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法三十年心得:

昔人學佛,首需五年學戒,此是佛陀教育新生訓練,遵守老師教誨,福慧雙修。修福即是為常住作務、護持道場,修忍、修定;修慧即是依止明師,依教奉行,不得違失。

親近善師, 必須要有能力辨別真妄邪正、是非善惡,才能出離畢業,開始參訪遊學,增廣見聞,成就圓智。當然,比起華嚴經中善財童子,明心見性後,才離開老師的能力,是相差很遠。不過,能夠有一點辨認佛法正邪的能力,已經是相當難得。因為有此學習基礎,才可以涉及各種經論,上求下化,自利利他,根境相接,不致迷惑顛倒。如果沒有忍、定、慧的基礎,即從廣學多聞入,其結果正如清涼大師所說:「增長邪見」。須知佛法的修學,不同世法,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求世間的學術是可以廣學多聞,增長知識;修行人則是求日日減少煩惱習氣,遠離妄想執著,培養清淨心。清淨心起用,即是四智菩提。否則,像現前世間有些人,學佛就像學世法一樣,所求只是增長佛學常識,無益於三學。佛法修學的目的是三學:「戒、定、慧」,但是真正的目標,是在「智慧」,智慧就要從甚深的禪定中求得,可是禪定又要從戒律上栽培。所以,戒是手段,定是樞紐,慧是目標。有了智慧,一切生死,六道輪迴等問題,都能夠解決,可見修定的重要。修定就是老子說的「為道日損」,把我們的妄想、執著、知見舍棄掉。如同般若經說的「般若無知」,心經所講的「無智亦無得」,自心恢複本淨,真智自然現前。我們今天「有知」、「有得」並不是究竟法,真正的究竟法是「無知亦無得」。

基於此,古人修學不論在家出家,都應遵守五年的基礎教育。教下基礎教育,多由讀誦大乘入門。讀經、背誦經典就是修慧。像沙彌律儀就著重福慧雙修,十戒、二十四門威儀是自己生活行為守則,實踐力行的規範。除道場作務之外,就是讀誦主修經論。如華嚴宗,就必須要讀誦華嚴經;天台宗,讀誦三大部,如果五年還不能背誦,就不能算有成就。背誦的目的是戒定慧三學圓修圓證,因之成就根本智。根本智就是「般若無知」、「無智亦無得」。

背誦經典何以是三學圓修呢?當知戒律的精神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惡莫作是小乘戒,眾善奉行是大乘戒。我們讀經時,心裡不起任何妄念,就是「諸惡莫作」。經典是佛陀從真如自性中,流露出來的真言,是善中之善,讀誦正是「眾善奉行」。又念誦時要專心致志,不能心有二用,這就是修定。念經時自始至終念得清楚分明,沒有念錯、念漏或顛倒,這就是修慧。所以說讀誦經典,即是戒定慧三學同時圓修。然讀誦時不必求解,思惟經義。因為一落入意識——分別、執著、妄想——戒定慧三學全被破壞,就跟一般人念世間書是沒有兩樣。要知道,「經典」是沒有意義的,沒有講法的,是活句。如果有意義、有講法,就是死句。經典在應用時,必然是活活潑潑,依之生起無量智慧,所以讀誦時,是用它來修清淨心、平等心,戒定慧三學的,無需急急求解其義也。若是真的開悟以後,再看看各家註解,會發現每個時代地區適用之無量義,自有體悟處,這就是「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的真實義。「無知」是「根本智」,「無所不知」是「後得智」。「無知」是「實智」,「無所不知」是「權智」,也就是在應用時無所不知。悟入之後,經典展開,可依聽眾的程度,深淺長短的講,沒有不自在的。這就是依釋迦牟尼佛的言教,引發自性的智慧,而不是解釋經典的字句名相,這樣自己他人才能真正受益。如果說,沒有經過這種基礎——根本智——的訓練,拿到佛經,充其量也不過是世間書。所講解的縱然依照古大德的註解,也是講到皮毛,因為古德的心得體會不到,佛的真實義,又怎麼會曉得呢?由此可知,基本訓練實在太重要了。

