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香,青煙裊裊,散發著沁人心脾的馨香,成為了人和佛交流的媒介。燒香是佛教弟子禮佛、敬佛、修行的一項重要內容。香不僅在佛教中有特殊的作用,也有特殊的地位。釋迦牟尼佛住世時,弟子們就用香、花、燭供養他。佛教像其它東方宗教一樣,對人類本性喜好的香,也有著特殊的感受與認識。始終把香作為修行至「明心見性」的助緣,視其為本性的食糧。
「明窗延靜書,默坐消塵緣;即將無限意,寓此一炷煙。當時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豈不清友,於今心醒然。爐煙裊孤碧,雲縷霏數千;」
這是南宋詩人陳去非的一首名為《焚香》的詩。詩中充分體現了古人對香的心靈感受認識與鑒賞。
佛家使用的香料品種豐富,包括南亞、南洋群島、西亞、澳洲、中國等廣大地區出產的多種香料。早期的佛教經書中就記載了很多的香料品種,如沉香、檀香、龍腦香、菖蒲、安息香、牛黃、郁金、苜蓿香、麝香、雄黃、芎藭、枸杞、松脂、桂皮、白芷、香附子、丁子香、葦香、竹黃、細豆蔻、甘松、藿香、茅根香、芥子、馬芹、龍花須等等。
佛家的香品種類齊全,有熏燒用的「燒香」,有塗敷在身上的「塗香」,有香料浸制的香水香湯,有香料研磨成的香泥;有片狀、塊狀的香木,也有粉狀的香末;有單品香料,也有多種香料和合而成的合香。而且,這些豐富多彩的香品在佛教形成之初就都已經出現了。
從史料記載來看,早期的佛教用香受到技術的限制,基本是原始香材直接焚燒。大約公元200—900年前後,漢傳佛教用香不僅有了嚴格、成熟的配方,而且香的形式也出現根本的變化。從原始香料的焚燒,發展到開始使用「印香、篆香、濕香、香餅、香丸」等。大約從宋代前後,除了人們延續以上用香形式之外,開始出現類似現在的線香、簽香,以及由篆香和線香發展而來的龍掛香(盤香)。明代以後線香、簽香、盤香敬佛,已是一種多見的形式,這種形式一直延續到清末。
從香品的發展過程來看,無論是早期、中期、還是後期,形式的變化只是外在的,而根據不同的需求、按特定的配伍,以香藥製香卻是千年不變的根本,這是佛教修行用香的核心所在。
近幾十年由於多種原因,佛教用香的核心內容被人們拋棄了,化工香品取代了傳統香品,人們盲目的追求「高香」和「發財香」的外在的形式和名稱,成為了華而不實的形式,而真正的佛家用香是非常嚴謹的。
釋迦世尊認為香有好香、惡香之別,並非芬芳馥郁即為好香,而是能培扶靈根者才是好香。《入阿毗達摩論》:「香有三種,一好香,二惡香,三平等香。謂能長養諸根大種名好香;若能損害諸根大種名惡香;若俱相違名平等香。」
佛教也很講究香的品質,不僅要有上等的香藥,還要有上乘的配方,甚至不同的修煉法門還要用不同的香。台灣的靜慧法師在《地藏菩薩指禪開示錄、十三》中述說了地藏菩薩與其對話時,對其用香的開示,對諸多的修行者來說更是一次難得的教育。文中說:「恩師開示云:靜慧啊!焚香祈佛時,除了虔誠心之外,一定要用好的香。焚香祈禱時,首先應作觀想,願此香煙遍滿十方法界,供養一切佛菩薩及三寶」,由於供養一切諸佛,佛心生歡喜便能加持我等。此時,自身變化為所修持的本尊,放出無量光明,救渡一切六道眾生,使得眾生得一切光明。
文中還說:「修習‘禪’的人如果有用香的習慣,一定要用好而且純的香,因為,修習禪定的人,六根特別敏銳,氣脈特別通暢。如果用化學香,進入體內會殘存,不僅擾亂定境,使意念紛雜,而且諸根火氣上升。達不到安神的作用,反而使身心受損。」對用好香的作用,靜慧法師文中說到:「用好香,會使諸根集攝,中樞神經鎮靜,使定力增強,修習禪定時進步亦快。」
對於如何從有形的香而生出本性真香,文中說到:「從有相的用香,到無相的用香,最後將此香回熏自內,證得五分法身從內生出清涼香來,除去不潔。用好香而不執著,使它瀰漫我們的內心,讓我們能維持正念而入禪定,然後解脫得到智慧。這樣,便能自證解脫,證得無上諸佛的心香境界。」靜慧法師關於香的論述,說明了佛家用香的重要性,這就是要通過用好且純的香,達到自身的清靜,使自己的心香早日與諸佛的 心香境界相合。
《獅子吼》中說:「香的目的是以香氣供養聖眾的鼻根或嗅覺,所以必須用真正的香,而不宜供漢地流行的假香」,「香枝不必供太多,但宜用無化學原料的天然香料所造香枝。佛陀等聖眾當然不會受到有毒化學香料所影響,但上供的我們卻要天天吸入,而且供有害物質之緣起不佳,所以必須挑無化學原料、無毒、對己無害之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