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卷第八十九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受戒篇第八十七

十善部第六(此別五部)

    述意部
    懺悔部
    受法部
    戒相部
    功能部

述意部第一

夫以聖道遠而難希。淨心近而易惑。為山基於一簣。為佛起於初念。故萬里之剋。離初步而不登。三祇之功。非始心而罔就。是知行人發足常步此心。開示初學須崇十善。今既五濁交亂過犯滋彰。不作則已。作便極重。用此量情如何輕侮。如經犯重罪人比此閻浮一萬六千年。始同他化自在天壽一日一夜。用此長日壽命一萬六千歲。比閻浮提日月則經九百二十一億六十千歲。在阿鼻地獄。若更頑固不信佛經。即依觀佛三昧經。過殺八萬四千父母等罪。深重難計。弗可除滅。比見道俗於其齋日唯受五八三聚戒等論其十善都無受者。良由僧等隱匿聖教。致令不弘失於道分故未曾有經云。下品十善。謂一念頃。中品十善。謂一食頃。上品十善。謂從旦至午。於此時中心念十善止於十惡故。野干心念十善。七日不食得生兜率天。又上生經云。我滅度後四眾八部。欲生第四天。當於一日至第七日。繫念彼天持佛禁戒。思念十善行十善道。以此功德迴向願生彌勒佛前。隨念往生。言七日者。且從近論。尚感彼天。況復一生而不剋獲。問曰。天上勝報不可思議。如何七日便感大福。答曰。善因雖微獲果甚大。如小爝火能燒大山。一善能破大惡。亦如少燈能破多闇。輕日能消重露。小子能生大樹。世事尚然。何況善力也。

懺悔部第二

述曰。比見愚夫不肯受懺。口出妄言。雲我但不作惡。即名為善。何須令我更復受懺。答曰。大聖興教事同符印。若不受行便無公驗。故須願須祈不造眾惡。依願起行可得承受。如牛雖有力挽車。要須御者能有所至。若不預作輒然起善內無軌轄。後遇罪緣便造不止。由先無願故造眾惡。大聖知機故令受善。若謂我不造惡便是善者。汝不作善。亦應是惡。如牛馬驢騾亦不殺生。豈是善耶。此乃心在無記。無罪福業。故須起念。專志深重。方成業道。

如未曾有經云。時有外道婆羅門婦。名曰提韋。夫亡家貧。自責孤窮欲自燒身祠天求當來福。時有道人。名曰辯才。教化提韋女人云。譬如有牛厭患車故欲使車壞。前車若壞續得後車。軛其項領。罪未畢故。人亦如是。假今燒壞百千萬身。罪業因緣相續不滅。如阿鼻獄燒諸罪人。一日之中八萬過死八萬更生。過一劫已其罪方畢。況復汝今一過燒身欲求滅罪。何有得理。提韋白言。當設何方令得罪滅。辯才答言。前心作惡如雲覆月。後心起善如炬消闇。自有方便滅除殃罪。現世安隱後生善處。提韋聞已心大歡喜。憂怖即除。即率家內奴婢眷屬五百餘人。圍繞叩頭。恭敬合掌。白辯才言。尊向所說滅罪事由。願更為說除罪之法。當如法行。辯才答曰。起罪之由出身口意。身業不善殺盜邪淫。口業不善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意業不善嫉妬瞋恚憍慢邪見。是為十惡。受惡罪報。今當一心丹誠懺悔。若於過去。若於今身。有如是罪今悉懺悔。出罪滅罪。當自立誓救度眷屬代其懺悔。所修福善施與一切受苦眾生令其得樂。眾生有罪我當代受。緣是受身至成佛道。懺悔訖已。更賜餘善。當勤奉行。辯才更為受十善之法。具如下法。

受法部第三

述曰。若欲受戒。要對一出家五眾人前受。具修威儀。胡跪合掌請一戒師云。我某甲今請大德為我作十善戒師阿闍梨。願大德為我作十善戒師阿闍梨。我依大德故得受十善。慈愍故(如是三說。此雖無文。然准受大戒請師義。亦無爽不請雖成。不如請之生善。然此十善是三乘之根本。人天之良藥。得受妙果。寔由師訓。豈得不請。縱對大眾一時同請亦得)此之受法大意有二。初對人受。後自受法。初對人受依經略引二文。且依未曾有經云。汝今當誠心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如是三說。今當盡形受十善道。我弟子某甲從今盡形不殺不盜不邪淫。是身善業。不妄言兩舌不惡口綺語。是口善業。不嫉妬瞋恚憍慢邪見。是意善業。是則名為十善戒法。

第二依文殊師利問經。受十善法。此之十善共出家沙彌十戒文同。然此經意亦通在家菩薩。亦得同受。是故經云。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云何歸依佛。佛告文殊。歸依佛者。應如是言。大德我某甲。乃至菩提歸依佛。乃至菩提歸依法。乃至菩提歸依僧(如是三說)我某甲已歸依佛竟。已歸依法竟。已歸依僧竟(如是三說)次受戒相者。大德。我持菩薩戒。我某甲乃至菩提不殺眾生離殺生想。乃至菩提不盜亦離盜想。乃至菩提不非梵行離非梵行想。乃至菩提不妄語離妄語想。乃至菩提不飲諸酒離飲酒想。乃至菩提不著香華亦不生想。乃至菩提不歌舞作樂離歌舞想。乃至菩提不坐臥高廣大床離大床想。乃至菩提不過中食離過中食想。乃至菩提不捉金銀生像離捉金銀想。乃至當具六波羅蜜大慈大悲。

第二明自受法。若無出家人可對受時。於其齋日向佛像前。至誠懺已自發善願。要期受雲。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如是三說)我某甲歸依佛竟。歸依法竟。歸依僧竟(如是三說)次受戒相。雲我某甲盡形壽於一切有情上。不簡凡聖行大慈心。乃至菩提不起殺心。乃至不起邪見(如是三說)我某甲盡形壽於一切有情上。不簡凡聖行大慈心。乃至菩提不起殺心竟。乃至不起邪見竟(如是三說。前對人受依此而受亦得雖非正文准意無妨也)。

戒相部第四

依大般若經(第四百七十三雲)自受持十善業道。亦勸他受持十善業道。無倒稱揚受持十善業道法。歡喜讚歎受持十善業道者(五戒八戒出家戒等並皆如是自受勸持)。又文殊問經云。文殊師利白佛言。出世間戒有幾種。佛告文殊師利。若以心分別男女非男女等。是菩薩犯波羅夷。

