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義記卷第八
隋淨影寺沙門釋慧遠述
自下第二明貪緣生非是本有。通脫說之。於中有三。一略明貪脫從緣集生非是本有。二從緣生貪從緣脫貪廣辯其相。三以是義故諸佛菩薩不定說下總以結之。
前中初先開列二門。終不定說心有淨性是其一門。及不淨性復為一門。次總釋之。淨不淨性無住處故不作定說。下別釋之。從緣生貪故說非無明無淨性。本無貪性故說非有明無染性。廣中初先開列兩門。從緣生貪則為一門明無淨性。從緣心脫復為一門明無染性。次列二緣。先標後列。隨於生死是其染緣。隨大涅槃是其淨緣。下約二緣對貪明脫四門辯之。先列後解。
於初門中先問後釋。此門偏就凡夫說之。若凡未斷修習貪心如是之人共貪生滅就起者說。現起貪慾名為修習。一切生下就成者說。於中初法次喻後合。下重釋之。法中一切不斷貪心共生滅者。有人雖復得定伏貪而未斷除。使性在心故共生滅。次以喻顯。欲界眾生一切皆有初地味者此名初禪。以為初地。禪有三種。一者淨禪。所謂上界有漏淨心。二無漏禪。諦理之靜。三者味禪。分別有三。一就通以論。初禪地中一切煩惱通名味禪。味著境界故名為味。禪地法故說之為禪。二偏就愛說。愛心著境與定相似說為味禪。三正論體。為上界中煩惱心邊相應定數是味禪體。故雜心雲。味為愛相應。味禪如是。此之味禪欲界眾生皆具有之。一切染法味斷已來在下其必成就上故。問曰。何故偏說味禪。淨及無漏修習方有。不同味定身在下地於上地中未斷之處性常成就。故取為喻。問曰。味禪下皆成上。以何義故偏說初地。且舉初地餘類可知故略不論。又問何故偏說欲界眾生皆有。欲界眾生望初地味未起而有。似彼貪慾不起而有。故偏舉之。在初禪者現起說有理在易知何待言論。二禪已上不成下味為是不說。若修不修常成就者顯前皆有。遇緣得者顯前成就。言因緣下顯前緣相。次合後釋。文皆可知。
次釋第二。先問後解。此門約就三人釋之。一就聲聞外凡中說。有緣生貪骨觀治之名不共滅。此望起惑。若望使性。骨觀不除猶與貪滅。二就聲聞內凡上說。煖等已上未證四果有緣生貪。證果時滅。向中亦滅就顯說果。三就不動菩薩釋之。得不動時心共貪生不共貪滅。從前七地入八地時名得不動。前七地中有。愛佛心名共貪生。八地捨之名不共滅。故地經云。佛心菩提心涅槃心等一切不行。況世間心。
次釋第三。先問後解。此門唯就菩薩釋之。自無貪愛名不共生。隨他現起名共貪滅。
次釋第四。先問後解。此門約就四人釋之。一就羅漢。二就辟支。三就如來。四除不動就餘菩薩。何故如是十地菩薩分為三階。初至七地功用之位合為一階。惡貪為過。善貪為治。未說為患。於此位中不善之貪一向不行。故不共生亦不共滅。善貪非患故不說之。八地菩薩獨為一階。善貪為患。無貪為治。於此位中始背。善貪未能捨離名共貪生。終能除盡名不共滅。非是一向不共生滅故今除之。九地已上合為一階。望彼善貪一向全無。是故說為不共生滅。以有是義故除不動。其餘菩薩悉皆名為不共生滅。
前略次廣以是義下第三總結。以是義故不決定說心有淨性及不淨性。
自下第二對前德王本無之執明非本無。真識之心本為惑覆。非先無染。而不與彼貪結等合。非本無淨。本有染故所以可脫。文中有二。一就凡時明心相染而體性淨。二諸佛菩薩永破貪下約就前義明有解脫。前中初法次喻後合。准喻法中文少不足。若具應言是心雖為貪慾瞋癡之所覆蔽而不與彼貪結等合。文中直明不合便罷。被覆不論。喻中初言為煙等覆是以不見喻前所少。日月喻於真心之體。煙等喻於貪等諸結。日月雖明而為煙雲塵霧等覆。真心如是性雖清淨而為惑覆。雖不見下喻前不與貪結等合。煙雲塵霧及修羅手是其五翳。下合顯法。心亦如是以因緣故生於貪結合前日月為煙等覆。眾生雖下合上日月不與翳合。於中初先正明不合。若是下釋。貪即貪性明妄異真。不貪即是不貪性者明真異妄。不貪之心不能作貪真不作妄。貪結之心不能不貪妄不作真。以是下結。此義猶是勝鬘經中自性淨心不染而染染而不染。此初段竟。
諸佛菩薩永破貪等約就前義明有解脫。
自下第三對上德王不定之難明非不定。從惡因緣心則定縛。從善因緣心定解脫。故非不定。於中初先開列兩門。一切眾生從緣生貪是定縛門。從緣心脫是定解門。下廣釋之。先解初門。初別後結。別中有六。一為魔縛。二五欲縛。三倒見縛。四有見縛。五我見縛。六邪業縛。
初中先喻。喻中有四。一法位差別喻。雪山通喻三界出道。人喻諸魔。獼猴喻凡。懸峻之處人與獼猴不能行者喻出世道魔及餘凡不能行也。或復有處獼猴能行人不能者喻上二界餘凡能到魔不能至。或復有處二俱能者喻欲界地魔及餘凡皆能行也。舉此為取□□住處。就之以顯魔能惑凡。
二諸魔惑凡喻。人與獼猴能行處者牒前第三。獵師以膠置桉上者以五欲膠置於人天之桉上也。捕獼猴者用惑凡也。問曰。五欲眾生業果何關魔事。說魔以欲置人天桉此非一切。今此且舉魔所作者。如魔將女惑持世等。三凡夫被惑喻。獼猴癡故往手觸者。五根之中多先以眼視其色也。觸已粘者見生愛也。言欲脫者五根取境互相易代名為欲脫。非欲解脫。觸境皆貪斯名粘著。如是五處悉無脫者於五根中皆生著也。四為魔攝持喻。獵師杖貫負還家者邪法之杖入心名貫。攝為魔民名負還家。
下次合之。文別有五。初言嶮者喻佛菩薩所得正道合初段中懸峻之處。二獼猴者喻諸凡下合第二段。向前說言人與獼猴能行處者獵師粘膠置之桉上故今合之。獼猴喻凡。獵師喻魔。黐膠喻於貪慾境界。文中略故但言喻貪。三人與獼猴俱不能下重合初段。四凡夫之人五欲縛下合第三段觸皆被粘悉無得脫。五令魔波旬自在將下合第四段杖貫負歸。先合後帖。
上來魔縛。如國王下是其第二為五欲縛。得失相顯。先喻。次合。後重辯之。
云何名為系屬魔下是其第三為倒見縛。先問。次辯。後總結之。
復次若見諸法真下是其第四為有見縛。有見猶是法著我心。先辯後結。復次若見我是色下是其第五為我見縛。此乃宣說二十身見為我見矣。先辯後結。
我聲聞下是其第六為邪業縛。初辯後結。辯中初言離十二部修外典籍明無正解。不解出家寂滅業等明無正行。上來六門廣明被縛。以是因緣心共貪等總結顯過。下次廣上。從緣解脫亦非不淨是故我說心得解脫總以標舉。次別顯之。前六縛中但翻後門。若不受等明其行正。為涅槃等彰其解正。當知是下總以結嘆。是名第八總以結之。
第九德中初問。次辯。後總結之。辯中具以五德為體。初先總舉。次列。後釋。下嘆其能。菩薩修經初發五事是總舉也。於十德中後四勝進勝中初一修習對治。次一明其對治成就。次一明其正道修習正道成就。此德是其修習正道。望後道成說以為初。是故名為初發五事。次列五名。先徵後列。信者是其攝行方便。於法決定故名為信。後四正行。前二攝福。為善不曲名為直心。防過不作說之為戒。後二攝智。親師求法名近善友。聞法博受故曰多聞。下廣釋之。信中初問次解後結。辯中有三。一對境辯信。二若沙門下嘆以顯勝。三雖有下明信離相。初中先辯。後總結之。辯中有八。如地持說。信佛法僧即以為三。信佛菩薩神通之力通前為四。信因及果通前為五。信真實義通前為七。謂信菩提有大義利。信得方便通前為八。謂信菩薩所修學道。今此所說與彼地持大同少異。信於三寶是彼初三。施有果報是彼第五。信因信果信二諦者是彼第六。信真實義信一乘道為生分三。彼中略無。亦可此言即是彼中信佛菩薩神通力也。分一為三是說自在。亦名神力。信第一義是彼第七信得義也。無上菩提義利中極名第一義。非是理義。理義是前二諦中收。信善方便是彼第八得方便也。自下第二嘆以顯勝。若沙門等所不能壞嘆其信堅。得聖人性嘆信所成。有此信者堪為佛種名聖人性。修行施等得近涅槃不墮生死嘆信利益。能離生死近大涅槃。初就施論。後類戒等。是名下結。
自下第三明信離相證實以成。故雖有信而亦不見我有此信。是為初事總以結之。次釋直心。文別有二。一就外化明其直心。二復次云何質直心下就自利行以明直心。前中先問次辯後結。辯中初論。德王白下問答重顯。前正論中文別有二。一明菩薩正直不曲。二雖見下明心雖直而巧隨物不同世人愚直惱他。前中於生作質直者明修直心。一切生下明離曲心。一切眾生遇緣生曲舉凡顯聖。菩薩不下辯聖異凡。菩薩不爾正明異凡。何以下釋。善解諸法悉因緣者解知邪曲是生死緣。巧隨物中初明菩薩見惡不說。何以下釋。後明菩薩見善讚歎。云何下釋。先出善體。後顯讚意。為令眾生聞性發心。下重顯前讚性令人發心之義德生先難。難意如何。明有佛性自然得佛何假讚歎。文中初言如佛所說菩薩讚性令生發心是義不然牒以直非。何以故下廣釋顯非。先徵非意。下對辯之。辯中先牒上三病人。若言遇已下就所牒中將上類下明皆自得不假嘆性。就牒前中有喻有合。今先牒喻。如來初開涅槃經時說有三種總以標舉。如來向前現病品中說有三人。故今指彼為初開時。說學行中彼為始也。下別牒之。一切眾生亦如是下牒上合文。眾生如是是總合也餘是別合。先合中人。次下後上。何故與前所說不次迴上在後。欲約設難故不同前。下就設難。初言遇與不遇悉發如來云何說言讚性令生發心。就前所牒上人設難。若過不過。悉不發下就前所牒下人設難。執上類下明皆自得不假讚性。於中難辭有六復次。相從為四。難辭六者。一明闡提有性得佛。難破佛說不作佛義。二如說何等名為一闡提下明一闡提性善不斷。難破佛說斷善根義。三如佛昔說十二部下明其闡提性善常在。難破佛說入地獄義。四佛性不斷非闡提下明性不斷。難破斷善作闡提義。五若因佛性發菩提下明有佛性自然向佛。難責如來為說法義。六從佛說因果性下明其因中定有果性能得菩提。難破佛說因無果義。相從四者。第四一難與第二同。第五一難與初難同。故下無答。宜審記知。
就初難中名遇不遇。悉不能發是義不然牒以直非。何以下釋。如是之人當得菩提略釋顯非。第二難中初牒如來斷善之言直非不然。何以下釋。不斷佛性略釋顯非。性理不斷云何說斷重釋顯非。第三難中先牒向前初功德中所說二善常列其名字。下就設難。無常可斷可墮地獄。常善不斷何故不遮。第四難中佛性不斷非一闡提自立道理。如來何故說言闡提非破佛語。
第五難中若因佛性發菩提者直舉道理。何故為說十二部經責佛為說。譬如已下廣明有性自然得佛成說不應。有兩復次。前中先喻。後合顯法。菩提之心亦如是者明諸眾生但一發心佛性力故自然得佛如河赴海。不假如來為說方得。後中先喻下合可知。
第六難中先牒直非。如佛所說因中果性非有無者是義不然。何以下釋。先徵後辯。初就譬喻明因有果成佛不然。以是下結。
下佛答之。先嘆後釋。嘆中初言善哉總嘆。有二下別。先嘆問益希中汎舉六種二人明皆希有。為取第六舉餘類之。益中轉法顯正之益。枯十二等破生死益。能與魔下摧邪之益。下釋難辭。釋意如何。如中品人值友聞法則能發心。不值不聞則不能發。我就此人說讚佛性令其發心。不為上下。文中有四。一辯釋三喻。二約顯法。三一闡提亦得已下釋去難辭。四結已須讚。初段可知。第二段中約喻顯法。上品人上難辭即遣。我為中人說讚佛性令生發心。何得就上難我不須。文顯可知。
第三段中釋去向前下人上難。難辭有六。佛但釋四。第四一難同於第二。第五一難同於第一。故無別釋。解初難中明闡提人亦有得佛不得佛義。捨闡提心即便得佛。不捨不得。不得說言一向定得。於中先明闡提亦得。所以下釋。發菩提心非闡提故。下明不得。以何緣故說闡提得徵前德王說得之言。實不得者正明不得。如命盡下喻顯不得。闡名信下釋第二難。於中文別有八復次。辯義唯二。一明佛性不斷所由。不入所斷善根中故。二明斷善為闡提義斷絕餘善名闡提故。八復次中前六可解。第七番中初明闡提斷無常善名一闡提。後明佛性不同所斷。佛性是常不同無常為是不斷。非善不善不同前善為是不斷。於中初明非善不善。何以下釋。先解非善。後釋非不。第八番中又善法者生已得故明相異性。性非生得辯性異相。以斷生得名一闡提就相論斷。何者是其生得善乎。信等五根宿習令成。生便得之名生得善。以何義故偏斷此善名一闡提。方便之善前已說故。斷善根時先起方便邪思惟心。後起九品重惡邪見正斷善根。前方便心斷方便善。後九重邪斷生得善。前第二句就始為言說斷方便。此就後說論斷生得。
下次解釋第三句難。如汝所言闡提有性何故不遮地獄之罪牒其難辭。下對釋之。明闡提中無有佛性故不能遮三惡道苦。是義云何。果性能遮三惡道苦。因性不能。闡提有因未有果性為是不遮。文中初明闡提無性。闡提無性云何遮下彰其不遮。前中闡提無有佛性法說明無。如王下喻。喻有八句。一眾性聞性喻。王喻眾生。箜篌喻身。聲喻佛性。性淨稱妙。聞皆愛好名心耽著情無捨離。二即告下隨聞推求喻。臣喻如來。眾性問佛性之所從名告智臣聲出何處。三大臣答下聖為開示喻。說性從於五陰中現名箜篌出。四五復語下請聖求見喻。求見性體名特聲來。五臣即答下就因辨果喻。說陰為性開曉總心名持箜篌置於五前。就因辯果故云是聲。六王語箜篌出聲已下即相求性喻。亦名求性不得喻也。箜篌出聲總相求性。求不得方性不顯了名聲不出。即斷絃下別相求性。隨一一陰破折分張求性不得名斷絃等聲亦不出。七王即瞋下不解謗聖喻。八臣白王下聖為解釋喻。夫取聲者法不如是呵情妄取。以眾緣下顯示證儀具行方見。名以眾緣巧脩乃悟名善方便聲乃出耳。
下合顯法。佛性如是合初句中箜篌聲也。無有者因菩薩住處合第六句求聲不得。方便可見合第八句方便聲出。以可見故得菩提者見得成佛也。上來廣明闡提無性。
下明不遮闡提不見。云何能遮正明不遮。若一闡提有信已下反顯不遮。以不信下順顯不遮如汝所說乳無酪下釋第六難。先牒難辭。下對顯非。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愚人作如是說呵邪乖正。智終不言辯正異邪。何以下釋。以無性故智不言有。喻中三句。一無緣下出證酪本無。二如水乳下異緣不出證酪本無。三頗求下得緣方出證酪本無。下合顯法。佛性如是合乳酪性假緣可見。假緣可得合得頗求即便成酪。待緣後成即是無性合若本有何故待緣。上來廣答。
以是義故常讚人善名質直心結答上問。
前就化他。下就自行明質直心。先問次辯。後嘆下結。辯中菩薩常不犯惡離過心直設有過下悔過心直。初明悔過。若人問下寄問顯直。有五問答。文皆可知。以直心下嘆以顯益。信有佛性順理之益。不名闡提離邪之益。名佛弟子歸正之益。若受衣等消施之益。是名下結。
次明持戒。先問。次辯。後總結之。辯中初離凡夫之過次離小乘。後修大乘。離凡過中句別有三。一離凡夫異求之過。不為生天不意恐怖而持禁戒。二離外道邪戒之過。不受狗戒雞牛戒等。三離凡夫毀犯之過。不邪四重名不破戒。離重方便名不缺戒。不犯輕過名不瑕戒。離輕方便名不雜戒。此離凡過。不求小果名為不作聲聞之戒。此句明離小乘之過。下明修大。受尸羅戒學戒方便。得具不慢戒成離相。
次明近友。先問。次辯。後總結之。辯中先明菩薩善友。次明佛友。我身即是就已總指。是故能斷富伽羅下舉其性昔十二種事顯已真友。以是義下總嘆友益令人親近。何故阿難說半梵行不知性因。從支生故。佛知今善及與往因皆從友生故說具行。是名下結。
次明多聞。先問次辯。六番簡要令人量分而聽受之。是名下結。
上來廣釋。自下第四嘆其行能。於中初明依前五種能起自利。如父母下明能利他。前自利中先開三門。難作能作是精進行。難忍能忍是忍辱行。難施能施是其檀行。次辯其相。後明離著雖復能作不念我作就初離著。忍施如是類後兩門。
