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一次我們選定《晚晴集》,跟諸位同修作一個研習,一定也要把這個因緣,給諸位作個簡單的報告。我們生長在這個時代,要幫助自己,同時也有義務要幫助別人。究竟我們要從什麼地方做起呢?我們冷靜的觀察、思惟,就知道古聖先賢的教訓早已說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

古時候人心純樸,每一個人都能安分守己。在中國歷史上所記載的,古聖先王他們行不言之教,天下沒有紛爭,人人都過著安樂的生活。往後,知識水準逐漸提陞,也就是所謂知識開了;諸位要記住——知識是智慧變成了情識。於是人就有心機、有巧詐,用現代的話來說,這就叫時代潮流;這個潮流越演越烈,到今天可以說是知識爆炸的時代。這個時期的人意見太多,思想太複雜了,到底哪個是正確的?哪個是不正確的?換句話說,邪正是非沒有人能夠辨別。這是一切動亂的根源,一切痛苦的來源。

如何能夠救自己?如何幫助別人?還是古人所說的:‘返朴歸真’、‘回頭是岸’。這是真的!真正回頭,就真正領悟到真理,體會事實,自然得到真實的受用,這就是現在人所謂的‘自在幸福’,佛法裡講的‘菩提涅槃’。我們生長在這個時代,不能不順著時代的潮流,否則,什麼都行不通;能順應潮流,又在這裡面學習返朴歸真,這就叫作學佛。

學佛首先要把佛教認識清楚。佛教是佛陀的教育,它不是宗教。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給我們說的一切經,現在歸納成為‘大藏經’。這麼多的經典內容是什麼呢?就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可見得佛陀教育與我們的關係是非常的密切。

在這個大時代裡,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現代人的知識,超過古人不知道有多少倍。中國在乾隆時候編了一套‘四庫全書’,從乾隆到今天,這兩百多年所出版的東西,超過四庫全書不曉得多少倍!再加上現代人生活的方式跟古人不同,沒有古人那麼優閑,那麼有時間;我們哪有時間去讀一切書!要讀,第一、沒有能力,第二、沒有時間。這怎麼辦?所以在三、四年前,這個道場(達拉斯佛教會)在籌備期間,我就希望道場建立之後,能在這裡搜集一些圖書,大家發發心,多用一點時間來看;看的時候,把好的句子摘錄下來,一本書二、三條,四、五條……,把這麼多的書,統統摘錄下來,印成一本;念這一本,統統都念到了。這個好啊!這叫大功德。

這部叢書分五個部分:第一部是佛經的精華錄,就是將大藏經,濃縮成一冊。第二部是四庫全書的精華錄。第三部是四庫匯要的精華錄。第四部是史鑒精華錄,摘自二十五史、通鑒這些的。第五部是群書精華錄。這是五種,合起來的總名稱叫‘中國傳統學術精華’。這對於我們自己的修學,對於大眾的幫助,是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一樁大事。

今天我們選擇《晚晴集》就是一個範例。《晚晴集》是弘一大師平常讀經的時候,將經典裡面好的句子,對於身心修養確要的經文摘錄下來,編成這一個小冊子。他每一段都有出處,從哪部經摘錄下來的,都注得很清楚,所以我們也在短短的時間,讀了很多的經論與祖師的語錄了。他的選擇當然跟我們不一樣,這是各人見解不相同,需要不相同。《晚晴集》總共一○一條,第一條是從《金剛三昧經》節錄的一句,第二條是《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裡面的,第三條是《華嚴經》修慈分裡面的……,大師底下都註明出處。用這樣的方法,使我們中國傳統的文化,將來變成一冊,這一本子會是全世界最好的書。為什麼呢?這裡面沒有一句話是廢話,對我們的修養、處世、待人、接物,句句都是金玉良言,字字都是精華。今天我們來講弘一大師的《晚晴集》,這就作一個試驗;將來這一部書編成之後,在全世界弘揚宣講,就是我們今天的這個方式,所以這是新構想的第一課,非常有意義。這種方式、這種方法,將來流傳在世間,就很值得紀念了。

不過,有一些同學告訴我:‘我們的程度太有限了,恐怕沒有能力去選。’我說:‘就是因為你能力有限,才要你去選。’為什麼呢?如果程度高的,像弘一大師《晚晴集》選的一○一條,一半以上都太深了,看不懂!一般人看不懂的我們不要,你能看得懂,別人就看得懂;你要看不懂,別人也看不懂;選它幹什麼?我們選出來的東西要大眾化,希望中學生的程度就能看得懂,這才能普及。要是選得太深、太高了,一般人看不懂,那就毫無意義了。所以弘一大師這一○一條,如果再把它節錄,恐怕只變成十一條,我們只取它十分之一。所以這工作大家放心,有時間讀書,你在筆記本上節錄,選好之後,把這個東西交給我們佛教會,我們來會集,再整理出來。

選擇的重點,就是治病。這些典籍、這些書就像寶山,我們到山上去採藥;‘選擇’就是採藥。採藥幹什麼?治病。現代人害什麼病呢?倫理沒有了、道德沒有了,這是病根。所以我們選擇的重點,就是倫理道德。從治療效果上來說,我們有五個目標:第一、要能夠幫助自己幸福快樂。第二、要幫助我們家庭的美滿。第三、要有助於社會的和諧、安定。第四、要幫助國家的富強。第五、要能夠維繫世界和平。我們希望能達成這五個目標,而它的大根大本是建立社會和全世界的倫理道德觀念,所以我們從古今中外典籍裡面去節錄。這個工作,非常有意義,非常有價值;希望每一個人多努力,自己平常多讀讀書,也做節錄。

除此之外,我還想到必須要找專門的人來做這個工作。這專門的人到哪裡去找呢?最後我想到中國大陸,找退休的教中文、教中國史地的老教授。我希望能找十個人,在北京大學、或其他大學裡面,我們設一個研究機構,請這些老教授每一天去翻書作節錄;經費我們來供養,就是希望能夠在學校裡,成立兩個特別的研究所編纂‘中國傳統學術精華’。我想在大陸上有不少有心人,我們把這個構想傳達到那裡,一定能夠引起共鳴。希望五年能夠完成,十年之後,這世界上最好的一本書就可以流通了。當然,這樣的書一定要分門別類;弘一大師所集的沒有分類,這等於是原始資料,第二次就要分類了。這也是我今天選擇跟大家研究《晚晴集》的因緣。

弘一律師自號晚晴老人,他的號很多,別號大概有七、八十個,大概他自己也搞不清楚。‘晚晴老人’是取自李義山‘天意憐幽草,人間愛晚晴’的詩句。律師於辛已年掩關西禪寺,在關房裡面集佛經祖語警句二卷,前四十九條是上卷,之後是下卷,所以叫做《晚晴集》。

這本教材跟經典不一樣,經典是有連貫性的,這本子每一條都是獨立的。所以來聽經的人不需要連貫聽,他哪一天來都可以,即使遲到了,聽到的也是完整的,所以這個好處就太多了。

一、元無我人,為誰貪嗔?

(3)我若多嗔及怨結者,十方現在諸佛世尊皆應見我,當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瞋恚及以怨結?此愚癡人,以嗔恨故,於自諸苦不能解脫,何由能救一切眾生?’華嚴經修慈分

這個‘見’,當作看見講。這一段經文也是值得我們每天去警惕的。‘瞋恚’是三毒之根;多嗔就是很容易發怒,很容易動瞋恚心,那當然就會跟一切眾生結怨了。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不知不覺常犯這個毛病。所以有時候我們自己問:為什麼自己智慧不開?為什麼自己修行功夫不得力?為什麼自己沒有進步?同修們常常這樣告訴我。這個反省對的,沒錯啊!但到底為什麼呢?問題都出在貪、嗔、癡上。貪、嗔、癡沒斷掉,所以才出這麼多毛病。

《華嚴》不是普通經典,是佛對法身大士所說的。菩薩立志存心,是要自度度他,如果還有瞋恚,還跟人結怨,他這個目標就達不到了。十方現在諸佛世尊都見到,都會這麼說:‘為什麼這個人發菩提心想求菩提涅槃,他還會生瞋恚心?還會跟人結怨?’這與他的心願恰恰顛倒!所以才感嘆的說:‘這個愚癡人就是因為嗔恨的緣故,所以他的煩惱不能斷,解脫不能證得。’在三德密藏法身、般若、解脫中,煩惱斷了,就證得解脫;解脫就是我們今天講的自在。換句話說,他不能解脫,必定是多煩惱、不自在;自己都度不了,怎麼能救度一切眾生?這個障礙是什麼呢?瞋恚冤結。冤結還有一種講法,佛在經上給我們說‘十善厚友’,十善是很厚的朋友;‘十惡冤家’,此處冤結也可以指十惡。如果我們瞋恚心很重,再加上十惡,這在佛法裡面修學,就不會有結果了。

(6)離貪嫉者,能淨心中貪慾雲翳,猶如夜月,眾星圍繞。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這一部經在台灣也有單行本流通。一切眾生的大病是貪、嗔;嫉妒是瞋恚的一部分。佛在一切經論裡頭常常勸勉我們,要把貪、嗔、癡三毒煩惱斷掉,這是修行的根本,修行的基礎。因為我們心裡面有三毒,所以才會遇到外面的毒害;假如我們心裡頭沒有三毒,喝毒藥就像喝甘露一樣,它不起作用。為什麼?裡頭沒有毒。這好像化學反應少了催化劑,它起不了作用!我們被毒蟲、毒獸咬傷、螫傷了,要生慚愧心。為什麼呢?我們心裡頭有毒,才遭受外面的毒害。我們在傳記裡看到,民國初年印光大師他老人家住的寮房,裡面有虱子、跳蚤、蚊蟲,他都不驅除。侍候他的小和尚想把它們趕走,印光大師叫他不要趕。

侍者問:‘為什麼呢?’

‘我的德行不夠,留著它們,讓我生慚愧心,改過自新。’

老和尚到七十歲以後,不管他住哪個房間,再去找這些蟲,一個都找不到;別人住的房間,蚊蟲、蒼蠅什麼都有;他老人家一去住,它們都搬家了,都走了。你要問為什麼呢?就是此地講的貪、嗔、癡三毒沒有了,不會招來這些毒害。印光大師作一個樣子給我們看,教我們這個修學方法是正確的。他可以做得到,也就是說明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所以要遠離貪嫉(嫉是嫉妒)。

‘能淨心中貪慾雲翳’,‘雲翳’是比喻雲彩能夠遮住日月;‘翳’是現在講的白內障,白內障能把視覺障礙住,這就好比貪嫉一樣,能夠舍離這個,雲翳就沒有了。‘猶如夜月,眾星圍繞’,這就好比恢復到晴空了。晚上有明月、眾星,沒有云彩遮住,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是這個意思。

(7)生死不斷絕,貪慾嗜味故。養怨入丘冢,虛受諸辛苦!大寶積經富樓那會

生死是大事,能夠真正知道了生死,才算是一個覺悟的人。如果還不能夠發願了生死,無論修學什麼法門,都不能夠離開六道輪迴;縱然得人天福報,也不是究竟的,所以不能算是個真正覺悟的人。真正覺悟,在這一生中,一定要了生死,一定要出三界,一切大小乘佛法,都是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就法門來說,實在是平等、無有高下的;但是就我們自己修學來說,確實有難易。像這裡說的,這就難了,‘生死不斷’就是輪迴不能超越。出不了輪迴,什麼原因呢?‘貪慾嗜味故’。‘嗜’是嗜好;‘貪’是講貪愛,範圍太廣大了,無論對什麼,就是貪愛的心沒有斷。‘欲’是慾望。世出世間一切法,你還喜歡這個,喜歡那個,這就糟了,問題來了,這就是不能出三界的原因,我們一定要知道。知道之後,才能夠舍離,曉得這些東西對我們是重大的傷害。我們過去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修行不能成功,沒出得了三界,就是被這個害了。從今天起,我明白了,認清楚了,再也不受它的害了,這才能成功,才能出得了三界。