若以心分別畜生鬼神諸天男女非男女等。是菩薩犯波羅夷。

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不起慈悲心。是菩薩犯波羅夷。

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若他物起盜想犯波羅夷。

若以身口行不堪得三乘若起妄語心犯波羅夷。

又梵網經云。佛告諸菩薩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誦諸佛法戒。汝等一切菩薩。乃至十地諸菩薩。亦誦是戒。諸佛之本原。行菩薩之根本。若受戒者。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庶民黃門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畜生乃至變化人。但解法師言。盡受得戒。皆名第一清淨者。佛告諸佛子言。有十重波羅提木叉。若受菩薩戒不誦此戒者。非菩薩。非佛種子。我亦如是誦。一切菩薩已學。一切菩薩當學。一切菩薩今學。已略說波羅提木叉相貌。應當學敬心奉持。

佛告佛子。若自殺教人殺方便讚歎殺。見作隨喜乃至咒殺。殺業殺法殺因殺緣。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殺。是菩薩應起常住慈悲心孝順心方便救護。而自恣心怏意殺生。是菩薩第一波羅夷罪(言波羅夷者此雲極重罪也)。

若佛子。自盜教人盜方便盜。盜業盜法盜因盜緣。咒盜乃至鬼神有主劫賊物一切財物。一鍼一草不得故盜。而菩薩生佛性孝順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樂。而反更盜人物。是菩薩第二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業淫法淫緣。乃至畜生女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薩生孝順心救度一切眾生淨法與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擇畜生。乃至母姊六親行淫無慈悲心。是菩薩第三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妄語。妄語因妄語業妄語法妄語緣。乃至不見言見見言不見。身心妄語。而菩薩常生正語。亦生眾生正語正見。而反更起一切眾生邪語邪見邪業。是菩薩第四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業酤酒法酤酒緣。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緣。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明達之慧。而反更生眾生顛倒心。是菩薩第五波羅夷罪。

若佛子。口自說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教人說罪過。罪過因罪過業罪過法罪過緣。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薩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是菩薩第六波羅夷罪。

若佛子。口自讚毀他亦教人自讚毀他。毀他因毀他業毀他法毀他緣。而菩薩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自向己好事與他人。若自揚己德隱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毀者。是菩薩第七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慳教人慳。慳因慳業慳法慳緣。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隨前人所須一切給與。而菩薩恶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錢一鍼一草。有求法者。不為說一句一偈一微塵許法。而反更罵辱。是菩薩第八波羅夷罪。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業瞋法瞋緣。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中善根無諍之事常生悲心。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懺謝。猶瞋不解。是菩薩第九波羅夷罪。

若佛子。自謗三寶。教人謗三寶。謗因謗業謗法謗緣。而菩薩見外道及以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鉾刺心。況口自謗不生信心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是菩薩第十波羅夷罪。

若善學諸人者。是菩薩十波羅提木叉。應當學。於中不應一一犯如微塵許。何況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現身發菩提心。亦失國王位轉輪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失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墮三惡道中。二劫三劫不聞父母三寶名字。以是不應一一犯。汝等一切諸菩薩今學當學已學。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八萬威儀品當廣明(學此十戒已。更有四十八輕法。並須當學以文繁不述學者看彼也)。

功能部第五

如大集經云。佛言。諸仁者。休息殺生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於諸眾生得無所畏。二於諸眾生得大慈心。三斷惡習氣。四少諸病惱為事決斷。五得壽命長。六為非人護持。七寤寐安隱無諸惡夢。八無諸怨讎。九不畏惡道。十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殺生得十功德。若能以此善根迴向無上菩提。是人不久證無上智到菩提時。於彼國土離諸殺害。長壽眾生來生其國。

佛言。休息偷盜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具大果報為事決斷。二所有財物不共他有。三不共五家四眾人愛敬無有厭足。五遊行諸方無有留難。六行來無畏。七以樂佈施。八不求財寶自然速得。九得財不散。十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偷盜得十種功德。若能以此善根迴向無上菩提。是人不久到菩提時。於彼國土具足種種華果樹林衣服瓔珞莊嚴之具。珍奇寶物無不充滿。

佛言。休息邪淫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得諸根律儀為事決斷。二得住離欲清淨。三不惱於他。四眾人喜樂。五眾人樂觀。六能發精進。七見生死過。八常樂佈施。九常樂求法。十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邪淫得十種功德。若能以此善根迴向無上菩提。是人不久得無上智到菩提時。於彼國土無有生具。亦無女根。不行淫慾。皆悉化生。

佛言。休息妄語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眾人保任所言皆信。二於一切處乃至諸天發言得中。三口出香氣如優缽羅華。四於人天中獨作證明。五眾人愛敬離諸疑惑。六常出實語。七心意清淨。八常無諂語言必應機。九常多歡喜。十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妄語得十種功德。若能以此善根迴向無上菩提。是人不久得無上智到菩提時。於彼國土無有生具。眾妙寶香常滿其國。

佛言。休息兩舌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身不可壞平等。二眷屬不可壞平等。三善友不可壞平等。四信不可壞平等。五法不可壞平等。六威儀不可壞平等。七奢摩他不可壞平等。八三昧不可壞平等。九忍不可壞平等。十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兩舌得十種功德。若能以此善根迴向無上菩提。是人不久得無上智到菩提時。於彼國土所有眷屬。一切魔怨及他朋黨。所不能壞。

佛言。休息惡口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得柔軟語。二揵利語。三合理語。四美潤語。五言必得中。六直語。七無畏語。八不敢輕[夌*欠]語。九法語清辯。十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惡口得十種功德。若能以此善根迴向無上菩提。是人不久得無上智到菩提時。於彼國土法聲充遍。離諸惡語。

佛言。休息綺語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天人愛敬。二明人隨喜。三常樂實事。四不為明人所嫌共住不離。五聞言能領。六常得尊重愛敬。七常得愛樂阿蘭若處。八愛樂賢聖默然。九遠離惡人親近賢聖。十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綺語得十種功德。若能以此善根迴向無上菩提。是人不久得無上智到菩提時。於彼國土端正眾生來生其國。強記不忘樂住離欲。

佛言。休息貪慾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身根不缺。二口業清淨。三意不散亂。四得勝果報。五得大富貴。六眾人樂觀。七所得果報眷屬不可破壞。八常與明人相會。九不離法聲。十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貪慾得十種功德。若能以此善根迴向無上菩提。是人不久得無上智到菩提時。於彼國土離於魔怨及諸外道。

