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淨土十疑論...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僧伽吒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靈鷲山中,共摩訶比丘僧二萬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陳如、慧命...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一義疏上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 譯經 支那沙門蕅益釋智旭 疏義 一切佛語心品之一 一切者。通指...戒殺四十八問目錄 釋生物養人之疑(五問) 釋俗見斷殺之疑(六問) 釋業重難救之疑(五問) 釋葷血禱神之疑(三問) 釋享親祭...自覺聖智。第一義心。非名相之所詮。奚思議之能入。依染淨而分五法。法法本真。由迷悟而辨三性。性性無性。因迷中體...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新譯大乘入楞伽經序 御 製 蓋聞:摩羅山頂,既最崇而最嚴,楞伽城中,實難往而難入;先佛弘宣之地,曩聖修行之所。...佛說滅十方冥經...達磨大師血脈論...佛說離睡經...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本事經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一法品第一之一 吾從世尊聞如是語:「苾芻當知!我觀世間,無別一法,覆障群...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卷上 沙門善導集記 奉請四天王 直入道場中 奉請師子王 師子亦難逢 奮迅身毛衣...佛般泥洹經卷上 西晉河內沙門白法祖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捨國鷂山中,與千二百五十比丘俱。時,摩竭國王,號名阿...佛說堅固女經 隋北印度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都娑羅國捨婆提城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佛告諸比丘:...佛說咒時氣病經...大方便佛報恩經卷第一 失譯人名在後漢錄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二萬八千人俱...毗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佛說超日明三昧經卷上 西晉清信士聶承遠譯 聞如是:一時,佛游於維耶離[木*奈]氏樹園,與大比丘眾俱,比丘萬八千,菩...佛說不增不減經...太子須大拏經 西秦沙門聖堅奉 詔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與無央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五支所攝不放逸行】 p0286 瑜伽四十卷六頁云:又諸菩薩,住律儀戒;具足成就五支所攝不放逸行。一、前際俱行不放逸...唐朗州德山院宣鑒禪師,一日上堂說:我這裡,佛也無,法也無,達摩是個老臊胡,十地菩薩是擔糞漢,等妙二覺是破戒凡...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為我國廣大佛教徒信仰和尊崇。 佛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教義,對淨化人間...大多數人都知道吃蔬菜對身體好,但又有幾個人能堅持每天吃足夠多的蔬菜呢?近日,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一項民意調查...
北京阜成門內大街,有一大葷館子,名九如春,生意很發達。一夕,經理夢無數人來向他要命,心知是所殺諸物。與彼等說...
《楞嚴經》到了後面二十五圓通的時候,它偏重在空觀,從假入空觀。也就是說,其實《楞嚴經》的思想是偏重在攝用歸體...
人與人的關係是建立在禮貌之上,但是今天社會上懂禮貌的人太少了,發自內心真正懂禮貌的人更少。有些人是為了自己的...
問: 我有一位師兄,學佛半年就能背《無量壽經》。看他那麼精進,幾次勸他受五戒,可他說做不到,並且說,如果他下地...從前的時候,在拉薩的空地上,有一個人在繞行經走,而另外一個人則在旁靜靜的打坐著。 經行的人就問打坐的人:你在做...
法眼文益禪師(五代): 擁毳對芳叢,由來迥不同, 發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 艷異隨朝露,馨香逐晚風, 何須待零落...「世間一切有形之物,皆是四大假合、會因聚緣而來。將一件物品分解、分析到最後,只是地、水、火、風等基本元素的組...
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這兩句話對我們現在人來說,尤其是明顯。 生死甚難厭,那修行以及要求往生的人,首先你要厭...
菩薩所修一切功德,完全不受外境的影響,因為他住在菩提心修一切善法,菩提心不可破壞。你的心態影響到你的未來的果...
問: 為什麼我爸爸總是夜不歸宿,謊話連篇?這到底是什麼惡緣? 我是2017年7月份接觸的佛法。沒接觸佛法以前,很多事...
【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元魏天竺三藏法師菩提流志
上篇:【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 下篇:【註音版】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咒經 |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天龍鬼神無央數,十方諸來菩薩十萬人,...
【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佛說盂蘭盆經
僧伽吒經
楞伽經義疏
戒殺四十八問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玄義
【註音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大乘入楞伽經
【註音版】佛說滅十方冥經
【註音版】達磨大師血脈論
【註音版】佛說離睡經
【註音版】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本事經
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
佛般泥洹經
佛說堅固女經
【註音版】佛說咒時氣病經
大方便佛報恩經
【註音版】毗盧遮那佛大灌頂光真言
佛說超日明三昧經
【註音版】佛說不增不減經
太子須大拏經
【佛教詞典】五支所攝不放逸行
【佛教詞典】呵佛罵祖
釋迦牟尼佛名號的含義
吃蔬菜的五大誤區

【推薦】從事餐飲行業造殺業的人如何轉行

《楞嚴經》與《法華經》的側重點有何不同

發自內心的禮貌

勸人受五戒要承擔他持不了戒的惡業嗎
如此忍辱

時間無常,無論多麼奢華美麗將成過去
心中有戒,行中有定

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

【推薦】把無常敗壞的資財,轉成恆常受用的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