‘養怨入丘冢’,‘丘冢’是墳墓。要是不斷貪、嗔、癡,不斷慾望、嗜好,就等於養了這些怨家。養的結果,它就送你到墳墓去啊!‘虛受諸辛苦’,這句話說得太妙了。這是說什麼呢?你一世的修行都落空了,還是回去搞六道輪迴。所以這一首偈子說的,就是我們自己本人生生世世修行的寫照。就是這個修法,所以才落到今天這個地步。這樣講我們多少能夠體會到一些——修行是在心地上用功夫,是在實際生活上改變自己,不在形式;形式上的修行,就是最後那一句話‘虛受諸辛苦’。

特別是在這個時代,黃念祖老居士在《谷響集》末後說得好,今天這個時代修行:第一、同修貴精不貴多。什麼叫精?大家志同道合,都是真修實煉的,不是要人多湊熱鬧。我們看《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教導他們那一班,只有十二個人;人數不多,但是個個成就。那還得了!所以人數貴精不貴多,這才是同修。第二、道場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是什麼呢?是香火很盛,道場很熱鬧,很興旺,這是凡夫所看的,這叫形式。實質是講求什麼呢?道場裡頭真的有學有道。‘學’是經論,真正在研究經論;‘道’是真正在修行。第三、在淨宗裡頭來說,修行一定要重清淨心。《彌陀經》上所講的一心不亂;《無量壽經》上所講的清淨平等覺,要重視這個;其他什麼神通感應,那東西都不重要,不重視這些東西。這句話說得非常有道理,是針對現在佛教弊病所發的。我們要覺悟、要記取。

(8)是身如掣電,類乾闥婆城。云何於他人,數生於喜怒?諸法集要經

這也是一首偈,從比喻上說的,都是事實真相。前面兩句是說人命無常。‘掣電’就是閃電,比喻短暫。《金剛經》上也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人生確實如此——石火電光。‘乾闥婆城’是幻相,不是真實的;‘類’,跟這個是同類的。我們世間所有一切萬法都是無常的,你要執著有常、有我,那就苦啦!這是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萬法無常,真正明瞭事實真相,你的心當然清淨了,就不可能看到世間的事情還會動念。順自己意思的,就動了歡喜心;不合自己意思的,就動了瞋恚心,這叫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是什麼呢?把事情都看作是真的,不知道這東西都是假的,只不過是一場夢而已,哪有一樣是真的!所以六根對外面的境界,清淨無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決定不起心、不動念,這就對了。

(9)瞋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佛遺教經

這本集子裡,講到瞋恚之害的很多,可見得這樁事情是世尊當年在世,講經說法時時刻刻都提醒我們的。所謂‘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瞋恚心一起,許許多多障礙就來了。佛門也說‘火燒功德林’;火就是瞋恚之火;一發脾氣,功德就沒有了。功德跟福德不一樣,發再大的脾氣,福德不會燒掉的,但是功德就沒有了。那功德到底是什麼呢?功德是定慧。你看定心,一發脾氣定就沒有了,定沒有了,智慧跟著也沒有了;所以功德是定慧,跟福德不一樣,這個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可知瞋恚之害,能夠破一切善法。

‘壞好名聞’,‘名聞’就是今天講的榮譽;為社會大眾所尊重、讚歎的,這個榮譽也會因瞋恚而破壞。所以瞋恚的壞處是:今世(佛說法的那個時代)、後世人都不會喜歡見到瞋恚之因,以及瞋恚的果。

(14)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墜惡道之因緣;法樂之冤家;善心之大賊;種種惡口之府藏。智者大師

貪、嗔、癡裡面這個瞋恚,對我們修行障礙最大。佛在《楞嚴經》上跟我們講世間的現象講的比其他經典詳細;其他的大乘經說到宇宙的狀況多半都講六道,《楞嚴經》講七趣,就是六道之外還加了一道。這一道是什麼呢?仙道。七趣的經文很長,講地獄道幾乎佔全文的二分之一,這也就是說把地獄這一道講得特別詳細。原因在什麼地方呢?要我們認識清楚,小心謹慎不要墮地獄,地獄道的業因就是瞋恚。三惡道中,貪愛是餓鬼道的業因,愚癡是畜生道的業因,瞋恚是地獄道,所以它的傷害最大。諸佛菩薩、祖師大德,在這一方面對我們的教訓也特別多,所以在此地開導我們說:‘嗔,是失佛法的根本’。

什麼叫佛法?佛是覺的意思;法就是一切萬法。佛法合起來講,就是對於一切萬法覺而不迷,都能夠正確的認識、了解一切萬法;可是人一瞋恚起來就迷了,覺性就喪失掉了,對於一切萬法必定會錯認,所以叫失佛法之根本。

‘墜惡道之因緣’,剛才講了瞋恚心重,在六道裡面是墮得最深的。‘法樂之冤家’,這個樂是快樂的樂。這一次在聖荷西講經,也遇到幾位同修給我說,學佛學了好幾年,總是精進不起來,還常常退轉,問我是什麼原因?有沒有什麼方法令他不退轉?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也是很重要的問題。如果能不退轉,那成佛不要三大阿僧只劫;佛給我們說,娑婆世界眾生學佛總是退退進進,都是這個現象。但是為什麼會退呢?那是在佛法修學過程當中,沒有得到法樂,就是一般人講的法喜。假如在修學過程當中得到法喜,怎麼會退轉呢?那麼為什麼得不到法喜呢?功夫不夠。如果你能夠把這一個難關突破,你就會得到法喜;得到法喜縱然退,退的時間短,退的幅度也小,就會常精進了。所以一定要用功,不真正用功,法喜得不到。

所以古人教學,五年學戒——五年遵守老師的教誨,依照老師指定的課程去用功,他得到法喜了,第一個階段就畢業了、成就了,那個時候他就可以離開老師,到外面去參學。所以一定要有這個程度,法喜非常重要,要認真努力。如果得到法喜的人,精神飽滿,不容易疲倦。為什麼呢?我們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佛法也是這麼一個道理,所以得到法樂能夠勇猛精進。我們看古今的大德們,修學不疲不厭,吃的粗茶淡飯,睡眠的時間很少,精進不懈,那個精神從哪兒來的?從法樂上來的。三毒也是我們法喜的障礙,是法喜的冤家,它來阻礙你。

‘善心之大賊’,心裡面有三毒煩惱,雖然很想作善事,很想修善行,往往不能成就,被它障礙了。‘種種惡口之府藏’,就是口過多,口業比較重,這是我們時時刻刻要警惕的。修行,就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世、待人、接物之間,時時刻刻能夠迴光返照,那就是真正的修行。這個迴光返照,就是覺察,馬上覺悟;在禪宗裡,這就是觀照的功夫。

(20)元無我人,為誰貪嗔?圭峰法師

這條看起來好像很容易懂,其實是非常難懂。難在什麼地方呢?我與人,這是世間法裡都承認的——有我、有你、有他,怎麼會說沒有呢?難就難在這個地方,這是很高的境界。世間人以妄為真,不能夠辨別一切法的真假。即使現代科技相當的發達,對於這一切事物的真相漸漸明瞭,那也只是極少數的科學家,一般大眾仍然不明瞭;用佛法來講,就是無始劫以來的習氣,依舊執著這個身是我,依舊執著這一切緣生之物是確實存在的,這是有人、有我、有法。佛在經上說凡夫執有,就指這一樁事情。小乘人——阿羅漢、辟支佛就執著空,他們知道萬法皆空,確確實實沒有人、我。執著有,這毛病就是煩惱、業障、輪迴,所以六道輪迴是這麼來的。但是執著空有沒有毛病呢?也有毛病。執著空,雖然六道輪迴沒有了,但是萬物的真相他見不到;見‘萬物真相’就是大乘法裡一般講的明心見性,這是萬法真相大白。所以執著空,也是障礙。唯有菩薩遵從諸佛如來真實的教誨,兩邊都不執著,不得已給它取個名字叫‘中道’;如果執著中道,那又壞了,不可以執著的。所以說兩邊不立,中道不存,這才能夠真正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元無我人,為誰貪嗔?’這個境界阿羅漢就見到了,阿羅漢貪、嗔、癡、慢,這些煩惱統統斷盡了,確實沒有了,所以這一句話是阿羅漢以上的境界,不是我們的境界。我們知道這個事實真相後,如果常常用來提醒自己,幫助自己斷煩惱,幫助自己念佛功夫成片,確實是一個好方法,所以應當要常常警惕。

(40)勿貪世間文字詩詞,而礙正法!勿逐慳、貪、嫉妒、我慢、鄙覆習氣,而自毀傷!蕅益大師

這是讀書人的毛病、習氣,這些東西會障礙清淨心。為什麼呢?它是激發感情的。詩詞歌賦引發人的感情、喜怒哀樂,這就障了道。道是什麼呢?是清淨心,是如如不動。所以佛教誡初學守持八關齋戒,就清清楚楚教導我們,不可以唱歌、跳舞、看戲,這是絕對有礙道心的。詩詞歌賦跟這個是一類的,所以不可以貪著,這是妨礙正法,要把它舍棄得乾乾淨淨。如果是沒有學佛之前學的,在學佛之後拿它作為接引眾生的工具,這個很好,未嘗不可。以前沒有學,現在出了家,再去拚命學,那就大錯特錯了。弘一大師的藝術是在沒有出家之前學的,出家之後他用書畫來接引大眾,跟眾生結文字緣結得很深,這個可以的。為什麼呢?它已經不妨礙道心了。所以這情形我們一定要曉得。我們過去沒有學,現在就不要再學了,一心一意去讀經、念佛,這是我們的正事,這是正法。

‘勿逐慳、貪、嫉妒、我慢、鄙覆習氣,而自毀傷!’‘逐’是追逐;不可以隨順,不可以希求。‘慳’是吝嗇;‘貪’是貪愛;嫉妒、‘我慢’就是貢高我慢,這些都是煩惱習氣。煩惱斷都斷不了,還要天天增長,那還得了嗎?我們每一天念佛,求什麼?求一心不亂,求功夫成片;有了這些障礙,就作不到啦!所以這是我們時時刻刻要警惕的。煩惱一定要遠離,分別執著一定要舍掉,把我們念佛功夫上的障礙排除了,我們得一心、得念佛三昧那就有指望,這一生往生才有把握啊!

(41)內不見有我,則我無能;外不見有人,則人無過;一味癡呆,深自慚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蕅益大師

‘外不見有人,則人無過。’誰有過失?覺得自己很能幹、很了不起,看到別人都有過失、都不順眼,這就是有人相、我相。《金剛經》上講四相具足即非菩薩;這不是菩薩。四相都沒有,這就是菩薩。這是諸佛心目當中承認的菩薩。如果還有我相、人相,縱然受了許許多多次的菩薩戒,也不是菩薩,這個要知道的。三歸五戒、菩薩戒,是可以重受的;受戒熏習可以的,哪裡有傳戒都可以去受,一次一次的熏習。同學們要記住,歸依一生只有一次就夠了,我們是歸依三寶,不要搞人情佛事,也不是歸依某一個法師;所以歸依三寶的時候,這一個法師是代表僧團來傳授歸依,不是歸依他一個人,因此一生歸依只有一次。假如歸依的意義不懂,我們這邊有傳授三歸依的錄音帶,回去多聽幾遍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再重受,沒有必要搞人情佛事。歸是回頭;依是依靠。‘三寶’是自性三寶——覺、正、淨。自性覺是佛寶;自性正是法寶;自性清淨是僧寶。這是我們真正的歸依處,而不是歸依某一個人。說我歸依某一個法師,這是大錯特錯;這個話說出來,要叫真正懂得佛法的人笑話的啊!