佛言。休息瞋恚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離一切瞋。二樂不積財。三眾聖喜樂。四常與賢聖相會。五得利益事。六顏容端正。七見眾生樂則生歡喜。八得於三昧。九得身口意光澤調柔。十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瞋恚得十種功德。若能以此善根迴向無上菩提。是人不久得無上智得菩提時。於彼國土所有眾生。悉得三昧。來生其國心極清淨。

佛言。休息邪見獲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心性柔善朋侶賢良。二信有業報乃至奪命不起諸惡。三敬信三寶設為活命不信天神。四得於正見不怪異事亦不簡擇良日吉時。五常生人天離諸惡道。六常樂福德明人讚譽。七棄俗禮儀常求聖道。八離斷常見入因緣法。九常與正趣正發心人共相會遇。十身壞命終得生善道。諸仁者。是名休息邪見得十種功德。若能以此善根迴向無上菩提。是人速滿六波羅蜜。於淨佛土而成正覺。得菩提已。於彼佛土功德智慧一切善根莊嚴眾生來生其國。不信天神離惡道畏。於彼命終還生善道。

◎三聚部第七(此別有十三部)

    述意部
    損益部
    簡德部
    懺悔部
    受法部
    請證部
    戒相部
    勸請部
    隨喜部
    迴向部
    發願部
    優劣部
    受捨部

述意部第一

夫十善五戒心須形受。菩薩淨戒可以心成。故戒法理曠事深。在家出家平等而受。慧牙因斯以成。定水沿滋而滿。必莊嚴於六度。瓔珞乎四等。雖復棟宇未成。而基階已廣。惟斯戒本。流來漢地。源始晉末。中天竺沙門曇無讖者。齎此戒經及優婆塞法。東渡流沙。撮舉章條。抄出戒本。涼州有道進法師者。道心超絕。慧力俊勐。流聞戒來。乃馳往燩煌。躬自迎接。戒法。既至時無其師。於是謹依經文自誓而受。於時涼州道俗並未之知也。既而彼寺道朗法師。夢進從佛受記。又僧尼信士十有餘人。咸同此夢。互相徵告。俄而進還。果受斯戒。朗年德崇重。西土之望。既愛樂大乘。兼證瑞夢。心喜內充。既從進受。以為菩薩勝地超過三乘。遂屈其年臘降為法弟。既而名德僧尼清信士女。次第受業三千許人。涼州刺吏聞進戒行。奉遵師禮。於是菩薩戒法流佈京國。自爾已來黑白依持受者無量。願斯甘露等雨大千。謹撰茲記錄其始末耳。

損益部第二

依瓔珞經云。佛言。佛子。今為諸菩薩結一切戒根本。所謂三聚戒是。佛子。受十無盡戒已其受者。過度四魔越三界苦。從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隨行人乃至成佛(梵網經云。十無盡戒者。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不酷酒。六不自讚毀。七不說在家出家菩薩過失。八不貪。九不瞋。十不謗三寶。是名十無盡戒也)。佛子。若過去未來現在一切眾生不受是菩薩戒者。不名有情識者。畜生無異。不名為人。常離三寶海。非菩薩。非男非女。名為畜生。名為邪見人。名為外道。不近人情。故知菩薩戒有受法而無捨法。有犯不失盡未來際。若有人欲受菩薩戒者。法師先為解說使其樂著。然後為受。又復法師能於一切國土中。教化一人出家受菩薩戒者。是法師其福勝造八萬四千塔。況復二人三人乃至百人千人等。福報不可稱量。其法師者。夫婦六親得互為師。其受者。入諸佛界菩薩數中。超過三劫生死之苦。是故應受有而犯者。勝無不犯。又犯名菩薩。不犯名外道。以是故有受一分戒名一分菩薩。乃至二三四十分名具足受戒。是故心盡戒亦盡。心無盡故戒亦無盡。六道眾生受得戒者。但解語得戒不失也。

又善生經云。有二因緣失菩薩戒。一者退菩提心。二者得上恶心。離是二因緣。乃至他世。地獄畜生餓鬼之中。終不失戒。若於後世更受菩薩戒時。不名新得。名為開示瑩淨。

又梵網經云。爾時智者向十方佛為受戒人。唱說羯磨已。十方諸佛及諸菩薩。遙見是人生子想弟想。咸皆垂心憐愍護念。由佛菩薩遙護念故。使受戒之人功德增長。不失善法。令受戒人舉身毛孔從頂至足。如涼風入體舉身悚慄。當知受者具其戒相冥中。爾時應有十方諸佛。以正法眼見此行者有實真心。釋迦牟尼佛於聖眾中。應唱如是言。告諸大眾。彼世界中某甲國土某甲菩薩。從某甲智者請菩薩戒。此人無師。我為作師。憐愍故。

又佛言。佛子。與人受戒時。唯除有七逆罪不得受菩薩戒。五逆罪外加殺和尚阿闍梨。一切國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女。淫男女。十八梵天。無根二根黃門奴婢。一切鬼神金剛神。畜生及變化人。但解法師語盡得受戒。應教身所著袈裟。皆使壞色。與外道相異。

又云。若佛子。太子欲受國王位時。受轉輪王位時。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諸佛歡喜。既得戒已生孝順心恭敬心。見上座和尚阿闍梨大同學同見同行者。而菩薩反生憍心癡心慢心。不起迎送禮拜。一一不如法。若欲供養時。以自賣身。國城男女七寶百物而供給之。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簡德部第三(自下諸門。並依地持論。撰此戒法)

緬尋聖教規受萬途。竊謂地持最為樞要。今且謹依撰成大轍。擬為自用。詎敢兼人。夫論受戒唯有二種。一者弟子戒師千里之內七眾俱是。然七眾之中比丘最上。比丘之內又定耆宿為勝。然耆宿之德復有三種。一者同法菩薩。明種性備足。二者已發願菩薩。謂發心具足。三者有智有力善語善說能誦能持者。彰畢竟復同。蓋具此三德方堪為師。若全無此行則不任為師。弟子者。亦具種性發心方聽受戒。