下利他中初起慈行。若子遇下明起悲行。於諸眾生不瞋喜下明喜捨行。慈中先喻後合可知。悲中先喻。喻中初明有病為治。後不計恩。下合顯法。先合為治。終不念下合不計恩。於中初先不念自己為生除惱。先順後反。唯作念下無念眾生可為說法令斷煩惱。下明喜捨。於諸眾生不瞋是喜不喜是捨。初先正辯。德王白下問答重顯。前正辯中初先法說。菩薩於生不瞋不喜略舉喜捨。何以下釋。以善修集空三昧故不生瞋喜。次以喻顯。林喻菩薩。火等喻於能惱之人。而是林下喻無瞋喜。下合可知。
下重顯之。顯前善修空三昧義。德王先問。如來次答。答中不盡下重顯之。就初問中先為兩定。法性自空是一定也。空空故空是二定也。法體不空以其空觀強破使空名空空故空。下就設難。若性自空不應修空然後見空就初設難。云何如來言修見空結非聖言。若性不空雖復修空不能令空就後設難。法體不空何觀能空。
下佛答之。於中初明法體自空翻答後難。以相似下明由菩薩修空見空翻答初難。前中初言法性本空總立空義。何以下釋。先徵後解。一切諸法不可得故總釋法空。色性已下隨法別解。先就色論。後類餘法。色不可得總明色空。下廣釋之。云何色性徵問起發。下對辯釋。明非有無為色體性。文別有四。一約四大明非有無。二約青等明非有無。三牒正破邪。四結成空義。初中約就地水火風破遣色相。破之云何。色非地等明色非有。不離地等彰色非無。是義云何。色者是其四大家相如鏡中像。大是色體如即像鏡。就大別分色相不立故非地等四大和合。色相存立故說不離。第二段中約就青等破遣色性。破之云何。非青黃等明色非有。不離青等彰色非無。是義云何。色者正以質礙為性。青黃赤等是色之相。相別礙通。彼青黃等虛幻不真。如陽炎水相有性無。性既不有。知復說何以為定礙故非青等。即就青等義說為礙故言不離。自下第三牒正破邪。非有非無是牒正也。非有牒前非地水等非青黃等。非無牒前不離地等不離青等。云何當言色有自性是破邪也。既非有無云何有性。自下第四結成空義。以性叵得故說為空。此明色空。一切如是類顯餘法。
上來廣明法性自空翻答後難。
下明菩薩修空見空翻答前難。由凡計有故須菩薩修空見空。文別有四。一明凡夫見有所由。由見諸法續相似相。二明菩薩見空所以。以脩向前信等五事故能見空。三若沙門下就前凡夫明有見過。若沙門等舉有見人。此等乖理故偏舉之。見法不空舉有見情。下彰其過。非沙門等明其人非。不得脩等彰其行非。謂不能得涅槃因果違聖順魔。四一切法本自空下明前菩薩修空見空。於中有二。一以法顯心。由法性空故令菩薩修空見空。二如鹽下以心顯法。由習空想故令諸法不空作空。前據真諦故說性空令菩薩見。後就世諦故說菩薩修空三昧不空使空。前中初言法本性空。亦因菩薩修空見空當法正辯。由法性空故令菩薩修而見空。理雖常空。人迷不見。故因修空方始見空。下以喻顯。於中先舉無常力為喻。如一切法性無常故滅能滅之分段無常。先順後反。有為之法有生相故生能生之有滅相故滅能滅之是念無常。以色心礙體有可生可滅義故。法外四相能生能滅。下復舉其苦義為喻。良以諸法性是苦故苦能苦之。第二以心顯法之中先舉八喻。如鹽性醎喻修空想。心醎異物喻能空法。餘亦如是。下合可知。
前問次答。於前義中有難解者下重顯之。德王先問。後佛為釋。問中兩門。一對上後段以心顯法執法性有難定是倒。二若空三昧唯見空下對向初段以法顯心執法定無難定無見。前中德王復作是言若鹽能令非醎作醎牒舉前喻。修空三昧若如是者牒舉前合。後徵顯過當如是定非善非妙。性是顛倒是乖法理所以非善。定不稱法故曰非妙。觀有作空故生顛倒。就後難中若空三昧唯見空者牒上菩薩修空見空。下就設難。空是無法為何所見。下佛答中先解初難。汝言空無為何見下釋去後難。前中有三。二翻前難辭明空三昧見空非倒。三住九地下翻前難辭明空三昧見空是善。三有二說下翻前難辭明空三昧具空是妙。初中有二。一正翻前難明空三昧是空非倒。二以世間人見有女下遮防外難明聖隨俗說有非倒。就前見空非顛倒中是空三昧見不空法能令空寂述成上義即為一門。然非顛倒翻答前難復為一門。如鹽作醎三昧如是不空作空顯上初門。貪是有下顯向後門。於中先明貪與色境皆是倒有。以是義下翻對倒有辯明菩薩見空非倒。前中先明貪是倒有。後明色境亦是倒有。貪中直明是有便罷。略不論。倒貪是有性非是空性正明貪有。貪若空下破無成有。貪如是空不應隨獄是破無也。若隨地獄云何是空顯成有也。下次明其色是倒有。句別有四。一明色是有。二何等下明色其倒。先徵後辯。三以顛倒下顯色是倒。約貪顯之。倒故生貪正明是倒。若色非倒云何生貪難破非倒。四以生貪下顯色是有約貪顯之。以生貪故非不是有下次翻前辯明菩薩見空非倒。以是義故修空非倒總明非倒。以前色貪倒有義故。修空翻之不名顛倒。一切凡下別明非倒。凡夫見女即生女相舉凡顯聖。菩薩不下辯聖異凡。菩薩雖見不生女相翻前色有以明不倒。以不生等翻前貪有以明不倒。上來正明見空非倒。自下第二遮防外難明聖隨俗說有非倒。何因道此。向者宣說凡生女相。聖人不生名非顛倒。若爾聖人亦說有女應是顛倒為遮此難故今釋之。聖隨俗說故非顛倒。文中初明菩薩隨世亦說為女。若見男下明其非倒。見男說女是則顛倒反顯不倒。是故我下引說證成。
自下第二翻前難辭明空三昧是空是善。以修空者見佛性故。於中先明取有迷性彰有不善。若見性下明空見性彰空見善。前中初言住九地者舉有見人。謂從歡喜乃至善慧。見法有性舉有見心。破相未窮故見有性。以是見故不見佛性彰有不善。有見覆真不見性故名為不善。問曰。凡夫二乘人等亦見有性。何故偏舉九地菩薩。九地高勝尚不見空不見佛性。餘則亡言故略不舉。明空善中若見佛性則不復見一切法性悟實捨相。以修空相不見法性則見佛性捨相證實。修空見性故名為善。誰能如是。十地及佛。
自下第三翻前難辭明空三昧見空是妙。說有為凡空為聖故。先舉二說。有無列名。下就人論。為生說有明有是麁。為聖說無明空是妙。為聖說無總以標舉。次別顯之。為不空者修空見空為前九地令入空也。無法性者亦修空故為第十地證窮空也。以是下結。以前兩義故亦宣說修空見空。
上來三段釋初難意下次釋其第二句難。汝言空無為何所見牒其難辭。下為辯釋無見為見。文中有二。一述前難辭明無所見。二是故菩薩見一切下即就無見以說其見。前中初言如是如是實無所見總述其言以明不見。無所見者即無有下略辯不見。修涅槃下辯明菩薩不見所由。以修涅槃故無所見。初先正辯。若有見下舉有見過成前不見下明見中初先明其菩薩見空。是故我下明佛見空。諸佛菩薩修如是下總結修益。就初段中是故菩薩見一切無乘前總顯。是前有見不見佛性乃至不得入涅槃故。菩薩見法悉無所有。菩薩不但因見已下曆法別顯。是故下結。後二可知。
是名第九總以結之。
第十德中先問次辯。三十七品得入涅槃是自利德。為眾生說涅槃佛性是利他德。
上來辯德。若須陀下品中第二嘆經令學。於中有三。一明信謗損益。二德王白下問答廣辯信謗之相。三德王領解。初中須陀乃至菩薩信是語者得入涅槃彰信有益。若不信者輪迴生死明謗有損。第二段中德王先問。但問謗人略不問信。下佛答中先廣明謗。下略論信。謗中初言我滅度後聲聞弟子正出其人。下明不信。文別有四。一略明不信。愚癡無解。破戒無行。喜生諍訟毀正立邪。捨十二部誦外道典顯前愚癡。受畜不淨顯前破戒。言是佛聽顯前淨訟。二呵以顯過。先開五門。後廣辯之。三以如是惡比丘下廣明不信。於中初明害持法人欲立制度遮他習學。何以故下說是為非。初先總非。所以下釋。釋中五句。
四是人下結答前問。若有眾生信此經下明其信人。解半句者或常或住。
下領解中解一句者解常及住。是名第十遠結前德。
師子品者上明隨緣造修之行。下明捨相入證之行。因師子吼啟請宣說故就請人以題章自名師子吼品。此人內證師子吼定能吼所問故名其人為師子吼。此品答上一切法中悉有樂性唯願世尊為我分別。然上問中單問所證。今此品中具以顯之。下說佛性是其所證。下明見行是其能證。故外國人名此以為離諸放逸入證分矣。
此品有二。一問答辯法。二若有眾生欲得了了見佛性下嘆經勸學。三品末偈文師子聞法荷恩讚歎。前中有六。一如來勸問。二師子許問。此二一對。三如來聽問。四師子正問。此二一對。五如來讚問。六如來答問。此第三對。
初中如來先汎舉疑以勸其問。下許酬答。初中法門差別無量。今此且舉十門勸之。一三寶門。二四諦門。謂實不實。實是真諦。不實世諦。四八修門。觀生死法為無我等。觀涅槃法以為我等。五三乘門。權有三乘。實無三乘。六佛性門。眾生有性。外法無性。七假實門。假有眾生實無眾生。八有無門。有無多含。九真妄門佛性是真。妄情不真。十因果門。有因無因有果無果出世因果。有作無作有業無業有報無報世間因果。亦可前對性淨因果後對方便。今恣汝者總勸令問。吾當為下許為酬答。我不見等明已能答。
自下第二師子許問。於中師子先許諮問。會有菩薩名師子吼標列其人。從坐起等啟請方便。白佛已下彰已欲問慶蒙佛聽。下佛對之。勸人供養。先勸供養。者何以下釋勸供養。是故應下結勸供養。前中汝等深敬尊重勸意供養。言讚歎者勸口供養。以種種等勸身供養釋中所以徵勸所由。下明其人欲師子吼故應供養。於中有二。一明其人宿善今成欲師子吼故今供養。二如師子王下明吼同佛故應供養。先喻後合喻中先舉師子之王喻佛如來。野干下舉師子之子喻此菩薩。是中為明師子菩薩欲吼應供何故明佛。彰此菩薩吼同佛故。亦即明佛能酬答故。
前中有四。一能吼德。二晨朝下明將吼相。三為十一下明吼所為。四水性下明吼勢力。初中師子喻佛如來。無畏自在故說為王。聖慧內照名為自知。六度行體說以為身。十力雄勐說之為力。破邪之智名為牙齒。明利難敵故曰鋒芒。四如意定智德所依故說為足。又能進趣故說為足。定依淨戒故曰據地。寧心四禪名安岩穴。振大悲尾出妙法聲。若有下結。
第二相中啟化之初名為晨朝。從德現化稱言出穴。現通摧慢名曰頻申。許說進善義稱欠呿。照察物機名四顧望。初陳法化名為發聲。法響踰盛故曰振吼。
就所為中為十一事總以標舉下別顯之。
下吼勢中要分為二。一益正眾。二摧邪人。細分有四。水性潛沒。合正學中出家之眾深入正法。陸行藏伏合正學中在家之眾安住正法。飛者墮落合邪學中諸魔顛墮。香象失糞合邪學中外道退散。
上來喻佛。下喻菩薩。如彼野干百年不能舉劣顯勝。明二乘人不能吼也。若師子子三年能吼辯勝過劣。喻明菩薩能師子吼。
下合顯法。先就如來合師子王。文別有五。一合初段能吼之德。二摧破下超合第三吼之所為。三為令正見四部眾下合第四段吼之勢力。四從聖行下卻合第二將吼之相。五四足據下重合初段能吼之德。
就初段中如來合前師子王也。正覺合前自知言也。智慧牙爪合牙齒也。喻中無爪。合中有之。四如意足合前四足。欲進念慧是其四耳。六波羅蜜滿足之身合前身也。果德圓備故云滿足。十力合力。大悲合尾。安住四禪合安岩穴。為諸眾生而師子吼合前出聲。
第二超合吼所為中摧破魔軍合壞實非師子言也。示眾十力合試自力。開佛行處合令處淨。為邪作歸令為諸子知處所也。安撫生死合為群輩無怖心也。覺悟無明合為眠者得覺悟也。行惡作悔合放逸獸不放逸也。開示邪見令知六師非師子者合為諸獸來依附也。破富蘭等合為調伏大香象也。令二乘悔合教子息。為教五住諸菩薩等合為莊嚴自眷屬也。五住之名經文不列。准義論之進退不定。一義分別種性為一。解行為二。淨心為三。二地已上行跡為四。八地已上合為第二義者。地前為一名為信地。淨心為二。行跡為三。八地九地決定為四。十地畢竟以為第五。第三依彼五忍永別。地前伏忍合以為一。初二三地信忍為二。四五六地順忍為三。七八九地無生忍四。十地寂滅以為第五。皆得無傷第三超合吼勢力中令正四眾於邪四部不生畏者合初水性潛沒深淵陸行藏伏。出家二眾合其水性。在家二眾合彼陸行。飛墮象走略而不合。若合不異吼所為中第一及與第九句故。
第四卻合將吼相中聖梵天行合岩穴也。約喻名法說為窟宅。地持說此以為三住。與此窟宅其義相似。聖梵二行廣如上辯。天行猶是八禪定也。上有五行。今以何義但說三行。良以此三是攝善行。餘二離過。善正所依故偏論之。頻申而出牒舉前喻。為破憍慢約之顯法。現勝神通故能破慢。欠呿牒喻。為生善者約之顯法。如上文中舉疑勸問許為解釋為生物善。四顧牒喻。為令眾生得四無礙約之顯法。觀眾堪受四辯之機為說令成四無礙智。
第五重合能吼德中四足據地牒舉前喻。令生安住尸波羅蜜顯其化意。自住淨戒故令他具師子吼者牒上喻中若具如是能師子吼名決定說總約顯法。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別約顯法。
上來合佛。下就菩薩合師子子。聲聞緣覺雖逐如來不能吼者合前野干不能吼也。十地修三能師子吼合師子子始滿三年即能哮吼。三行猶是聖梵天行。
上來釋勸。是師子下結勸供養。
世尊告下是第三段如來聽問。
師子白下是第四段師子正問。問中八句。前四問其所證之性。後四問其能證之行。就前四中云何為性問其性體。云何許法是其佛性。以何義故名佛性者問性名義。何故復名常樂我淨問性體義。何故一切眾生不見就人徵責。此言即是問性有無。若實有性一切眾生何故不見。眾生不見當應無性。就後四中十住住何佛住何法問證性行。十住何眼。佛以何眼。問證性智。亦可前二問福德行。後二問其智慧行也。
自下第五如來讚問。於中有三。一佛嘆師子具二莊嚴能知能問。二師子言云何慧下辯二嚴相。三師子言若有二嚴不應問下辯所問法就初段中善哉總嘆。若人下別。別中初明為法諮啟必具二嚴。次列兩名。下嘆其能。具二嚴者能知向前所問八義。
第二段中師子初問云何福慧。下佛為釋。二莊嚴義廣如別章。此應具論。文中先辯二莊嚴相。汝今具下嘆其二能。
前中三番。一約十地體德分別。證體是慧。餘德名福。故今說言慧莊嚴者謂從一地乃至十地福莊嚴者檀至波若非波若波羅蜜。是義云何。檀等六行各有二種。一隨事造修。非波羅蜜不能到於諸法實性非是自性清淨度故。令理成者是波羅蜜到法實性是其自性清淨度故。然今文中分取波若。是波羅蜜為慧莊嚴見法實故。前之五度及波若中非波羅蜜悉判為福。不能見法如實性故。良以波若波羅蜜多行成在十地。是十地體。故就位論。謂從一地乃至十地。餘非地體。當相以辯故言謂檀乃至波若。於波若中有非福德者宜須簡別。故復說言非是波若波羅蜜矣。二就人分別。慧莊嚴者謂佛及與十地菩薩。文中略故直言菩薩不言十地。良以十地與佛同能眼見佛性。故合為慧。聲聞緣覺乃至九地皆悉不能眼見佛性。同判為福。三體用分別。諸佛菩薩有二種行一是德體性實離相。二是德用起化隨物。今言福者有為有漏有有果報有礙非常是凡夫法是其德用。用有起作故曰有為。示起染過名為有漏。現六道身名有果報。隨化起滅是故非常。所作似凡名凡夫法。此猶是前常與無常。慧莊嚴者無為無漏無有果等是其德體。體無起作故非有為。出障清淨名為無漏。六道身斷故無果報。生滅永夷稱曰常住。此猶是前無常共常。
上來直辯。二莊嚴相。下嘆其能。汝具此二能問深義。我具此二能答深義。是中不欲明已能答。為顯二種莊嚴功能。准下此中文少不足。若具應言汝具二嚴能問甚深一二之義。我具二嚴能答甚深一二之義。故下師子乘之為問不知何因。文中略無一二之言。