‘一味癡呆,深自慚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一味癡呆’,這是講真正修行人的態度,特別是禪宗。禪宗在參究,那個功夫得力的時候,真的是如癡如呆;這是形容用功的樣子。‘深自慚愧!’我們比古時候人,真比不上;比起民國初年這一些大德們,我們也比不上;所以有什麼好貢高、我慢的呢?跟他們比一比,我們實在是慚愧至極。人家那樣發憤、勇猛、精進,我們自己還在這裡懈怠;這怎麼能成就呢?自以為聰明,叫‘劣智’,不是真智慧。‘慢心’是我慢;自以為了不起而瞧不起別人,這是修道最大的障礙,大師在此地教我們,要痛自改革。修行就是修正我們錯誤的想法、看法、作法、說法。首先必須要知道自己的過失,然後才把過失修正,這樣功夫得力,功夫才能夠進展。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的過失,他就無行可修了。經論裡頭常常給我們說,等覺菩薩都時時刻刻檢點自己的過失,還在認真的痛自改革,他才能成佛啊!何況我們在凡夫位,哪裡說沒有過失呢?過失、毛病、習氣太多太多了。我們為什麼要讀經?為什麼要讀聖賢書?印光大師勸初學的人念《了凡四訓》、《感應篇》、《安士全書》;為什麼?無非是找自己的毛病而已。這三部書就像鏡子一樣,天天拿鏡子照照自己,看臉上有沒有肮髒,把髒去掉;讀經是看心裡頭有沒有肮髒?思想、見解、心地清不清淨?幫助我們改過自新。這個太重要了,這叫真正修行。所以說功夫得力不得力,都在這裡。每一天因循苟且,一天天混日子,不得了啊!光陰空過了,沒有比這個更可惜了!這是我們一定要覺悟,一定要知道的。

二、知苦·厭苦·求離苦

(51)汝今亦可自厭生死老病痛苦,惡露不浮,無可樂者!佛說無量壽經

佛告訴我們的,實實在在對於人生、對於這個世界,要有厭離心——住久了,住厭煩了,想離開,一定要有這個意念;這樣才真正能放得下,西方淨土才容易得到。這世間生死老病,是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痛苦,不但貧窮人痛苦,富貴人一樣有痛苦。‘惡露’是說我們這個身體不乾淨,毛細孔流的汗是污穢的,七竅所流出來都是不乾淨的,叫惡露。在四念處裡頭也說‘觀身不淨’;我們這個身體不乾淨。‘不浮’就是不真實,是虛假的,而且是非常脆弱的。這都是我們自己要知道的,這是事實真相,有什麼可樂呢?念佛這個法門,叫作一生成就的法門;不但是一生成就,它實實在在是一生究竟圓滿的成就,所以是非常非常的稀有啊!為什麼念佛不能往生呢?身心世界放不下啦!佛這幾句話是告訴我們身心世界的真相,這個真相要是看到了,自然就肯放下,曉得這個沒有什麼值得留戀、歡樂的,才能真正放下;一放下,你往生淨土的障礙就沒有了,西方路上才能夠一帆風順。

(66)如何說得娑婆苦?苦事紛紛等蝟毛!西齋禪師

‘蝟’是刺蝟;同修當中可能有人沒有見過,但是電視節目‘動物奇觀’裡頭有。刺蝟的刺很硬,它遇到大的動物來侵害它,就縮成一團,週身的刺張開,那是自衛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確實非常有效果。‘刺’就好比是苦事,娑婆世界苦事太多太多了,說之不盡啊!我們自己必須要知道,必須要認清楚;換句話說,這個世界不適宜我們在這個地方居住,苦難太多了。

(59)於此土聲色諸境,作地獄想、苦海想、火宅想。諸寶物作苦具想。飲食、衣服如膿血鐵皮想。妙葉禪師

‘聲色’是什麼?娛樂的環境。人都喜歡這種場合;修道人要曉得這是地獄、苦海,那叫火宅。佛說的話句句都是真實,這種地方是墮落的場所,絕對不是一個好地方,它讓人心不能清淨,讓人在這裡面動感情,起貪、嗔、癡、慢。

‘諸寶物,作苦具想’,世間人喜歡珍寶;我也常常說這些東西是什麼?叫破銅爛鐵。一個人身上什麼東西都沒有,才真正自在、舒服啊!帶一個鐲子,跟帶個手銬有什麼兩樣?所以我連手錶都不帶了,跟枷鎖差不多!我時間也不要了。人家問我:‘幾點鐘呢?’諸位會告訴我。諸位有時間,我沒有。我問的是諸位的時間,我沒有時間,我也沒有幾月幾號。‘苦具’,要這些東西幹什麼啊?所以要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飲食、衣服,如膿血鐵皮想’,我們現在畢竟功夫還不到,不能說不吃飯;但是要少吃,要吃的簡單,越簡單越健康。世間人講求飲食,特別是中國人,做出來的花樣很多,結果吃得一身都是病——病從口入。外國人身體比我們健康,原因在哪裡呢?他們的飲食簡單。所以你細心去觀察,就會發現:越是簡單的飲食,那真正叫健康的飲食。中亞地區,吃的都是很粗糙,但是人都長壽,九十歲左右的人很多,到處可見。他們為什麼會健康長壽呢?飲食簡單、煩惱少、憂慮少、分別少,這是他們健康長壽真正的因素。三餐飯吃飽了,什麼事都沒有了。法師在此地教我們,要把飲食看作膿血,衣服看作鐵皮,只要能夠溫飽就可以了,不可以奢求,我們的身心才會自在,才不會被外境所牽。

(52)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觀無量壽佛經

這是《觀無量壽佛經》韋提希尊者所說的,就是韋提希夫人講的。我們看她覺悟了,我們有沒有覺悟呢?‘無憂惱處’,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她親眼看見的,在那當時她是遭了家庭的變故,是很大的災難,痛不欲生,求釋迦牟尼佛示現好的地方,她想去往生,這個世界她不願意住了。佛很慈悲,並沒有給她一個地方,而是把十方的世界,以佛的神力變現在她的眼前,讓她自己去看;看來看去,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個地方最好。所以她就請求世尊幫助她,她想生到阿彌陀佛的世界,這是她自己選擇的,不是世尊介紹的。‘無憂惱處,我當往生,不樂閻浮提濁惡世也。’閻浮提,是指我們這個地球,這地方的環境不好,不喜歡在這個地方多住,想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韋提希夫人這一個舉動,實實在在是驚醒我們這些迷惑顛倒、留戀娑婆世界的人,我們讀了以後應當要警惕。

(68)五濁惡世寒熱苦惱,穢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袁宏道

袁宏道是古人,他與我們相去幾百年;幾百年前,他就覺得這個世間是五濁惡世,我們今天這個世界,濁惡到了極處啦!不要講修行人,現在好像西方的科學家也說出來,這個地球如果大家再不重視環保,五十年之後就不適合人類居住了。五十年快啊!快得很,怎麼辦呢?環保有沒有方法改善呢?我告訴諸位:沒有方法。為什麼沒有方法呢?這個染污的根源從哪裡來的?佛告訴我們:‘依報隨著正報轉。’依報是環境;正報是人心。現在人心貪、嗔、癡、慢、嫉妒,染污達到了極處,這是物質染污的根源。換句話說,要想改善環境的染污,要從哪裡去改善呢?從人心,從淨化人心著手;心淨則土淨,外面環境自然就清淨了。如果我們不懂得保護清淨心,要去外頭想盡方法來改善染污的環境,所收的效果是非常非常有限。那麼換一句話說,五、六十年之後,如果真的像科學家所說的,這個地球上不適合人類居住了,那我們到哪裡去呢?這個問題就嚴重了啊!念佛要不趕快求生淨土,這還得了嗎?‘濁’就是污染、染濁,是從現象上講的。‘惡’是從業因上講的,我們心惡,行為也惡,感得身心世界都污染了,叫五濁惡世。這是將濁惡分成五大類,《彌陀經》上講得很清楚,在此我們不要細說了。

‘寒熱苦惱’,這是形容濁惡之相。實實在在有許許多多的徵兆顯示,例如這些年來全球氣候不正常了,已有不少人注意到,這不是好現象啊!天時失常,這就是有災難的預兆。‘穢相熏炙’,這一句話意思就是說,外面的環境影響我們心理,心理又影響外面的環境,互為影響,它不往善的影響,是往濁惡這一方面的影響。所以我們的身心跟外面的世界,濁染是越來越嚴重;現在實在講,嚴重到非常可怕的程度。今天在美國還比較好一點,同修們大多數都從台灣來的,現在你們要回到台灣,在台北市住上一個月,你就會深深感受,住在那裡氣都喘不過來,空氣污染、水源污染、飲食方面都有嚴重的污染。所以我們讀這一段文的時候,親身經歷這個境界,體會就非常的深刻。美國這個地方地大人稀,比較好一點;可是實際上,它還是在被污染,而且這個污染一天一天地嚴重。

(58)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賊所追,水火所逼;一心求救,願脫苦輪。天如禪師

這是天如法師教我們時常有這樣高度的警覺。‘刑戮’是什麼呢?就像是被綁到刑場裡面去,要殺頭了。這要命啊!你心裡頭恐懼;這時候要求救,會一心求救。所以往往死刑犯,在執行死刑的那個時候,他念佛往生,是真的往生了。什麼原因呢?他那個時候念佛的心懇切真實,沒有一點妄想。不要以為他一生作了許許多多的罪業,那是另外一樁事情;他臨終念佛之懇切、一心,是我們平常人比不上他的。在大藏經裡面阿闍世王,這個人在世的時候,就是《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所說的,殺父親、害母親、破和合僧,五逆十惡他統統都做盡了,這個罪業報在阿鼻地獄;他到臨終時,地獄相現前,他心裡生了大恐怖,這個時候他心專、心誠念佛求生淨土,他真的生淨土了。他生到西方淨土是什麼樣的品位呢?在我們想來——還不是下品下生。世尊告訴我們,他是上品中生。不得了啊!由此,我們才真正明白,往生西方淨土是兩種人:一種是平時念佛,積功累德而往生的;另外一種人是造作許多罪業,臨終懺悔求生淨土的。懺悔往生的品位就看他懺悔的力量、懺悔心的真誠。他要是完全真誠之心,那個品位一下就提得很高,像阿闍世王有那麼高的品位,真是我們一般人無法想像的,那是懺悔的力量而生的。一個人在遇到極大災難的時候,往往他的心能專能誠。

‘若在狴牢’,‘狴牢’就是監獄;人坐在監獄裡面也是想求救。或者是‘怨賊所追’,怨家債主在追逐,在要命,這是在逃命的時候。或是‘水火所逼’,遇到災難了。這個時候‘一心求救’,專念一句阿彌陀佛。‘願脫苦輪’,往往在這個時候成就了。新加坡對許多死刑犯,現在還用吊刑。有些死刑犯接受、信仰佛法,上斷頭台的時候,念阿彌陀佛,真的往生了,那個瑞相非常之好。通常吊刑都是七孔流血,但是他們上吊台之後,面目端莊,火化的時候有舍利;舍利非常之好,我看過的,放在手上像寶石一樣,丟在地下聲音非常清脆。不可思議啊!這是新加坡李木源居士的功德,他是專門到死囚犯裡頭,勸他們念佛求生淨土的。那些死囚聽了這個法門之後,死心塌地專修,人一百八十度完全改變,連監獄裡頭的典獄長見到他們都不能不佩服;家里人去探監的時候,都勸家人念佛,不要為他們傷心,他們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而且很多啊!