第二請師者。普賢觀經云。將欲受菩薩戒。先請佛菩薩為師。請雲。弟子某甲等。普及法界眾生奉請釋迦如來以為和尚。奉請文殊師利菩薩為阿闍梨。奉請彌勒菩薩為教授師。奉請十方諸佛為證明師。奉請十方菩薩以為己伴。我今依大乘甚深妙義。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如是三說)既請得師。是以次為聽許故。欲受戒者。具修威儀禮戒師已。應作是言。我於大德乞受菩薩戒。大德於我不憚勞者。哀愍故聽許(三說)戒師答言好。既許可已。即教學方廣摩德勒伽論五明論等。令知犯不犯染污不染污柔軟中上及四十二戒。亦須諳委。然後對佛為受。若先學大乘者。便許而即受。弗同此例。謂從戒師聽可之後。或三年。或百日。或一日。於道場內偏袒右肩。禮三世十方一切諸佛。禮一切大地菩薩。禮佛菩薩已念彼諸佛乃與菩薩三聚功德。及禮戒師長跪曲身。作是言。唯願大德授我菩薩戒(三說)作是言已。長養淨心。惟在得戒。無餘念也。

懺悔部第四

夫欲納受淨法。要須洗蕩內心方堪得受。凡污心之垢唯迷與障。迷者謗無三寶。障者廣起十惡。今教懺者正懺此二。又依梵網經云。若教戒法師。見欲受戒人。應教請二師。和尚阿闍梨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現身有七遮罪。師不與受。無七遮者得受。若有犯十戒者。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日六時誦十戒四十八輕戒。若敬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佛來摩頂。見光華種種異相。便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縱是現身亦不得戒。若曾受戒。或犯四十八輕戒者。對手懺罪滅。不同七遮。又若欲受戒時。問言。現身不作七逆罪耶。不得與七逆人受戒。七逆者。一出佛身血。二殺父。三殺母。四殺和尚。五殺阿闍梨。六破羯磨轉法輪僧。七殺聖人。若具七遮即身不得戒。餘一切人得受戒。出家人法不向國王禮拜。不向父母禮拜。不向六親禮拜。不向鬼神禮拜。但解法師語。百里千里來求法者。而菩薩法師以恶心瞋心。而不即與授一切眾生戒。犯輕垢罪。

我弟子某甲。仰啟十方諸佛。弟子從本際有識已來乃至今身。或自不信三寶。或教人不信三寶。或見作隨喜。或自輕慢三寶。或教人輕慢三寶。或見作隨喜。或自侵損三寶。或教人侵損三寶。或見作隨喜。或自殺盜淫。或教人殺盜淫。或見作隨喜。或自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或教人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或見作隨喜。或自貪瞋癡。或教人貪瞋癡。或見作隨喜。於此眾罪不生慚愧。失菩薩戒不自覺知。今於佛前至誠懺悔。願眾罪永斷無餘。志心敬禮一切諸佛(一遍亦得三遍彌善)。

受法部第五

此門有四。一定其種性。二定其發心。三定其漸頓。四正為受戒。第一問言。汝某甲善男子善女人聽法姊法妹汝是菩薩不。答言是。戒師若坐若立問者皆得。所以坐得者。為戒師老而無力故。所以立得者。為戒師少而有力故。某甲者。蓋題其父母師長所制名也。非謂稱其榮族皇帝明府之號也。設稱亦不發戒。但背法逐情。非重道之儀也。

第二問發菩薩願不。答言已發。菩薩願者。正是道心別名也。

第三問其漸頓。依菩薩善戒經云。優波離問菩薩戒法。菩薩摩訶薩成就戒法利益眾生者。先當具足學優婆塞戒沙彌戒比丘戒。若不具優婆塞戒得沙彌戒者。無有是處。若不具沙彌戒得比丘戒者。亦無是處。若不具如是三種戒者。得菩薩戒。亦無是處。譬如重樓四級次第。不由初級至二級者。無有是處。不由二級至於三級。不由三級至於四級者。亦無是處。若依薩婆多論雲。若欲受沙彌戒先受優婆塞五戒。若欲受比丘具戒先受沙彌十戒。如人入海從淺至深。如是入佛法大海者。亦當如是。若有難緣不得漸受者。頓受比丘具戒者。亦得三種戒。然授者得小罪(准前菩薩。亦應如是。依地持論。頓發大乘心直受菩薩戒亦得也)。

第四正為受戒。戒師問。汝善男子善女人。欲於我所受一切菩薩戒。所謂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是諸戒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菩薩所住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現在一切菩薩今學。汝能受不。答言能(三說)今言善(男子女人)者。止為一人。若對多人。則言某甲等。

第二明心念受法者。若無德行之人可對受者。是行者。應具威儀至佛像前。禮佛已胡跪白雲。我某甲白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及入大地諸菩薩眾。我今於諸佛菩薩前受一切菩薩戒。所謂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此諸戒。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菩薩所住戒。過去一切菩薩已學。未來一切菩薩當學。現在一切菩薩今學(三說)梵網經云。若從師受不假好相。以戒師展轉相承有力故。若對佛像前自誓受者。要請得好相方得受戒。以不從師受自無力故。要須請聖加被。若於定中。若於夢中。若於覺中。感得好相。與聖教相應者方得。若受戒者。但出自口立誓要期受詞法用。一如依師受法也。

請證部第六

既受得戒即須請驗。先請菩薩。後請於佛。初請菩薩者。謂大地菩薩。大地者。謂種性地解行地乃至十地。普賢乃至賢首是也。受人胡跪戒師為起。禮於十方諸菩薩眾作是言。我弟子某甲。仰啟十方大地微塵數諸菩薩眾文殊師利金剛幢功德林菩薩等。此某甲菩薩等在某國世界某伽藍某像前。於我某甲所。三說受菩薩戒我為作證(三說)請諸佛者謂十方一切諸佛。且就一教。東方善德佛乃至下方明德佛等一切諸佛。第一大師。現知見覺。於一切眾生現知見覺今某甲菩薩於某世界某伽藍某像前。於我某甲所三說受菩薩戒。我為作證(三說)以某白故。無量諸佛大地菩薩前法有瑞現。或有光明。或有涼風。或有妙香。以有相現故。十方諸佛於此某甲菩薩起子想。大地菩薩起弟想。以起子想弟想故。有慈心愛念。令此菩薩從受已後犯即尋悔。專精念住堅持不犯。乃至菩提終無退轉。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切清淨十力四無畏。三念處三不護業。大悲不妄法。斷除諸習。一切種妙智百四十不共法悉皆備滿。乘大慈悲游騰十方。廣度眾生不辭勞倦。一切眾生咸同此益。

