:「眼、色為二,乃至意、法為二,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為二,是名為二。」

「世尊!從有所得中無所得?從無所得中無所得?」

佛言:「不從有所得中無所得,不從無所得中無所得。

「須菩提!有所得、無所得平等,是名無所得。

「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於有所得、無所得平等法中應學!

「須菩提!菩薩摩訶薩如是學般若波羅蜜,是名無所得者,無有過失。」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不行有所得,不行無所得,云何從一地至一地,得一切種智?」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住有所得中,從一地至一地。何以故?有所得中住,不能從一地至一地。何以故?須菩提!無所得是般若波羅蜜相,無所得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無所得亦是行般若波羅蜜者相。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行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般若波羅蜜不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可得,行般若波羅蜜者亦不可得,云何菩薩摩訶薩分別諸法相,是色,是受、想、行、識,乃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得色,不得受、想、行、識,乃至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色不可得,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可得,云何具足檀波羅蜜,乃至具足般若波羅蜜,入菩薩法位中;入已,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得一切種智;得一切種智已,轉法輪作佛事,度眾生生死?」

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不為色故行般若波羅蜜,乃至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行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為何事故行般若波羅蜜?」

佛言:「無所為故行般若波羅蜜。何以故?一切諸法無所為、無所作,般若波羅蜜亦無所為、無所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所為、無所作,菩薩亦無所為、無所作。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行般若波羅蜜無所為、無所作。」

【論】

釋曰:

聽者聞種種讚般若功德,得善知一切事,而貴愛是般若波羅蜜,方便欲得。

須菩提知眾人意,是故問佛:「世尊!云何行般若?云何生?云何修?」

有人言:「行」者,在乾慧地;「生」者,得無生忍法;「修」者,得無生忍法後,以禪波羅蜜熏修般若。

佛答:

五眾是一切世間心所行結縛處,涅槃是寂滅相,菩薩以般若波羅蜜利智慧力故,能破五眾通達令空,即是涅槃寂滅相。從寂滅出,住六情中,還念寂滅相,知世間諸法皆是空、虛誑、不堅實,是名般若。

行般若無定相故,不可得說若有、若無,言語道斷故。空如虛空,是故說「如虛空生」。

又「如虛空」,虛空中無有法生,虛空亦不能有所生,所以者何?無法、無形、無觸,無作相故;般若波羅蜜亦如是。

復有人言:有是虛空,但以常法、無作故不能生,是為定相。

摩訶衍中,「虛空」名無法,不得說「常」,不得說「無常」;不得言「有」,不得言「無」,「非有非無」亦不可得。滅諸戲論,無染無著,亦無文字。

般若波羅蜜亦如是,能觀世間似如虛空。

是名「生般若波羅蜜」。

菩薩得般若已,入甚深禪定,以般若力故,觀禪定及禪定緣皆破壞。何以故?般若波羅蜜捨一切法,不著相故,是名「修般若波羅蜜」。

聽者作是念:「一切法皆有時節。」是故須菩提問:「般若波羅蜜應幾時行?」

佛答:「從初發心乃至坐道場應行。」

問曰:

菩薩從初發心,應行十地、六波羅蜜、三十七品一切善法,何以但說行般若?

答曰:

須菩提但問般若故,佛答以行般若。

又復是一切法皆與般若波羅蜜和合,以般若大故,不說餘法。

問曰:

般若波羅蜜無量無限,何以故以道場為限?

答曰:

先已答,是「般若」到佛心中轉名「薩婆若」;理雖一,名變故,言「至道場應行」。

菩薩至道場,發意已來所得諸法皆捨,得無礙解脫故,皆通達三世。

問曰:

彈指頃六十念,念念生滅,云何「一心常念薩婆若,不令餘念得入」?

答曰:

心有二種:一者、念念生滅心;二者、相續次第生,總名一心——以相續次第生故,雖多,名為一心。

是時,不令貪、恚等心相續得入。何以故?

貪、恚等心久住,則能障般若波羅蜜,念少則不能為害——此為新發意菩薩故說。

復有大菩薩,雖行餘諸善法,皆與般若和合,能令念念中餘心不入。

菩薩多於般若中起種種戲論及諸邪心,是故佛教常念薩婆若,不令餘念得入。

「常念」者,心無餘向,縱使死急事至,不忘薩婆若。

「般若波羅蜜行相」者,所謂心、心數法不行。

問曰:

凡夫人入無想定,若生無想天;聖人住有餘涅槃、入滅盡定;一切聖人入無餘涅槃,心、心數法皆不行——是則心、心數法不行。菩薩行般若時,云何心、心數法不行?

