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金剛經》上教給我們,「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學佛的人,真正能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外面境界相看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外不著相,內不動心,他那個心就叫清淨心。

我們今天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就執著、就著相,心裡面就動了,就起貪瞋癡慢,這是不清淨。要從這些不清淨回過頭來依清淨心,清淨心就是「外不著相,內不動心」。

境界有順有逆,逆境容易叫我們反省回頭,順境不容易!順境,榮華富貴是愈迷愈深;逆境,往往人能夠激發道心。所以修學佛法,先從苦難裡面修,先從逆緣裡面修,修成功了,再從順境裡面修。在順境裡面決定不生歡喜心,逆境裡面不生瞋恚心,你能在一切境界裡面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又能夠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是功夫。

諸佛菩薩弘法利生,天天接觸外面境界,他自己決定不動心,決定不起念,永遠保持心地清淨,一塵不染。無論什麼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一片清涼,無不自在,這是真正功夫!我們學佛學什麼?就學這個。無論是逆境、順境,無不清涼自在,覺悟的人才辦得到,迷惑的人不行!什麼原因?迷惑的人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馬上就被境界轉;覺悟的人他在境界裡頭自己能做得了主宰,他能轉境界。《楞嚴》上說得很好,「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在境界裡面,要訓練不動心,不為境轉。我不被境界轉,我就有能力轉境界,有能力轉境界就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凡夫被境界轉,佛與大菩薩轉境界,所以他在境界裡面做得了主,他在境界裡面得大自在,就是這個道理。諸佛菩薩跟我們沒有兩樣,所不相同的是:他在一切萬象裡面不動心,我們凡夫在萬象裡面起妄想執著。

《華嚴經》上講的,這一切迷惑顛倒的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今天用妄想執著來念佛,用妄想執著來學佛,這個很難成就。所以修學的要領在哪裡?就是如何把妄想執著打掉,這是非常要緊的一樁大事情!要怎樣才能把妄想執著舍掉?心裡只想阿彌陀佛,只念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不放在心上,這樣才能把妄想執著舍掉。所謂覺心不動,真正做到不起念、不動心,心裡什麼都沒有,只有阿彌陀佛,這個境界就與佛菩薩境界相應。你能長久保持,那你就是佛菩薩。你能一念保持就一念相應,念念保持就念念相應。

諸位要知道,覺心是不動,心動是不覺!心動了,馬上要提起警覺,為什麼?這個心一動就是造業。造作善業,有三善道的果報;造惡業,有三惡道的果報,不管是善是惡都是苦!所以心裡面起了貪愛、起了瞋恚,起了貪瞋癡慢疑,起了分別執著,這個業障現前,馬上就要覺悟,「我業障又現前了」。

你能夠曉得你業障現前,這就是覺悟,覺悟之後要用方法來對治。淨宗用這一句佛號來對治,心一動,妄念一起,馬上阿彌陀佛,把這個妄念平息下去了,所以這一句阿彌陀佛消業障,比什麼都有效!

這一句佛號的意思是無量覺,念這一句佛號,我樣樣都要覺,樣樣都不迷。換句話說,在一切境界裡面,樣樣都要如如不動,都要清清楚楚,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我們念佛法門,修清淨心是第一,曉得這個原則,無論在什麼場合,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是順境、逆境,都要提醒自己不動心,唯有不動心才能成就。

自古以來,那些往生的大善知識,沒有別的竅門,就是一生抱定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他就成功了,不但五欲六塵他不沾染,無量法門他也不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