戒相部第七

蓋大聖度人功唯在戒。凡論戒也。樞要有三。一在家戒。謂五戒八戒是。二出家戒。謂十戒二百五十戒是。三道俗通行戒。謂三聚戒是。然此三聚復有三種。一者戒種種性是。二者戒心菩提心四無量是。三者戒行六度四攝是。然此度攝。若隨威儀則名三聚。若依行位乃稱為七。若就德位遂號七地及十三住。凡如此說皆是戒法不同也。上來略述戒體宗要。如是自下廣明行者。既得戒已。須識戒相知其受時了達輕重功能多少。並宜誦持勿令忘失。我菩薩戒弟子某甲。從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於某師所。依地持論。受得菩薩三聚淨戒。其三是何。一者攝律儀戒。謂惡無不離。起證道行。是斷德因。終成法身。止即是持。作便是犯。順教奉修慎而不為。二者攝善法戒。謂善無不積。起助道行。是智德因。終成報身。作即是持。止便是犯。順教奉修以成行德。三者攝眾生戒。謂無生不度。起不住道行。是恩德因。終成應身。作即是持。止便是犯。攝律儀戒者。要唯有四。一者不得為利養故自讚毀他。無慚波羅夷。二者不得故慳不施前人。無慚波羅夷。三者瞋心打罵眾生前人慚謝不受其懺。無慚波羅夷。四者癡心謗大乘。無慚波羅夷。此即通明三聚所離過。能離體者。謂身口意業思也。攝善法戒者。善無不積。謂身口意善及聞思修三慧十波羅蜜八萬四千助道行。順教奉修。以成行德。攝眾生戒者。四無量為心。四攝為行。四無量者。謂慈悲喜捨。悲能拔苦盡。慈能與樂滿。喜謂慶眾生離苦究竟樂法滿足。捨謂令眾生行佛行處至佛至處。方生捨心。四攝為行者。謂佈施愛語利益同事。菩薩將欲攝物。先以財濟免其形苦。次以愛語曉寤其心。令其信解言行。利攝者。依前信解次令起行。行謂戒定慧等。令總奉修。是行利攝。同事者。修行既滿。轉依究竟成就三身。同聖者所證。故地持論雲。佈施愛語。未發心令發心。行利未成熟令成熟。同利未解脫令解脫。上來所列。令受戒者誦之。知受戒時節。依師稟教。略識持犯也。

述曰。既受得戒依經。亦須識六重八重等戒。初六重者。如依優婆塞戒經云。若優婆塞受持戒已。雖為天人乃至蟻子悉不應殺。若受戒已若口教殺若身自殺。是人即失優婆塞戒。尚不得暖法。況四沙門果。是名初重。如是不得偷盜。不得虛說我得不淨觀。不得邪淫。不得宣說四眾所有過罪。不得酤酒。若破是等戒即失優婆塞戒。尚不得暖法。況得四沙門果。是名六重。

第二八重戒者。如依菩薩善戒經云。菩薩有二種。一者在家六重。二者出家八重法。若犯一一重法。現在不能莊嚴無量無上菩提。不能令心寂靜。是則名為名字菩薩非義菩薩。是名菩薩旃陀羅也。菩薩心有上中下。若後四重。下中心犯。不名為犯。若以上心恶心犯者。是名為犯上者。所謂樂作四事。心無慚愧。不知懺悔。不見犯罪。讚破戒者。是名上恶心犯。菩薩雖犯如是四重。終不失於菩薩戒也(八重者。如比丘四重後加菩薩不得為貪利養故自讚其身等。如前四波羅夷。帖初四重。便為八重)。

若依梵網經地持論。有受是菩薩戒。有四十二輕垢戒不得犯。且逐要略述三五。餘在廣文。是故經云。若佛子。常應一心受持讀誦此戒。剝皮為紙。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折骨為筆。書寫佛戒。麻皮穀紙絹等亦應悉書持。常以七寶無價香華一切雜寶為箱。盛經律卷。若不如法供養者。犯輕垢罪。若佛子。不得畜刀仗弓箭。販賣輕稱小鬥。因官形勢取人財物。害心繫縛破壞成功。長養貓狸豬狗。若故養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觀一切男女軍陣等鬪。亦不得聽諸音樂。雜戲摴蒱。作賊使命。若故作者。犯輕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為利養販賣男女財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佔相吉凶。咒術工巧。調鷹方法。和合毒藥。都無慈心。犯輕垢罪。

若以恶心自謗三寶。詐現親附。口偽說空。行在有中。若見外道一切惡人劫賊。賣佛菩薩父母形像。販賣經律。販賣僧尼。而菩薩見是事已。方便教化贖之。若不贖者。犯輕垢罪。

既略識持犯即須禮退。故地持論雲。令受戒者。禮佛一拜。大地菩薩一拜。不雲禮法。義准通禮。三拜彌善。

勸請部第八

述曰。法師陞座訖讚唄供養時。將為大眾敷演法要。籍聖加被方得宣釋。大眾同時運心請聖加被。十方凡聖說聽二眾。加於觀心。內益勝智。外增言辯。方能識欲知根。所說無倒。又加聽者。一心恭敬無倒聽聞。

故阿含經偈云。

 聽者端視如渴飲  一心入於語義中
 聞法踴躍心悲喜  如是之人可為說

又同請諸佛轉正法輪。十方世界應成諸佛。於念念中出興於世。越過數量。前念既爾。後念亦然。皆待請方說。十方凡聖處法界堂。咸請久住轉正法輪。然諸凡聖敬人重法。心至誠故。諸佛隨機受請轉正法輪。隨者諸佛赴機受請轉法輪時。我及聖眾常預勸請之流。無空過者。何以故。念念常勸請故。令諸眾生聞法寤解。捨邪入正。越凡得聖。治我無始已來教人為惡破壞他善奪他勝利謗佛法僧塵沙障業。然諸眾生既聞法已寤入得證。展轉教導一切眾生。盡未來際常無斷絕。

十住毘婆沙論雲。

 十方一切佛  現在成道者
 我請轉法輪  安樂諸眾生
 十方一切佛  若欲捨壽命
 我今頭面禮  勸請令久住

述曰。前偈請佛轉正法輪。增長智慧。治我無始已來自作教人謗法之罪。後偈請佛久住受人供養。增長福業。治我自作教他謗佛惡業之罪。此則福智雙行也。

 願令我身心  猶如明淨鏡
 十方諸佛土  自在於中現
 彼一一剎海  諸佛身充滿
 諦觀諸佛身  真實無去來
 各放勝光明  微妙難思議
 照除我煩惱  如日消垂露
 得除煩惱已  證見十方佛
 於一一佛前  勸請修供養
 身心若未盡  勸請無休息
 復願我身心  猶如淨法界
 一一毛孔內  流出諸佛雲
 佛雲難思議  普覆眾生類
 隨彼所見聞  如意受安樂
 眾生界若盡  心可緣界盡
 願我淨心內  佛出無休廢