(73)歸命大慈父,早出娑婆關。蕅益大師

‘大慈父’就是阿彌陀佛;‘歸命’就是歸依的意思,所以歸依也翻成歸命。

三、達觀·真觀·平等觀

(37)將身心世界全體放下,作一超方特達之觀。蕅益大師

此地這個‘觀’,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人生觀、宇宙觀。我們的心量太小了,起心動念都是自己,都想到自己本身的利益,或者想到自己的家庭,再大一點是自己的親屬朋友。現在能夠想到照顧親戚朋友的不多了,心量太小啊!心量小,絕不能超越六道;也絕不能往生淨土。為什麼呢?凡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心量都很大,都發了菩提心,要普度眾生。我們讀《無量壽經》就很清楚,《無量壽經》裡上、中、下三輩,無論是哪一輩往生,經上都是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換句話說,九品統統是發菩提心的人,可見得發菩提心非常重要。在四十八願裡面,第十八願就是一向專念,第十九願就是發菩提心,所以四十八願裡頭這兩願非常重要。菩提心是真正覺悟的心;覺悟世間無常,生死事大,人生是真苦啊!極樂是真實不虛,依照佛陀的教誨,老實念佛,決定得生;要有這樣的見地,這樣的決心、毅力,這才能把身心世界全體放下。什麼叫放下?不再把它掛在心上了,這叫做放下。我們心裡頭牽掛著是什麼呢?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統統放下,這就對了;這就是蕅益大師在此地講的‘超方特達’。‘方’是十方;‘超方’是超越十方;‘達’是通達無礙。這個心,就是楞嚴經上講的常住真心,我們的真心顯露了。諸佛與大菩薩用真心,我們也用真心,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29)放開懷抱,看破世間,宛如一場戲劇,何有真實?蓮池大師

這個我們容易懂,不難體會。世間不容易看破,可是你要看戲就比較容易了,人生也不過就是一場戲而已。當我們夢醒的時候,想一想夢中那個境界還能夠記得很清楚;人生也跟夢境一樣,確實不真實。所以何必要為難自己?何必要造作惡業?佛在經上常常勸我們,這世間‘萬般將不去’,沒有一樣能帶走的;‘唯有業隨身’。你說這多可怕!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我們決定不造惡業;在這世間我們吃虧上當,還是歡歡喜喜,絕不在意。為什麼會不在意呢?因為曉得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所以心自自然然是平靜的,自自然然不會受外面境界影響,這就對了。

淨宗這個法門,最極殊勝、無比殊勝的是,教我們抓到一個真實——抓住阿彌陀佛,決定求生淨土。這是其他宗派法門裡面沒有的;其他宗派要想超越三界,六道輪迴,一生得到圓滿成就,給諸位說:不可能!如果可能的話,華嚴會上文殊、普賢何必要求生淨土呢?在我們中國這將近兩千年來,歷代祖師大德,禪宗開悟了,教下大開圓解了,最後都念佛求生淨土。念佛求生淨土,那是徹底究竟覺悟的人。他知道什麼呢?他知道什麼都是假的,只有這一個是真的;這是我們要知道的。我們這一生非常非常幸運遇到這個法門。

(30)達宿緣之自致,了萬境之如空,而成敗利鈍,興味蕭然矣!蓮池大師

‘達’是通達。‘達宿緣之自致’,這一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三世因果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自致’是自自然然現前的。‘了’是明瞭;明瞭萬境皆空。‘境’是外面境界;都不是實在的。我們自己一生是果報而已,這是佛在經上說明的。人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佛給我們答覆:‘人生酬業。’‘酬’是酬償;‘業’是從前造的業。造善業,現在就有善果;造惡業,現前就要受惡報。人生就是這麼回事情——因緣果報。沒有別的啊!這才是真正的事實。所以曉得人生在世是因緣果報;作大官、發大財的,是過去修福所得的福報;聰明智慧的,是從前修法所得的果報;貧窮下賤,是過去生中修不善業得的果報,沒有一樣是勉強的,真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就是‘宿緣之自致’。人要把這一個事實看清楚了,人生裡頭什麼味道都沒有了,‘成敗利鈍’,一場空啊!什麼是成功?成功在哪裡?失敗了,敗在什麼地方?換句話說,成功等於零,失敗也等於零。所以對於這個世間一切自自然然就興趣、味道都沒有了,心裡面就清淡了,智慧才真正現前,才能夠徹底見到世出世間的真相。一般人為什麼見不到真相,他在這個亂哄哄裡頭,興趣可濃;你們現在還有沒有興趣?這《晚晴集》集得很好,真的要常常讀它,每一句裡頭意味非常的深長。

(21)報緣虛幻,不可強為。浮世幾何,隨家豐儉。苦樂逆順,道在其中。動靜寒溫,自愧自悔。佛眼禪師

‘報’是指我們的身體,我們這個身體是業報之身。‘緣’是我們這一生當中所遭遇的環境。如果緣要跟境合起來講,那緣就是人事環境,境就是物質環境;如果沒有這個境,單單用一個緣,這個緣就是人事環境、物質環境都包括在其中,也就是我們一生的遭遇。我們這個報身跟一生的遭遇,都是虛幻不實,這是真的。可是知道真相的人不多。為什麼呢?假如知道真相,他就自在了,就沒有後悔,也沒有煩惱、憂慮,也不會打妄想。世間人把我們這個報跟緣,都當作真實的,這是絕大的錯誤。所以覺悟的人,他的生活隨緣,隨緣就自在了。不覺悟的人他不肯隨緣,他要造作,是這底下講的‘強為’,‘為’是作為;勉強要以自己的心意去造作,實在講,那都叫造業。

‘浮世幾何’,‘浮’就是虛浮,虛假不是真實的。‘世’是講世間。‘幾何’是說時間的短暫;我們在這個世間,壽長的不過百歲,畢竟這個世間一百歲的人是少之又少,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從前人講七十歲的壽命就很難得。現在這個社會雖說醫藥發達,飲食比從前進步,人的壽命好像延長了,其實仔細的觀察,並不見得!意外死亡的人多啊!貧窮落後的地區也多。如果整個世界的人,年齡平均一下,恐怕還不到七十歲。所以浮世幾何大家要覺悟,我們在這個世間的光陰太短,一切太虛假了。祖師在此地勸勉我們,要明瞭事實的真相。如何過日子呢?‘隨家豐儉’,這就是隨緣。‘豐’是富有;家庭富有,那是過去生中修的福報多。諸位要記住前面這個報緣,離不開因果的關係。如果前生修得好,這一生家庭富有,就安分過著富有的生活;如果前世修得不好,這一生果報很困苦、貧窮,也安分守己過著貧賤的生活,這就對了。人能夠安分守己,這是覺悟的人、是明白人,隨緣度日。

‘苦樂逆順,道在其中。’道是什麼呢?‘道’是覺悟的心。無論是苦樂;無論境緣是順境,還是逆境,心裡頭清楚、明白,心清淨不動。道從哪裡見到呢?從什麼地方去培養呢?就在日常生活之中。在經典裡面,大迦葉尊者修苦行,就是此地講的苦逆;逆境苦行,迦葉尊者心地清淨,智慧圓滿。《華嚴經》上善財童子生在富貴家庭,他那個環境是樂,是順境,可是善財童子沒有被境界迷惑,他也清楚、明白,也如如不動。這個一定要真正覺悟的人,不被環境所轉,就得自在了。所以道在其中。

‘動靜寒溫’,‘動靜’是指我們日常的活動,生活狀況。‘寒溫’是指一年四季的變化,也就含著環境的變化。我們自己生活的活動以及我們環境變化當中,如果在這裡面要不能夠覺悟,被環境所轉,那就要生慚愧心,就應當要懺悔。懺悔是改過自新。所以末後兩句是大師點醒我們,教我們在這個地方學習警惕。真正修道人明白無論境緣的順逆,無論我們生活環境上苦樂,統統都是障礙。障礙發生在哪裡呢?發生在自己的迷惑顛倒,不知道事實的真相,這個才產生障礙。

(27)瑣瑣含生營營來去者,等彼器中蚊蚋,紛紛狂鬧耳!一化而生,再化而死,化海漂蕩,竟何所之!夢中復夢,長夜冥冥,執虛為實,曾無覺日!不有出世之大覺大聖,其孰與而覺之歟?仁潮禪師

‘瑣瑣含生’,‘瑣瑣’就是瑣碎的意思;也就是微小,微不足道。瑣瑣含生,就是我們常講的芸芸眾生。‘營營來去’,‘營’是形容匆匆忙忙,像螞蟻、蜜蜂一樣;這是爭名奪利,一天到晚忙個不停。‘等彼器中蚊蚋,紛紛狂鬧耳!’‘等’是等於。世間人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東奔西跑,就像器皿裡面的蚊子在哪兒鬧哄哄的。就這麼一回事情啊!

‘一化而生,再化而死’,生死是變化。‘化海漂蕩,竟何所之?’‘化海’在佛法裡面講,就是六道輪迴。十法界的變化,到什麼時候才結局呢?

‘夢中復夢,長夜冥冥’,人在世間確確實實是夢中之夢,這一句話若不是過來人說不出來的。幾個人曉得人生在世間是夢中之夢?等到哪一天證到阿羅漢果了,就恍然大悟——從前都是大夢一場啊!又等到明心見性,證得法身大士,想到阿羅漢,也是一場夢。我們六道豈不是夢中之夢嗎?真的,境界往上提陞,這個事實真相就見到了。

‘執虛為實,曾無覺日!’這是講六道的眾生把假的當作真的,無始劫來到今天,從來沒有覺悟過,這就苦了。下面是對於三寶的讚歎:‘不有出世之大覺大聖,其孰與而覺之歟?’如果不是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為我們講經說法,把這個事實真相說明白,我們怎麼曉得人生、宇宙的真相!這一段話文句雖不多,但是把六道眾生的狀況都給我們描繪出來了。

(45)輪轉生死中,無須臾少息,猶復熙熙如登春台;曾不知佛與菩薩,為之痛心而慘目也!彭二林

‘輪轉生死中,無須臾少息’六道眾生就是這樣的,想稍稍停止一下都不可能,都得不到。‘猶復熙熙如登春台;曾不知佛與菩薩,為之痛心而慘目也!’六道生死輪迴,一般眾生迷惑在其中,不肯出離。六道裡頭輪迴就像登春台。‘春台’是什麼?春天游春,放春假游春熱鬧得很,搞六道輪迴就像搞那個熱鬧一樣;佛與菩薩看眾生這個現象,痛心哪!流淚啊!但是這一些迷惑顛倒的眾生不知不覺,麻木不仁,有什麼法子呢!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說法,無非是喚醒我們;歷代的祖師大德苦口教導,也無非是喚醒我們而已。佛祖對我們的恩德,就是從這一方面說的;要不是他們提醒我們,我們確確實實不容易覺悟。

(75)悲哉眾生!慾念未除,道根日壞。佛之視汝,將何以堪?彭二林

這是佛菩薩眼裡看眾生——可憐憫者。可憐在什麼地方呢?‘欲’是慾望,就是煩惱;‘念’頭是妄想。煩惱、妄想沒斷,只要這兩樣東西在,道的根就產生了障礙,被這兩樣東西毀壞了。所以諸位要想道業成就,先要把慾念斷除,縱然不能斷除,要一天一天把它看輕,把它放下,這才有救;如果慾念未除,天天在增長,那就沒希望了!縱然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是枉然,還是要搞六道輪迴,所以‘佛之視汝,將何以堪’?