答曰:

是事《阿毘曇》中說,非大乘中義。小乘、大乘種種差別,如先說。是故不應以《阿毘曇》難《摩訶衍》。

復次,無相三昧中,色等諸相滅故名「無相」;以「無相」故,不應生心、心數法;此亦非無想定、滅盡定。

問曰:

「無相」義,佛種種說:或名見諦道——信行、法行為「無相」,人以疾故;或說無色定,想微細難覺故,亦名「無相」;或以三解脫門中緣涅槃故,名「無相」。是故不得但以「無相」故名「心、心數法不行」。

乃至緣「涅槃無相法」,心、心數法不滅,何況緣有相法?

答曰:

見諦道中、無色定中說「無相」可爾。

若言「緣涅槃無相法」,是事不然!佛常種種讚歎「涅槃」無相、無量、不可思議法,即是「無相無緣法」,汝云何言「緣」?

問曰:

滅男、女色等相,故名「無相」,不言「無涅槃相」!行者取是涅槃相,生心、心數法,是名「緣」!

答曰:

佛說一切有為生法皆是魔網、虛誑不實,若緣涅槃心、心數法是實,則失有為法虛誑相;若不實,不能見涅槃。是故汝言「涅槃有相可緣」,是事不爾!

問曰:

佛自說「涅槃法有三相」,云何言「無相」?

答曰:

是三相假名無實,何以故?破有為三相故,說「無生」、「無滅」、「無住無異」,「無為」更無別相。

復次,「生相」,先已種種因緣破「生」,畢竟不可得故,云何有無「生」?離「有為相」,無為相不可得。

是故「無為」但有名字,無有自相。

復次,佛法真實寂滅無戲論;若涅槃有相,即是有定相可取,便是戲論,戲論故而生諍訟,若諍訟瞋恚,尚不得生天人中,何況涅槃!

是故如佛說:「涅槃,無相、無量、不可思議,滅諸戲論。」

此「涅槃相」,即是「般若波羅蜜」,是故不應有心、心數法。如先品說:「菩薩行般若,離心、非心相。」

若有非心相,應當難言:「無心相云何行般若?」今離此二邊,故不應難。

復次,先世無明顛倒邪見因緣故,得是身。是身中心、心數法雖有善,因緣生故無自性,虛誑不實,是善心果報,受人天福樂,皆是無常故,能生大苦,亦是虛誑不實;何況不善、無記心!因虛誑故,果亦虛誑。「般若波羅蜜」,真故,心、心數法不行。

須菩提聞是「心、心數法不行」,故問佛:「世尊!修般若波羅蜜得薩婆若不?」

佛言:「不。」何以故?「修」名常行積集,皆應是心、心數法力,是故言「修」。

修尚不得,何況「不修」!

「修不修」者,是般若無為法故「不修」,能觀實相故言「修」,二俱有過,故言「不」。

問曰:

若第三中有過,第四有何過,復言「不」?

答曰:

須菩提以取相著心問故,佛言:「不。」

以受「修不修」故,有「非修非不修」,是故佛言:「不。」

若以不取相心,說「非修非不修」則無有過。

須菩提四種問,佛皆不聽,心惑故復問世尊:「今云何當得薩婆若?」

佛答:「如如相。」

「如」亦不解,是故佛言:「如實際。」

問曰:

〈如品〉中,須菩提自善說「如」,今云何有疑?

答曰:

是「如」無一定相,是故不得不問;若「如」有一定相者,便應已解。

是「如」甚深無量故,須菩提有處解、有處不解;譬如大水,有人入深者、入淺者,皆名入水,不得言入淺者不入水。

問曰:

何以不以「如」喻「實際」,而以「實際」喻「如」?「實際」有何易解故譬喻?

答曰:

「如」、「實際」雖是一物,觀時異;「如」是諸法體性,「實際」是行者心取證。佛以須菩提得是「實際」為證,故以為譬喻。

問曰:

常說「法性」次「如」,「實際」次「法性」,今「法性」何以在後?

答曰:

今欲以「我性」、「眾生性」說畢竟空故,轉次在後。

復次,從見諦道、學道中能觀諸法「如」;無學道中煩惱盡故,定心作證;定心作證故,於一切總相、別相中通達,名為「法性」。

諸法本生處名為「性」,是故以「法性」喻「實際」。

「法性」有聲聞分、有大乘分;須菩提於聲聞分中不疑,大乘分中有疑故問。

佛欲以凡人所可解事為證,故言:「如我性、眾生性、壽命性。」

須菩提更無所問,佛欲結句故,反問須菩提:「於汝意云何?我法相實有不?」

須菩提得道故言「無」。須陀洹尚不見我,何況阿羅漢!