隨喜部第九

 竊惟我所修  施等諸善根
 皆從法界流  是諸佛所行
 計我愚且鄙  常應沒諸惡
 何其年將暮  得發施等心
 自慶希所得  踴躍無有量
 因見諸眾生  修行凡夫善
 乃至一彈指  我心悉隨喜
 況諸大菩薩  成諸波羅蜜
 滿足諸地道  而當不忻慕
 是故我慶悅  稽首諸法藏

迴向部第十

 罪中之大罪  惡中之大惡
 於諸眾生內  其唯我一人
 自非諸佛力  及眾生善根
 以自所作業  望消己罪者
 會無如之何  是以隨所作
 一切諸善根  不敢私自許
 盡迴施眾生  即復為眾生
 持彼所施善  迴向大菩提
 令究竟解脫  彼既成佛已
 各以自在力  皆共攝受我
 使行菩提道  令佛入境界
 故我於眾生  最後成正覺
 所以淨身心  頂禮大迴向

發願部第十一(初有十大願。出攝論文自下諸願。並是人述耳)

一供養願。願供養勝緣福田師法主。

二受持願。願受持勝妙正法。

三轉法輪願。願於大集中轉未曾有法輪。

四修行願。願如說修行一切菩薩正行。

五成熟願。願成熟此器世界眾生三乘善根。

六承事願。願往諸佛土常見諸佛常得敬事聽受正法。

七淨土願。願清淨自土安立正法及能修行眾生。

八不離願。願於一切生處常不離諸佛菩薩得同意行。

九利益願。願於一切生處常作利益眾生事無有空過。

十正覺願。願與一切眾生同得無上菩提常作佛事。

 願我作大地  廣長無限量
 為諸眾生等  作真歸依處
 凡有受用者  成就對治道
 滅諸妄想識  生長菩提心
 甚深無障礙  受用不可盡
 願我作大水  具足八功德
 唯洗眾生心  煩惱諸垢穢
 悉令畢竟淨  滿足佛菩提
 願我作大火  日月諸星光
 燒竭寒氷獄  普照闇冥國
 於彼諸眾生  救攝無有餘
 悉令得見道  解脫一切過
 願我作大風  微密滿虛空
 諸有熱惱處  扇之以清涼
 惔然受安樂  願我作虛空
 寂然無障礙  攝受諸眾生
 一切無有餘  其有受用者
 皆得二無我  以空三昧樂
 而共相娛樂  願作藥樹王
 遍覆眾生界  見聞及服藥
 除病消眾毒  毒消病已除
 煩惱亦皆無  次以真如味
 充滿佛法身  願我作飲食
 色香美味具  於諸眾生前
 一切皆示現  隨其所味樂
 一切皆滿足  至於生死際
 是食爾乃消  願我作衣服
 輕軟色微妙  小大隨形量
 溫涼稱物情  等心施眾生
 決定無有餘  令彼心清淨
 具足妙莊嚴

願我先世及以今身所種善根。以此善根施與一切無邊眾生。悉共迴向無上菩提。令我此願念念增長。世世所生常繫在心終不忘失。常為陀羅尼之所守護也。

優劣部第十二

惟居家持戒凡有四種。一曰下。二曰中。三曰上。四曰上上。若為現樂悑畏惡名。或為家法助隨他意。或避苦役求離諸難。是為下人持戒。若為世間福樂堅持禁戒。是為中人持戒。若為諸法無常欲求離苦無為常樂涅槃。是為上人持戒。若為憐愍眾生。專求佛道了知諸法。深觀實相不畏惡道規招勝樂。是為上上人持戒。故智度論雲。下持戒者生人中。中持戒者生六欲天中。上持戒者行四禪四空定。生無色清淨天中。又下清淨。持戒得羅漢道。中清淨持戒得辟支佛道。上清淨持戒得佛道。又正法念經雲。若畏師持戒名下持戒。非畏師持戒名中持戒。畏惡道持戒是名上持戒。

受捨部第十三

如大乘菩薩戒有三種。謂前三聚淨戒是也。此戒受已謂與心俱。心無後際故戒不失。又善戒經云。有二因緣失菩薩戒。一退菩薩心。二得增上恶心。離是二緣乃至捨身他世地獄畜生。終不失戒。後若更受不名新得。名為開示瑩淨故長也。

又優婆塞五戒威儀經云。諸大德一心諦聽。我今欲說三世諸佛菩薩成就利益一切眾生功德戒。如是住菩薩戒者。即是前四波羅夷。若有犯者。不名菩薩。現身不能莊嚴菩提。又復不能令心寂靜。是似菩薩非實菩薩。犯有三種。有輭中上。若輭中心犯。是不名失。若是增上心犯。是名為失。何者是上。若犯上四。數數樂犯。心無慚恥。不自悔責。是名上犯。菩薩雖犯於上四事。不即永失。不同比丘犯於四重即為永失。菩薩不爾。何以故。比丘犯四更無受路。菩薩雖犯脫可更受。是故不同。若依小乘戒有四種。一在家五戒八戒。二出家十戒二百五十戒。此之四種。一受得已謂與形俱身存戒在。身謝戒亡。故短大乘戒也。依毘曇論雲。別解脫戒捨有四種。一作法捨。二命終捨。三斷善根捨。四二形生捨。

又薩婆多論雲。若受齋戒已。遇惡因緣。逼欲捨戒者。不必要從出家人邊捨。趣得一人即成捨。述曰。若有犯戒難緣逼其犯者。寧可捨。卻為之後時無過。故論雲。若五戒中犯一重戒。不成受八戒。若八戒中犯一重戒。不成出家受十戒。乃至具戒亦爾。所言四重者。謂盜滿五錢成重。非處行淫。殺人自稱得聖。隨犯一戒。即名犯重。於戒律中無懺悔法。若依方等大乘經等。方開受懺。亦有諸師不許。向優婆塞等說四重者。恐成誤錯。若不許者。何故欲受戒前展轉遣問。若捨時隨對一人前捨。並得無問道俗皆成。