(39)何不趁早放下幻夢塵勞,勤修戒定智慧?蕅益大師

這一句話我們真的能夠深深體會蕅益大師的苦口婆心。世間人一生能覺悟就非常難得了;覺悟要早,越早越好,這樣成就越大、越紮實,晚了總是勉強。所以這一句話,如果自己沒有真實功夫,蕅益大師的苦心不容易體會到。我們看佛教的歷史、《高僧傳》、《居士傳》,古人修行二十幾歲、三十幾歲就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了,得禪定的、得一心的都成就了;我們今天搞一輩子,前途還是渺渺茫茫,一點把握都沒有!這個原因在哪裡呢?不能不去探討。他們覺悟得早,放下得早啊!所以他就早成就了。我們聞法太晚了,放下就更晚;要放下才有一點成就,若不放下是毫無成就可言。一定要放下!‘幻夢塵勞’,通常講的就是身心世界;就是把一切虛妄不實、假的統統放下。‘塵’是污染的意思;‘勞’是勞苦,這些沒有一點利益,這個要放下。‘戒定智慧’是性德,是真實的,所以要勤修戒、定、智慧,在這上真正下功夫。戒、定、智慧充滿在我們生活範疇之中,我們要時時刻刻見得到,時時刻刻會修,那就對了。

(1)若失本心,即當懺悔,懺悔之法,是為清涼。金剛三昧經

什麼叫‘本心’呢?禪宗講的真如本性;教下講的菩提心;《起信論》裡面所講的直心、深心、大悲心;《觀經》裡面所說的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儒家所講的誠意、正心,這都是本心。大乘佛法講的四弘誓願;六度之心——佈施心、持戒心、忍辱心、精進心、禪定心、般若心,這是大乘菩薩的本心;淨土宗裡面,《無量壽經》在經題上所標榜的清淨心、平等心、覺心,是本心。如果就淨宗來說,總歸納起來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心。這個心要失掉了,立刻就要懺悔。什麼叫‘懺’?什麼叫‘悔’?‘懺悔’在古代譯經,稱作梵華合一。因為‘懺’是懺摩,梵語音譯;‘悔’是中國的。名詞第一個字是梵語,第二個字是中國語(華語),梵華合譯。‘懺摩’的意思是發露;就是我自己有過失,我給人說出來了。顯露,是不隱藏;自己的過失要大家都知道,大家都責備,都來教導我,懺是這個意思。‘悔’是改過自新,悔改的意思。所以懺摩跟悔改很接近。

能真正悔改,心地就清涼、自在了。所以在這一句裡面,本心要很清楚。我們清淨心、平等心失掉了;無上正等正覺這個覺心失掉了、慈悲心失掉了,立刻就要懺悔,要把它恢復過來。諸佛如來、祖師大德勸我們老實念佛;修淨土的人——老實念佛,就是我們第一個本心,因為這一句‘阿彌陀佛’,把宗門教下所講的本心,統統都包括了。一旦佛號斷掉了,忘記了,馬上覺悟,佛號立刻就提起來,這就是懺悔。這個諸位同修一定要明瞭。

懺悔不是叫你老念著:我這事情做錯了,那個又做錯了。這是天天在後悔,不叫懺悔,是繼續再造罪業——每想一次,就又造一次;還怕造的不夠多嗎!所以過去做錯事情,知道了就好,下一次不再造過錯,這叫真正的懺悔、真實的懺悔、圓滿的懺悔、究竟的懺悔、徹底的懺悔。給諸位說,就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是無上的懺悔法門,就是五逆十惡的罪業都能夠徹底懺除;如此,怎麼不清涼、怎麼不自在呢?

(55)生宏律范,死歸安養,平生所得,唯二法門。靈芝元照律師

這是大師教我們專修專弘。靈芝一生專弘戒律,提倡持戒念佛,求生淨土,他成功了。在《淨土聖賢錄》、《往生錄》裡面都有他。這也是給我們作一個榜樣,我們的修學要專,不能太雜。律是一切宗派共同的科目,不管學哪一宗、哪一個法門,不能不持戒。佛教雖然宗派很多,它有三個法門是共同科目,一定要修的。第一是戒律。第二是法相唯識,它是理論,通各宗各派的,不能違背這個原理。第三是淨土,這是歸宿,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要以淨土為歸宿,那就對了,決定不錯,決定成就。所以靈芝大師提倡持戒念佛,對於修淨土的人有很大的貢獻。

(2)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這是我們今天必須要具備的觀念。我們學佛的同修對佛菩薩都很尊重,都樂意供養;但是對於眾生,疏忽掉了,不知道尊重、承事和供養。試問:我們供養泥塑木雕的菩薩有什麼作用呢?這些泥塑木雕的菩薩須要我們去供養他嗎?我們去供養他,他知道嗎?諸位一定要曉得,佛像是一個象徵,這種設施啟發我們的心智——見到佛,我們知道要尊重佛。《華嚴經》、《圓覺經》上說得好,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無量壽經》上說,一切皆成佛。所以我們隨順、供養、承事眾生,就是隨順、承事、供養諸佛。

現在問題又來了,假如這個眾生無惡不作,思想行為都是違逆本性,我們要不要隨順?好在世尊在世的時候,弟子代我們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了。世尊告訴我們:‘不可以隨順。’我們對於善行、善事要隨順,對於惡行、惡事不隨順。見到眾生作惡,我們要以真誠的心、慈悲的心去勸導;勸導不聽就隨他去,不要再說話,這在佛法裡面叫‘默擯’——我不讚嘆你,我也不說你的過失。佛的教導真正教我們實踐隱惡揚善,見到任何人的惡事,我們絕口不提,也不要放在心裡。我們的心清淨、善良,心裡只記好事,不記惡事。如果心裡頭記很多惡事,你的心就很惡,心就不清淨了,這個一定要懂,要明白這個道理。‘隨順’,《華嚴經》上講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裡頭是有條件的,並不是無條件的。總而言之,字字句句都能夠幫助我們恢復性德。

所以佛陀教育是世出世間最好的教育,我們在佛菩薩這個地方所學的,就是完全應用在處世接物日常生活之中,所以它是最好的教育。而這些教訓要把它作到,一定要依智慧。普賢行是建立在六度的基礎上,這個不能不知道;好像蓋房子一樣,一層一層蓋,普賢行願那是最高的一層,好像五層大樓,它是第五層。第五層建在哪裡?建在第四層上。第四層是什麼呢?是大乘菩薩。大乘菩薩是六度,六度裡面最重要是般若波羅密——般若度。普賢行是般若度的發揮,般若度的發揚光大,也就是智慧之行。六度的基礎是建立在三學上,三學是戒、定、慧。三學的基礎是建立在十善,這是人天乘。十善的基礎是建立在五德的基礎上,所以最根本的是五德。五德,我們中國倫理上,是以孔老夫子作為典範的;當年學生們談論到老師的德行,所有學生都公認我們夫子有五種美德——溫、良、恭、儉、讓。

我們以這個基礎來修學十善,十善一定圓滿;再以十善的基礎修三學;用三學的基礎修六度;以六度的基礎修普賢行。淨宗學會在行門上提倡的德目,就是這麼來的。在我們提倡的德目中,又加了一個六和;六和是屬於戒律,這裡特別提出來。現在我們大家不和。這個不得了啊!六和的確是根本大戒,所謂‘和氣致祥’、‘家和萬事興’。所以無論是家庭、團體,和合非常重要,不可以不和;不和,就沒有前途,自己跟團體都會毀滅,都不可能有成就的,所以一定要修六和。如此,一定能夠令一切眾生歡喜,令一切諸佛歡喜。

(4)迦葉白佛:我等從今,當於一切眾生生世尊想,若生輕心,則為自傷。佛言:善哉快論!首楞嚴三昧經依寶王論節文

佛印證他說得非常正確,說得非常好。‘自傷’,就是自己傷害自己。‘快論’就是非常痛快的言論。這一句的意思是我們把一切眾生都看作佛;它的效果就是生平等心。你看《無量壽經》上講的‘清淨、平等、正覺’。平等心怎麼修法?迦葉尊者教我們用這個方法修。我也遇到不少的同修,來問我這個問題。

我說:‘你家裡供的有佛像?’

他說:‘有,家裡有佛堂,供有佛像。’

我說:‘想想看,你這一生當中最討厭哪個人?最恨哪一個人?你把這個人寫個長生牌位放在佛像的旁邊,每天作早晚課拜佛,也拜他一拜,把他跟佛看成一樣。’

還有同修告訴我:‘我這樣作了。不行!我見了他還討厭,那怎麼辦?’

這是功夫不夠,繼續認真努力去修,修到哪一天見到這個人,不討厭了,且要尊重他了,這就對了。要這樣的學法,這是修平等心。心平等,自然就覺悟了;心平等,也就清淨了。所以清淨、平等、覺,是一而三,三而一的,一個得到了,三個統統得到。

(18)鼻有墨點,對鏡惡墨,但揩於鏡,其可得耶?好惡是非,對之前境,不了自心,但尤於境,其可得耶?洗分別之鼻墨,則一鏡圓淨矣!萬境咸真矣!執石成寶矣!眾生即佛矣!飛錫法師

這一條也有很濃厚的禪味,它從比喻上說。‘鼻有墨點’,我們鼻子上有個黑點、墨點。‘對鏡惡墨’,我們照鏡子,看到鏡子裡那個鼻子上的黑點很討厭。‘但揩於鏡’,要把鏡子上那黑點擦去。能擦得掉嗎?當然擦不掉。這搞錯啦!用這個比喻底下一樁事。

‘好惡是非’,是非就好像鼻子上那個墨點。‘對之前境’,外面的境界,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前面那個比喻,大家聽了都覺得很好笑,都知道那是個愚癡的人;但是我們自己是不是就是那個愚癡的人?可能就是。所以底下講‘不了自心,但尤於境’,是非好惡這個念頭生起來了,當然是有外面境界來引你的,外面境界是緣,是引發的。這個時候一心責備外面境界,就好像揩鏡子一樣,‘其可得耶?’是非好惡的念頭一起來,迴光返照,觀察自心,這個問題才真正得到解決。所以真正修行人,他時時刻刻照顧自己,不太理會外面的境界,他知道外面境界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沒有是非,沒有好惡;是非好惡,都是在自己迷心裡面發生的。迷,不是真的,是假的。覺,迷就沒有了;不覺它就存在,一覺它就沒有了。

‘洗分別之鼻墨’,這是聰明人,看到鏡子裡頭鼻子有黑墨,去把鼻子洗乾淨,鏡子裡頭就沒有啦!‘則一鏡圓淨矣!’鏡子沒有污染。‘萬境咸真矣!’是非好惡在內心裡面消除了,外面境界是純真的。‘執石成寶矣!’石頭跟一個寶石,有什麼兩樣?沒有兩樣。現在科學發達了,這個事情更是證明了,萬法平等,萬法一如,沒有高下之分。《金剛經》上講這個世界是‘一合相’。‘一’是什麼呢?就是今天科學所講的基本物質,如原子、電子、中子,乃至更微細的;佛經上叫作‘微塵’。所有一切萬物,都是它組合的,它的原料是同樣的東西。一組合的相啊!礦物是它組合的,植物是它組合的,動物、人也是它組合的,地球是它組合的,太空也是它組合的,一合相啊!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給我們講清楚了。‘一合相’,就是平等的相。所以一切現像是怎麼來的呢?緣聚緣散;緣聚不生,緣散不滅;所以一切萬相不生不滅,這個叫真相。這真相逐漸為現代的科學證明了、證實了,所以萬相哪有不清淨的?所有一切不清淨、一切的污染,都是我們自己迷失了真相,在境相裡面起了錯覺,看錯了、想錯了;才有好惡、是非。‘執石成寶’,沙粒、石頭跟寶石沒有兩樣,是完全相同。沙粒,是一合相;金剛鑽(寶石),也是一合相。相同的嘛!沒有兩樣;現在用化學一分析,只是它們排列的方式不一樣,除這個之外,哪有不相同的?人就迷惑顛倒,認為這個是貴,那個是賤。‘眾生即佛矣!’石跟寶一樣,眾生跟佛也沒有差別。