第三段中師子先問。問意如何。明一與二相麁易識不假二嚴方能問答。而佛說具方能問答。所以問之。文中有二。一乘言正難。二所以下釋。前中菩薩具二莊嚴則不應問一種二種。難前菩薩具二能問。具二莊嚴應當解法無一無二。何緣正能問一問二。云何世尊說言能答一種二種。難前我具二嚴能答。然此問中言有隱顯。准後類前前應有二。一自立道理。具二莊嚴不應問於一種二種。二徵破佛語。云何說言具二莊嚴能問一二。准前類後後亦應二。一自立道理。具二莊嚴不應答於一種二種。二徵破佛語。云何說言具二莊嚴能答一二。今前句中偏舉道理略無徵辭。後句之中偏舉徵辭略不立理。准此驗前必知向者有其一種二種之言。亦可此言准義為問。向前問中導言佛性眾生不見即是其二。佛菩薩見即是其一。如來就之說為深義故。今師子取以為難。就下釋中先自徵責。我有何以為此徵問。釋中諸法無一無二舉深形淺。一種二種是凡夫相明淺非深。一二既是凡夫之相。何假具嚴方能問答下佛答之。文還有二。一翻答初段明具二嚴方能問答一種二種。於中偏就菩薩答之。若有菩薩無二莊嚴不知一二反答前問。具二能知順答前問。二翻答後段明其一二深而非淺。於中先翻無一無二。後翻一二是凡夫相。前中若言無一無二是義不然牒以直非。何以下釋。先徵非意。下對釋之。若無一二云何得說無一無二。由有一二故得就之說無一二。若全無者對何宣說無一無二。下翻一二是凡相中若言一二是凡夫相牒其難辭。是乃十住非凡夫相翻其難辭。何以下釋。先徵後解。於中先出一二法體。一謂涅槃。二謂生死。次釋其義。涅槃體常不變故一。生死常愛無明等前後分異是故言二。皆初徵問。後釋可知。下就人定。明一與二並非凡相。凡夫例惑不能解知生死無常涅槃常故。以是下結。以非凡夫所知義故具二莊嚴方能問答。
自下第六如來答問。於中經文麁判有二。一略顯證義。二佛性者非內非外然非失下廣顯證義。細分有四。一對前八問略顯證法。二若男女欲見如來應當修習十二部下約對前法勸修趣入略明證行。三性非內外然非失下廣顯證法。四師子言無相定者名涅槃下約對前法勸修趣入廣明證行。就初段中先答前四問明所證法。師子吼言菩薩具幾見不了下答後四問明能證法。佛性是其所證之法。諸佛菩薩證性之行。為他施習為能證法。此二須記答前四中初就眾生現性答問。師子白佛佛與佛性無差別者一切眾生何用修下就諸眾生當性答問。性非當現約緣言耳。就現性中文別有二。一對上初問辯出性體。即約此體明其佛性常樂我淨眾生不見。此一分中答上三問。正答第一兼答第四。二如汝言以何義故名佛性下對第二問解性名義。即約此義明其佛性常樂我淨眾生不見。此一分中亦答三問。正答第二兼答第四。
就初段中先對初問辯出性體以是義故佛性常下超答第三明其佛性常樂我淨。無明覆下超對第四明諸眾生不見所由。
初中汝言云何為性牒舉前問諦聽許說。下正答之。就中宣說三義為性。一第一義空以為佛性。二智慧為性。三中道為性。
性者名為第一義空是初門也。佛性門中曠備法界一切種義。今此且就一空門說。就染說性喜同情取故說為空。性云何空略有二義。一離相名空。體雖真有而無一相。如淨醍醐而無青黃赤白等相。亦如一切眾生心識體雖是有而無大小長短等相。又如佛身體實妙有而無一相。無何等相。如馬鳴說謂非有相。亦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亦非一相。亦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亦非自相。亦非他相。非非自相非非他相。非自他俱相。如是一切妄心分別悉不相應唯證境界。二離性名空眾生佛性即如來藏。如來藏中廣備法界恆沙佛法。是諸佛法同一體性互相集成。無有一法別守自性故說為空。空義如是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明空與慧更無別。體離相義邊故說是空。覺照義邊是故慧門。故無別體而第二門。良以說空喜同斷滅故說為慧。既言是空云何名慧。解有四義。一空是慧境故名智慧。故龍樹言說智智處皆名波若。二依此空理出生佛慧。因中說果故名智慧。其猶世人說食為命。三就體說。此之佛性雖名為空體是真心。心是覺性故名智慧。故華嚴雲一切眾生心微塵中有無師智無礙智廣大智等。馬鳴論中說為本覺。問曰。凡時未有智解。以何義故得名為覺。論自釋言從本以來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一切法界義故。自性清淨識知義故名之為覺。是義云何。真心體中具過恆沙一切佛法心於彼法同體照明。由來無障名照法界故名智慧。四約人分別。凡佛雖殊體性無別。體無別故將凡取性性名為因。據佛取性性即佛果。故上宣說苦集等實即是如來。是佛果故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下是第三門中道為性。於中約就愚智顯之。文別有四。一明愚人偏見。二智。者下明智人正見。三見一切下明前愚人所見非中。四中道者名佛性下明前智人所見是中就初段中所言空者標別愚人。愚謂二乘。二乘唯見生死法空。故言空者亦得說言若無常者及無我者。就始言耳。下言不見空與不空彰其所迷。二乘之人但能見空不能見空及與不空。故言不見空與不空。非全不見。此言略少。若具應言不見苦樂乃至不見我及無我。類初可知略不具論。人言空者牒前理空。雲言水見空不空者導前空理非智慧故不能見空及與不空。麁看似是。細窮則非。空理不見何待言論。第二段中初言智者標別解人。人謂菩薩人言智者牒前智慧。乍看似是。審思則非。前空與慧並是所顯中道之性。今言智者標舉解人約之辯中。非牒前智。見空不空乃至無我彰其所解。空者一切生死已下辯其所解。自下第三明前愚人所見非中。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者約空不空以顯非中。二乘唯見生死法空不能見於涅槃不空。偏故非中。乃至見於一切無我不見我者不名中道。約我無我以顯非中。超苦無常故言乃至。義同前解。
第四段中中道名性。言少不足。若具應言見空不空乃至見我及與無我是名中道如是中道名為佛性。翻前可知故不具論。由見空等知法非有。見不空等知法非無故名為中。說此中道為佛性矣。上來一段對上初問辯出性體以是義下超答第三明性是其常樂我淨乘前顯後。以是第一義空為性。智慧中道為佛性故常恆不變。亦應宣說我樂及淨類常可知。略不具辯。
無明覆下答第四問明諸眾生不見所由。無明覆故令生不見別明凡夫不見所由。聲聞已下別明二乘不見所由。於中初明聲聞緣覺但見空等不見不空乃至於我。次明不得第一義空。後明不能行於中道。下明不能見於佛性。中有三下總明凡夫二乘不見。見中有三略以標舉。此於中道正見邪見通名見中。次列三名。下辯其相。解定樂中菩薩隣生雖處阿鼻如三禪者為物甘處。如似世人樂三禪樂。非謂在中樂如三禪。言定苦行謂凡夫者。凡夫唯有生死之苦故名定苦。聲聞緣覺行於苦樂作中道者有變易苦。以離分段得小涅槃名之為樂。二乘住此作中道想。以是義下雙結後二不見佛性。
下次答上第二句問解性名義。即就明其常樂我淨眾生不見。如汝所言以何義故名佛性者牒舉前問。下釋有三。一總明佛性是其菩提。中道有三下別明佛性是其中道。三十二緣智即是阿耨菩提種下別明佛性是其種子。初中即是中道種者性是中道而與菩提作種子也。
第二段中三番辯中一通就理行以辯中道。二生死本際凡有二下偏就十二因緣之理以說中道。三眾生起見凡有二下偏就十二因緣觀行以顯中道。是中舉行為約顯理。就初段中道有三種略以標舉。次列三名。正辯中道餘二顯之。此上中下異於餘處。餘處所辯下法為下。中法為中。上法為上。今此所論下劣之法名上名下。據此下法向上望之有上可趣名為上道。向下望之下有三塗可以趣向說名下道。勝上之法說以為中。據此勝法向上望之無上可趣不名上道。向下望之不退趣入凡夫心中不名下道。不上不下故說為中。下釋其相。下牒初門。梵天無常謬見常者此上求心。下有三塗可以趣向故名下道。上牒第二。生死無常謬見是常三寶是常計無常者。此是例惑求下之心。上有菩提終可趣向故曰上道。何以下釋。先問起發。能得最上阿耨菩薩對問辯釋。不將此心得上菩提。有此心者終得菩提故曰能得。中牒第三。下釋其相。先辯後結。辯中四句。第一宣說第一義空理法為中。二從無常見無常下說行為中。三第一義空不名已下釋前第一理法為中。第一義空不名為下非下故中。何以下釋。凡夫不得故不名下。不名為上非上故中。何以下釋。先徵後解。體即是上更無上法可與為道故不名上。四諸佛菩薩所修已下釋前第二行法為中。不上不下。義同前解。上來別釋。以是下結。
上來通就理行說中。
自下第二偏就因緣理法明中。於中先明因緣中道。是故佛性常樂我下明性是其常樂我淨眾生不見。前中先辯因緣之相。生死本際凡有二種無明與愛舉生死因。無明是其現苦家本。本亦有行略而不彰。有愛是其當苦家本。此名愛結以之為有。愛三有故。現在亦有取及有支略而不辯。是二中間有生老病死舉生死果。此舉緣相下就說中是名中道就緣辯中。問曰因緣云何為中。解有六義。一就破離斷常分別於事分齊十二因緣次第相生。後藉前起是故非常。前能生後所以非斷非常非斷故名為中。二破我分別。因緣法中無我無人。以無我故因緣之法亦非我所則為非有。因緣相生故復非無。非有非無名為中道。三破性分別。十二緣法但集從緣無有自性所以非有。因緣相生是故非無。非有非無故名為中。四破相分別。因緣之法誑相而有窮理本無。不但無性。相亦叵得。如陽炎水近觀之時非直無於水性而已水相亦無。窮理本無名為非有。誑相似有說為非無。非有非無名為中道。五破想分別。十二緣法更細推求心外無法。但是妄想自心所見。如夢所見皆是心起。以心起故於理本無名為非有。妄心自現說為非無。非有非無名為中道。六就實分別。十二因緣窮其本性真心所起如夢所作皆報心起。故地經說十二因緣皆真心作。真心即是如來藏性。古今常湛清淨不變。何有因緣起作可得所以非有。隨妄流轉集起生死說為非無。非有非無故名中道。又彼真心離性名為非有。體具法界恆沙佛法說為非無。非有非無名為中道。六中前五虛妄不真生滅流轉。非是常樂我淨之法。不能究竟為佛真種。今此不論。第六一門體真常樂我淨之法能為佛種今名中道。與經中說生死二法是如來藏其言相似。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中道釋為中義。中道即是因緣實性。是實性中無因緣相故破生死。生死之有著邊故起。故破生死名為中道。以是中道名佛性者結中為性。以是中道能破生死成佛義故得名佛性。
下次明其常樂我淨。眾生不見一處合論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初言是故佛性常樂我淨乘前顯後。是前中道能破生死為佛性故。佛性得為常樂我淨。以諸眾生不能見故無常樂等辯相顯實。此即明其眾生不見。性實非下彰實異相成前不見。喻中貧人家有寶藏喻前性體常樂我淨。是人已下喻上眾生不能見等。有善知識而語已下喻佛性實非無常苦等寄得顯之。於中先喻諸佛菩薩開化令得而語化始。即以方便令見化終。以得見下喻諸眾生同化得見。合中佛性合前寶藏眾生不見。有知識下合前知識而語等也。上來偏就因緣理法以論中道。
自下第三偏就因緣觀行說中。於中初先正辯中道。性雖常下還明不見略不宣說常樂我淨。就正辯中先對凡夫以明中道。眾生起見凡有二種一常二斷不名中道舉邊顯中。無常斷下明中異邊。無常無斷名中道者正辯中義。即是觀照十二緣智出其中體。如是觀智名佛性者結中為性。下對二乘以顯中道。二乘雖觀不名佛性明小非中。二乘但能見因緣相不及其實故非中道不名佛性。是中亦應明佛菩薩觀行是中。義不異前故略不論。上來辯中。下明眾生不見佛性故無中道。佛性雖常為無明覆不能得見明凡不見。又未能度十二緣等明小不見初先法說次以喻顯。二乘觀法未能及實。故如兔馬不得水底。何以下釋。以凡二乘不見佛性故能觀智不名中道。上來三番合為第二偏解中道。
自下第三偏明種子。文還有三與前相似。於前三中從後向前次第說種。先就第三因緣觀行以說種子。以是義下就前第二因緣之理以說種子。性者有因有因因下就前第一因緣理行以說種子。初中是觀十二緣智即是阿耨菩提種者牒上第三因緣觀智就說種也。
第二番中初先法說。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佛性者乘前顯後。以前所生因緣觀智得為種故能生因緣名為佛性。性猶種也。次以喻顯。譬如胡瓜名為熱病立喻顯法。何以故下釋喻顯法。能與熱病作因緣故名為熱病。下合顯法。因緣如是能生向前因緣觀智故名佛性。
第三番中文別有三。一就向前理行二門說為種子。二非因果故常恆已下還明常樂我淨之義三以是故我經說下還明不見。初中為分理之與行二種因別須明二果為辯因果。通對非因非果以說故有五種。一是因性猶是向前因緣之理。二因因性猶是向前因緣觀智。三是果性是前觀智所生之果。四果果性是前因緣中道之果。因緣之理顯為果故。五非因果性前四處體。彼體從緣說為前四。廢緣就實說為第五非因果性。文中初先一番廣辯是因非果。如佛性下結別其相。初中前四一處辯釋。非因果性在後別論。釋前四中初法。次喻。後合顯之。法中初先開列四門。下牒辯釋。因牒初門。即十二緣斥其體相。十二緣法近生觀智遠為涅槃正因種子故名為因。言因因者牒第二門。即是智慧斥其體相。觀因緣智依前因緣從因起因故曰因因。果牒第三。即是菩提斥其體相。此前觀智所生果也。言果果者牒第四門。即大涅槃斥其體相。此前十二因緣家果。因緣之理顯為此果名大涅槃。向前菩提望於前因已受果名。涅槃是彼果家之果故名果果。理實菩提及與涅槃並有性淨方便之義。但今文中方便之果偏名菩提。性淨之果偏號涅槃。上下多然。性淨就體彰寂顯故。問曰何故性淨之因直名為因。方便之因名為因因。及至果中方便之果直名為果。性淨之果名為果果。釋言互從皆得無傷。但彼因中從本起末。因緣之理是行根本故直名因。方便之因從前起故名曰因因。至果之時攝末歸本。方便菩提對前滿足已受果稱。德成歸本故名性淨以為果果。
次以喻顯。如無明為因諸行為果行因識果立喻顯法。以是義下辯喻顯法。向前法中四法相對彰其重因累果之別。今此喻中三法相對何故如是。喻取少分不可全同。又為顯其所生行德。因果雖殊體無別故。以是義者。以前無明生行之義行生識義。彼無明體亦因亦因因者兩法相對。無明是彼行果家因故直名因。三法相望行支已是識果家因無明是彼行因家因故曰因因。文義且然。將喻擬法全不相似。准法論喻應說行支以為因因。從因生故。准喻談法應因緣以為因因。因家因故。蓋亦是其少分喻耳。亦可向前因緣之理非直是因亦是因因。故今宣說無明為因及與因因以況彼義。云何為因。望涅槃果直為因故。云何因因。與觀智因而為因故。言識亦果亦果果者兩法相對。識支是彼因家之果故直名果。三法相望行支望前已是果竟。識支是彼果家之果故名果果。文義且然。將喻擬法而不相當。准法驗喻。行支亦果識支果果。准喻論法。涅槃名果果。此亦是其少分言耳。亦可於彼涅槃之上具有果義及果果義。故今宣說識支為果及與果果以況彼義。云何為果。望彼因緣直為果故。云何果果。與菩提果而為果故。佛性亦爾合以顯法。上來廣釋前四門竟。
下釋第五非因果性。以是義故十二因緣不出等者。以前因緣中道之理體是常樂我淨義故。常住不動不出不滅乃至非果。此不出等釋有兩門。一依世諦緣相解釋。如中論說因緣假集無有一法自性可生名為不出。亦無一法自性可盡說為不滅。分分盡謝稱曰不常。運運新生故曰不斷。前後分異名為不一。從前起後非餘處來故言不二。緣集始生非本至今故曰不來。因謝果興非前到後所以不去。前無自性所以非因。後無自性是故非果。二就真諦緣實解釋。因緣實性不從緣生是故不出。不從緣盡故曰不滅。體無定性所以非常。不可斷滅是故非斷。體備法界恆沙佛性故曰非一。諸法同體不離不異故曰非二。不從緣變故無去來。亦無隱顯故非因果。良以就實以論其體。體外無緣是故不可約緣說出乃至因果。此後一義與聖行中辯性相似。今此所論義當後門。云何得知。此中辯釋非因果性。即是真諦常樂我淨不變之法。故上說言因緣中道常樂我淨。前問所辯乃是世諦無常苦空無我之法。三乘同知。故非此義。上來一番廣辯五義。