問曰。受時所以要對出家人前成受。捨時對白衣亦得。

答曰。受戒欲似登山採寶。所以稍難。捨戒欲似下阪棄珠。所以甚易。

故四分律雲。若有捨戒者。於佛法為死。受生則難。趣死極易。捨時應雲。

大德一心念。我先受得五戒為優婆(塞夷)今對大德捨卻作在家白衣(一說便成八戒亦然)後若好心發時。欲更受戒應先懺前罪。後受亦得。

頌曰。

 大慈振法鼓  開寤無明聾
 鑪冶心穢垢  防非如利鋒
 護鵝不惜命  守草養生同
 五篇遮輕重  七聚蕩心胸
 晨朝宣寶偈  夕夜虔誠恭
 近未出苦海  遠念法身蹤
 七支淨三業  五分滿金容
 各願堅固戒  淨土得相逢

感應緣(略引十驗)

    齊沙門上統
    晉沙門慧永
    晉沙門法安
    晉沙門曇邕
    宋沙門法度
    梁沙門智順
    隋沙門淨業
    隋沙門靈幹
    唐居士張法義
    唐居士夏侯均

齊上統師傳雲。漢明初感摩騰法蘭唯有二人初來至此。不得受具。但與道俗。剃髮被服縵條。唯受五戒十戒而已。伏惟。如來出世八年始興羯磨。震旦在白木條東二萬七千里。開持律五人得授大戒。自後至漢第十桓帝。一百餘年內猶用三歸五戒十戒。迭相傳授。桓帝已後北天竺國有五西僧。來到漢地。與大僧受具足戒。一名支法領。二名支謙。三名竺法護。四名竺道生。五名支婁讖。其時大律未有。支法領口誦出戒本一卷羯磨本一卷。在此流行。今時名舊羯磨。後到魏皇初三年。曇摩迦羅又譯出戒律。後至元孝文世。有光律師。驗舊羯磨及以戒本。文有加減多少不足。依大律本次第刪集。現世流行。號為新羯磨。於時尼眾來求受戒。支法領曰。如律所明。唯開邊地五人僧受具戒。不論尼眾。是時尼等辭退而還。泣淚如雨不能自勝。後到漢末魏初。東竺國有二比丘尼。來到長安。見比丘尼眾。問曰。汝誰邊受戒。尼眾答曰。我到大僧所受五戒十戒而已。二尼嘆曰。邊地尼等悉未有具。為還本國化得一十五人來。三人在雪山凍死。二人墮黑澗死。餘到此土。唯有十人在此。諸尼悉赴京師。與授具戒。後到吳地亦與彼尼受具訖已。西尼思憶本鄉。即附舶南海而還。及至上船唯有七人。三人命終。來去經途十七餘年。後至魏文帝三年。內勅設無遮大會。魏帝勅問此土僧尼得戒源由。有何靈驗。諸大德等咸皆不答。於時即有比丘。請向西國問聖人得戒源由。發足長安到於天竺。見一羅漢啟白振旦僧尼得戒以不。羅漢答曰。我是小聖不知得不。汝在此住。吾為汝上兜率奉問彌勒世尊得不來報。即便入定向兜率天。具問前事。彌勒答曰。僧尼並得戒訖。仍請靈驗。彌勒即取金華雲若邊地僧尼得戒。願金華入羅漢手掌。不得莫入。發願既訖。將華按手。其華入掌中。高一尺影現。彌勒語曰。汝到振旦比丘所。亦當如我此法。羅漢下來。如彌勒法。以華按比丘手。即入掌中。高一尺影現。瑞應既徵。其時即有遠方道俗。來相欽仰。求受三歸五戒。乃有無數。即號為華手比丘。當去之時有一十八人。自餘慕住西國。或有冒涉流沙風寒命過。唯有華手比丘獨還漢地。當本去日有迦毘羅神現身。語華手曰。道路懸遠多諸嶮難。弟子送師至彼來往清吉。未到之間。魏文帝殿前有金華空中現。文帝問太史曰。有何雙怪。太史答曰。西域正法欲來到此。不盈一月。華手比丘掌中金華來到此土。初至之日空裡金華即滅不現。大瑞既徵。故戒福永傳也。

晉廬山有釋慧永。姓潘河內人也。貞素自然清心剋己。言常含笑語不傷物。耽好經典善於講說。蔬食布衣卒以終歲。樂住廬山與遠同止。又別立一茅室於嶺上。每欲禪思輒往居焉。時有至房者。並聞殊香之氣。永屋中常有一虎。人或畏者。輒驅令上山。人去後還復馴伏。永甞出邑博晚還山。至烏橋。烏橋營主醉騎馬當道。遮永不聽去。日時向晚。永以杖遙指馬。馬即驚走。營主倒地。永捧慰還。因爾致疾。明晨往寺。向永悔過。永曰。非貧道本意。恐戒神為耳。白黑聞知歸心者眾矣。至晉義熙十年遇疾危篤。而專謹戒律執志逾勤。雖沉痾苦。而顏色怡悅。未盡少時忽斂衣合掌求屣欲起。如有所見。眾咸驚問。答雲。佛來。言終而卒。春秋八十有三。道俗在山。咸聞異香。七日乃歇。

晉新陽縣有釋法安。一名慈欽。未詳何許人。是遠公之弟子。善持戒行。講說眾經。兼習禪業。於晉義熙年中。新陽縣虎災。縣有大社。樹下築神廟。左右居民以百數。人遭虎死者。夕有一兩。安甞游其縣。暮投此村。民以畏虎早閉門閭。安徑之樹下。通夜坐禪。向曉聞虎負人而至投之樹北。見安如喜如驚。跳伏安前。安為說法受戒。虎踞地不動。有頃而去。旦村人追虎至樹下。見安大驚。謂是神人。遂傳之一縣。士庶宗奉。虎災由此而息。因改神廟留安立寺。左右田園皆捨為眾業。後欲作畫像須銅青。困不能得。夜夢見一人迂其床前雲。此下有銅鐘。寤即掘之。果得二口。因以青成像。後以銅助遠公鑄佛。安後不知所終。

晉廬山有釋曇邕。姓楊。關中人。形長八尺。雄武過人。南投廬山。事遠為師內。外經書多所綜涉。志尚傳法不憚疲苦。乃於山之西南。別立茅宇。與弟子曇果。澄思禪門。甞於一時。果夢見山神求受五戒。果曰。家師在此。可往諮授。後少時邕見一人著單袷衣。風姿端雅。從者二十許人。請受五戒。邕以果先夢。知是山神。乃為說法授戒。神嚫以外國二鋤。禮拜辭別。倏忽不見。後往荊州卒於竹林寺。