四、少欲知足·靜默養道

(10)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佛遺教經

前面有幾條勸我們離瞋恚、斷三毒(貪瞋癡);這個是勸我們少欲知足。人生在這個世間,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幸福快樂的生活。幸福快樂從哪裡來呢?給諸位說,決定不是從修福當中來,你看看今天社會上,作總統的、作大官的,乃至於發大財的資本家,這有大福報,都是修福來的。他們快不快樂呢?不快樂。幸不幸福呢?不幸福。一天到晚愁眉苦臉,痛苦不堪。由此可知,幸福快樂修福得不到;修福只能得財用不缺乏,真正的幸福得不到。真正幸福要修道才會得到。什麼叫道呢?清淨心是道。這一句教給我們少欲知足,這是道。‘欲’是五欲六塵,是我們生活決定不能夠缺少的。什麼叫少欲呢?五欲六塵的受用夠了就行了,不必要貪多,那就叫少欲。吃得飽,穿得暖,住得很舒適,生活很優遊自在,這個人就是真正有福;絕對不在他有多少財富,多少產業,那個不見得是福報。所以知足少欲之人,心地坦然,沒有煩惱,沒有憂慮、牽掛,你說他多自在。‘無所憂畏’,‘憂’就是憂慮;‘畏’就是恐懼;心裡不安都沒有,真正能作到心安理得。理,得到了,明瞭了,心就安;理得,也就是說道理明白了,事實真相清楚了。

‘觸事有餘,常無不足’,‘觸事’是六根接觸六塵。‘有餘’是智慧有餘,他不迷;他能力有餘,處世、待人、接物都作得恰到好處,這就叫觸事有餘。所以怎麼不快樂呢?當然快樂。

(11)身語意業不造惡,不惱世間諸有情。正念觀知欲境空,無益之苦當遠離。有部律周利槃陀伽尊者,三月不能誦得,即此伽陀也。

這首偈子,弘一大師在這裡注得很好。這是世尊弟子中,有一位周利槃陀伽尊者,他根性很鈍,我們現在這個道場裡的同修,大概都找不到一個像他的。他的哥哥教他念四句偈,他念了三個月都念不出來,看這位尊者,笨到這種程度。最後,哥哥就放棄教他了,叫他不要出家,回家去,這麼笨,僧團裡你沒有緣分的。他就哭哭啼啼的很難過。釋迦牟尼佛看到了,把他叫回來,教他兩句偈(半偈)。後來他念會了,以後證得阿羅漢果,大開圓解,辯才無礙。這是有典故的,世尊就說出了。周利槃陀伽為什麼得這個果報呢?他前世是三藏法師,是講經弘法的;但是吝法,教人自己留一手,不肯統統教給別人,所以這一世就得吝法的果報——愚癡;吝財,得貧窮果報。

‘身、語、意業不造惡’,這是第一句,這個意思我們很容易懂得,表示三業不造惡。‘不惱世間諸有情’,就是對於一切有情眾生(動物),我們不惱害它,也不要叫它生煩惱,因為它們是有感情,有知覺的。‘正念觀知欲境空’,這一句是智慧。觀,是觀察、觀照;如此便能知道欲、境這兩樁事情都是空的。‘欲’是我們的享受——五欲六塵;‘境’是我們所接觸外面的環境。如果用心、色二法來講,欲是心法,境是色法,兩樣都不是真實的。《心經》上就是講這個問題,法相宗《百法明門論》也是講這個問題。你看百法裡面給我們說的,前面九十四種叫有為法;有為法裡面,有心法、心所法,這個地方‘欲’就包括了;‘境’,色法也包括了。所以一切法歸納起來,不外乎一個心,一個色;在此地是一個欲,一個境。《金剛經》上說得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是空,不但心法是空,色法也是空,這是教我們觀慧。為什麼教你不造惡?為什麼不要惱害有情?因為萬法皆空。

‘無益之苦當遠離’,對自己身心修養沒有真實利益的苦行,不必修。大乘經裡常說的,跟小乘不一樣。小乘修苦行,著相修;大乘不修苦行,因為曉得那是空的,不是真實的。所以大小乘對於宇宙人生的觀法也不一樣。但是佛在戒經裡常常讚歎苦行,這是什麼原因?因為人能吃苦,才能夠斷絕一切的貪、嗔、癡、慢;能過清苦的日子,對種種色法享受,不去追求,不去爭取,心就安啦!自然很快樂,所以佛常常讚歎。雖然無益的苦行不須要去修,但是生活還是過得平淡一點的好。當然生活不能太苦,太苦佛也不贊成,佛不贊成過得很苦;能略略有一點苦是好事情,常常警惕,以苦為師;想這個世間無常,沒有什麼好留戀的,這就能夠激發道心,有這樣好處。

釋迦牟尼佛教周利槃陀伽後面是哪兩句呢?‘守口攝意身莫犯’,跟前面意思差不多。‘如是行者得度世’,能夠照這樣子修行的人,可以了生死,超越三界。所以佛就用這兩句話教周利槃陀伽,當時教的時候也很困難,教上一句,下一句忘掉了;教下一句,上一句又忘掉了,好不容易他才能把它記住。所以講業障深重,我們比起周利槃陀伽是幸運太多了;他都能成就,我們為什麼不能成就?

(12)名譽及利養,愚人所愛樂,能損害善法,如劍斬人頭。有律部

‘名譽、利養’,我們今天所說的爭名奪利,這可以說是世間人,自古以來,大家拚命要追求,拚命去爭取的。‘樂’,這個字念去聲;是愛好的意思。為了名利造許許多多的罪業,你要奪取的,必然要傷害人,這傷害人甚至於不擇手段,不怕因果,不怕報應,只爭取眼前一點點的小利,不知道後患無窮,所以佛說那是迷惑顛倒的人,他要這個東西。真正覺悟的人他不要,縱然這東西得到了,也不要。為什麼呢?避免禍害,成全功德。所以有利,這利給大眾去享受,自己不須要,這是聰明人,是真正覺悟了的人。我們冷靜想一想這個道理,事實真相是不難明瞭的。人在世間一切的享受,不外乎衣、食、住、行。衣服夠穿就行了。吃,又能吃多少呢?很有限。居住,晚上睡的再舒服,床做得再大,身體也不過就六尺長、兩尺寬而已,再大的床也不能同時佔用。所以說實在話,人生在世享受真的非常有限。我在美國看到有很多華麗的大房子,他們請我去看看,我坐在那裡很舒服,喝喝茶、享受享受,很自在;我不操心,我在那裡真的享受;主人就可憐了,天天打掃、維護,一天到晚為這個房子操心,多可憐!但他請我去享受。所以聰明人不作糊塗事,房子越小越好,收拾容易,負擔也很輕,生活沒有壓力,這個人就是很幸福、很快樂的人。所以快樂永遠是覺悟的人才有,迷人、愚人決定沒有快樂。下面‘能損害善法,如劍斬人頭’的比喻容易懂,也許諸位看了,會想有這麼嚴重嗎?真的是這麼嚴重。

(13)世間色聲香味觸,常能誑惑一切凡夫,令生愛著。智者大師

‘色聲香味觸’是佛門裡面講的五塵,如果加一個‘法’,就是六塵。‘法’是屬於知識,屬於心法;其他五種是屬於物質,是我們六根接觸的物件。眼所見的叫‘色’,耳所聽的叫‘聲’,鼻所聞的叫‘香’,舌所嘗的叫‘味’,身所接觸的叫‘觸’。外面的環境很容易迷惑人,很容易令人生起貪、嗔、癡、慢;為了追求物慾上的享受,生出種種的罪業。‘令生愛著’,‘著’是執著。佛在一切經論裡常常提醒我們,修行就修這個。行,是生活行為;生活行為里面有許許多多的錯誤,把這些錯誤修正過來,這叫修行。所以修行是修正錯誤的行為。五塵,不可以愛著,但可以盡情的去受用它,這個叫得大自在;如果一愛、一執著,毛病就生了,心被境轉了,自己作不了主,這叫凡夫,叫迷惑顛倒。佛菩薩對五欲六塵的享受,他沒有動念頭,也沒有愛、取、有,決定不執著,他的本事就在這個地方;我們要學,也就是學這個。學心裡頭確確實實在享受的時候,或者享受以後,我們的心永遠是清淨的,永遠是定的,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就對了。

(32)畏寒時欲夏,苦熱復思冬,妄想能消滅,安身處處同。草食勝空腹,茅堂過露居,人生解知足,煩惱一時除。蓮池大師

人怕冷,就想到夏天多好;夏天太熱了,又想到還是冬天好。這叫什麼?打妄想。現代跟從前不一樣了,如果覺得這個地方天太熱了,冬天好,就會飛到阿拉斯加那邊去;如果嫌太冷了,往赤道那邊飛——很熱、很暖和。現在這些都可以兌現,以前不能兌現,叫打妄想。如果把妄想舍掉了,心安就理得了,是‘安身處處同’,這要真功夫,不是真功夫不行。

一九五三、四年的時候,台灣第一次印大藏經。那時候大藏經很不容易推銷,所以佛教會就發起環島宣傳。當時有佛教會的理事長章嘉大師,還有道源老和尚、煮雲法師,好像還有東初法師等共有十幾位法師環島去宣傳,勸寺廟,勸有錢的居士請大藏經。那時夏天很熱,章嘉大師他是西 藏這一個派系的活佛,他衣服穿得很厚,一層一層的;漢人法師穿的衣服就比較單薄,夏天比較舒適一點。尤其是道源老和尚,他很瘦、不胖,還一直拿把扇子,扇呀扇;章嘉大師端坐在那裡,若無其事。有人就問大師:‘您穿得這麼多,不熱嗎?’

章嘉大師說:‘心靜自然涼。’

道源法師聽了之後,就慚愧得不得了。(這事情是煮雲法師告訴我的。)這個真的是要功夫,是要境界;穿那麼多,他不熱,這個是真有功夫,不是假的。所以真正到忘我,真正到忘境,才能達到這個境界。

‘草食勝空腹’,‘草食’是吃很粗、很不好的飲食。‘空腹’是挨餓。‘草食勝空腹’,粗食總比沒有東西吃要好得多。‘茅堂過露居’,‘茅’是茅草,就是小茅篷,非常簡陋;住在這種地方比住在樹下、外面,那要強得多了。‘人生解知足,煩惱一時除’。主要就在後面這一句,勸導我們人要知足、要隨緣。一個人一生能知足,能隨緣,叫真快樂,真正的享受,這個才是真實有福之人。一切都隨緣,不要去起心動念,打妄想——我要做些什麼?我要怎樣做?那叫自找麻煩。佛陀教我們要有願,不要有慾望。我們要有弘法利生的大願,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但是不可以有一個心,我要想什麼方法幫助人,想什麼方法解決問題,那叫自找煩惱,自找苦吃。這樣說起來,我有願又不去實行,這個願不就落空了嗎?願不落空,願要實行,在沒有能力實行的時候,每天早晚課誦發願,那就是有這個心;如果有緣分,我們就做——緣少,就少做;緣多,就多做;沒緣,就不做。這才自在!

