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品游意
斯道幽微。深遠難測。無知無照。無名無相。理絕百非。道亡四句。言語無所厝其辨。情識無所沒其慮。雖復一相無相。萬用無虧。至寂至空。道光法界。故開經宗之始。以不住法住。辨其義之終。以無得為得。是故絕相必假言宣。無名要由教顯也。摩訶波若波羅經者。此雲名之為大。大者。廣博苞容莫先為義。波若者。釋論雲。如勐火聚四邊不可觸。觸之皆燒。此意正法波若。翻不翻皆不可得也。波羅蜜者。此雲度彼岸。經者。訓法訓常。前賢後聖莫能改之。故云常。階摸行人心識。目之為法。故云經耳。
般若義有五重。
第一釋名 第二辨宗 第三會教 第四明緣起 第五出部儻也
第一釋名中有五。第一摩訶。二波若。三波羅蜜。四修多羅。五序也。
摩訶有名。謂摩訶摩醯優波。此雲大也。龍樹雲。摩訶有三。謂大多勝也。大者。以廣博苞容莫先為義。如大經中說。明此大義有兩家。招提涅槃師述莊嚴義雲。大義有十種。一境。二人。三體。四用。五因。六果。七導。八利益。九斷結。十滅罪也。第一義境遍法界。故名境大。會此法者。名為人大。故十二門論雲。世音大勢等大士所乘故。故名為大也。實相般若。是萬行之本。容受萬品。名為體大。所謂百華異色皆成一陰。萬品體殊皆歸波若。波若能照第一義空。此用最勝。故名為用大。上句直謂智能。此句作用為異耳。菩薩修萬行。名為因大。因既廣大。所得彌博。故名為果大。二乘所道。唯止於三。菩薩遍導萬行。故名導大。既導萬品。利功最勝。故名利益大。二乘唯斷正使見諦思。不及習氣無明。唯菩薩兼斷。故名斷結大。故大品經云。一念相應慧斷無量煩惱及習也。二乘唯滅輕罪。不及四重五逆。故阿含經云。阿闍世王墮[毯-炎+白]毱地獄也。菩薩頓滅。故名滅罪大。大品雲。若聞此經。即滅惡創癩病。釋論第五十九卷釋法稱品雲。惡創癩病者。謂四重五逆也。故經云。世王滅罪。謂此也。龍光述開善義雲。大有六種。人境體用因果也。後導與滅罪等四。攝入用大中也。併雲。此皆望小名大。而未照也。今假若就橫門釋者。於義亦得。而言同旨異也。今所用者。唯存體用兩大。何者。義不出中假故。前家所明十種六種。皆是用大也。就此義中。大義有三。一者待小名大。謂大小小大因緣也。二者對小名大。此破小乘狹劣之病。以廣大上句直明因緣相。此句偏明除病之耳。三者秤讚名大法。絕離如大火聚。而大勝義輪。以大名秤讚其本。此非大非小。強名為大耳。問。若非大非小名為大者。亦應非偏非中名為中。何故非有非無為中耶。答。義有左右。何者。若相攝明者。亦應非有非無名為大。非大非小名為中。而互相避者。各有故生故也。何者。佛常行中道。為眾生說有說無。此有此無。非是令保。義在表理。故十地經云。從有無方便。入非有非無。故即非有非無。名為中也。欲讚理極。強名摩訶。恐有還著。故云非大非小名為大也。
第二波若。波若名義。經論不同。今略出六種。一者波若。二者斑若。三者缽若。四者缽羅若。五者蔓多羅。六者摩何曼多羅。或云毘曇。此雲無比法也。此翻譯不同釋論第十八卷雲。波若是智慧第四十三卷雲。波若是智慧。又六波羅蜜經云。波若是智慧也。道安法師造折疑論。以經無間品雲。般若覺遠離。睿法師云。波若是清淨也。而開善述者雲。遠離清淨等。皆是波若中用。非正波若義也。如空慧中。有忌與導等多用故。第十八卷雲。波若是慧者。正翻波若。餘皆義訓也。今解不然。何者。此經初雲。波若非愚非智。論雲。波若深重。智慧輕薄。故不可翻。故正法波若。不得以一義翻譯。而三代法師說此文者。一者雲。不得以下地智慧翻上地波若也。一雲。此說無文。不足為依所。依成論世諦品說。何者。彼品雲。緣世諦心淺。緣第一義諦深。故不得以淺智慧翻深波若也。