自下重複結別其相。是因非果如佛性者結前第一。指法名如。因緣之理能為佛因故名佛性。是果非因如大涅槃結前第四。如同前釋。即前佛性顯名涅槃。是因是果如十二緣所生法者結前第二及第三門。因緣觀智從因緣生名十二緣所生之法。非因非果名佛性者結第五門。此乃諸佛離緣平等法身之體故名佛性。
上來第一廣明向前理行二門為種子義。非因果故常恆無變是第二段明其常樂我淨之義。文但辯常餘略不論。就前五中非因非果不隨緣變正是常義。故偏牒之就明常矣。
自下第三明其不見。先舉昔說明緣甚深眾生不見。以何義下釋顯不見。前中初言以是義者。以是因緣從緣轉變為因為果。體性常恆非因果故。我經中說甚深甚深無知無見。於中四句。十二因緣甚深甚深為第一句。直嘆法深明凡二乘不見所由。無知無見不可思惟為第二句明凡不見。乃是諸佛菩薩境界為第三句寄人顯深。非諸聲聞緣覺所及為第四句明小不見。此舉昔說。下釋顯之。前四句中初句別解。後之三句一處釋之。解初句中何義甚深問以起發。不斷常等對問正解。是中直就緣相辯深。因緣實性即是向前非因果性。若更辯深不異於前故略不論。良以緣實非定有無非斷常故。依之起相相亦如是。故舉緣相以顯其實。文中六句攝為三對。初二一對當法分別。眾生業行不斷不常而得果者明非無果。業行若常亦不得果常不變故。斷亦不得不生後故。不斷不常方乃得果。雖念念滅而無所失明不失因。因體雖復念念盡滅能生之力常不失也。次二一對約人分別。雖無作者而有作業明其無有造業之人而有行業。雖無受者而有果報明其無有受報之人而得有果。無作無受即明非有。而有業果即顯非無。下二一對約人就法而為分別。受者雖滅果不敗亡約人分別。受人雖滅得果不亡。無有慮知知合而有就法分別。根塵識等三事別分知不可得名無慮知。此三和合便有知生名和合有。又一念心四相分別知不可得亦名無知。前後和合假名知生名和合有。問曰。何不即用此義以為緣實。而言此中就相辯深。釋言此等若即是實即是佛性。二乘知此應知佛性。何故上言聲聞緣覺雖觀因緣不名佛性。又此所辯唯是世諦空無常苦無我之理若是佛性。佛性便非常樂我淨。云何上言因緣中道名為佛性如是佛性常樂我淨。又上文言從緣生法悉是無常。佛性常故不從緣生。明此所說但是緣相非是性體。上來解釋初句甚深。下次解釋後之三句。於中分二。一解向前無知見等明凡不見。即舉向前佛菩薩境對以顯之。二觀緣智凡有四下解釋向前二乘不及。還舉向前佛菩薩境對以顯之。前中有四。一明凡不見。二十住下明佛菩薩見。三一切眾生不能見下明前凡夫不見之損。四是故我下明佛菩薩知見之益。初中眾生雖與共行而不見者明不能解。不見知故無始終者明不能滅。起來始未有盡時名為無終。第二段中十住見終不見始者。見已生死至佛當盡名為見終。不知根本起之所由名不見始。諸佛世尊見始終者。見因緣法原起所由亦見盡時名見始終。以是了了得見性者。佛性是其因緣之本。故佛如來見始如終名見佛性。第三段中一切眾生不見因緣是故轉輪法說明損。次喻後合。下復喻顯。第四益中言是故者乘前顯後。是凡不見有大損故。我經中說知見有益。若人見緣即見法者見法實也。因緣之體是法性故。即見佛者見佛實也。因緣實性據佛望之由來清淨畢竟無染。即是諸佛法身之體。是故見之名為見佛佛。即性者彼佛法身據凡望之為惑隱覆。與後顯時淨德為本故名佛性。何以下釋。一切諸佛同用此理以為自性故名佛性。佛性是佛自體性故。
上來四段合為第一。自下第二釋前聲聞緣覺不及辯。舉諸佛菩薩對顯。是觀緣智凡有四種總以標舉。次列四名。下中二門解非聲聞緣覺所及。上及上上釋前諸佛菩薩境界。次解後結。以是義故十二因緣名佛性者。以上上智觀十二緣得菩提故十二緣法得名佛性。下以佛性歷即餘義性理精上名第一義。離相名空。出離斷常即名中道。即是諸佛法身自體故名為佛。離此之外無別佛故。據佛望之即是諸佛大涅槃果。離此更無別涅槃故。故經說言佛知眾生取涅槃相不復更滅。
上來就彼眾生現性答前四問。自下就彼眾生當性答前四問。總相雖然。於中細求唯答第一。云何為性辯答第四眾生不見。第二第三略而不答。易解故爾。說彼當來佛果為性。名義顯了何須更釋。云何名性。佛是常等理在灼然何勞更解常樂我淨。就所釋中師子白佛佛與佛性無差別者一切眾生何用修道重難起發。由佛前說佛性即佛故為此難。下佛釋之。釋意如何。明諸眾生雖有佛性顯用在噹噹果未有故須修道。文中初言汝問不然牒以總非。下廣辯釋。文別有六。一說菩提為性明凡未有。二說一乘為性明凡未有。三說首楞嚴定以為佛性明凡未有。四說我為性明凡未有。五說十力四無畏等以為佛性明凡未有。六說一切佛性為性明凡未有。
初中有三。一直明佛性當有現無。二舉偈證成。三釋偈顯成。前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初言佛與佛性雖無差別牒其難辭。現性與彼當果體同故曰無差。辯同兼異是以言雖。然諸眾生悉未具者翻其難辭。眾生未證故曰未具。凡皆未具是以言悉。以未具故必須修道。喻中四句。一立喻顯法。二何以下釋。三是故我下引證成喻。四何以下釋。初中如人恶心害母喻有性因。害母之罪定入地獄如彼佛性定得菩提故取為喻。害已生悔喻有惑障。以善況惡。三業雖善故名獄人喻諸眾生三業雖惡定得菩提。第二釋中何故問也。定當墮故對問略釋。是人雖無地獄陰等猶名獄人對問廣釋。第三列經第四釋經。文顯可知。下合顯法。一切眾生定得菩提故說有性明其當有。一切眾生真未有下彰其現無。上來一段直明佛性當有現無。
以是義下舉偈證成。先標說處。下列偈文。前之半偈自立道理明惑與性兩法不並。下之半偈遮他異說明惑與性有無非恆。下釋偈文。顯成當有現無之義。於中初言有者三種汎舉有義。次列三名。下就人辯辯中有三。一約三世明有不同。二以是義下舉說證成一切有性。三乃至下別釋罪人有佛性義。初中先明未來世有該通上下。一切眾生未來皆當定得菩提故悉有性。次明現有唯論下人。下人現在唯有煩惱。是故現在無其相好果德佛性。下明過有偏論上人。上人過去有斷煩惱。是故現在得見佛性。雖舉三世為就前二明諸眾生當有現無。
第二舉說證皆有中。以是義故我常宣說一切有者釋有通別。通則以前未來有故說一切生悉有佛性。
第三偏釋罪人有中初先法說。次喻。後合。法中初言一闡提等亦有性者直明其有。前已宣說一切有性何須別說闡提等有。闡提謗法及五逆等有性難知故須別論。下重辯之。現無當有。言闡提等無有善法佛性亦善明其現無。舉一闡提等餘罪人。彼現無善果性亦善。故彼現在無有佛性。以未來有。故闡提等悉有性者明其當有。何以下釋。以定得故說未來有。上來法說。
下次喻顯人喻向前一闡提等。家有乳酪喻現有因。有人問下明當有果。酪實非下辯其有義。
下合顯法。眾生亦爾合前人也。悉皆有心合有乳酪。凡有心者定得菩提。合有人問汝有蘇耶答言我有。以是義故我說一切悉有佛性合以定得故言有蘇。凡有心者皆有真識覺知性故定得菩提。外草木等無真心故終無得義。此乃宣說能知之性。若論所知境界之性一切皆有不局有心。
自下第二一乘為性。先出性體。後明眾生有而不見。前中初先辯二畢竟。後約論性辯二竟中先總標舉。望小大極故名畢竟。因果不同故分二種。次列兩名。因能嚴果故曰莊嚴。果德窮滿稱曰究竟。世及出世約位分畢。十地已還通名世間。皆是變易世間攝故。佛名出世。下辯體相。莊嚴是其六波羅蜜究竟一乘。下約性辯。文顯可知。
下明眾生有而不見。先明其有。以是我說一切有者正明其有。以是眾生所得一乘為佛性故我說一切眾生有之。一切眾生悉有一乘釋成有義。以無明下明諸眾生不見所由。先法次喻後合可知。
自下第三首楞為性。先廣辯相。後釋名義。前中四段。一明首楞是其佛性。二一切眾生悉有已下明諸眾生有而不見。三首楞嚴有五名下彰首楞嚴名別不同顯首楞嚴即是佛性。四一切眾生具三定下還明眾生有而不見。就初段中性即首楞會名顯示。兩名雖殊會體不別是以言即。性如醍醐辯所即性。性通因果。因似乳酪。果如醍醐。性即首楞故須辯之。即是一切諸佛母者彰性功能成即首楞。首楞嚴者此翻名為一切事竟。良以佛性是諸佛母能生一切諸佛德。故得即首楞一切事竟。首楞嚴故而令諸佛常樂我淨。彰首楞嚴三昧功能成即佛性。以首楞嚴能令諸佛常樂我淨。故即佛性佛母之義。
第二段中一切眾生有首楞嚴明其當有。以不修故不能見者彰其不見。
第三段中初先法說。首楞五名總以標舉。次列五名。雖舉五名正欲明其是佛性義。隨其所作處處得名總以結之。次以喻顯。如一三昧得種種名。或名為禪。或名定根。如是非一。首楞如是辯法同喻。
第四段中先明一切眾生具有。下明不見。前中一切具三種定汎以通舉。謂上中下列其三名。下辯其相。上謂佛性顯其初門。何故佛性得名上定。說首楞嚴為佛性故。以是故言一切有者就人明有。以說佛性為上定故一切有之。中者一切具足初禪顯第二門。有緣能修無緣不能明得不定。下出其緣。所謂火災及壞欲結以是故言一切具中就人結有。下者十中心數定者辯第三門。十地廣辯如雜心論。想欲觸慧念思解脫憶定及受是其十也。此十遍通一切心中名通大地。以是故言一切具下就人結有。雖辯中下意顯上矣。上來明有。
下明不見。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不能見者明凡不見。十住雖下舉聖顯凡。十住菩薩見上不了何況凡夫。上來廣說首楞為性眾生不見。
下解名義。首楞事竟嚴名堅者翻名解義。畢竟而堅名首楞嚴牒以結之。以是首楞名佛性者結首楞嚴以為佛性。以能造作果德事竟故名佛性。
自下第四說我為性。於中先說我為佛性。師子言下明諸眾生有而不見前中有四。一明如來說我所由。二我亦不說悉無我下正明說我。三梵志聞下說我之益。四是佛性實非我下如來辯定我無我義。初中有四。一佛為起化尼連洗浴水陸同觀。二明外道覩佛受樂嫌佛說斷。三如來反問說斷所由。四外道引佛所說以答辯難如來無我之義。文皆可知。
第二正為說我之中句亦有四。初我亦不說一切無我反其所聞明不說斷。二我常說下顯所不聞明恆說我。於中初先說一切生悉有佛性。性豈非下就性辯我。望直說我懼同情取。故先辯性後就我論。三以是義下結初不說。四一切眾生不見性下就前所說明凡不見。亦即反推斷見屬彼。一切眾生不見性故無常我等名說斷見。
第三益中。初明梵志聞我發心。後明諸畜聞我發心捨離惡身。
第四辯定我無我中。初明佛性實非是我為生說我。問曰。上來數說佛性是其真我。今以何故說實非我。釋言。佛性備含多義。亦有我義及無我義。亦有非我義。但向為彼我見外道愛喜我故偏說為我。雖為說我恐畏同彼先所建立。故復拂遣明實非我。此說非我亦是化耳。有因緣下明雖異說而非虛妄。於中通對佛我顯之。句別有四。一明如來無我說我而非虛妄。二明如來說我為無我而非虛妄。隨化說此故曰有緣。三辯初句佛性無我如來說我。佛性未有八自在用故名無我。四辯第二如來是我。佛說無我。如來具有八自在用故名為我。上來正說我為佛性。
下明眾生有而不見。師子先問。若一切生悉有佛性如力士者牒佛前言。佛上宣說眾生佛性如彼力士額上寶珠故今牒之。何故不見徵問如來。下佛為辯。先明眾生不見所由。如月初下彰其是有。前中有二。一明凡夫盲故不見。二明二乘倒故不見。前中為明凡夫不見舉佛菩薩見以顯之。於中先喻。色喻性體。盲不見者喻凡不見。雖復不見不得言無喻明性有。有目見者喻佛菩薩有眼能見。下合顯法。佛性合色。眾生不見合盲不見。十住已下合有目見。於中先明菩薩分見如來全見。次以喻顯。菩薩分見如夜見色。如來全見如晝見色。下明菩薩從昧得明。於中先立治眼之喻。下約顯法。十地如是雖見不了合眼膚翳見色不了。以首楞下合以藥力得了了見。醫喻如來略而不合。
下明二乘不見之中。先明二乘有倒不見。後舉諸佛菩薩顯之。前中初言見一切法無常我等非一切法亦無常等。汎明倒見不見佛性。言一切者名生死下辯法顯倒。聲聞已下就人指斥。下舉諸佛菩薩顯中。先明十住菩薩少見。見一切法無常我等明見生死一切法也。非一切法分見常等見涅槃也。此明菩薩分見所由。以是義故十分見一正明少見。下明如來全見佛性。見一切法無常我等非一切法見常樂等明見所由。以是義下正明全見。先法後喻。以是義下結嘆首楞。由其見故。上來明凡二乘不見。
如月初下彰性是有。先喻後合。文顯可知。
自下第五說力無畏大悲三念以為佛性。於中有三。一說力等以為佛性。二一切生悉有已下明眾生有。三雪山下明諸眾生藉教不同有見不見。初段可知。
第二段中初先法說明眾生有。次喻。後合。法中一切眾生悉有直明有性。三種破下舉得顯有。於中先舉斷煩惱得顯性是有。斷貪瞋癡名為三種破煩惱也。一闡提下舉斷業得顯性是有。以是義下總結性有。
次喻顯之。十二因緣等共有之亦內亦外略以標舉。十二因緣即為一門。一切眾生等共有之亦內亦外復為一門。就共有中現所具者名之為內。當有現無說以為外。下廣釋之。先廣初門。何等十二問以起發。次辯其相。初二可知。現初受胎名為識者汎論識支。有其三種。一種子心識。過去世中造業已後所有心識為業煩惱之所熏故能生於後名為識支若復通論。過業煩惱相應心識亦是識種。二求生心識名為識支。謂中陰心。三初生心識名為識支。謂現報中最初一念染污心識。於彼父母精血之所妄想起於華池等愛。今此偏說受生心識以為識支。故言現在受胎名識。入胎五分四根未具名名色者。毘婆沙釋。從識至於現身死來合有十時。胎內五時胎外五時。胎內五時名為五分。此五分中分為三支。最初一念說為識支。第二念後四根未具判為名色。色少心初合但有身根。未具眼耳鼻舌四根名四未具。是時身根說之為色。四陰曰名。色相形現當相名色。四陰心法冥漠難彰。非名不別。故從詮目說之為名。故楞伽雲以名宣說無色四陰稱曰名矣。具足四根未名觸時名六入者。前五分中根具後判為六入。後四簡前。未觸異後。前色增長分為五入。前名增長說為意入。未別苦樂是名觸。者出胎已後匍匐已前意識地中未能了別苦樂增異名為未別。五識地中觸境方覺故名為觸。染習一愛名為受者。毘婆沙說。愛有二種。一者食愛。二者色愛愛著女色。匍匐已後但有食愛。未有第二色愛已來說為受支。習近五欲是名愛者。色愛已起未有追求色境界來說為愛支。內外貪求名為取者內色為內。財事為外。貪求是時說為取支。為內外事起身等業名為有者。為財為色造業麁顯。現世世識名未來生現在名色六入觸受名未來世老病死等將前類後。是名總結。
次廣第二眾生等有。亦內亦外。一切眾生雖有十二或有未具總以標舉。所具是內。未具是外。次別顯之。先就欲界眾生以論。歌羅羅死則無十二是未具也。於彼胎內五分之中。初分名為歌羅羅時。此時死者有前四支不具後八名無十二。所有四支即名為內。所無名外。從生至死具十二者斯名為內。次就色界眾生以論。色界眾生無三受者但有樂捨而無苦受。無三觸者但有樂捨相應之觸無有苦受相應觸也。無三愛者但有樂捨所生之愛名無三愛。無老病者一切諸天悉無老病。所有是內。所無是外。亦名具者現雖不有以當有故亦名有具。下就無色眾生論之。無色乃至無老病者。無色眾生無其色支不具五入。觸受及愛與色界同。亦無老病亦名具者當有同故。上來別論。以定得下總釋其義。欲界眾生現雖不具後生當備。上界眾生在上雖無生下必具。故說一切眾生等有。喻相如是。下合顯法。佛性亦爾合十二緣。一切生下合等有之。