也許同修們聽到、見到這佛教化緣、募緣,這在古時候是沒有,尤其是化小緣,沒有過的;所以從前人修行能成就。佛菩薩、祖師大德向什麼人化緣呢?向大施主一個人。你看地藏菩薩九華山那個道場,是向閔公老他一個人化的;哪裡是到處化小緣,那不累死人啦!我們如果對於這一些不了解,依照一些陋俗——不好的風俗習慣——去作的話,對我們道業會造成了重大的障礙。

我第一次印經是一九七一年,在台北講經的時候,印《了凡四訓》這本小冊子,那時候需錢很少;以後我要印什麼書,我們也不跟人家化緣,人家供養的多,我們就多印;供養少,就少印;沒有,就不印。我絕不計劃著今天要作多少事情,那就要去求人;求人很苦啊!不能幹這個事情。在台灣有兩個道場,一個是華藏圖書館,董事長是館長;另外一個是華藏講堂,簡豐文居士在那裡負責管理。我都跟他們兩位說,我們不化緣,一切隨緣,就是錢多了,多做;錢少,少做;沒錢,不做。沒錢,多好啊!沒錢,我們才快樂;偏偏有人送來,那就替他用;我們絕對不去找人化緣,‘找’那叫傻瓜,那就不如法了。如此,無論怎麼樣做,心都是清淨的,這個一定要懂得。我們這個道場也是如此,是諸佛菩薩來護持,靠我們找信徒來護持,這太吃力了,太累了,寧可不幹!和尚要化緣維持道場,我連和尚也不當啦!這個太苦啦!不能幹,這要知道。所以要知足常樂,這是真正的快樂;煩惱、憂慮、牽掛都沒有了,這才自在。

(36)種種惡逆境界,盡情看作真實受益之處。名利、聲色、飲食、衣服、讚譽、供養,種種順情境界,盡情看作毒藥毒箭。蕅益大師

‘種種惡逆境界,盡情看作真受益之處’,人生有順境、逆境;對於大多數初學的人來說,逆境未必不好,順境未必好。會處大眾的人,會運用環境的人,順、逆境界都能成就自己。在逆境裡頭——事事都不順心;特別是人事環境更是不順(處人難),也就是處處都有冤家債主來為難、障礙你,這是逆境。我們在這種環境,如果自己能夠迴光返照——他為什麼不去刁難別人,就刁難我呢?這是果報。果必有因,他來找我麻煩,這是我過去生中跟他有過節,現在碰到一塊了,怨憎會啊!我要明白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事實,我安心忍受,這個結在這一生當中就解開了。這多自在!同時在這個環境裡,修真實的忍辱波羅密,我們在修忍;在這種環境裡面修清淨心,那個心才叫真清淨。這就是佛法裡常講的逆增上緣,幫助我們、成就我們,這是真實受益之處。

‘名利、聲色、飲食、衣服、讚譽’,‘讚歎’是美譽;‘供養,種種順情境界’,順境實在講比逆境更可怕,逆境對於一個毅力堅強的人,反而會激發他認真努力,發憤圖強,反而成就人。順境最容易淘汰人,人會癡迷在這個境界裡面,大師教我們‘盡情看作毒藥毒箭’。順境這個東西會引誘你,叫你不知不覺的起了貪、嗔、癡、慢,把你無始的煩惱——三毒——勾引出來;它真毒,不是假毒。世間人幾個覺悟!殺、盜、婬、妄……,佛在經典上給我們說‘十惡是冤家’,它是來害你的;可是世間人都把它看作好朋友,都舍不得離開它,那道業怎麼可能成功呢?不但道業不能成就,世間所修的一點善福都被它折弄完了。修福都修不成啦!它是幫助你造罪業,不讓你修善福,你說可怕不可怕?所以過去出家人生活非常簡陋,原因就怕什麼?一個舒適的環境把自己道心給泯滅了,怕這個。現在環境不一樣了,如果照從前那種苦行的環境,恐怕這裡頭一個人都沒有,都走光了。這是我們自己一定要警覺到的。

(15)凡夫學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誹。諦觀少言說,人重德能成,遠眾近靜處,端坐正思惟。但自觀身行,口勿說他短,結舌少論量,默然心柔軟。無知若聾盲,內智懷實寶,頭陀樂閑靜,對修離懈惰。道宣律師

這是偈頌的體裁,四句是一首,我們一首一首的來看。

‘凡夫學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誹。’凡夫學道法,真正發心學道,要想道業成就,自己一定要曉得,學道只可以自知,不必給人說。為什麼呢?你給別人說,別人未必會相信;不但不相信,他還要來譭謗。譭謗,就造罪業了。為什麼會來謗法呢?謗佛、謗法、謗僧造這麼重的罪業,是你給他增上緣叫他作的,他將來墮落三途,你也跑不掉啊!閻羅王一審問:‘為什麼譭謗三寶?’他說:‘某某人跟我說的。’就把你牽涉進去了,這是真的。所以佛菩薩教化眾生,有的時候說,很慈悲;有的時候不說,不說也是慈悲。佛菩薩有能力觀機,曉得說出他能不能接受;不能接受就不說。我們凡夫沒有觀機的能力,那麼最好少說,甚至不說,這個就沒有錯失。

‘諦觀少言說,人重德能成,遠眾近靜處,端坐正思惟。’這第二首教我們修學的態度。‘諦觀’,是仔細的觀察;‘少言說’,是少說話。‘人重德能成’,這樣修持,眾人自自然然尊重你,自己的道德慢慢就培養成了。‘遠眾’,‘眾’是指都市、繁華、熱鬧的地方,修道的人要離它遠一點。為什麼呢?我們道業還不堅固,常常在熱鬧場合當中,不知不覺就被這繁華的氣氛污染了,使自己退失了道心,這就錯了。所以古時候初學的修道人,為什麼選擇在深山,不但遠離都市,連鄉村都遠離,他跟外面社會完全斷絕,心容易清淨。但在今天這個社會,就不行了。這一個事實釋迦牟尼佛很清楚,他老人家在法華經裡面就說過了,末法時期勸化眾生,實在講就是指現在這個時代,要以大乘法勸人,不要用小乘法。什麼原因呢?大乘能夠適應這個時代的潮流,大乘是開放的,小乘是保守的。今天在這個時代勸人保守,沒有人樂意聽;要說開放,大家點頭,這個不錯,還蠻有道理。所以今天修行要遠離一切繁華,真不容易!縱然住在深山,裝個電視,天天看到花花世界,沒有法子修行,因為電視廣播,世界上每一個角落都擺在你眼前,搞得你心花撩亂,精神不安,這些東西都是妨礙道業的。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曉得在現前這個生活環境當中,我們應該要如何來修學,找一個理想的修行環境。‘遠眾近靜處’,居住的環境要安靜。

‘端坐正思惟’,此地這個‘端坐’,我們不要把它看呆了。祖師大德教我們修行,我們以為一天到晚就坐在那裡,你要這樣看,就死在句下。你看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跟我們講坐禪,並沒有真的叫我們在打坐。什麼叫坐呢?‘坐’是取不動的意思。我們人坐著很穩重,不動;心不動叫坐,不是講身,是講心;在五欲六塵當中不動心,這個叫坐。什麼叫禪呢?禪是不著相。外不著相,叫作禪;內不動心,叫作坐。‘坐禪’是這個意思。假如搞錯了,弄一個蒲團在那裡打坐,祖師一看,搖頭——你把我的意思全錯會了。所以《華嚴經》的鬻香長者,是專門修禪的。他在什麼地方修呢?在市場修。每天哪個地方熱鬧,就到哪兒去逛。經上講他在市場坐禪;他不是坐,他在那裡逛,他在那裡欣賞,他樣樣都看,那是修行。看是什麼呢?樣樣都清楚,樣樣都不執著;他不著相,樣樣都看的明瞭,但他沒有起心動念,這叫坐禪。所以諸位要懂得‘端坐’就是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因此你的思想見解當然正確,這叫正思惟。

‘但自觀身行,口勿說他短,結舌少論量,默然心柔軟。’真正修行人最重要的,是自己觀察自己的身心,觀察自己起心動念、所作所為。要注意這些與佛的教誨相應不相應:若相應,我們身心在道上;不相應,我們就離開道了,修行是常常在這上用功夫。‘口勿說他短’,少去批評人,少說是非,少說長短,這個很重要。身、口、意三業,口業是最容易犯的。不管有心,或者無意,都是過失,都造成了障礙。這個障礙,有的時候障礙自己的道業,有的時候還障礙大眾的修學,那個罪業就更深了。‘結舌少論量’,‘論’是議論;‘量’是度量,就是衡量的意思;用現在的話,就是批評。少發議論,少去批評。‘默然心柔軟’,‘默然’是清淨的樣子,心非常清淨;‘柔軟’就是慈悲。清淨慈悲,是從這兒生出來的,不是造作、勉強可以得來的;這個要自自然然,清淨慈悲就流露出來了。

‘無知若聾盲,內智懷實寶,頭陀樂閑靜,對修離懈惰。’‘無知’,這就是中國古人所講的大智若愚。這個很難,一個真實無所不知的人,看起來他什麼都不知道,這就是功夫,這個就是德行。‘聾盲’是比喻,好像是個聾子、瞎子一樣,其實,他什麼都明瞭,樣樣都清楚。‘內智懷實寶’,內裡面有真實的智慧,真實的寶藏;佛門講的三寶——覺、正、淨,那就是真實的寶藏,這自性的性德三寶,這樣才能夠真正的顯露,真正的證得。‘頭陀’是苦行,在生活上不求享受,一切隨緣,所以日子過得很瀟灑、很自在。喜歡‘閑靜’,優閑清淨,這叫真正的享受。‘對修離懈惰’,在修持方面懈怠、墮落他都能夠離開了,可見得他永遠是精進不退的。這一節是唐朝時候終南山,我們中國律宗的開山祖師——道宣律師所說的。

(16)處眾處獨,宜韜宜晦。若啞若聾,如癡如醉。埋光埋名,養智養慧。隨動隨靜,忘內忘外。翠岩禪師

我們雖然不參禪,有一些禪機對我們也有啟示,對念佛也有警惕的作用。像這幾句,就是很好的警惕。想一想我們有沒有這個毛病?‘處眾’,是跟大眾相處;‘處獨’,是自己一個人在房間裡,沒有第二個人的時候。底下就是韜光養晦,要懂得這個道理,決定不能炫耀自己,要知道潛藏——能若不能,智若無智——這樣好;自己的才華不要向外面表露,那是愚癡人作的事情,真正聰明人不會露出來的。下面都是比喻。怎樣才能作到韜光養晦呢?‘若啞’,像啞巴不會說話一樣;‘若聾’,別人說什麼沒聽見;‘如癡如醉’,像一個糊里糊塗的人。‘埋光埋名’,‘光’就是智慧,表露在外面大智若愚;‘名’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知名度,真正修行人不要這個東西,名要一出去了,麻煩就來了。中國有句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肥。’豬一肥,人家就要殺它啦!人一出名,那麻煩就來了——嫉妒、障礙、陷害、譭謗都來了。所以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

‘養智養慧’,要培養自己的真實智慧;這個‘智’要靠‘養’才能夠得到,不是學,‘學’,得不到的啊!要知書讀的再多,聽講再多,這屬於知識,不是智慧,我們必須要把它辨別清楚。知識就是儒家所講的‘記問之學’——博學多聞,且記得很多,這樣仍然‘不足以為人師’。為什麼呢?不是自己領悟的,都是別人的東西,不是自己的。智慧是自己的,不是外來的。智慧從哪裡來的呢?從定裡面來的。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定’就是清淨心,要養啊!這個是修養。心地清淨到一定的程度,就豁然開悟了,那個叫作智慧。諸位要知道了這個事實真相,就曉得為什麼前面教我們韜光養晦,目的是使我們的心定下來,不被外面環境所動。心在境界裡面永遠是清淨,所以‘隨動隨靜’,在大眾相處的時候動啊!一個人獨居的時候是靜啊!‘忘內忘外’,這個忘是不執著了,內外都不執著,這個心才叫真正的清淨。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內外都忘。內外沒有了,是什麼境界呢?內外是二;內外都沒有了,就是一,《華嚴經》上講的一真法界,就證得了。《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就得到了。修行只要還有內外,就住在十法界裡頭,不是一法界裡;必須在這個境界,才契入一真法界了。