今解。正法波若。非愚非智。慧智等法。是其末用。故不得以其末翻彼本體。正法是其源。仍授波若秤。智慧是末。故與淺名多。長安睿法師。與什法師對翻大品。其序雲。胡音失者。正之天竺。秦言謬者。定之字義。不得翻者即而盡。是以異名熾然。胡漢殆半。應述其言也。而經論此雲智。此雲慧者。欲舉一義令生信樂。非是正翻也。大品經云。波若謂諸眾生。毘婆沙那謂聲聞緣覺。闍那謂佛菩薩也。成論釋此文者。凡夫之人。依教翻癡根生無癡善根。故與波若之名。二乘見四真諦。分亦見空。故與見秤。菩薩照境決斷。故授智號也。今解。凡夫二乘菩薩皆見正法之用。凡夫唯有趣向之心。而無用道別起。仍授體名。後二者同前釋也。復次經云。說智及智處。皆名般若者。成論師云。謂教行境也。何者。教能詮智。智能照境。境能發智。此皆波若之緣。故總名波若。而觀照波若。實是智慧。故能照境。第一義空。是智之緣。故名實相波若。何者。我心悟理即生明解。違即生惑。故此三種。其相性實異也。今解不然。何者。若有境智之別。境不生智。智不照境。即是性義不離斷常矣。今解。境能發智。智能照境。境智智境。境智是空境智即非境非智。平等無二。是有所辦之宗也。此不二為物所開。即名教行波若。開而不歔。即名正法波若也。既是空境空智。是以言智不失境。言境不失智。故知成論境智定異也。又成實論雲。斷惑之導。唯須空慧。何者。已與執相違故也。而開善義。在東山時。說五方便。皆緣於假理。故第一法。與苦忍不為習因也。還陽州時雲。五方便皆緣於真。故緣假解對退不伏進不斷。而死時雲。先說謂得。何者。成論四無礙品雲。何者近法住世諦智。論主答懦頂是也。今解。有四句。假伏中斷。中伏假斷。中假具斷。中假具伏。如斷伏義中具說也。成論師云。無始以來。所染煩惱。隨心成就。如影隨形。故修行十地。漸斷諸結也。今即不爾。許心造空。即名斷惑。無有成就。如影隨形。而迷得悟。故經云。無明即變為明。而顛倒本空寂。去無所至。故經云。明與無明。真性無二也。但佛果斷惑不斷惑以來有二。開善雲。佛地即惑。此義難解。何者。若佛心起時。煩惱滅者。即應惑屬佛地也。莊嚴雲。滅惑生解。如因滅果生。故佛地不即惑。若爾煩惱自滅。解不開於也。解雲。常迫迮伏惑力轉弱。理應滅惑時。解力轉勝。方可生時。故雖不相經幹。有存亡。理數然爾。般若義。釋論出八家。第一家雲。無漏為般若。成論主所用也。第二家雲。有漏為般若。數家所用。何者。見有得道故也。第三家雲。有漏無漏合為般若。第四家雲。因中智慧。是般若故。經在因名般若。果薩般若也。第五家雲。無漏無為不可見無對般若。第六家雲。離有無四句。為般若。第七家雲。前六併是也。第八家雲。前六中。唯第六家所說解。是也。龍樹菩薩唯出八家而已。不復簡是非也。今解。若如前五家所執。只是般若中一片。是非般若正義。第七家合取為般若者。此舉時用。第六家雲。正是般若體也。所以明般若者。諸師有二釋。一雲。初教所破。是有法無諸利益。故立正因果。以破其執。既立因果。故以有相為宗。而未申本意。故第二說般若。是慧觀法師所申也。一者雲。初教亦說無相。故見空得道。而言相教。從多論耳。既是略說。故第二廣說無相般若也。而釋論以十九復次。廣辨之。而無一復次因於此釋也。今略者。一二復次。第一復次雲。為彌勒廣菩薩行故說般若也。第二斷邪見疑網。第三破邪見。令信入中道。第四斷有無二見。令進入中道。第五令信正法。第六復次雲。為四悉檀故說般若也。第七復次雲。次別大小乘故說般若。其餘復次。如論中說也。