上來第二明眾生有。
自下第三明諸眾生依教不同有見。初先立喻。雪山喻佛。草名忍辱喻涅槃經。牛喻菩薩。食出醍醐喻學是經得見佛性。異草喻於小乘經法。牛喻聲聞。食無醍醐喻學小經不見佛性。雖無已下明雖不見不得言無。下合顯法。佛性亦爾是總合也。餘文別合。與前不次。先合雪山及忍辱草。次合異草。若能聽下就前忍辱合牛食者即成醍醐。牛食異草則無醍醐略而不合。十二部中雖不聞者不可說無。合向末後雖無醍醐不可說言無忍辱草。問曰。向說忍辱草者喻涅槃經。今合不可說無忍辱。正應道言不涅槃。何得乃言不無佛性。性是經旨。故言不可說無佛性。
自下第六說一切法以為佛性。於中有四。一辯性體相。二嘆經嘆性令人習學。三重辯性相。四嘆經嘆性令人習學。
就初段中先開九門。後廣辯釋。釋中乃有十二門別。後非苦樂非我無我非空不空。前開門中略不標列。當是本中漏脫故爾。下釋可知。
第二段中若人思經如是之義則見性者舉思見性嘆經勝也。思前所說十二門義故能見性。佛性不思是佛境等。嘆性深也。
第三段中曲有四句。一明佛性非陰界入。二明佛性非本無今有已有還無。三明佛性可從緣見。四明佛性非內非外。於中先別鐵色為喻。鐵喻眾生。黑色喻性。火喻煩惱。赤喻佛性隨緣成染。合之可知。下別草木種子為喻。略無合文。
第四段中大涅槃經具無量德嘆經德廣。佛性亦等嘆性德備。上來一段答前四問明所證法。
自下第二答後四問明能證法。先答前二。師子初先重問起發。下佛答之但明菩薩具足幾法。略不論佛。與下所說見性行同故此不辯。明菩薩中先舉十數。此十並是因分所行。故雖見性而不明瞭。次列十名。前八自利。後二利他。前八猶是八大人覺。於中初言少欲知足是離著行。未得法中而起少欲。已得知足。餘六是其攝善之行。寂靜修止。精進修作。正念正定止行成就。繫心在法名為正念。法來攝心不動名定。正慧作成。見法名慧。解脫即是不戲論也。是止作果。離縛稱脫。下化他中讚歎解脫令其愛好。大涅槃化正授以法。
下廣釋之。於中五番。一一番中備含多法不可別名。就初番中先辯後結。辯中少欲知足二行一處論之。師子先問。少欲知足有何差別。下佛為辯。初先正辯。菩薩修集大涅槃明修所為。前中有三。一偏對染法彰其二別。二有少欲不知足下偏就淨法彰其二別。三少欲知足復有二下雙對染淨彰其二別。初中四翻。一不求不取名為少欲。得少不恨名為知足。二少有所欲名為法事於世資生一向不憂名為知足。三離三惡欲並離二十五有之愛。及於未來所欲事中不貪不求。是名少欲。先離三欲。初舉。次列。下辯其相。自身欲為一切眾首令一切眾皆隨從已名為惡欲。欲令世人謂已是聖名為大欲。欲得生天及在人中富貴自在名為欲欲。不為此害名為少欲。第二言離二十五愛名少欲者不愛二十五有受身。第三不求未來事者不求未來五欲之事是名少欲。於前所欲得而不著說為知足。此第三番。四不求他敬名為少欲。得物不聚說為知足。
次眾淨論。先開四門。下辯其相。道言少欲謂須陀者須陀洹人但求羅漢心不慕大故名少欲。道言知足謂辟支者。辟支佛人證無學果生知足想故名知足。出無佛世不知有大更可趣求故無所欲。少欲知足謂羅漢者。愚法之人得無學果生究竟想名為知足。不愚法者知有大乘終須修學。已離重苦求去心微故名少欲。不少不足謂菩薩者。於自所得不生足想名不知足。廣願求佛名不少欲。
第三雙就染淨辯中。先舉二數。次列兩名。謂善不善。下辯其相。
上來廣辯。下明修為。為見佛性故修此二。
就寂靜中先舉二數。身心列名。下辯其相。初先當法二門分別。下隨人異四門分別。當法辯中兩義釋之。一約身心二惡分別。離身三惡名身寂靜。殺盜邪淫是身三惡。離意三惡名心寂靜。貪瞋邪見是意三惡二約起惑始終分別。身寂靜者不近四眾不預四眾。所營事業離煩惱緣。心寂靜者不集貪等離煩惱體。隨人畢中為開白門。下辯可解。
精進念定智慧解脫及讚解脫六門可知。
說涅槃中分別有五。四暴猶是四流煩惱。
下總結之。此十是其因分行故。菩薩雖見見性不了。第二番中先辯後結。辯中少欲知足二行一處釋之。先舉四病。造業求有名為有欲。次明四治。謂四聖種。下就四治結為少欲知足二行。
寂靜有四。先舉次列。言出樂者地持論中名出家樂。出家學道解脫家難名出家樂。寂靜樂者地持名為遠離樂也。離於欲惡得初禪定名遠離樂。永滅樂者地持名為寂滅樂也。二禪為首覺觀止息名寂滅樂。畢竟樂者地持名為菩提樂也。無漏聖道永斷煩惱名畢竟樂。此四樂中。初一是戒。中二是定。後一是慧。得四總結。
具四精進名精進者謂四正勤。四念可知。言具四禪名四定者謂四如意。亦可是其色界四禪。此四力強故偏舉之。見四實故名正慧者見四諦也。餘皆可知第三番中先辯後結。文顯可解。
第四番中先辯後結。辯中修習十三頭陀名為少欲。十二頭陀經說多種。然今且依一相論之。處中有六。一住空處。餘經論中名蘭若處。去村五百弓名為空處。二端坐不臥。三在樹下。四在塚間。五在露地。六隨有草處而坐其上。食中有三。一者乞食。二隨得為足。餘經論中名一揣食。亦名節量食。三名一坐食。亦名一食。衣中有三。一畜三衣。二糞掃衣。他所棄衣名為糞掃。三著毳衣。餘經論中說為納衣。鳥獸細毛名之為毳。此之十二如別章中具廣分別。修此十二名為少欲。行此不悔說為知足。次五可解。言離七漏名解脫者廣如上說。見漏修漏根惡親近受念七也。讚解脫中所列十相少異餘處。上下多說。遠離五塵生住滅法並男女相以之為十。此中說離生老病死五塵無常以為十也。無常猶是生住滅耳。
第五番中先辯後結。辯中初先破離惡欲名為少欲。行如來行名為知足。由前二種得近涅槃及五種樂名為寂靜。但云五果不列其名。如上文中涅槃四樂加以受樂得是五樂。不知是非又地持中說有五樂。一名因樂謂情塵觸及愛果業。二名受樂謂身心受。三苦對治眾苦息已有樂知生。四斷受樂謂滅盡定。五無罪樂所謂出家遠離寂滅及菩提樂。不知此說當彼以不。餘皆可知。以具幾法是中應答。文中略無。
如汝言下答後二問。先牒問辭。下釋有六。一正對前問就眼分別。十住菩薩慧眼見故不得明瞭。慧眼見空不見實故。佛眼見性故得明瞭。證實之智是其佛眼。二就行分別。為菩提行見性不了。不為行者見性了了。證實之時不見已外更有菩提可為行故。三約位分別。住十住地見性不了。無住無去見性了了。證實之時不見十地可以住中名為不住。亦無佛果可以趣向稱曰不去。四對因分別。十住菩薩智慧因故見性不了。佛斷因果故得了了。證實之時實外無緣。知復約何說因說果。故斷因果方得了了。五約境分別。十住不能覺一切法見性不了。佛覺一切故得了了。良以十住緣觀未盡。緣未盡故心有所在。是故不能覺一切法至佛息緣真心平等無處不在。無不在故無有一法在於心外。亦無一心在於法外。心與法界同體照明故覺一切。六就眼見聞見分別。先舉二數。次列兩名。下就人論兩階辯異一佛與十住相對分別。諸佛眼見故得了了。十住聞見故不了了。下明十住不了之相。唯能自知定得菩提。不知眾生悉有佛性。二十住已上共九地下相對分別。佛與十地同為眼見故得了了十住菩薩眼見自身得菩提故。九地已還是其聞見。初言一切乃至九地聞見佛性正明聞見。若聞一切眾生有下辯聞分齊。聞生有性不信之者不名聞見。能信已後方是聞見。何處眾生聞能生信。若論成就種性已上少分生信。十信亦能。從初答問訖來至此四段之中。第一大段略明證法。
自下第二約對前法勸修趣入略明證行。文別有三。一依向前能證行法教見如來。二復有二種一為利養二為法下依於向前所證理法教見佛性三師子言如佛所說見於如來及見佛性義云何下雙顯前二。問曰佛性是所證法可須教見。如來非理何須教見。釋言見性必由相入。佛是性相故須教見。今此文中教見如來趣入佛性。下第四段廣證行中教見涅槃趣入佛性。義之左右。就初教見如來之中文別有三。一教尋經知見佛身。二師子吼言眾生不知如來心下教其尋相知見佛心。三如佛說菴羅菓下教以四親知見佛行。蓋乃教入之次第也。初中若有男子女人欲見如來標示所求。應當修下正教見法。尋教受持讀誦解說知佛身相名見如來。如上金剛身品中說。亦如維摩阿閦品說。自下第二教見佛心。師子先問。一切眾生不知佛心云何得知。下佛教之。一切眾生實不能知略述其言。次正教示。後總結之。就正教中教依二見以測佛心。先舉次列。若見以下六門廣辯。一觀佛身業名為眼見。觀佛口業名為聞見。二見佛妙色名為眼見。聞佛妙聲名為聞見。三觀如來神通現化但為眾生不為利養名為眼見觀佛以其他心智通觀察眾生為說法時但為眾生不為利養名為聞見。四觀如來受身所為名為眼見。說法所為名為聞見。云何受者慈悲故受不以受結。何故受者為益眾生不為利己。為誰受者等為一切。云何說者慈悲心說不為利養。何故說者為益眾生不為利己。為誰說者等為一切。五觀如來他人以身加毀不瞋名為眼見。他人以口罵辱不惱是名聞見。六觀如來八相成道名為眼見。聞八相時一切言說以為聞見。於中先聞未成道前所有言說。既成道下聞成道後所有言說。梵王先請。如來次違。梵王下復舉利重請。下佛因請為之宣說。於中初先勅聽許說。下明所說。宣說中道總明所說。次別顯之。別有五句。初三約就化行辯中。次一約就化人說中。後一約就化益論中。就前三中初句化人斷結行中明其中道。不破諸結明其非有。此如上說。無慧能破無惑可破名不破結。非不能破彰其非無隨相論治有惑可斷故非不破。又復聖人證實之時無惑可生亦名為破。非破不破是名中道牒以結之。第二化人度苦行中明其中道。不度眾生明其非有。於理無人可化度苦名為不度。非不度生彰其非無。隨世度人令出諸苦名非不度。是名結之。此二離障。第三化人成善行中明其中道。非一切成明其非有。於理無人可化成善故言非成。亦非不成彰其非無。隨世化人成三乘善故非不成。是名結之。上來約就化行辯中。次一就其化人說中。不自言師明不自高。不言弟子彰其不下。是名結之。下一就其化益論中。說不為利明無所得。非不得果明非無得。是名結之。上來別顯。下總嘆之。正實時真嘆其語淨。軟言合法名為正語。離妄不虛說為實語。言無乖離應時乖合故曰時語。言無綺異稱當法理說為真語。言不虛發語能益人微妙第一語能合法。上來廣辯。如來心實不可見下總以結之。
自下第三教見佛行。師子先問。如先所說菴羅果喻四種人等牒佛上言。有人行細心不實等辯前四人。是初二種云何可知就之為問。如佛所說雖依是二不可得知重牒徵問。如佛所說四種人中雖依是二不可知也。
下佛先嘆。次述其言。所喻二人實難可知。下教撿驗。於中先教能驗之行。或有二下教示所驗。前中先舉四親近行。初二驗身。後二驗心。廣如上釋。具足四下結嘆四能。教所驗中戒有二種舉其所受。持者亦二舉其持戒。究竟不竟雙列二名。下辯其相令人識知。有人以緣受持禁戒明不究竟。為其世事因緣受持名有因緣。智者觀下教其撿驗。如來戒下明其究竟。於中有四。一明如來不為世事因緣受持故名究竟。二以是義下舉因況果明佛究竟。畢竟究竟正是一義。重言顯勝。亦可畢竟勝過菩薩。究竟過前不究竟戒。三我昔下即事以顯。四不究竟戒尚不能下舉劣顯勝成佛究竟。不究竟戒尚不能得二乘道果況大菩提。佛戒能得無上菩提明究竟戒。
自下第二教見佛性於中有三。一教見性。二持戒比丘雖不願下明所修行能相起發。三師子言若因持戒得不悔下問答料簡。初中行別有十四階。始從持戒乃至見性。戒中得失相形顯之。凡有五對。一所為分別。先舉次列下顯得失。為利持戒不見佛性及與如來。為法能見。二淺深分別。先舉次列下辯其相。三就為自為他分別。先舉次列下顯得失。四自持他教相對分別。先舉次列下辯其相。五大小分別。先舉次列下辯其相。後顯得失。受聲聞戒不見佛性及與如來。受菩薩戒則能見之。
下明不悔乃至見性。師子先問。下佛辯之。先辯後結。
第二段中明前諸行能相起發。得初後隨。
第三段中師子先難。若因持戒得不悔果因於解脫得涅槃果牒佛前言。戒則無因涅槃無果以理徵定。下就設難。戒若無因則名為常就前設難。不從因生故名為常。涅槃有因則無常下就後設難。然此不難涅槃無果。唯難向前從解脫因得涅槃義。先以有因難破常義。後難樂等。前難常中有因無常是略語也。若爾已下是廣難也。若彼涅槃實爾有因。本無今有便是無常。如燈喻真。下難樂等。涅槃若爾云何得名我樂及淨。下佛先嘆。善哉總嘆。汝曾下別。無量佛所種善能問嘆問所因。不失本等嘆能不忘。次勅許說。下為解釋。先解初難明戒有因彰戒非常。文有五句。一明戒行因於聽法。二明聽法因於近友。三明近友因於信心。四明信心因於聞法及思惟義。五明信心與彼聽法互相因起。於中初法次喻後合。法中信心因於聽法聽法因信正明相起。如是二法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雙牒重顯。信心是彼聽法家因故名亦因。聽法復彼因作因名亦因因。聽法望信義亦同爾。信心是其聽法家果故名亦果。聽法是彼果家之果故名果果。聽法望信義亦同爾。喻中尼乾立拒舉瓶色法為喻。如無明等心法為喻。問曰無明緣行可爾。云何行支能緣無明。解有兩義。一前後分別。從前無明生於其行。行後還復生於無明。謂生覆業受生無明。二同時分別。前無明時亦有業思。後行支時亦有無明。互相因起。餘亦如是。生能生下舉其非色非心之法以為譬喻。大小八相廣如上辯。今明此八互相因起。於中且就大小二生明相因起。餘類可知。生能生法不自生者彼大生相但能生於色心等法不能自生。其猶世間眼不自見指不自觸。不自生故由生生生明其大生由小生生小。生偏能生於大生故名生生大生。為此生生所生名生生生。生生不自生賴生生者明其小生由大生生。小生雖復能生大生不能自生。不自生故賴大生生。如是二生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雙牒重顯。解不異前。下合可知。
次答後難。辯明涅槃無因生故得名為常。於中有三。一正明涅槃是果無因。二是因非果名佛性下舉彼佛性是因非果。對顯涅槃是果無因。三因有二下簡彼菩提異於涅槃。是中宣說性淨之果以為涅槃。方便之果說為菩提。是故涅槃不從因生菩提得為生因所生。前中復三。一明涅槃是果非因。二明涅槃無因是果。三以是義下總以結之。就初段中是果非因謂大涅槃總以標舉。涅槃為彼了因所顯故名為果。而不生他是以非因。又不同彼佛性唯因故曰非因。雖言非因宗顯是果。何以下釋。先問後解。但解是果。句別有六。初之一句對劣顯果。涅槃一切果德中上故云上果。是上果故名為果矣。次有兩句對因顯果。謂沙門果婆羅門果。沙門名息。八聖道分能息煩惱故名沙門。涅槃由彼顯了而得名沙門果。婆羅門者此名淨行。三十七品能治煩惱故云淨行。涅槃為彼顯了而得名婆羅門果。後之三句對障顯果。斷生死者斷除分段變易生死方始證得故名為果。破煩惱者破五住結方始證得故名為果。為諸煩惱所呵責者體違惑染故名為果。一切煩惱違反涅槃故名呵責。言煩惱者名為過過顯前呵責。煩惱體是過患之法而呵涅槃。與彼涅槃而為過失故名過過。
自下第二辯明涅槃無因是果。初先正辯。師子言下問答重顯。前中初言涅槃無因而體是果總以標舉。涅槃不為生因所生是以無因。是果如上。雖舉是果意顯無因。何以下釋。先順次反後釋名義以顯無因。順中七句。無生滅者常故無因。無所作者不從作生所以無因。非有為者不藉緣造是以無因。此三是本。下重顯之。是無為者顯非有為。常不變顯非生滅。下無處所及無始終顯無所作。若有處所則可造作。無處所故不可造作。又若始微終著之法則有造作。無如是義故無造作。上來順解。言若有因則不得稱為涅槃者反釋無因。槃言因下釋名顯無。上來正辯。