有一些同修聽到要背誦經典,都很害怕。可是不用這個方法,我們的根本智、戒定慧又到那裡學呢?華嚴經說:「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讀經是圓修,戒定慧一次完成,這是圓融的修法。在生活方面是有次第,戒定慧依序的完成,這是行布的修法。但是不管用何種法門,用什麼經典,所謂「法門平等,無二無別」,目標都是一致的,就是求戒定慧、求解脫,求明心見性。而讀經既然是圓修的方法,所以經典的選擇,份量要適中。例如「心經」一遍才三分鐘,時間太短,就達不到效果。古人多半採取「法華經」、「楞嚴經」,念一遍大約五、六個小時,以此攝心,效果就很大,積以歲月,功夫(心身清淨是工夫)當然不可思議。但我們生在工業社會時代,不論在家出家,生活都很忙碌,要選擇大部經典來讀誦實在有很多困難。若能每天讀經兩小時,放下妄想來修「戒定慧」,已是很難得了,所以選擇經典是入門第一課題。確定了經典,每天至少從頭到尾要念一遍,一直念五年,其它的經論暫時放下,「心」才能真正的定下來。五年以後,再看一切經論,自然能明瞭,因為定能開慧,這就是佛法的基本教育。我們今天沒有受過這種訓練,心裡永遠是亂糟糟的,看一切經論都很茫然,即使努力勇猛精進,一生仍然不能成就。

若發心專修淨土,後學恭敬介紹讀誦「大乘無量壽經」。夏蓮居大士會集本「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梅光羲(李炳南老居士之師)稱之為無量壽經九本中最善之版本,又說:「欲宏佛法於今日,必須提倡淨土;欲弘淨宗,必先弘此經。果能人人持誦,則因果自明,身心自潔,劫運自轉,太平自至。蓋統攝二諦,未有明備簡要若此者也。」以其份量適中,不長也不短,大概念一遍要一個半小時,念熟了只要四十分鐘。在海外深盼僑胞子弟能讀誦此經,因有(一)不忘國語,(二)不忘中文,(三)熟悉文言文,(四)通達佛法等四大殊勝利益。念經就是念佛,經中將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阿彌陀佛殊勝功德,說得很清楚。楞嚴經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讀經就是憶佛,心裡不起念頭則已,起念都是西方極樂境界,這就是相應,就是一念,就是一心。從前善導大師,教我們念佛三個要訣:「身專禮阿彌陀佛,口專稱阿彌陀佛,心專想阿彌陀佛。」身、口、意三業若是專修,一百個人修一百個往生,一千個人修一千個往生,萬修萬人去,沒有會遺漏的。相反的,若是雜修,也就是念佛以外又參禪、又學教,又持咒、又拜懺,又做法會;心不能專注,大師說這種修法,一萬人中難得有二、三人往生。我們曉得,在傳記中說,善導大師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他的話,就是阿彌陀佛親自跟我們說的,不容許絲毫懷疑。而且,無量壽經所提示的修學宗旨,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跟善導大師所提倡的專修,正好不謀而合。

佛法的修學,不管任何宗派,一定要具足理論、方法、境界三個條件。如此修行,才能得到真正的法喜。我們就以本宗(淨土宗)來說明。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中,提到「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的經訓,可見專修的重要。至於「專」,前面說過,就是身口意全部攝在阿彌陀佛的境界上。而發菩提心呢?蕅益大師在要解中告訴我們說:「發願求生西方淨土的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樣的說法,古來的祖師大德從來沒說過,而蕅益大師卻一語道破。「要解」,印光大師曾讚歎說:「理事各臻其極,為自佛說此經以來第一註解,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再來,為彌陀經重作註解,亦不能高出其上。」真是讚歎到極處,由此可知,要解的每一句話都值得留意。再仔細的觀察,蕅益大師說的到底有沒有過分呢?我們翻閱大乘經典來研究,就會發現他說的非常真確,因為「無上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心;而求生西方淨土,就是「一生成佛」,也是名符其實的「即身成佛」。可以說,西方淨土所成的是圓教「無上正等正覺」。可見蕅益大師的話恰當好處,一絲毫都沒有疑惑。現在方向、目標都明白清楚了,這個法門究竟在佛法中是什麼地位?若能閱讀所有大乘經典,一定會發現,佛說一尊佛的教化區,是一個「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有人說是銀河系,有人說比這還要大,但是不論如何說,都是很廣大的區域。可是阿彌陀佛的教化區,不只是極樂世界,而是盡虛空徧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國土,真是太不可思議了。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一尊佛不講阿彌陀經,沒有一尊佛不勸眾生念佛求生淨土。這種事實必須清楚,就會感覺到阿彌陀佛,就像諸佛世界裡面的一所佛教大學的校長;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就是阿彌陀佛派到各地招生的負責人,勸導十方眾生同生極樂世界,一生圓成佛道的使者。所以,阿彌陀佛實在太偉大了,念一尊阿彌陀佛,就是念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生一切諸佛剎土。並且,西方世界是很容易去的,不像其它諸佛世界的條件很苛刻,想去也未必去得了。這樣一想,有誰不想求生西方呢?

諸位善友,我們十分慶幸,得遇此第一無上法門,誓願見佛往生,發心專修專弘。深體彭二林之言:「此實無量劫中,希有難逢之一日也;然則遇此經者,可不寶諸。」今日緣熟,敬以此法虔誠供養與會四眾,普願同修同弘,同生淨土,同見彌陀,同證圓滿無上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