波羅蜜第三。波羅者。亦名波伽也。波羅此雲彼岸。密者言度。又賢劫經云。波言岸。密者言究竟也。釋論中廣說此彼兩岸及度也。今略舉三。以示其相。第一者小乘為此岸。大乘為彼岸。何者為小乘人委曲授教。未及廣遠。名為此岸。為大根人說大乘滿教名彼岸。檀波羅蜜為中流。此行至果。名為度。而龍樹雲。在海中為度。已至彼岸為到。亦眼目之異名。第二雙者。魔為此岸。佛為彼岸。中流如前也。第三雙者。世間為此岸。涅槃為彼岸。受是生死河。八正華為中流也。成論師有相為此岸。無相為彼岸。生死為此岸。涅槃為彼岸。眾惑為此岸。種智為彼岸。此即三同前釋。而實碩異也。賴殰假捨此經彼。必為度彼岸也。今則不然。無有一法以此到彼。唯遠我無我。不二名為度。度者水勉也。
明修多羅第四。三義之中。有一分名經。何者是三。一者佛口說。二者神眼見。三者光明也。如坐席眾中弟子所說也。言放光者。若入林磎答。正造論時。佛放光明。表有疑者。即入修多羅。若闕此三義者。雖有聖明之德。不入經疑。故佛在舍利弗。造阿毘曇。迦旃延造毘勒論。曇摩陳那比丘尼亦造論。皆名為論也。如外典聖人所說。名為經。賢人所吐。名為書也。修多羅。略有三名。謂修多羅。修嵐林。修多懶。而經論翻譯不同。仁王經云法本。大經與雜心雲契經。成論雲。直說聖言。或經云經也。言經者。有時一雲。直別經論之異。如聖說名經。異人說名書。非翻修多羅也。
明序第五。從來釋者。序是由漸義。若非時方人正教無由。故所因謂之序也。而序訓有三。一屋。二舒。三王也。天子正坐大極殿。諸臣所居。左庠右序。若謂王所從。庠序而進。不得直就。說之時。必因五事。不得頓說。故以序品初。以況聖義耳。既有時方人者。教自開敷。詔之序也。正行教也。名為王者往也。如王命之事道而不塞。非命之事。應而不行者也 秡渠者。此雲品也。義類不同。謂之品也。若具言。應言佛陀槃遮摩訶般若波羅蜜。此雲修多羅。凡說法有五。一佛。二弟子。三諸天。四仙人。五化人。故簡聖餘名。故云佛說。記胡來經本有經名字。皆題經初。故皆唯道安法師竺法真。欲令易故。以題內面也。
第二辨宗體。有五重。第一明體。第二明宗。第三簡因果。第四明長短。第五辨遠近。
明體凡有四釋。第一家雲。以理為正經。何者如拕多多羅長者。以五陰十二入十八界。檢魔所說陰十三入十九界。故理是正。經文云是傍。如龍光雲。理為能印。文為所印。第二靈味寺實法師云。教理相合。因成假為經。何者。文理相科合為經。偏即非經。故外道有教無理。如蟲食木也。而成論雲。異法一時。具曰因成假。若如此釋。直是因成假也。第三靈耀寺盛法師云。文是文經。理是理經。教理各是經耳。何者。文能詮理。理是所詮。教詮教能詮教理所並是經也。第四太創寺宗法師。與白馬寺要法法師。以教為經。此開善寺之師也。開善師云。十四種色中。色聲兩塵。是經體也。後時營法師加觸也。何者。闇中摩石碑。即知字義。故聲觸皆是經體也。成論雲。是音聲性法入所攝故。五塵中唯是法塵。何者。詮辨之功。於行乃得。故攝入法塵也。今解。萬法無非是經。何者。色表有色。心表為心。諸法例然。故緣覺悟緣。雖而得道。豈有教耶。一方所須。各是所主。故香積佛香作佛必。釋迦化土。以音聲作事。此化緣不同故也。善見毘婆沙中。阿難以七義。明修多羅。一發。二善語。三秀出。四經強。五湧泉。六繩墨。七綖也。凡為佛語。必有所詮之實。外道言詮之教無理。以內外相望者。佛有妙開之實。謂之徵發。既有當之絕。名為善言。開發妙理。名為秀出教理相開。謂之住強。南北為住。東西為強也。詮理無窮。謂之湧泉。裁形就正。名繩墨。以教持理。如纟補衣。謂之綖。且胡見賣系之肆。謂之修多羅也。阿毘曇以五義辨之。一雲出生。二顯示。三湧泉。四繩墨。五結鬘。準可知也。