下重問答顯無因義。師子先問。如佛所說涅槃無因是義不然非破令無。下牒佛說推為六中。有時無因非一向無。若言無者則合六無牒以總推。次辯六無。皆初列名後辯可知。涅槃亦下別明涅槃合彼六中有時無因。
下佛答之。先取其義明同畢竟。世法涅槃終不對下簡有異無明全不同。良以無因似彼世法畢竟不我故說為同。彼畢竟無乃無於我涅槃有我故說不同。初中汝說如是六義何故不引畢竟無者以喻涅槃乃取時牒以教呵。涅槃之體畢竟無因。如無我等釋同畢竟。第二辯明不同義中世法涅槃終不相對是故六事不得為喻略顯不同。名前六無以為世法。就世以求唯空無我無有涅槃真我可得。知復將何對於世。以無涅槃真我為對。故說世法畢竟無我。若有真我以為對者無我我所不名畢竟。若當就彼涅槃以求唯是真我無有世法無我可得。知復將何對於涅槃。以無對故不得宣說涅槃同彼世間之法畢竟無我。為是六事不得為喻。下重釋之。一切諸法悉無有我彰畢竟無不同涅槃。而此涅槃真實有我釋其涅槃不同畢竟。以是義下第三總結。以是前說六義是果七義無同。故涅槃法無因是果。上來第一正明涅槃是果無因。
自下第二舉彼佛性是因非果對顯涅槃是果非因。於中初言是因非果名為佛性略以標舉。下釋其相。先解非因生故是因非果明性非是生因家果。非沙門果故名非果明性非是了因家果。何故名因以了因故釋是因也。因有二種。一法佛性。二報佛性。如來藏體是法佛性。於此體上有可出生報佛之義名報佛性。其法佛性望彼涅槃性淨之果。但是了因而非生因。故下文言涅槃因者所謂佛性。佛性之性不生涅槃云何為了。彼如來藏性是真法研之則明。從本已來有可顯了成涅槃義故名了因。如瓶中燈有可見義瓶破則見。其報佛性望彼菩提方便之果是其生因。從本已來有可出生菩提之義故名生因。今從初義。是故說言以了因故佛性是因。
自下第三簡彼菩提異於涅槃。方便菩提從因生故。先舉二因。生了列名。次辯其相。生法名生證了名了通相分別。了因非一且就燈辯。煩惱生因父母了因別就內論。穀等生因地等了因偏就外說。下約顯法。六句三對。初二一對。六度佛性望大菩提以分生了。六度為性。佛性為了。六度有二。一緣修六度。正能熏生方便菩提故名生因。二真行六度。正能集成方便菩提亦名生因。滿為果故。由見佛性成菩提智。如似色塵發生眼識故名了因。此初對中佛性六度及菩提果即為根本。下皆望此以別生了。宜須識知。次二一對。望初對中佛性菩提以別生了。望前佛性以為了因。六波羅蜜能了性故。望前菩提宣說生因。首楞嚴定生菩提故。此首楞嚴猶前佛性。了彼成德名首楞嚴。此首楞嚴為緣熏發。於其體上菩提得生故名因生。如依金體起莊嚴具非前後生。後二一對。望初對中六度菩提以別生了。望前菩提宣說了因。八正能了大菩提故。是義云何。真心之體先為治熏。菩提德生。其德雖生猶為緣治之所隱覆不得顯現。更修八道觀真無妄息去緣治令真心中諸德顯了故名了因。望前六度宣說生因。信心能生六度行故。
前教見佛。次教見性。自下第三雙顯前二。師子先問。如佛所說見於如來及見佛性是義云何。問其見相。如來之身無相貌下難其可見。於中先明佛身離相不可得見。後類佛性。
下佛答之。先對初問辯見相。如來之身有二種下釋去後難明其可見。前中先明見如來相。佛身二種略標所見。常與無常列其二名。下約此二彰其見相。其無常者為度眾生方便示現應化之身。可以目覩名為眼見常者真實解脫之身亦名眼見亦名聞見。初聞生信名為聞見。終證顯了說為眼見。
下明見性。兩門分別。一可見不可見相對分別。佛性二種總以標舉。可見不可見列其二名。其眼見者名為可見。自餘一切名不可見。下辯其相。言可見者十住諸佛可眼見也。言不可見九地已下一切眾生同非眼見名不可見。二眼見聞見相對分別。其眼見者十住諸佛眼見眾生所有佛性。於中別分十住唯見己身佛性。佛見眾生所有佛性。今此自他所有佛性通名眾生所有性故。宣說十住諸佛如來眼見眾生所有性矣。其聞見者一切眾生乃至九住聞有何處有佛性一切此如上辯。定能聞見種性已上。通則十信聞性不謗亦名聞見。此答初問。
下釋後難。明佛與性皆是可見。於中有二。一明佛身有色非色。二明佛性有色非色。三總就此二明色眼見非色聞見。初中如來有二舉數。次列兩名。下辯其相。色者解脫實德身也。諸根相好皆遍法界無礙自在故曰解脫。非色如來亦斷色者六道身滅故曰非色。
性中兩門。一佛望餘人相對分二。先舉二數。次列。下辯。色謂菩提果德性也。佛見分明故名為色。非色凡夫乃至十住就人顯示。十住菩薩見不了了名非色者釋非色義就勝解釋。餘類可知。是故偏言十住不了。問曰已知佛見了了名之為色。餘見不了名為非色。性實如何。釋言佛性相空體有。相空非色。體有義邊亦色亦心。體是真識故名為心。體是法身。眼耳鼻舌諸根之性故說為色。故經說言眾生身中有如來眼如來耳等。今欲約之明見不見是故偏說為色非色。此一門竟。
二菩薩及佛望餘說二。先舉。次列。下辯其相。道言色者謂佛菩薩就人顯示。初地已上見性分明同名為色。非色眾生就人顯示。地前眾生見性不了名為非色。問曰前說唯佛是色今以何故地上所見亦悉名色。色有體用。如來藏中色性法門是其色體。依此集起凡聖色身是其色用。體唯佛窮故前宣說佛見是色。真用之色地上漸見。見一切法皆從真起。故今復說佛菩薩見悉皆是色。第三段中色者眼見非色聞者。於前所說佛及性中色皆眼見非色皆聞見。准斯地上一切菩薩皆得名為眼見。佛及菩薩所有佛性皆名色故。從見如來至此第二。勸修趣入略明證行。
自下第三廣明證法。於中有二。一廣上初中所證理法。二一切眾生不可思下廣上初中能證行法。問曰前說有何不盡更須廣乎。釋言前者直出性體。未曾就人辯定有無。故今顯之。又前約就菩提因果明能證法。未就涅槃因果以論。故下辯之。又復前者明佛菩薩行修見性。未明凡夫二乘修見。故下辯之。明有縛解修道等也。就初段中先開章門。後廣辯釋。性非內外然非失壞是開門也。眾生身中即未有果名為非內。而有其因說為非外。以有因故必定得果名非失壞。其因現有果是當有故名悉有。
下廣釋之。先就向前第二段中眾生當性明凡未有顯成非內。師子吼言乳中無酪麻無油下廣就向前第一段中眾生現性明凡不無顯前非外。汝不可以有退心故言無性下明有性因終必得果顯非失壞。初中有二。一約乳酪轉變因果明性非有。二約樹子相生因果明性非有。前中有五。一師子吼當相立有佛破明無。二若乳無酪角亦無下師子以其非異因生證性定有佛破明無。二若乳無酪乳中亦無菴摩羅下師子以其不生異果證性定有佛破明無。四我今定知乳有酪下師子以其人取證有佛破明無。我若乳無酪云何佛說二因已下師子以其緣正二因證性定有佛破明無。就初段中有二問答。初師子吼牒佛上言執為定有。如佛所說眾生有性如乳中酪金剛力士牒上因性。諸佛佛性如淨醍醐牒上果性。云何說言非內非外將前微此。此問之中正徵非內非外隨來。下佛對之。明性非有。於中且就酪喻以答。我亦不說乳中有酪酪從乳生故言有酪釋有顯無。下師子吼乘言立有。乳實有酪。但一切法生各有時。酪法在於乳後而生非是先無。下佛對破。句別有四。一反有立無。二以二名破有立無。三舉後類前。四釋有顯無。就初句中乳時無酪亦無蘇等自立無義。一切眾生亦謂是乳舉世同知證成無義。是故下結。
自下第二以名破有成其無義。如其有者何故不得二種名字就乳正徵。乳中有酪何故不得乳酪二名偏名為乳。如人二能舉事類徵。
自下第三舉後類前成前無義。先舉後酪以類前乳。酪時無乳蘇至醍醐自明酪時無其餘味。酪時無乳果中無因。無生蘇等因中無果。眾生亦謂非乳蘇等舉他證無。酪時既無一切餘味。乳亦如是何得有酪。乃至醍醐亦如是者彰後生蘇乃至醍醐並無餘味。
自下第四釋有顯無。乳是酪因故言有酪非有酪體。文中初先舉其二因。次列。後釋。下就結有。
自下第二師子以其非異因生證乳有酪如來對破。有二問答。師子初言若乳無酪角中亦無何不從生舉異因難。下佛印取角亦生酪。何以下釋。角性煖故為緣生酪。如來何意說角生酪。為欲將角類顯乳故。類之云何。角能生酪角中無酪。乳中生酪何得有酪。師子下以人取為難。若角生酪求酪之人何不取角。下佛為釋。我說二因角緣非正故人不取。
自下第三師子以其不生異果證乳有酪如來對破。有二問答。師子初問若乳無酪今方有者乳中本無菴摩羅樹何故不生舉異果難。下佛先印。乳亦能生菴摩羅樹。乳灌一夜生五尺故。如來何意說乳能生菴摩羅樹。為欲將樹類顯乳故。類之云何。乳能生樹。乳中無樹。乳中生酪何得有酪。若一切下釋去難辭。若一切法一因生者汝可難言何故不生。明因別故不生菴摩。如四大下明果異故不生菴摩。舉彼四大造色各異。類明乳等生法各異。以是下結。以是因別果異義故不生菴摩。師子下復因喻請法。如佛向說正因緣因佛性是何。下佛為釋二因所攝。正謂眾生。緣謂六度。良以眾生真妄集成其猶礦石。真妄成故能為離妄淨德之本故曰正因。諸度但能除妄顯真故說為緣。此望何果。釋言望彼性淨之果。眾生實性以為正因。六度為緣。理在灼然望彼方便菩提之果義有兩兼。一眾生佛性以為正因。六度為緣。報佛之性正能生彼菩提果故。故下文言佛性正因發心緣因以此二因得菩提果。二六度正因佛性緣因。法佛之性不能正生菩提果。故故上文言復有了因佛性菩提。復有生因六波羅蜜阿耨菩提。正即是正。了即是緣。
自下第四師子以其人取證有如來對破。師子初言我今定知乳有酪性總相立有。何以下釋。以人取故明知定有。是故下結。下佛對破。文別有三。一正破所執。二明當服蘇今患臭下呵其妄取。三如有紙下教其正義。初中有四。一以人取破其定有。二何故賣人但取乳下以人不取破其定有。三世人無子故求娉下還以人取破其定有。四若乳有酪何故一時不見已下以人不見破其定有。初中有三。第一如來以人取刀類破師子人取證有。汝問不然牒以直非。何故下釋。一切眾生欲見面像即便取刀舉事類徵。人雖取刀刀中無面。求酪取乳何得有酪。
第二師子乘言執有如來對彼。師子初言以是義故乳有酪性准刀立有。以人取刀刀有面性。乳亦如是定有酪性。若刀無面何故取刀破無成有。佛答有三。一以所見顛倒來破。若刀有面何故顛倒。欲見南面而覩北像故曰顛倒。二以所見長闊。來破。有面應定何故竪刀則見面長橫刀見闊。第三約就自他以破。若是自面應當似己何故見長。亦應責言何故見闊。且責一邊。若是他面何得稱言是己面像。若因己面見他面者。何故不見驢馬等像。
三師子吼乘言救義。如來隨破。師子救言刀面非長眼光到彼尋刀看面是故見長。亦應說言光到見闊。且舉一邊。下佛破之。光實不到總翻其言。何以下釋。句別有六。前五破其光到方見。後一破其光去不到亦能得見。前五句中初以遠近一時能見明光不到。眼光若到遠應遲見。二以不見中間諸物證光不到若到應見。三見火不燒明光不到若到應燒。四遙見生疑明光不到。眼光若到到看應審何故生疑。五能見於水精物等明光不到。下次破其不到能見。因前被破人喜救義。眼光雖去無障礙處光到而見。有障礙處不到亦見。故今牒之若不到見。下就設難。等不到見何故但見水精中物而不見於壁外之色。如人上牆見牆外事眼光若去往至牆上何故不見壁外之色。上來六句廣破光到。是故已下總以結非。上來第一還以人取破其定有。
自下第二以人不取破其定有。汝言有酪牒上執辭何故賣人但取乳價不責酪直就乳正徵。偏取乳價。不責酪直明知無酪。賣草馬下舉事類徵。
自下第三重以人取破其定有。世人無子故求娉婦舉其取事。下就破有。句別有二。以先有兒徵為非女。若先懷妊便是其婦何得言女。二若是女下以先是女難破有兒。句別有四。一牒以直非。若言是女先有兒性故應嫂者是義不然。二何以下破有兒性亦應有孫過分類徵。若女生兒得有兒性。女中之兒亦應有兒故言有孫。三若有下破其有孫。恐其破徵齊立有孫故復破之。若有其孫是兒與孫便是兄弟。何以下釋。一腹生故。四是故下結無非有。以有兒性有前過故我說無兒。自下第四以人不見破其先有。先就乳等責其不見。次就樹徵。後類乳等。上來四段合為第一破其所執。
自下第二呵其妄取。明當服蘇今已患臭立喻呵責。言乳有酪亦復如是合喻呵責。知酪後出先生有想。
自下第三教其正義。文別有二。一明性非有。二眾生佛性不破壞下明性非無。前中有四。一喻說非有。喻別有三。文顯可知。二一切法本無有性法說非有。三舉前偈證成非有。四偈後釋義以顯非有。一切諸法因緣生滅汎明諸法非是本有。若眾生內有佛性者應有佛身。如我今者正明佛性本無非有。此說無果不言無因。問曰經說眾生身中有佛眼耳鼻舌身等如我不異。此說言無有何所以。釋言佛性有其二種。一法佛性。本有法體與佛無別。隱顯為異。如在礦金與出礦金多少無殊淨穢為異。二報佛性。本無法體。但於向前法佛性上有其方便可生之義。如礦中金有可造作莊嚴具義。亦如樹子不腐不壞有可生義。非先有樹已在子中。以餘經說。是法佛性此經言無是法佛性不相乖反。
第二明性非無之中文別有四。初眾生性不破壞等法說明有。二如眾生中所有空下喻說明有。於中初明虛空是有。若使眾生無虛空下破無成有。以是義下引說證有。虛空界者是名虛空結空為有。三佛性如是合喻明有。四十住下就人分別。有四。一明佛性佛菩薩見。二非是下明非凡夫二乘所見。三是故下明不見損。四見佛性下明見知益。
自下第五師子以其緣正二因證性本有如來對破。師子先問。眾生有性如乳中酪自立有義。若乳無酪云何佛說有二因等破無成有。虛空無性故無緣因舉無顯有。佛破有三。一就喻破有。二就法破有。第三雙就法喻破有。初中三番。第一如來對問正破。若使乳中定有酪者何須緣因待緣方有明知本無。
第二師子乘言救有如來難破。師子初言以有性故故須緣因總立有義。何以下釋。為欲明見故須緣因。初先法說。次以喻顯。喻別有三。乳中下合。是故下結。是故雖有要須了因結明須了。以是義故先有酪性結成有酪。下佛破之。文別有二。一約性酪徵立性了。二若是了因復下須下難破性了成無性酪。前中初言若使乳中有酪性者牒其所立。即是了因徵立性了。乳中既得有其性酪。酪由了有。明知乳中即有性了。
就後難破性了之中文別有四。初若是了因復何須了以內徵外。乳中先自有其了因何須乳外醪煖為了。此即以外破內。現見要須外事了因明知乳內先無性了。性了既無烏有性酪。
二若是了因性是了下徵令自了。徵相云何。若是乳中所有了因性是了者常應自了。使人眼見不能自了。使人眼見明性非了。既無性了寧有性酪。三若是不了何能了他難破了他。難相云何。乳中了因不能自了。何能了他乳中之酪令其性有。
四若言了因有二種下難破俱了。云何難破。乳中性了能自顯了能復了他。乳中之酪義無斯理。文中初言若了有二自了了他是義不然舉以直非。了因一法云何有二以理徵責。若有二下將乳類破。若有二者乳亦應二准了責之。責之云何。乳中了因得有自了了他二種。乳亦應二。一者有自性之酪。二有了因所了之酪。若乳無二云何了因而獨有二以乳破了。乳中既無兩種之酪云何乳中獨有二了。了無二故不能自了亦不了他。何能了他乳中性酪令其有乎。此第二番。
