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念佛法門的難易特點

疏文

念佛復有多門者,如後文中所開實相念佛四種,乃至萬行迴向等。實相之佛,雖云本具,而眾生障重,解悟者希。下此數門,觀像,則像去還無,因成間斷;觀想,則心粗境細,妙觀難成;萬行,則所作繁多,重處偏墜。唯此持名一法,簡要直捷,但能繼念,便得往生。古人謂:「既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則不期實相而實相契焉。故念佛為修行徑路,而持名又念佛中之徑路也。《彌陀疏鈔》

此段疏文乃是較量多種念佛法門與持名念佛的高下優劣。念佛一法,因依眾生種種根機,又可細分諸多法門。如《華嚴》五十三參中,德雲比丘向善財童子除總說自己所修「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外,又向善財別說二十一種念佛法門,所謂智光普照念佛門、令一切眾生念佛門、令安住力念佛門……乃至住虛空念佛門。此二十一種念佛門,亦屬略說,若廣說者,亦有無數之念佛法門。

然就此釋迦本師一期所說念佛法門,可概略例分四種,即實相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乃至萬行迴向念佛等。下面縷述四種念佛門的難易特點。

其一,實相念佛。實相即一切眾生自性天真佛,我等眾生雖云本自具足,無欠無餘,然積劫業障深重,信解覺悟此自性者,萬中難得一二。《首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章中,除大勢至根大圓通,其餘二十四圓通修法,均屬實相念佛。如觀音耳根圓通,我等業力凡夫依之修習,入流亡所,斷六結,證三空,契入圓通常自性,如是修證成就,難得其人。

其二,觀像念佛。即觀想阿彌陀佛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從足下千輻輪相到無見頂相,或順觀或逆觀,一一觀想明瞭。然鎮日坐對佛像觀想,尚可依稀彷彿,係心觀想。若佛像不在眼前,係緣之像便成間斷。散亂心中,佛之相好難現。即便就一種相好作觀想,如但觀白毫相,極令明瞭,亦殊不容易。

其三,觀想念佛。乃依《觀經》修定善十三觀,觀想極樂世界依報莊嚴,若日想觀、水想觀、地想觀……乃至雜想觀。茲因業力凡夫能觀之心粗劣,所觀之極樂境界微細,是故妙觀難以成就。

其四,萬行迴向念佛等。即淨業行人發無上菩提心,廣修種種大乘菩薩行,若《觀經》所示淨業三福、《華嚴》普賢十大願王,乃至六度萬行等,以此萬善莊嚴淨土,迴向往生。然初心菩薩修習萬行時,因身見我執未空,難免夾雜虛榮心、勝負心、名利心等。以此佈施、持戒等道力,下一世或作王臣,富貴自在,或依此權勢福報廣作眾罪,由此墮落三惡道,風險不小。

誠如省庵大師警誡一大德居士云:「苟不以生死大事為急,而孳孳為善,所作善事如須彌山,皆生死業緣,有何了日。善事彌多,生死彌廣。一念愛心,萬劫纏縛,可不懼耶。」(《省庵法師語錄·與茅靜遠居士書》)與上列四種念佛門相比較,唯此信願持名一法,至簡易至精要,直捷了當。但能都攝六根,繼念名號,便得往生安養。稱名一法,不擇賢愚,不揀男女,若貧若富,若貴若賤,皆可修之。苟有信願,往生極易。如渡生死苦海,既得阿彌陀佛大願船,又有釋迦本師發遣之良導,加以十方諸佛護念之順風,必能疾速運載淨業行人,抵達極樂彼岸。

誠如永明大師「禪淨四料簡」中所述:「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意謂仰蒙阿彌陀佛願力接引,往生彼土七寶池中,蓮華化生,覲見阿彌陀佛,當下即悟明自性,作阿鞞跋致菩薩,速證一生補處位。證知信願持名,暗合道妙,巧入無生,不作意悟證實相,而法爾自然地契入實相;不期望觀佛相好,而阿彌陀佛相好光明覿體呈現;不企觀想極樂依正莊嚴,而名號中自然顯現極樂依報莊嚴。

若持名念佛三昧成就,即實相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乃至萬行迴向念佛等諸多念佛門,悉皆成就。一法具足一切法,六字洪名乃總持陀羅尼,不唯是四種念佛門之總持,乃至是釋尊一代時教大小乘一切法門之大總持。是故,念佛四門與持名念佛相較,四種念佛為修行之徑路,而持名念佛又為諸徑路中的徑路,故稱徑中之又徑。持名念佛之功德,大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