第二明宗。成論師釋。若以色聲為經體者。體異於宗。若以所詮為經體者。體之是宗。而以所辨為宗也。辨宗有三家。第一新安耀法師云。以境智為宗。何者。非境無以生智。非智無以顯境。境智於[卄/積]。是聖義。故以境智。合為經宗也。第二家[袖-由+鳥]法師云。權實二智為宗。此法師只存四時。故般若維摩。合為第二。故以二智。為二宗也。第三治城道法師云。唯實智為宗。何者。第一義空。諸法之本。世諦是末。故以照一真智為宗。照末為傍。故實智為宗也。今經境智。皆從不二起。故非境非智。是體宗。是境智智境聖未用。
第三明因果。莊嚴雲。波若唯止於因。不通於果。故經云。在因波若。至果薩波若。又云。般若有佛法。有二乘法。是菩薩法。又云。欲得一切種智果。當學波若波羅蜜。故知唯止於因也開善雲。波若通因果。所以通因果者。大經云。解脫之法。亦非涅槃。摩訶波若。亦非涅槃。又勝鬘經云。明佛智所斷。佛菩提智所斷。羅漢悟波若。是胡悟。故智通因果也。今解波若非有智。非因非果。以因怙為因。以果怙為果。故在因名般若。至果名薩波若。因名十地。果名法界。因名佛性。果名涅槃。此皆隨所辨說。更無異法。而或者迷名生法癡有斷爭訟耳。
第四辨壽命長短。成論師說不同。雲初教佛壽八十年。第二佛壽無量。故釋論佛有二種。一者父母法身即是經中常身佛也。二者法性身。壽命無量。光明無量。即是經中特尊佛也。又大品雲。欲得壽命。當學波若波羅蜜又釋論婆伽梵子。一村眾生。猶壽命長。何況佛度無量眾生。故壽命無量。第三七百阿僧祇。第四如法華中說。第五明常住。一雲。初教與第二品。是八十。若爾云何示特尊佛耶。解雲。八十年即現特尊佛。非別有佛也。慧觀師義。自第二已明常也。今解不爾。何者。經說無定。或云七十九年。或云八十五年。又阿含經云。佛壽無量。別有淨土。唯現餘報耳。若爾云何定報耶。若一往判者。初教八十。第二教佛壽無量。此是長短方便。故言長不失短。短不失長。是因緣。
第五明遠近。成論師云。初教明唯成道。不明前世所行。故彌勒經云。此阿逸多具凡夫未斷諸漏者。謂此也。自第二始開佛道長遠。故大品第八卷雲。於華嚴城燃燈佛所。不離六波羅蜜。為無所得。又云。彌勒已修六波羅蜜。為無所得。故此皆明前得道。故自第二長遠矣。今則不爾。只是近遠方便。故近而無暫。遠而無久。豈有遠近之異乎。而或者執遠近之方。執近失遠。持遠失近。故墮有所得斷常。今解。無礙法門何義。豈長短不可定。謂如當說也。
第三會教。成論師云。佛教不出三。一者頓教。如華嚴大乘等也。二者偏方不定教。如勝鬘金光明遺教佛藏經等也。三者漸教。如四阿含及涅槃是也。就漸教中。有二教。一者諸法師。作四教。阿含為初。波若維摩思益法鼓楞伽等為第二。法華為第三。涅槃為第四也。所以波若思益。合為第二者。大品經諸天子云。見第二法輪。思益雲。見第二法輪也。作五教師不同。兩義本是慧觀師所說也。一家雲。阿含為初。禪經為第二。波若維摩法鼓等為第三。法華為第四。涅槃為第五也。一家雲。阿含為初經。維摩思益法鼓為第二。法華為第三。波若為第四。涅槃為第五。所以波若為第四者。釋論雲。須菩提聞法華。舉手低頭。皆成佛道。是故今問退不退。故知法華故後也。廣州大亮法師云。五時阿含為初。離三藏為第二。如優婆塞經也。波若維摩思益法鼓為第三。法華為第四。涅槃為第五也。慧觀法師云。阿含為初。波若為第二。維摩思益等為第三。法華為第四。涅槃為第五也。二經同雲見第二法輪者。一是為小中。第二是大中。第二也。開善寺所述也。今解。半滿兩教。何者。經中唯說半滿兩處。又釋論第百雲。法雲波若。是顯現教。法華涅槃。是秘密教。若爾維摩波若等。還淺深法華等乎。