第三師子乘言救義。如世人言我共八人自數數他。了因亦爾自了了他。下佛對破。了因若爾則非了因准喻破了。了因同彼我共八人故曰若爾。自色不能自數數他。了因同彼不能自了亦不了他何成了因。是故說言則非了因。何以下釋。數者能數自色他色故得言八辯其數相。標牒數者智慧能數。自色他色是其所數。就所數中自色為一他色有七故名為八。次定是非。而此八中自己色性不能辯了己體為一他色為七名無了相。此顯非也。無了相故要須智性乃數自他此彰是也。下約破了。是此了因同。其自色不能自數及數他故。不能自了亦不了他。上來第一就喻破有。自下第二就法破有。句別有四。一一切眾生有佛性性何故修習無量功德難破有性此名佛果為佛性性。眾生身中已有佛果何須修習。二若言修習是了因者已同酪壞難破須了。師子立意性體雖有須修了之令現。故舉破之。已同酪壞指同。前酪前酪喻中若有性酪應有性了。若性是了何須外緣以為了因。破此同彼名同酪壞。三若言因中定有果下重破有性成上初句。若言因中定有果者戒定智慧則無增長以理正破。前初句中有不須修。此句之中有無增長。左右言耳。我見世人本無漸增舉見驗非。四若言師教是了因下重破能了成前第二。若言師教是了因者舉其能了。前第二中行為能了。此說師教以為能了。言左右耳。當受教時受者未有戒定智慧辯其道理。始聞未行是故未有若是了因應了未有云何乃了戒定智慧令得增長就之設難。難意云何。若彼師教是其了因正應了向所未有者戒定智慧今其使有。云何乃了性戒定慧令得增長。問曰上來何曾說有性戒定慧而為此難。彼立因中所有果性即是自性戒定智慧故為此難。
自下第三雙就法喻破其本有。有二問答。初師子門。若了因無云何得名有乳有酪以理直請。下佛答之。先立三答。次辯其相。舉後答前名為轉答。默止令解說為默答。異法相並令疑捨取名為疑答。指文可知下。就三中初門對門我今轉答總以標示。如世人言有乳有酪以定得故得名有者就喻轉答。牛食水草定得乳故說言有乳。有乳之者定得酪故名為有酪。佛性亦爾有生有性以當見故就法轉答。
下師子吼重複設難。佛說不然牒說總非。下廣顯非。文別有三。初過去已滅未來未到云何名有總難法喻。現若不有正得名無云何乃言當有名有。此正難當過去類之。二若言下別難前喻。若言當有是義不然牒喻以非。如世間人見無兒息便言無子舉事類徵。世人無兒正得言無不得言有。乳中無酪正可說無。云何說言當有名有。三一切生下別難上法。一切眾生現無佛性正可說無云何言有。
下佛答之。於中初先汎立有義。後就答問。就立有中正明當有通論過去。文別有四。一明過有。如橘從芽其生異一切甘甜。熟已乃酢酢由本子故名過有。二明當有。如種胡麻預說有油。三重明過有。如人罵王多年受殃。四重明當有。如問陶師預答有瓶。上來立有。下就答難。乳中有酪就喻以答。眾生性下就法以答。佛性如是略明當有。欲見已下廣顯當有。欲見佛性應當觀察時節形色。是故我說一切有者未來淨身得見佛性。是故名為時節形色。
上來第一就其乳酪轉變因果破定有性。自下第二就其樹子相生因果破其有性。文別有三。一師子吼當相立者如來對破。二如佛說二種因下師子以其緣正二因證性本有佛破明無。三若尼拘無性何不出油下師子以其不生異證性本有佛破明無。初中師子先立有義。一切無性云何而得阿耨菩提。以因故得。因謂佛性法說明有。一切無性云何而得破無成有。以因故得明有非無。何等因下出其因體。若尼拘下喻說明有。喻中尼拘正立其喻。如瞿曇下轉喻顯喻。尼拘陀子亦如是下合喻顯喻。如世尊下帖喻顯喻明有佛性。佛性如是合喻明者。下佛且就尼拘之喻以破其有。汝言子中有尼拘陀是義不然牒以總非。如其有者何故不見略以徵破。如世間下廣以徵破。於中先舉世間八種不見因緣。次明尼拘不同彼八責其不見。若言細下遮其同義。初先正破。本無麁下以理教示。破中若言細障不見是義不然牒以總非。人謂子中尼拘陀樹同前第五細故不見。亦同第六障故不見。故牒非之。何以下釋。先徵後辯。樹相麁等破前細也。子中之樹必具根莖枝葉等事故言相麁。若言性細云何增長遮其救義。恐其宣說性細事麁故為此遮。若障不見常應不見破前障也。汝立性樹障亦應性有性障故常應不見。下教示中本無麁相今則見等明麁本無。本無見性今則見等明見本無。子亦如是本無樹下類以教之。所生之樹同麁同見本無今有竟有何咎。
自下第二師子以其緣正二因證有本性佛破明無。師子初言如說二因尼拘陀子以了因故令細得麁乘言救義。由佛前言若性細者云何增長故為此救。佛破有四。初若本有何須了者難破有樹。二若本無下難破無麁若無麁性了何所了是一破也。本無麁性竟何所了。若本無麁了故生麁何故不生佉陀羅樹是二破也。二俱無故釋破所以。麁與佉陀並皆先無何不俱生。三細不見下責其不見。若細不見麁應可見法說以責。如一塵下喻說以責。如是子中麁應可見合喻以責。何以故下辯相以責。辯明子中樹有多果果有多子子有多樹故名為麁。四若尼拘子有性生下舉燒類破。於中四句。一將樹類燒。若子生樹便言有樹見子被燒本應有燒。二若本有燒樹不應生難破有燒。師子被徵喜立性燒故須難破。三若一切法本有生下難破生滅兩性並立。師子被徵喜於樹中建立兩性。生性故生滅性故燒故復破之。破意云何。子中生滅兩性既並。以何義故先生後滅不得一時。四以是義下結成無性。
自下第二師子以其不生異果證性本有佛破明無。有二問答。初師子言若尼拘陀無樹生樹亦無有油何不出油。下佛印取明亦生油師。子重徵。何故不名胡麻油也。下佛為釋。非胡麻故當問正解。如火下喻。尼拘下合。甘蔗下喻。文顯可知。上來第一明眾生中即未有果顯前非內。下明有因彰前非外。師子先作無性之難。下佛釋通。難中准答有十二。句文中少一。其十二者。一以業得果難破有性。二若生有性何緣闡提斷善根下舉一闡提斷善墮獄難破有性。三若菩提心是佛性下舉一闡提斷菩提心雖破發心為佛性義。四若生有性何故名為初發心。下舉初發心難破有性。五云何而言毘跋致下舉退不退難破有性。六一心趣下執緣為正難破有性。七如乳下舉有佛性徵破假緣。八若定有性行人何故見三惡下舉有佛性徵破有退。九亦不須修六波羅蜜多下舉修乃得證無佛性。其第十句舉有佛性責人不見。文中略無。其第十一僧若常下舉僧常住無作佛義難破有性。其第十二眾生本無菩提心十舉菩提心本無今有類性本無。准答定爾不得增減。
就初句中師子初言乳中無酪麻無油等牒佛上來無性之言。如佛先下破佛前來有性之語。何以故下自立無義。先徵後辯。人天無性故可作等舉近類遠。菩薩以業得菩提等將遠類近。
第二句中若生有性牒佛有義。何因緣下舉事難破。
第三句中若菩提心是佛性者逆取佛意。下對徵破。一闡提等不應能斷是一徵也。佛性常法云何可斷若可斷者云何言常是二徵也。若非常者不名佛性是三徵也。
第四句中若生有性牒其有義。何故名為初發心耶對以徵破。此還約就發心為性故為此徵。性是常法云何初發。
第五句中文少不足。若具應言若有佛性云何而言是毘跋致阿毘跋致。毘跋名退。阿毘不退。佛性常住云何得有退不退義。毘跋致者當知無性以退證無。
第六句中別有兩句。一執緣為正。二難破別性。前中初言一心趣向是求佛心。大慈悲等念眾生心。此二一對。見生死等厭有為心。觀涅槃等求無為心。此二一對。信三寶等是歸善行。受持禁戒是離非行。此二一對。上來舉如是等法名為佛性執之為正。自下第二難破別性。若離上來一心趣等別有佛性。何須此等而作因緣。
第七句中乳不假緣必當成酪舉其所同。不假人功水瓶繩攢名不假緣。非全不假醪煖等緣生蘇不下彰其所異。眾生亦爾有佛性者應離緣得徵同前乳。
第八句中先定有義。行人何故見三惡等舉退難破。
第九句中先以有性難破須修。非不因下以其須修難破有性。
第十所少已如上辯。
第十一中以僧常住無作佛義難破有性。如佛先說僧寶是常舉佛先言。如其常者則非無常以理審定。非無常下難破得果。僧若常下以不得果難破有性。
第十二中初先明其菩提之心及菩提果本無今有。次將類性。以是義下結成無性。
下佛先嘆。後為辯釋。釋難不盡而復不次。前十二中但釋九句。第二第六及第十二略而不解故云不盡。就所釋中先答第一第四第八。卻答第三第七第九第十及第十一。後答第五故云不次。文中初言一切眾生實有佛性翻答第一明有非無。汝言有性不應初發牒第四句。下為辯釋。心非佛性明性異心。何以下釋。
汝言何故有退心者牒第八句。下為辯釋。明有性故不畢竟退。實無退心正明無退。若有退下難破有退成心無退。以遲得下釋成退義成非永退。以斯准驗。但令一念發心求佛定得菩提無退滅理。
此菩提心實非性下答第三句。向前問言若菩提心是佛性者一闡提等不應能斷。今明此心非佛性故闡提能斷。文中初言心非佛性略為釋非。何以故下釋顯非義。先徵後辯。一闡提等斷善墮獄舉斷顯非。若菩提心是佛性下破是顯非。兩句破之。初明若心是佛性者是心則常。一闡提輩不能得斷不名闡提。而菩提心為人斷絕成闡提故明知非性。後明若心是佛性者則非無常。是無常故明知非性。上來釋非。是故下結。
次答第七。汝言有性不應假緣如乳成酪是義不然牒問總非。何以故下釋顯非義。先徵後辯。若言五緣成於生蘇牒前問中所異之喻。佛性如是辯性同之。
譬如已下答第九句。向前問言若有佛性不應須修六波羅蜜。今此約喻明雖有性要修乃得。文中先喻。後合顯法。喻中眾石有金有銀有銅有鐵喻生有性。眾石喻於種種眾生各有性也。俱稟四大一名一實而其所出各各不同。喻諸眾生得果各異。俱稟四大喻諸眾生同以陰成。言一名者同一礦石。喻諸眾生同名眾生。言一實者同用四大以為體實。喻諸眾五陰為實。而其所出各不同者喻性別故得果各異。要假眾緣然後出生喻諸眾生假緣得果。是故當知本無已下喻明佛果在因未有道其本無。顯必假緣。下合顯法。眾生佛性合前眾石有金銀等。不名為佛合本無金。以諸因緣和合見等合假眾緣然後出生。
次答第十所少之句。汝言有性何故不見牒其問辭。准此牒辭外國經本定有此問。不然總非。何以下釋。緣未合故無緣不見。以是義下得緣方見。先舉二因。緣正列名。正因佛性緣因發心辯定二因。以二因緣得菩提者明因得果。佛性望於菩提之果說為正因。此文最顯。如石出金舉喻類顯。
汝言僧下答第十一。明僧常住皆由佛性不得說言僧常無性。先牒問辭。下為辯釋。釋中四番。第一明其聖弟子僧常由佛性。二明十二部經之僧常由佛性。三明十二因緣之僧常由佛性。四明佛僧常由佛性。四十初番就僧說僧。中二就法。後一就佛。問曰佛法云何名僧。釋言分相佛法非僧。通論皆有和合之義故悉名僧。就初番中先總釋名。下別顯之。先舉二數。次列後辯。世僧聲聞義僧菩薩。良以菩薩證真成德故名義和。下就二僧明常無常。世僧未能證性成德所以無常。義僧證僧所以常住。於中先明佛性是常。下明義僧常同佛性。常由佛性何得難言僧常無性。
第二番中復次有僧謂法和合總以標舉。謂十二部辯出僧體。十二部經言義相扶名和名僧。十二部常故我說僧常就之辨常。此直論常不辯十二常之所以。持實論之佛性常故能詮教常。教常由性那得言無。
第三番中僧名和合總釋名義。下別顯之。名十二緣出其僧體。十二因緣相順不乖故名為僧。十二緣中亦有性下明十二緣由性故常常而有性。先明有性。十二緣常佛性亦爾約性顯常。依本顯末應當說言佛性是常因緣亦爾。但今文中舉末推本。是故說言十二緣常佛性亦爾。問曰因緣是生死法云何名常。釋有兩義。第一攝法從人就事。三世流轉實是無常。第二癈人以論其法。清淨法界緣起集成。因緣法門無所屬著無有彼此古今恆定故名為常。故下文言十二因緣無有住處故得為常。下文復言十二因緣有佛無佛性相常住。華嚴亦說十二因緣是無為法。此等皆說因緣法門不論其事。如十二因一切諸法例皆同爾。故下文中宣說法陰法界法入悉無住處故齊名常。然今且說因緣常矣。此因緣中曠備法界洹沙 義莫不皆常。非唯一相。第四番中僧名佛和舉其僧體。佛德無乖故名僧。是故我說僧有性者明僧有性。佛是僧故僧有佛性僧是常。理在易知故略不論。
下答第五有毘跋致阿毘跋致。以此言廣故在後答。汝言有性云何有退有不退者牒舉問辭。次勅許說。下廣釋之。文別有四。一廣明退。二明不退。三明不退不名佛性。四明退者不無佛性。初中有五。一十三法退。二六種法退。三一因緣退。謂聞苦行其心退。四五種法退。五二種法退。明不退中初問。次辯。後總結嘆。嘆中初言亦名施主明能益他。能攝佛法施眾生故。見如來等彰其益已。能調已下復明益他。善能護下復明益已。此第二竟。以是義故不退之心不名佛性是第三段明前不退不名佛性。
汝不可以有退心故言無性下是第四段明退心人不無佛性。然此一文義有兩兼。近則明前退心之人不無佛性顯其非外。遠則廣上然不失壞舉修得果明本有性故非外。以有性故終必得果名不失壞。於中有二。一明退人終必得果。二師子言云何有退不退以下明退心人終所起行。初中不可以有退心言無佛性遮其無見。二譬如二人俱聞已下舉得顯有。以是義故我經說下結成有性。就舉得中先喻後合。喻中有四。一二人俱發喻。二路值下訪問所求喻。三聞是事已一人悔下有進有退喻。四時悔還者見是事下退人後得喻。初中二人喻修行者。進退兩分說為二人。俱聞他方有七寶等喻聞正法。說生死外有佛可求名聞他方。山喻涅槃。泉喻佛性。有能到者永斷貧等聞到有益。得涅槃財名斷貧窮。證性常住名增壽命。唯路懸等聞修有苦。時彼二人俱欲共往喻起思惟思欲趣向。一人嚴下喻明修行。先明二人起行因別。相與前進正明修行。
第二段中路值一人多齎寶等喻逢如來。便前問等喻問所求。其人若下喻佛為說。先明所求有實不虛。後彰往者有苦不謬。
第三段中先明二人進退兩心。先退後進。是時二人一則悔下進退兩行。先退後進。
第四段中悔人後得文顯可知。
合中寶山喻涅槃等合上初段。所逢人下合第二段。一人還下合第三段。初先正合進退兩人。下約論性。明人雖退性常不變。於中初法次喻後合。菩提道中終無退下合第四段退人後得。先出道理。菩提道中終無退者雖退還復必當得故。次舉前喻後合可知。前喻及合合為第二舉得顯有。自下第三結成有性。以退心人終得義故我經中說一切有性。
上來第一明退心人終必得果。
自下第二明所起行。師子先問。云何有退終得不退。下佛為辯。於中初先總舉讚歎。若修三十二相業緣得名不退是總舉也。名菩薩下是嘆勝也。修此業者名道眾生故名菩薩。道生中大名摩訶薩等。堅守正道名不動轉。能攝菩提饒益眾生名憐。一切。超過二乘名勝一切聲聞緣覺。更無退失名阿毘跋。次別顯之。後總結嘆。
上來廣前所證理法下次廣上能證行法。何故須廣。前約菩提因之與果明能證法未論涅槃故下辯之。又上文中明佛菩薩有行有眼能見佛性。未明凡夫二乘人等證行有無。故下辯之。明凡二乘亦有縛解修得之義。文中初先開列四門。下廣辯釋。其四門者眾生不思是第一門。佛境不思是第二門。業果不思是第三門。佛性不思是第四問。四中初一是修證人無一神主而能相續究竟得果故曰不思。後三證法佛境是果。大般涅槃是佛境界。隨化去流實則常恆故曰不思。業果佛性此二是因。業果緣因緣因之行前後相起。能生為業。所生為果。業果不斷。究竟佛德故曰不思。佛性正因。性隨緣染而無失壞。終可顯了成大涅槃故曰不思。是中宗意不欲明性。舉性為成大涅槃矣。何以下釋。如是四法皆悉是常常故不思是總釋也。佛境佛性是常可知。一切眾生云何名常。一切眾生真識為體。真為體故起相不絕故名為常。所修業果云何名常。亦以真識依持力故起行不斷故名為常。
下別釋之。初先廣前眾生不思。有二因下廣前業果不可思議。眾生佛性為悉共有為各各下廣前佛性不可思議。十六國下廣前佛境不可思議。初中有三。一就前際明諸眾生常不可思。二斷常下約就後際明諸眾生常不可思。三是故下結。初中眾生煩惱覆障故名常者以如來藏依持力故煩惱不斷。常為彼覆故名為常。第二段中初明眾生斷卻先際。常有煩惱故名無常。所受樂下明證後隥涅槃常法故得名常。前中初言斷常煩惱故名無常以理正辯。若言已下破他定常常不可斷。何故修習八聖道分為斷眾苦眾苦若斷即名無常翻邪顯正。證常可知。第三結中是故我言眾生惱覆不見佛性不得涅槃順結初段。反結後段。云何結初。順明眾生從本已來常為惱覆故不見性不得涅槃。云何結後。反明眾生煩惱覆故不見佛性不得涅槃。即顯斷故能見佛性得大涅槃故名為常。