(35)深潛不露,是名持戒,若浮於外,未久必敗。有口若啞,有耳若聾,絕群離俗,其道乃崇。西方確指

這一小段是《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所說的,菩薩是念佛已經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是我們非常好的榜樣。‘持戒’在修行是非常重要的;可是戒要怎樣持,這裡面講究就太多了。此地雖然說的簡單,但實在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持戒是手段,得定是目的。一般所說的定,在念佛法門裡面,就是《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淨宗經論裡面所說的念佛三昧,也是屬於定,這是真實的功夫。由此可知,持戒要會持,如果不會持戒,完全著重在形式上、事相上,與清淨心了無干涉,那就錯了。那一種持戒是修人天福報,是修善而已,所以善跟戒是不相同的,我們學佛首先要把它辨別清楚。

譬如十善業道,裡面有身三、口四、意三。身三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口四里面有不妄語,正好是五戒裡面的四種。可是諸位要曉得,五戒和十善,上述四種(殺、盜、婬、妄)名稱雖然相同,意思卻不相同,修持的方法不相同,它的果報也不相同;最大的差別是戒能得定,善不能得定。十善的目的,不是在修定,只是在修福,所以果報是人天福報而已。這個戒怎樣才能得定呢?菩薩在此地一句話就把我們點醒了,要‘深潛不露’,可見得戒是戒自己,不是戒別人;常常守住清淨心,這是持戒,這叫道共戒、定共戒。為什麼呢?定裡面一定有戒,戒裡頭不一定有定;道裡面一定有戒,戒裡頭也未必有道。層次往上提陞,下面自然都圓滿包括在其中了。這是要我們學的,前面一再提示的合光同塵、韜光養晦,與這裡的深潛不露都是一個意思,這叫作持戒。

自己有一點小善小行,唯恐別人不知道,要大肆宣揚,今天所謂是要打知名度,這就是下一句——‘若浮於外,未久必敗’,保持不久的。為什麼呢?那是虛假的,不是真實的,所以禁不起時間的考驗,後來一定會敗落,也給世間人恥笑。我們在歷史上看到,有許多真正大德大能之人,他在生的時候,一生的際遇不一定順利,也許遭到許多坎坷、陷害,乃至不幸死亡,這是常常有的;可是過了幾十年、幾百年,後人歷史會給他翻案、表揚,後世人對他景仰尊重。這是什麼?他真有德啦!當時被人陷害,後來還會有人來翻案。可是有些人沒有實德,靠著權術欺騙帝王,欺騙眾生,這只能欺騙一時啊!當時在世也許非常炫耀,可是死了以後,後人會批判他。自己在世時,沒有敗落,死了以後還是會敗落;何況不等到死,敗落的人已經不知道有多少!這是教我們一切要學真實,絕不能虛假,虛假是禁不起時間考驗的,這個才叫真正持戒。

下面教我們日常生活中修學的態度。‘有口若啞’,‘口’,若不是很需要說的話,絕對不說,口就沒有過失了。‘有耳若聾’,不是正法,決定不聽。‘絕群離俗’,這在現在這個社會上很不容易做到的。所以現在人修行若是成就,實在是遠超過古人。現在人怎樣離開群眾呢?在群眾裡面離開群眾,這是上層的功夫,也就是我身跟大眾在一起,心跟大眾完全不一樣,心地清淨無染,這就是‘絕群離俗’。現在要用這個功夫,完全是大乘菩薩的境界。‘其道乃崇’,‘崇’是崇高;道就高了。要向這個標準去追求,要努力向上。

(43)從今以後,願遁世不見知而不悔,作一齋公齋婆,向廚房灶下安隱過日。今生不敢復作度人妄想。彭二林

彭二林就是彭際清居士。他是清朝乾隆時間人,貴族出身,他的父親是乾隆皇帝的兵部尚書,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雖然出身在貴族,但沒有作官,他學佛,在佛法上很有成就,《無量壽經起信論》是他作的,他念佛求生淨土,在《往生傳》上有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記載。

這一段話實在講就是‘老實念佛’的註解。什麼叫老實?‘齋公齋婆’就是老實了,這真正老實。‘遁世’就是隱居,古時候許多有德行、有才幹的人,沒有出來做事,好像對社會也沒有什麼貢獻,但是歷史上會給他立傳。

我最初讀二十五史,是在二十多歲的時候。二十五史裡有隱軼傳,那個時候讀這些東西,心裡非常感慨,也很迷惑——這些人雖然有道德、有學問,對社會國家沒什麼貢獻,他有什麼資格立傳?想不通啊!以後學了佛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們對社會、國家貢獻特大。什麼貢獻呢?就是現身說法,與人無爭,於事無求。如果這個世間每一個人都不爭不求,天下就太平了嘛!台灣在早年社會上選舉好人好事;那個時候我在台中跟李老師求學,有一天老師興致來了,在黑板上寫了‘好人好事’,在‘好’事上他圈一圈——好人好(音號)事;這社會上好(音號)事的人多了,就動亂不安啦!所以隱軼傳裡好人不好(音號)事,他不是沒有能力跟人爭,他有能力,但不爭;沒有能力,叫‘與人無爭’,那沒有意思。真有能力跟你爭,不爭;有能力求,不求,那才真正叫做不爭不求,那是德,是實德。所以歷史上給他們立傳,很有道理。

‘今生不敢復作度人妄想’,末後一句,我們要知道他真正的用意。彭二林居士度了不少人,在世的時候講經說法,著書立說,度人很多啊!怎麼說‘不敢復作度人妄想’呢?諸位把《金剛經》多念幾遍就明瞭了,雖然度一切眾生,實無眾生得度者;他心裡頭從來沒有說是我度了多少眾生,他心地清淨,一塵不染,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這就對了。如果說是我有能力度眾生,那些眾生都被我度了,這個人心就不清淨了,貢高、傲慢習氣就起來了,那就錯了。所以一定要學菩薩,作而無作,無作而作;盡心盡力去作,心裡頭不留一點痕跡,乾乾淨淨。淨宗只准心裡頭留一句佛號,除這一句佛號之外,一切放下,什麼都不留,這就對了。

(67)當屏人獨處,自辦道業,以設像為師,經論為侶。袁宏道

這是袁宏道講的,《淨土聖賢錄》、《居士傳》裡頭有他的傳記。他是念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生在邊地——《無量壽經》上講的邊地疑城。雖然生在這個地方,但他覺悟得很快,沒有等到五百歲,很快就覺悟了,所以他也有入品之功。

‘當屏人獨處,自辦道業,以設像為師,經論為侶。’這幾句話特別適合於當前的時代。前面曾經跟諸位報告過,善知識難遇,我們親近誰好呢?哪個是好老師呢?我在講席裡面跟大家介紹的是阿彌陀佛。同修沒有歸依的,就歸依阿彌陀佛,佛是我們的老師,做阿彌陀佛的弟子,決定沒有錯啊!你們將來出去了,別人問:‘你歸依哪一個的?’‘我歸依阿彌陀佛的。’這就對了,這個要牢牢的記住。家裡面供阿彌陀佛的像,如果有佛堂,佈置一個佛堂;沒有佛堂,也可以請一尊阿彌陀佛的像供養,這是我們的老師。常常想著老師,念著老師——念老師的修行、念老師的功德、念老師的慈悲、念老師度眾生的悲願,這叫念老師啊!所以通常我們講執持名號,這個名號裡面把老師的無量智慧、德能統統包括在其中。一稱名號,阿彌陀佛的德能完全在我們心中顯現出來,這叫真念佛啦!這個念佛就有意義了。

古聖先王所有一切的制度儀規都是教化眾生的,真的都是教學。諸位讀《禮記》,仔細去研究祭禮,五禮裡面最重要的是祭禮,祭禮是祭祖先,不是祖先不祭。你看《論語》裡面孔老夫子說:‘非其鬼而祭之,諂也。’這個鬼就是指祖先;‘鬼’的意思是歸,表示他已經歸去了,所以是祭祖先。至於祭天地、山川,那是天子、諸侯的事情,不是我們平民百姓的事情;平民百姓只祭祖先。祭祖先的時候,一定要闡明祖先在世時的德行、教誨,要教我們後人常常紀念,依教奉行,所以‘祭祀’是屬於教育。可是儀式流傳到後代,只有把形式流下來,真實的內容很少人去宣揚了,更談不上發揚光大,因此,祭祀被人看成為迷信;這也不能錯怪人家,祭祀如果沒有真實的內容,那怎麼不是迷信呢!確實是迷信。佛門裡面祭鬼神的儀規很多,古來大德所作的儀規,裡面都有非常精彩的開示,都用文言文寫的;現在照這個去念,念了也沒人懂。人都不懂了,鬼神怎麼會懂?所以儀規是要的,裡面的開示要用現代白話文來講,冥陽二利;參與祭祀的人聽到開示、教訓,這是上了一堂課啊!我們人得利益,鬼神就得利益。所以說許多經懺、佛事裡面的開示,一定要用我們現代的白話文來說;古人的開示,是舉一個例子而已,不是為我們現代人作的。我們觀察了現前弊病之所在,自己可以採用適當的開導,不必要照著古人的文去念。我們明白這個意思,祭祖先、祭鬼神、祭天地,那就是最好的教育,而且我相信不會有人說這是迷信,人人都會非常歡喜。因為得到真實的受用,祭祀才能夠普遍的發揚光大,這是教學裡頭很重要的一環。至於用‘祭祀’,常會令人想到迷信,所以現在用新名詞叫‘紀念’。譬如說清明瞭,舉辦‘紀念祖先大會’,大家就來了;我們紀念祖先,不要叫祭祖,人家會說是迷信。在大會裡報告我們祖宗在世的德行,留給我們後世的這些教訓,並加以講解、宣揚,這就很有意義了。所以名稱也要隨著時代改變,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這要作正名的工作。譬如‘佛教’,大家一聽到,便認為迷信宗教,所以現在我們用‘佛陀教育’,大家看到這個名詞挺新鮮的,便覺得這個不迷信,這樣很容易讓大家接受。

‘當屏人獨處’,‘屏’是屏絕;這個意思是修道人在初學時,環境對我們身心的影響很大,一定要找一個清淨的處所,取一個清淨的環境獨處。‘自辦道業’,這是自己用功辦道的一個場所。‘以設像為師,經論為侶’,‘經論’就是我們最好的伴侶。採取經論一定要與自己修學的法門相應,我們的目的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在一切經裡面,如果對於往生沒有幫助的,就不採取,這一點非常重要。善導大師所講的叫往生經,凡是講西方極樂世界的,就稱為往生經論。假使我們對於其他的經典還有很濃厚的興趣,怎麼辦呢?那就只好等來生來世再往生了,沒法子啦!如果想這一生去的話,說老實話,不管喜歡什麼經論,暫時都要放下,不要耽誤時間,不要去打閑岔,這一點很重要。如果那些東西喜歡得很,都舍不得放下!還是要告訴你,暫時都放下。什麼時候再提起來呢?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見了阿彌陀佛,想學什麼都沒問題啊!我們到西方世界再學。這個主意好,諸位可以多想想,不會錯,不會耽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