佛言:「汝以小乘鈍智尚不得我,何況佛!」

佛以智慧求我不可得,云何可說?如我不可說有,一切法亦如是。菩薩能行是不可說法故,當得薩婆若。

「不可說」者,不可分別若有、若無。

須菩提問:「世尊!諸法若不可分別,云何分別說有地獄等五道、須陀洹等諸聖道?」

佛答:「眾生無有定法,但有假名字,云何當分別說有地獄等?」眾生及諸聖人,從分別眾生等故有諸道名,眾生實不可得。

「如是,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學不可說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問:「世尊!菩薩應學色等諸法,今何以言學一切法不可說?」

佛答:「菩薩雖應學色等法,但應作不增不減故學。」

「不增不減」義,如先說。

此中佛自說得不增不減因緣:「若菩薩學不生不滅法,即是學不增不減。」

須菩提問:「云何學不生不滅?」

佛答:「不起不作諸行業——若有、若無故。」

「有」名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無」名斷滅邊,離八聖道強欲求滅。

以是二事,凡夫人起諸行業——若善、若不善。

是菩薩知諸法實相,所謂「不生不滅」,是故不作三種業,不起業相應諸法,是名「無作解脫門」。

「不生不滅」,是「無相解脫門」。

復問世尊:「何等方便故,能不作不起諸行業?」

佛答:「若菩薩能觀諸法自相空」,所謂「色、色相空,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相空。」菩薩爾時能作二事:一、能不作不起諸行業;二、能於一切法中行「自相空」。

復問世尊:「若色等法自相空,云何菩薩應般若波羅蜜中行?」

佛答:「不行,是名菩薩般若中行。」

此中自說因緣:「般若波羅蜜體不可得,行者、行法、行處不可得。」

法空故,般若波羅蜜不可得,行處亦不可得;眾生空故,行者不可得。

一切戲論不可得故,菩薩不行,名為「般若波羅蜜行」。

須菩提問:「若不行是般若行者,初發心菩薩云何應行般若?」

須菩提意:若「不行為行」者,初發心菩薩心則迷悶;若「以行為行」者,是則顛倒,是故問。

佛答:「初發心菩薩應學無所得法,無所得法即是無行。」

「學」名以方便力漸漸行,所謂佈施時,以無所得法故應佈施。諸法實相畢竟空,畢竟空中無有可得——若有、若無;菩薩住如是智慧心中,應若多若少佈施;佈施物、與者、受者,平等觀故——所謂皆不可得。

乃至薩婆若亦如是。

須菩提作是念:「有所得故則是世間顛倒,無所得故即是涅槃」,是故問佛:「云何有所得?云何無所得?」

佛略答:「二相是有所得;無二相是無所得。」

「二相」者,眼一、色一,兩「一」和合名為「二」。以眼故知是色,以色故知是眼,眼、色是相待法。

問曰:

若不見色時亦有眼,云何眼不離色?

答曰:

以曾見色故名為眼,今雖不觀色,以本為名。是故一切有為法皆屬因緣,因屬果,果屬緣,無有定自在者。

乃至意、法,菩薩、佛,亦如是。

凡夫無智,各各分別,作善不善業;智者知是「二」法皆虛誑,屬因緣,不以是「二」為「二」。

須菩提問:是二法即是有所得,不二法即是無所得。

「世尊!從有所得法中無所得?」

「從無所得法中無所得?」

為緣諸法取相行道故,得是畢竟空無所得?

為不作緣不取相不行道故,得是畢竟空無所得?

「若有所得中無所得」者,有所得即是顛倒,行顛倒云何得實?

「若無所得中得無所得」者,無所得即是無所有,無所有云何能生無所有?

佛以「二」俱過故,皆不聽。

有所得、無所得二事,皆能平等觀;「平等」即是畢竟空、無所得。

因「無所得」破「有所得」;事既辦,亦捨「無所得」。如是菩薩於「有所得」、「無所得」平等,般若中應學。

若菩薩能如是學,是名真無所得者,無有過失。

從一地至一地,義亦如是。

須菩提問:「世尊!若般若不可得,菩提不可得,菩薩不可得,云何菩薩學般若,分別諸法相——所謂惱相是色,苦樂相是受等?若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色等法不可得,云何能具足檀波羅蜜等諸善法?云何能入菩薩位中?」如經中廣說。

佛語須菩提:「菩薩不以得色等諸法相故行般若。」

復問:「為何等事故行般若?」

佛答:「以無所得故行般若。何以故?一切法空、無相、無作、無起,般若波羅蜜、菩薩、菩提亦無相、無作、無起。菩薩為一切法實相故行般若,非以顛倒故。須菩提!菩薩應如是無作般若中行無作、無起故。」

大智度論卷第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