齊琅瑘[山*聶]山有釋法度。黃龍人。少出家。遊學北土備綜眾經。而專以苦節成務。宋末游於京師。高士齊郡明僧紹。杭跡人外。隱居琅瑘之[山*聶]山。挹度清卓。待以師友之禮。及亡捨所居為棲霞寺。請度居之。先有道士。欲以寺地為館。住者輒死。及後為寺猶多恐動。自度居之群妖皆息。經歲許間。忽有人馬鼓角之聲。俄見一人持名紙通度曰靳尚。度前之。尚形甚清雅羽衛亦嚴。致敬已乃言。弟子王有此山七百餘年。神道有法。物不得幹。前諸棲託。或非真正。故死病相繼。亦其命也。法師道德所歸。謹捨以奉給。並願受五戒永結來緣。度曰。人神道殊無容相屈。且檀越血食祭祀。此最五戒所禁。尚曰。若備門徒輒先去殺。於是辭去。明旦度見一人送錢一萬香燭刀子。疏雲。弟子靳尚奉供。至月十五日度為設會。尚又來。同眾禮拜行道受戒而去。[山*聶]山廟巫夢告曰。吾已受戒於度法師。祠祀勿得殺戮。由是廟同薦止菜脯而已。度甞動散寢於地。見尚從外來以手摩頭足而去。頃之復來。持一瑠璃甌。甌中如水與度含。味甘而冷。度所苦即間。其徵感若此。齊竟陵王蕭子良始安王等。並遙恭以師敬。資給四事。六時無闕。以齊永元二年卒於山中。春秋六十四矣。

梁山陰雲門寺有釋智順。本姓徐。琅瑘臨沂人。秉禁無疵陶練眾經。齊竟陵文宣王。特深禮異。以天監六年卒於山寺。春秋六十一。初順疾甚不食多日。一時中竟忽索薺飲。弟子曇和。以順絕穀日久。密以半合米雜煮以進。順咽而還吐索水洗漱。語和雲。汝永出雲門寺。不得還住。其執節精苦皆此類也。臨終之日房內頗聞異香。亦有見天華天蓋者(右五驗出梁高僧傳)。

隋終南山悟真道場釋淨業。漢東隋人也。精研律部博綜異聞。確乎內湛令響外馳。仁壽二年被舉送舍利於安州之景藏寺。初欲於十力寺置之。行至景藏忽感異香。滿院眾共嗟怪。因而樹立將下舍利。赤光挺出照於人物。寺重閣上聞眾人行聲。及往掩捕扃閉如初。一人不見。塔北有池。沙門淨范為諸道俗受菩薩戒。乃有群魚游躍。首皆南向似受歸相。范即乘船入水為魚受戒。魚皆迴頭繞船。如有聽受。都無有懼。業慶其遇。乃以舍利置於佛堂。先有塑菩薩一軀。不可移轉。至明乃見迴首面向舍利。狀類天然。一無損處。屢興別瑞。傳言不盡。大業十二年二月十八日卒於本寺。春秋五十有三。

隋西京大禪定寺道場釋靈幹。俗姓李氏。金城逖道人也。而立性翹仰恭攝成節。三業護持均禁遮性。仁壽二年奉勅送舍利於雒州。置塔於漢王寺。初遶塔所屢放神光。風起燈滅。而通夕明亮不須燈照。又感異香從風而至。道俗通見。四月八日下舍利時。寺院之內樹葉皆萎。烏鳥悲噭。及填平滿還如常日。以大業八年正月二十九日卒於本寺。春秋七十有八(右二驗出唐高僧傳)。

唐華州鄭縣人張法義。年少貧野不修禮度。貞觀十一年入華山伐樹。遇見一僧坐岩穴中。法義便就與語。會天晦冥不歸留宿。夜僧設松柏末以供養之。謂法義曰。貧道久不欲外人知。檀越出慎勿言相見。因為說俗人多罪累死皆惡道。至心懺悔可以滅之。乃令淨浴清淨被僧衣為懺悔。旦而別去至十九年法義病死。埋於野外。貧無棺槨以新木瘞之。而蘇自推木出歸家。家人驚愕審問。知活乃喜。法義自說。初有兩人來取乘空行。至官府入大門。又巡街南行十許裡。街左右皆有官曹。門閭相對。不可勝數。法義至一曹見官人。遙責使者曰。是華州張法義也。本限三日至何因乃淹七日。使者雲。法義家狗惡。兼有咒師。咒神見打甚困。袒衣而背青腫。官曰。稽過多咎。與杖二十。言杖亦畢。血流灑地。官曰。將法義過錄事。錄事署發文書。令送付判官。判官召主典。取法義按。按簿甚多盈一床。主典對法義前披檢雲。去簿多先朱句畢。有未朱句者。則錄之曰。貞觀十一年法義父使刈禾。義反顧張目弘罵不孝。合杖八十。始錄一條。即見昔岩穴中僧來。判官起迎問何事。僧曰。張法義是貧道弟子。其罪並懺悔訖滅除。天曹桉中已句畢。今枉追來不合死。主典雲。經懺悔者。此桉句了。至如張目罵父。雖蒙懺悔事未句了。僧曰。若不如此。當取桉勘之。應有福利。抑判官令典將法義過王。王宮東殿宇宏壯侍衛數千人。僧亦隨至王所。王起迎僧。王曰。師當直來耶。答曰。未當次直。有弟子張法義被錄來。此人宿罪並貧道句訖。未合死。主典又以張目視父事過王。王曰。張目懺悔此不合免。然師為來請。可特放七日。法義白僧曰。七日既不多。後來恐不見師。請即住隨師。師曰。七日七年也。可早去。法義固請隨僧。僧因請王筆。書法義掌中作一字。又請王印。印之曰。可急去還家。憑福報。後來不可見我。宜以掌印呈王。王自當放汝也。法義乃辭出。僧令送出至其家內止黑。義不敢入。使者推之。遂活。覺在土中甚輕薄。以手推排得出。因入山就山僧修福。義掌中所印之處文不可識。然皆為瘡。終莫能愈。至今尚存。隴西王博叉與法義隣近委之。王為臨說(右一驗出寘報記)。

夏侯均者。冀州阜城人也。顯慶二年病。經四十餘日昏亂殆死。自云。被配作牛頻經苦訴。訴雲。甞三度於隱師處受戒懺悔。自省無過。何忍遣作牛身受苦如是。均已被配磨坊。經二十日。苦使後為勘當受戒。是實不虛。始得免罪。此人生平甚有膂力。酗酒好鬪。今現斷酒肉。清信賢者。為隱師弟子齋戒不絕(右一驗出冥祥拾遺)。

法苑珠林卷第八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