次辨五家味相生。第一家雲。十二部配當阿含。修多羅配禪經。何者。定能發智以修多羅。配當禪經也。方等配波若思益等。波若配法華。醍醐配涅槃也。慧觀師所以十二配阿含者。阿含約事分別。四諦理配為十二。分別法性也。第二無相教。名修多羅者。所說二諦體生行人。空理萬法之本。故受法本名也。第三名方等者。就教得名。此改小乘。無狹劣之通。故名方等也。第四名波若者。能令眾生。同佛壽量。平等大慧。如多寶佛品中論也。第五名大涅槃者。永除生死。如醍醐體性清涼。故名涅槃。今解。小教名為十二部經。如提謂等三歸五戒等也。修多羅配小乘半字。何者為。滿字。作本故也。方等總配滿字。波若別配波若。何者。方等雖廣。波若為要。得果之主故也。既有能得之因。應有所得之果。故第五別配聖果。而涅槃與波若。是眼目異名故。故諸大乘中。皆得配之。非汝所謂第五教涅槃。唯是極果。前皆非極也。就五時四時辨教。宗蜜亦不同。慧觀師新安師大令正小。莊嚴營師云。自第二已明常住。何者。仁王經云。超度世諦第一義。一轉妙覺常湛然。又大品曇無歇菩薩品雲。法身無來無去。淨名經云。金剛之身。佛身無為。不墮諸教。故已明常住也。開善寺雲。前四時教。唯明無常。無量光明與倍數。終歸於磨滅。故俱是無常也。而仁王經云。一轉妙覺者。經說三諦有多種。或就因果說二諦。或就假實明二諦。故成實論雲。色等及泥為真諦。四大五根為世諦。已此二諦入真實之時。與理冥同。更無退轉。故云湛然。非謂無生滅也。今解。常無常。非常非無常。跡義也。仁王經云。超度世諦。第一義諦者。即語非有非無。謂又妙覺具二諦。是故可謂。從有無方便。入非有非無者。亦五時名目不同。慧觀師云。初教名為相教。第二名通教者。本空未轉故。說通教者。勒取三乘果。故經云。欲得菩薩果。乃至欲得聲聞果。當學波若波羅蜜也。第三維摩名貶教。第四名同歸教。第五明常住也。開善等雲。以第二教破初教者。此義不爾。云何佛自破聖言耶。初教名為三乘別教。何者。別說三乘果故也。第二無相教。亦名三乘通教者。通者非二乘果為通。唯取所學之法。名為通教。何者。欲得菩薩果乃至聲聞果。常學般若波羅蜜。故知所勸為通。且先勸三乘。後即貶故。經云上人法。第三為抑揚教。發軫初毀小故。經云。廣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蓮華。又入正法倍曾。終不發阿耨三菩提。起我見。如須彌山。不能發菩提也。第四名同歸教。亦名善法教。何者。彼雲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又云。舉手低頭皆成佛道。以教為名也。第五教名常住。即□可見也。明壽命不同。如辨宗中說也。而七百之言。維摩思益等經。無有此言。唯首楞嚴經云。東方莊嚴王佛。七百阿僧祇入涅槃。即我身是也。所以異經為失。第三教者。理自應爾。何者。初教壽八十。第二無量。第四復倍上數。第五常住。若爾七百之壽。應入第二。故云七百阿僧祇耳。今解。此皆隨機所說。無有八十與七百阿僧祇之殊。故經云。十方法諸如來。同共一法身。既以正法為體。豈有常無常長短之異乎。顯現秘密有二種。一者法。二者其事可見也。顯現秘密者。淨名經云。佛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天人得益斯證者。名為顯示等也。顯現秘密者。釋論第百卷雲。法雲般若顯現。法華涅槃是秘密。而成實論師云。大品等五時波若。唯解果內淺事。非是難解。故名為顯現教。所以然者。仁王雲。若三界外。別有眾生者。是大有說。非七佛所說也。其法華經。兼內外事深。故非易可見。名為秘密也。今解不然。何者。法雲等發軫。頓開本經。故名顯教。法華涅槃。先改執。後顯正法。故名秘密教也。顯現秘密。有異聖究竟。如常說也。且成論師云。十二年前。說小乘後說。今則不然。有四句。一始終大。二始終說小。三初大後小。四初小後大。何者涅槃經中。嘆十二年童子迦葉三十六問等無有異。故知佛初成道。既說涅槃。而成實論師云。是華嚴經也。涅槃既爾。餘經應然。何者。釋論雲。須菩提聞法華。