下次廣上業果不思。文中有二。一明縛解業果不思。二師子言眾生陰空誰受教下明其修道業果不思。前明縛解令人斷縛以求解脫。後彰修道便人修業以求其果。就縛解中有五問答。前三就凡明有縛解。後二就彼二乘之人明有縛解。就前三中初師子吼廣以多義難無縛解如來釋有。第二師子舉無我人難無縛解。如來釋有。第三師子乘言重難如來為解。初中師子廣以三義難無縛解。一舉如來所說二因難無縛解。一切淨法有二因生故應無縛。一切染法有二因生故應無解。二舉五陰生滅無人難無縛解。三舉五陰前後生滅不常不斷難無縛解。以不常故前不至後故應無縛。以不斷故後生不絕故應無解。難意如是。文中初法次喻後合。下就結難。
下佛答之。先勅許說。後正為解。前三難中但釋後一明其有縛。若得親下彰其有解。縛中有三。一從現起中。二名無差下從中起生。三生時諸根具不具下從生起縛。初中先明現陰死相。法喻及合文顯可知。下明從現起中陰相。先法次喻。喻中有二。一舉燈生闇滅為喻。二舉印印泥為喻。印喻有四。初印印泥印與泥合明現起中喻。二印滅下現滅中成喻。三而是下前不至後喻。四文非下後藉前生喻。下合顯法。就印喻中但合後三。現滅中生合第二句。是現在下合第三句。中陰五陰亦非自下合第四句。如印印下舉喻以帖。但牒第二。
自下第二明中起生。於中先辯中陰之相。中陰二下明中起生。前中三句。一約對現陰辯其同異。名雖無差是其同也。五陰名同故曰無差。時節各異是辯異也。時別中現故曰各異。二約眼分別。現陰麁故肉眼能見。中陰細故唯天眼見。三約食分別。現陰麁故多藉揣食。中陰細故多藉三食。所謂思觸及與識食。意猶識也。四食如何。論釋不同。依如成實餅菓飯等名為揣食。思求揣食令命不絕名為思食。冷煖等觸名為觸食。心識持身令不滅壞名為識食。若依毘曇一切色法持身不壞悉名揣食。心數法中思為思食。觸為觸食。六識心王名為識食。此經所說多同毘曇。然今從多宣說中陰但有三食。理實於中亦有揣食。如雜心說食何等物。女人中陰還食人中所食香氣。餘亦如是。
下明起生。先法後喻。法中五句。一明中陰有二種思謂善與惡。二明中陰起二覺觀謂善與惡。惡業熏心生於惡念名惡覺觀。善業熏心生於善念名善覺觀。三於父母交會之時乘業趣向。四到生處起三煩惱。男人受生於母生愛。見母是已交會女人所以生愛。於父生瞋。見父是其所競男子所以生瞋。父精出時謂是已許暢已淫精是以歡喜。此謂已有是見。煩惱三毒分之是癡分攝。女人受生翻前可知。五以是下明由三惑壞中起生。上來法說如印喻之。
自下第三明從生陰起於繫縛。四句辯之。一明生時根具不具。為依具根集起煩惱所以論之。二明依根發生煩惱。生愛生癡及生倒見。三明煩惱發生諸業業生煩惱。四結成縛義。是名繫縛結成子縛。以是義故名五陰生結成果縛。
上來明縛。下次明解。初法次喻後合下結。法中初明親近善人。便得聞下聽聞正法。以聞法下明繫念思。得大慧下明如說行。行有八句。喻合及結文皆可知第二對中師子初先舉無我人難無縛解。空中無刺。云何言拔難無解也。陰無系者云何繫縛難無縛也。下佛答之。明有煩惱繫縛五陰名色縛生所以有縛。離此名解。文中先明煩惱系陰離之名解。後彰名色繫縛眾生離之名解。前中初法。法中明縛略不論解。煩惱縛法攬之成陰名縛五陰。惱陰同體故言無別。下約喻縛解雙論。兩喻兩合文顯可知。下次明其名色縛生離之名解。如說名色繫縛眾生明其有縛。名色猶是向前五陰。攬之成人名縛眾生。名色若滅則無眾生彰其有解。離名色已無別眾生離眾生已無別名色約就前解明人與法同體無別。以同體故但離名色則無眾生。但離眾生亦無名色。亦名名色繫縛生等約就前縛明人與法同體無別。以同體故但有名色則縛眾生。但有眾生亦縛名色。第三對中師子初先執人異法難破向前名色縛生生縛名色。初言如眼不自見等自立道理。云何如來說言名色繫縛名色難破佛義。何以故下釋顯難意。先自徵責。如來上來未曾宣說名色還復繫縛名色。我以何故為此難問。下對釋之。如來向前宣說名色即是眾生復言眾生即是名色以是義故若言名色繫縛眾生即是名色繫縛名色。
下佛答之。答意如何。彰彼名色集成眾生生外更無故說即是。假實相縛非實縛實。是故不得宣說名色還縛名色。文中初先就縛正答。先喻次合後結可知。若離已下就解以答。良以生法無別體故遠離名色。即得名為眾生解脫。是故下結。
上來就凡明有縛解。下論二乘有兩問答。師子初先乘前難後。若有名色是繫縛者諸阿羅漢未離名色亦應繫縛。佛答有二。一約有餘涅槃以答。二譬如下約就無餘涅槃以答。前中初先汎舉二脫。次列其名。斷生死因名為子斷。滅生死果名為果斷。下約二脫以答其問。答意如何。明阿羅漢現無煩惱故無子縛。陰身未滅故有果縛。文有四句。一明羅漢已斷子縛。二未斷果下明有果縛。於中初先明其有縛。不見佛性不得菩提彰其無解。三以是義故可言果縛結前第二。不得說言名色繫縛結前第一。
下就無餘以答其問。明阿羅漢現斷煩惱後報不生是故一切繫縛悉無。文中先喻。如油未盡明則不滅反喻羅漢因滅果存。若油盡者滅即無疑順喻羅漢因盡果喪。下合顯法。先合反喻。若得斷下合後順喻。
自下師子乘佛前言難喻乖法。初言燈油二性各異明喻異法。燈熱油冷名性各異。眾生煩惱不如是等彰法異喻。眾生煩惱則不如是總明其異。下別顯之。別中三番。一明眾生即是煩惱。二明眾生即是五陰。三明煩惱即是五陰。以此相即故不同喻。云何已下結難徵佛法喻迢別。云何如來取燈為喻。
下佛答之。答意如何。明前喻者但取少分非是全喻。文中有四。一舉八喻彰其所異。二凡所引喻不必盡下立少分喻彰其所同。三離水無下准於前法更立異喻。四若欲得合彼燈喻下唯於前喻更立異法。
就初段中先舉八喻。喻實有十。簡去少分及與多分故但言八。次列其名。下廣辯釋。雖舉八喻為對最後遍喻辯異餘乘論之。
第二段中初先汎論。一切引喻不必盡取或取少分或多或全。次立兩種少分之喻。我言燈者約之顯前。
第三段中准於前法更立異喻。兩喻兩合。文顯可知。
第四段中准於前喻更立異法用合燈喻。諦聽我說勅聽許說。下正合之。合以顯法。炷喻二十五有之身。油喻愛結。明喻智慧。除破黑闇喻滅無明。煖喻聖道。如燈油盡明炎則滅牒舉其喻。眾生愛盡合油盡也。其明滅者喻智慧滅。其炎滅者喻彼變易生死果滅。此等滅故證見佛性。見佛性故雖有真實法身名色不能縛系。亦可應化名色不縛。以不縛故雖現在於二十五有不為其污。
下次明其修道業果。初明有修。如說偈下明所修行。前中經文有三問答。初師子吼舉無我人難無修道。眾生陰空誰有受教修集道者。下佛答之。明雖無人而有念心智慧心等相續不斷故有修道。第二師子乘言重問。念等盡滅無所成辦又無增長云何有修。於中初言如是等法念念滅者牒佛前言難無成辦。是念念滅重牒前言。難無增長。准下答文此言略少。若具應言是念念滅云何增長。亦相似下牒佛前言明定相似難無增長。云何修習總以結徵。
下佛答之。先對初句明有成辦。汝言念念滅云何增下對第二句明雖生滅而有增長。如犢子下對第三句雖念念滅明後過前非定相似。初中如燈雖念念滅而破闇冥喻有成辦。次合顯法。下復重舉三喻顯之。此即是其先後喻也。第二段中言念念滅云何增長舉其難意。心不斷故名為增長法說明增。如人誦下五喻顯之。第三段中初先立喻明有增長。譬如犢子生便求乳實無人教舉其喻。雖念念滅初饑後飽故不相似明後過前。若相似者不應異生破定相似。若言相似不應異饑更有飽生下約顯法。眾生修道亦復如是合前犢子生便求乳。初雖未下合前初饑後飽等言。
自下第三師子舉彼須陀洹人生於惡國難破向前增長之義。文中初言須陀洹人雖生惡國猶故持戒不殺盜等舉佛舊言。下就設難。難中有三。初須陀洹陰即此處滅不生惡國修道亦爾不至惡者將身類道明不至後。須陀以前無道之身名為惡國。無漏聖王不居中故。後得道身名為淨國。無漏居故。彼現五陰不至惡國。聖道亦爾道不至後。後則劣前云何相似。尚不相似焉有增長如犢飲乳。二若相似下難後似前。若後似前何故不生淨妙國土而生惡國。三若惡國陰非須陀下遮佛非義。若佛宣說生惡國者。非須陀洹故不似前。云何不作殺盜等惡。
下佛答之文別有四。先答第三。次答第二。復答第三。卻答第一。故有四文。初言須陀雖生惡國終不失於須陀名者答第三中若惡國陰非須陀洹。明雖生惡不得言非。陰不相似是故我引犢子為喻答第二難明後過前。非直相似是故說言陰不相似。如犢飲乳初饑後飽云何不似。去涅槃界近於前故。
雖生惡國以道力故不作惡者釋第三中云何而得不作惡業明由道力。初先法說。如香山下四喻顯之。就初喻中譬如香山有師子王喻須陀洹現陰身中有無漏道。一切鳥獸無敢近者喻惡不生。有時是王至雪山者喻無漏道流至末後得道身中。一切鳥獸猶不住者不敢住於空香山中。彼空香山喻須陀洹中間所受無道之身。由前道故惡業不行。下合可知。後之三喻併舉總合文皆可識。
須陀洹陰於此滅下卻答初難。先答初中須陀洹陰於此處滅不至惡國。明後所受猶故是其須陀洹陰非全不至。文中初法次喻後合。譬如人下答初難中修道亦爾不至惡國。明後還得非全不至。初先立喻。如人巨富喻須陀洹現備聖德。唯有一子喻須陀洹現在造作次生之業。先已終沒喻彼生業起已謝往。其子有子在他土者彼業所生未來之果名子有子。果起在當名在他土。其人終已喻須陀洹現報遷滅。孫聞是已收其產業喻須陀洹無道身中起無漏得。得彼過去所修聖道。所得聖道過修非今名知財貨。非其所作得之無障名為收取無遮護者。何以下釋。相續□□名為姓一。下合可知。
上明有修。下次明其所修業果。師子先問。如來次答。有難解者下復重顯。
初中師子先舉昔偈。偈中上半明三學因。後半明得涅槃之果。此即是上業果不思。下問云何但問上半。下佛答中先解上半明三學行。壞疑心者為修道下釋後半偈明近涅槃。又釋前半明其行體。釋後半偈明次第成。前中三番。初番明其護小乘行。第二明其破凡夫行。第三明其息煩惱行。亦可初番總利自他。修為眾生名為利他。心無取著說為自利。第二一番偏明利他。第三一番偏明自利。初中先別。後總結之。別中先戒。戒中初先舉劣顯勝。云何真下辯勝過劣。先問次釋。若為度脫一切生等是利他也。如是修時不見戒等是自利也。不見戒者不見戒體。體謂色等。不見相者不見戒行防禁之相。餘者可知。若能下結。
定中亦先舉劣顯勝。初問次辯。後結顯過。云何真下辯勝過劣。先問次辯。初為生等明其利他。句別十二。作是行下彰其自利。不見三昧不見定體。體謂定數。不見相者不見定心寂靜之相。餘者可知。若能下結。
慧中亦先舉劣顯勝。初問次辯後結顯過。云何真下辯勝過劣。先問次辯。先明其利他。如是修下明其自利。不見慧者不見慧體。體謂慧數。不見相者不見智慧能分別相。餘者可解。是則下結。上來廣辯。
下總結之。修集如是戒定慧等結前勝也。不能已下結上劣也。
第二番中先明修戒。為破十六惡律儀者。雜心論中宣說十二。彼十二中十種同此。所謂屠羊養豬養雞捕魚捕鳥獵師作賊魁膾獄卒及與咒龍。兩種異此屠犬伺獵能為下結。
次明修定。先問次辯能斷一切三昧是其總也。所謂下別。無身三昧是空處定。無邊心者是識處定。緣無邊識名無邊心。淨聚三昧無所有定。能於多緣心聚一處故名淨聚。世邊三昧依之起於有邊之見。世斷三昧依定計斷。世性三昧依之計於八萬劫外有其冥性。世丈夫者依定計有冥初丈夫。非相可知。若能下結。
慧中初問次辯其相。能破世見是其總也。所謂下別。別中有七。一能破於二十身見。一一陰中各有四句。二常即我下破斷常見。先常後斷。三作名我下破我我所見。見我為我。色為我所。作受互論故有兩句。四無作無受自生已下破自然見。五無作無受悉自在天破無因見。六無作無受悉時節下破時節見。七作受悉無破五大見。若能下結。
第三番中修戒淨身破身口惡。修定靜心破離意惡。此除事過。修慧壞疑破迷理過。
下次解釋雜親近涅槃。句別有十。前四自為壞疑為修是一句也。修為見性是兩句也。見性為得阿耨菩提是三句也。為得涅槃是四句也。下六為他。為斷眾生一切生死斷其苦果。一切煩惱斷其惑因。一切有者為斷眾生二十五有。一切界者斷其三界。一切諦者斷苦集諦。初一為斷貫此諸句。此五為生斷離有為。斷生至諦為得常等為令眾生證入無為。
前問次答。有疑難解者自下重複問答顯之。有三問答顯前涅槃。初師子吼執麁同細。若不生滅是涅槃者四相中生亦不生滅。以何義故不名涅槃。生相云何不生不滅。彼已起竟更不重生故名不生。生相非滅故言不滅。下佛為釋。先述其言不生不滅而有始終釋非涅槃。
第二師子乘言重難。若無始終即是涅槃生死之法亦無始終何故不得名為涅槃下。佛答之是生死法悉有因果故非涅槃。何以下釋。涅槃之體無因果故。第三師子乘言重難。夫涅槃者亦有因果總翻佛語。次別難之。先舉昔偈難破無因。偈後長行舉佛昔言難破無果。我今當說沙門道果舉佛略。言沙門下舉佛釋辭。沙門三學。道謂八正。果謂涅槃。世尊已下就之結難。云何說下總徵聖言。下佛答之。涅槃因者所謂佛性釋通昔偈。佛性之性不生涅槃故言無因解通今語。能破煩惱故名大果釋通昔言。不從道生故曰非果解通今語。故無因果就今雙結。
下次廣上佛性不思。有四問答。師子初問性之一異。先為兩定。眾生佛性為悉共有為各各有若共有等就初設難。一得菩提一切同得法說難也如。二十下喻說難也。佛性若下合喻難也。若各各等就後設難。若各各有則是無常以理正徵何以下釋可算數故。然佛說下舉昔徵今。佛昔說性不一不二云何各有。若各各下以今徵昔若佛今說各各別有云何昔今諸佛平等佛性如空。下佛答之。初先法說。性不一二略立其宗。佛性如空一切共有明不二也。佛等猶前諸佛平等。如空猶前佛性如空若修即見明不一也。次以喻顯。草名忍辱喻前共有。牛若食下喻修即見。下合可知。
第二師子乘言重難正難佛性。因前說言修道見故兼難聖道。就難性中先就前喻進退兩定。一耶多耶。下就設難。如其一者牛食則盡難破別得。如草是一牛食則盡餘者無分。若性是一一人得時餘者無分云何說言修者皆見。如其多者云何而言性亦如是難破一義。其草若多性亦應多云何說言眾生佛性同共有之如忍辱草。下難聖道。如佛所說修道見性是義不然牒以總非。何以下釋。道若一者如忍辱草則應有盡執一難破別得之義。道若多下執別難破具得之義。其道既多云何一人能具修習。既不具修云何名得薩婆若智。薩婆梵語。此翻名為一切智也。下佛答之正。為解性。因其問故通論聖道。釋意云何。明法雖一不妨別得。文中先舉道樹二喻。次約顯法。後舉門橋良醫三喻。下約顯法。
第三師子乘言重難。先難前喻。初牒直非。何以下釋。先在路者於後則妨云何無障難破初喻。餘亦皆爾。類破後四。聖道性下准喻難法。可佛答中偏解聖道佛性可知。如汝所說義不相應總非難辭。下廣辯釋。先明前喻少分非全一切眾生同無明下更立全喻約之顯法。前中我喻少非一切總明非全。下別顯之。世間道等明喻異法。無漏道下彰法異喻。言無漏道則不如是總翻前喻。下別翻之。令生無疑翻前障礙。平等無二翻前無等。無有彼此翻前彼此。如是正道能為佛性作了因下嘆以顯勝。先法後喻。就後更立全喻之中十二因緣眾生等有立喻顯法。所修已下辯法同喻。所修如是合前因緣。等斷眾生煩惱已下合上平等。胎卵濕化是其四生。界謂三界。有者所謂二十五有。道謂六道。其有證者彼此知見無有障礙。遠答向前第二難中道若多者云何具修。今明證者彼此知見無有障礙故可具修故名薩婆遠答向前亦不得名薩婆若智。第四師子重難向前。佛性一義眾生身異云何性一。下佛為辯。先喻後合。文顯可知。
涅槃義記卷第八
應永三年六月十三日拭老眼補朽闕之處了。
法印權大僧都(生年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