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大願——(第45願)皆得三昧見佛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於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我成佛時,他方無量國土諸菩薩眾,聞信我阿彌陀佛名字已,都能得到普等三昧;安住在此三昧,直至成佛,恆常睹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若此願不兌現,不取正覺。

菩薩修行道業,信解十方有無量諸佛,自然渴望自己能契證三昧,於定中見佛相好,聞佛說法,得佛加持,蒙佛授記。阿彌陀佛了知他方菩薩的心願,便稱性發願,令聞信阿彌陀佛名號的菩薩,悉得普遍平等三昧;於此三昧,能普見十方一切淨土與穢土的諸佛,普供一切諸佛,於無上菩提終不退轉,疾速成就佛果。

東晉慧遠大師及其蓮社的諸位蓮友,修念佛三昧,就有不少定中見佛的經歷。慧遠大師就有過三次定中見佛的體驗。他曾以書信的方式向鳩摩羅什大師請教關於定中見佛的問題。問曰:《般舟三昧經》多引夢比喻見佛的體驗,夢是自己的想心所成,定中見佛若是如同夢中之所見,那定中之佛是自己想出來的產物,還是出於自己這邊;如果定中所見之佛是外來的,那就不能說是夢中之佛,可這樣又似乎是心外有佛了。到底該如何去理解這個問題?

鳩摩羅什大師回答說,見佛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菩薩自得神通,或得天眼見佛,或飛到他方世界去見佛、請法、斷疑。第二種是雖然沒有現前得神通,然由繫心一處,即得見佛,請問所疑。第三種學習念佛,或以離欲,或未離欲,或見佛像,或見生身,或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以上三種定,皆名念佛三昧,境界有優劣不同。慧遠大師定中見佛屬第二種情形。所見之佛並不是虛妄,亦非由妄想而生,此乃由佛願力的加被,令念佛行人得正受正定,因緣和合,顯現定中見佛之神妙。(《大乘大義章》)

蓮社劉遺民居士也有定中見佛的體驗。當時,他還欲求證所見之佛的真假,於是他就動了個念頭:如果您真的是阿彌陀佛,能否用您的手摩我的頭頂?阿彌陀佛應念即以金色兜羅綿手摩他的頭頂。他又動念:如果您真的是阿彌陀佛,能否用您的袈裟來覆蓋我的身體?阿彌陀佛即應他的念頭,滿他的願,又以袈裟覆蓋他的身體。可見,定中所見之佛,是靈靈不昧的,是可以互動感應的,不是妄想的產物。此生佛感應,佛願加持,定中見十方佛之妙應,乃法界甚深奧藏。

生佛感應道交端賴於阿彌陀佛這一願的加被,也唯有念佛行人才能得這樣的普等三昧。何以故?因為這一願有個前提——「聞我名字」。慧遠大師白蓮社的蓮友們都是聞信阿彌陀佛名字的貞信之士,他們真為生死,放下萬緣專修念佛三昧,如救頭燃,精進辦道。當時,有慧要法師擅長工巧,用木材製作了蓮瓣十二葉,流水擊動蓮瓣代表十二個時辰,稱之為蓮漏。蓮社的緇白二眾就以此來計時,夜以繼日地修行。其住普等三昧,見到阿彌陀佛,亦是法爾自然之事。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是阿彌陀佛惠予十方眾生的莊重承諾。現生得普等三昧的行人屬於現前見佛。或行人於臨命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聖眾前來接引,屬於現生臨終見佛的情形。而業障重的行人,雖然阿彌陀佛現前,卻看不清楚,或只隱約見到蓮華,亦得往生到極樂世界七寶池中,在蓮華中或經歷六劫或住十二大劫,方始從蓮華里出來見阿彌陀佛,這便屬於當來見佛的情形。無論現前當來,但信願稱名,見佛是決定不虛的。