舉手低頭皆成佛道。今問不退。若云何得定言法華以前說般若耶。且諸佛化眾生。應有緣即說。何後時乃說大耶。故知應有四句也。次明但不但義。但是住義。是不行義。若是佛教大小。皆是無跡義。故云有不住有。言空不住空。而一往開者。小乘是但。大乘是不但。何者。小乘為淺行人。施四諦因果法門。名為但也。大教為大士。開不住法門。以示諸法無跡。為不但也。大小兩乘。既有二智。人亦有二。何者。小乘人。保昔經教。名為但。大乘人如幻化。無有去就。名為不但。故人法但人但不但義也。若例前句。應有四句。如二句上例。三者但不但俱不但。四者但不但俱但也。如十地論成論等所執。皆存大小之相。名為但。若如今說。大小俱無跡。名為不但也。若就兩佛者。一往釋迦教是但。舍那教是不但。而釋迦教。有但不但。何者。難化眾生說故也。舍那佛唯一大乘故。無但不但也。且經云。華嚴經不入二乘手者。二乘存著故。即為聖教不入不雲都不聞見也。大品初佛說五品為不共。第二傳教須菩提說善品。為共說故也。
第四波若部儻。釋論雲。有二種波若。一者共。二者不共。有二種釋一雲。共者。大品雲三乘通教是也。不共者。別第十地行聞波若。非九地行所聞也。一雲。只就大品中。亦有共不共。何者。經云。欲得菩薩果乃至聲聞果當學者。此是共般若。復有菩薩所對。名為不共也。今則無別深般若。但二乘分亦得聞。謂之共。菩薩之殊於二乘。名為不共。此就有方便無方便。簡聖共不共。無別深波若也。復有三種波若。一者上。二中。三下。上者光讚波若是也。若具翻者。應是五十卷。而存長時遺少唯翻十卷。即竺法護所翻也。中者是大品也。而卷數不定。或二十七卷。併什法師翻也。放光波若。是二十卷。是朱士行取于于闐國。即是大品也。下者小品是也。有七卷。則是隨行也。復有四種般若。謂上中下與金剛波若也。一雲。上中下與不共波若也。復有五種波若。謂摩訶波若。天王問波若。光讚波若。仁王波若也。從天王問波若。出五般若。一者須真天子問波若。有七卷。二者法文天子問波若。有三卷。三者四天王問波若。有一卷。四者文殊師利問波若。五者思益梵志問波若也。從光讚波若。出二波若。一者成具波若。二者光淨般若也。或云金剛波若。其本有一卷。此是校量功德一品。而抄為別經也。一雲。五時波若中。一時說也。若其依仁王經法者。金剛波若。是第二也。而一義雲。金剛波若。理應最初。何者。以三義驗耳。一者從眾。二者乞食等事。三者經中有文。何者。大品眾是五千。分金剛眾是千二百五十。云何前多。後還成少耶。且大品中。不數地。雖地四寸。金剛經足數於地。且經中雲。所得慧眼。未曾得聞。此三義故。其非後耳。或云。如仁王經中列法也。
次第五明緣起。魏時沙門朱士行。導讚小品。即知文義未盡。故甘露六年于于闐國。相經本遇得大品。而彼國名僧。唯信小乘。故朱士行將還時。彼僧白王曰。漢通人棄佛正教。以持波羅門經。將還本國而宣流。王今不應撿許。王即順語。遮而不許。於時朱士行。即白王言。我今不顧身命而來。正止由經。王若不許此經者。應撿一願。即誓言曰。若此經於漢地有緣者。投火即應滅。誓言即摩訶波若波羅蜜經者。斯道幽微深遠難測。無知無照。無相無名。理絕百非。道亡四句。言語。無所厝其詳。理絕二邊。情識。無沒其慮。雖復一相無相。萬用無虧。至寂至空道光法界。故開宗之始。以不住法住。辨義之終。以無得為得。是故絕相必假言宣。無名要由教顯。摩訶波若波羅蜜者。摩訶者。翻雲大。大者廣博為義。苞容為義。莫先為義。波若者。釋論自云。如勐火聚不可觸。觸即皆燒。翻不翻皆不可得也。而約用□亦得皆翻也。即波羅蜜者到彼岸也。經者訓法訓常。
大品經游意一卷(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